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论文定制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的目的

添加时间:2017/06/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并从国外的优秀理论中汲取精华,不断充实我国的档案理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做好理论指导。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外档案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探讨了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的目的,一是探寻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二是找出适合我国的档案学理论。
  
  关键词:档案学;对比研究;中外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1中外档案学的产生对比
  1.1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和形成
  1.2国外档案学科的缘起和确立
  2中外档案学的发展对比
  2.1中国档案学的蓬勃发展
  2.2外国档案学的繁荣发展
  3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的目的
  3.1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探寻档案学理论发展规律
  3.2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档案学理论
  参考文献
  
  1中外档案学的产生对比
  

  1.1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和形成
  
  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档案工作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据《吕氏春秋·先识览》所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令终古乃出奔于商。”可见,早在公元前17世纪的夏朝末期,我国就已产生档案“图法”(图录和法典),并设有兼具档案保管职能的官员“太史令”(初为史官,监管国家典籍、历法推算、祭祀等的大臣)。至西周时期,更是开创了我国古代“石室金匮”的档案保管传统。之后历朝历代,我国古代档案工作内容更加丰富,档案种类愈加增多,档案数量也愈加庞大,档案管理也愈加规范。
  
  从古至今,我国的档案工作已延续了数千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古代的档案工作发展水平都远远高于同时期的西方。令人遗憾的是,历经千年的充分实践却并未形成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专业学科理性思考。16-18世纪,西方已产生档案学的萌芽,1885年,法国学者朗格鲁在他发表的《关于档案馆的科学》文章中首次提出档案学应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我国由于近现代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某些学科发展停滞不前甚至退步,档案学科也未能幸免。直至20世纪30、40年代,档案学才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被提出并系统地进行研究,研究范围有了较大拓展,并初步形成体系。
  
  1933年,在当时的内政部次长甘乃光的主持和推动下,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文书档案工作改革运动”(又称“行政效率运动”),这一改革提高了政府行政工作效率,政府官员和学者也更加重视对文书档案工作的研究,对近代文书档案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推动了中国档案学的产生和形成。“档案学”一词在中国的最早记载,出现在1935年滕固所着的《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中。他在文章中指出:“用科学的方法处理档案,有叫做档案学的学问,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发达的事。”随后由甘乃光做序,何鲁成编撰而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一书于1938年出版,此书被认为是我国近代档案学从萌芽时期到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1.2国外档案学科的缘起和确立
  
  一般认为,西方近现代档案学思想的萌芽起源于16-18世纪的欧洲。1571年德国档案学家亚克伯·冯·拉明根[Jakob Rammingen](生卒年不详)在海德堡(Heidelberg)出版了《综合报告---怎样才算是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两本着作。在第一本书中,他认为档案应该按照君主、臣民和外交三个类目进行分类,第二本书则是首次尝试从理论上阐明应当在机构系统中赋予登记室独立地位的缘由,由于其首创性的理论,亚克伯·冯·拉明根也被誉为欧洲档案学的“鼻祖”.另一位国外档案学科先驱者是意大利档案理论先驱巴尔塔萨·波尼法西奥(1586~1659年)。由他编撰的意大利第一部系统论述档案工作的着作---《论档案》于1632年出版,他在书中旁征博引论证了档案馆的悠久历史,并提出了按地区、事由额时间来分类的系统分类法。此书是他在档案学领域的代表作,在欧洲档案学萌芽时期的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欧洲档案学理论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后期。1804年,在《档案学的理论思想》一文中,德国学者奥格首次使用了“档案学”的概念;1885年,在《关于档案学的科学》一文中,法国学者郎格鲁首次提出了档案学应该被看做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仅仅是历史辅助学科;1841年,法国内政部颁发了第十四号通令,后被概括为“尊重全综原则”,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来源原则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1881年7月1日德国在其颁布的《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档案整理条例》中提出了“登记室原则”;1898年,由荷兰着名档案学家缪勒、斐斯、福罗英三人合着而成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一书在荷兰海牙出版,此书又称为“荷兰手册”,被誉为现代档案学的“圣经”和开山之作。
  
  上述书中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欧洲档案学已经从萌芽状态走向了形成状态,并为以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档案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外档案学的发展对比
  
  2.1中国档案学的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中国档案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在新中国诞生之际,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我们要把社会科学在中国发展起来。”在这激动人心的号召下,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档案学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52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办了档案管理专修班,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开办档案专业教育的先河。从1952年至1990年,全国已有35所普通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档案学专业、档案学系和档案学院。
  
  中国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1954年11月8日,坐标北京丰盛胡同的国家档案局挂牌成立,隶属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1956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体现了我国对档案学的重视。1956年至1967年由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1956-1957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和《关于改进档案、资料工作方案》,表明了国家对档案学科发展的支持和引导。1959年10月,中央档案馆挂牌成立。196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科技部、国家档案局等多部位联合下达了《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图书、情报、资料)》。这些发展的轨迹充分体现了档案学学科的学术地位和价值所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学会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走上建设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众多领域都获得了长足发展。档案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家制定的第六至第八个五年计划中,都明确规定了档案学的研究内容。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都体现了国家对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科的重视与支持,正是有了党和国家对档案学科的大力支持,档案学科才能在建国后获得长足的发展。
  
  2.2外国档案学的繁荣发展
  
  20世纪的前30年,是欧洲档案学理论的第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一些欧洲国家的档案学研究者率先对法国档案事业改革中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以及19世纪80年代以前提出的档案整理和分类原则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先后撰写和出版了一批档案学着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荷兰、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档案学着作。
  
  1989年于荷兰海牙出版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作者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全宗理论,提出档案全宗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散的原则。《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由于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被誉为“世界档案学名着”,甚至被有的学者称为档案“圣经”,该书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许多国家。1922年牛津出版的《档案管理手册》应该是研究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第一步的重要档案学专着,该书的精辟之处在于提出并使用“档案组合”(archives group)概念作为档案分类、统计和保管的基本单元,这部着作对英国以后的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924年,法国出版了《关于档案整理与编目和关于书面历史文献出版的实际建议》,该书的意义在于从理论上阐述了法国1841年的“尊重全宗原则”.1928年在都灵出版的《档案学》,是意大利的首部档案学着作,该书着重论述了关于档案馆的科学,指出关于档案馆的科学也可称为档案学。
  
  3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的目的
  
  3.1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探寻档案学理论发展规律
  
  来源原则起源于近代的法国,是历史主义方法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来源原则从20世纪初起就被国际档案界公认为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它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丰富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20世纪80年代,电子文件时代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使得这一原则更加深入地把握档案专业基本理论和核心原则的辩证回归。
  
  3.2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档案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基本形成了成熟的全宗理论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五方面内容:明确提出了全宗的定义和基本涵义、全宗的构成条件、划分全宗的主要标准、“全宗群”概念、全宗内档案分类的科学方法。
  
  总之,通过中外档案学对比研究,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并从国外的优秀理论中汲取精华,不断充实我国的档案理论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做好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宗培岭。对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反思[J].上海档案,2001(6):5-7.
  [2]肖润。中外档案学发展历程的比较[J].四川档案,2012(1):18-21.
  [3]彭丽玲。中西档案学形成背景比较及其引发的思考[J].浙江案,2006(5):8-9.
  [4]刘波。中外档案事业史比较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6):97-98.
  [5]刘国能。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5(2):4-7.
  [6]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