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设计论文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添加时间:2018/02/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简述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 要:简述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以及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种生态价值功能,可为人类提供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林业本身的问题,而且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一、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林业贯彻“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指导方针,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 2003年)结果:全国森林面积17 490.9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活立木总蓄积136.1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24.56亿立方米。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列居世界第6位。
  
  从上述结果看,全国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种结构渐趋合理,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趋向多元化,局部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我国生态建设步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与前次(1994-1998)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比较,两次清查间隔期内,我国森林资源变化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森林面积持续增长。森林面积增加1 596.8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6.55%增加到18.21%,增长了1.66个百分点。二是森林蓄积稳步增加。林木年均净生长量4.97亿立方米,年均采伐消耗量为3.65亿立方米,继续呈现长大于消的趋势。活立木总蓄积量净增7.98亿立方米,年均增加1.62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净增8.89亿立方米,年均净增1.78亿立方米。三是森林质量有所改善。林分每公顷株数增加了72株,林分每公顷蓄积量增加了2.59立方米,中龄林和近熟林面积比例提高了2.99个百分点,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面积比例增加了3个百分点,龄组结构、树种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四是林种结构渐趋合理。防护林面积5 474.63万公顷,特用林面积638.02万公顷,两者合计占林分面积的42.81%,上升了21个百分点;用材林面积7 862.58万公顷,占林分面积的55.07%,比第五次清查下降了19个百分点。五是非公有制林业成效突显。非公有制森林面积比例为20.32%,森林蓄积比例为6.77%.在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中,非公有制比例达41.14%.
  
  上述情况表明,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已初见成效,林业发展后劲较大。但是,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不足。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52%,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二是分布不均。东部地区森林覆盖率为34. 27%,中部地区为27. 12%,西部地区只有12.54%,而占国土面积32.19%的西北5省区森林覆盖率只有5.86%.三是质量不高。全国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四是经营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树种单一,林地流失、林木过量采伐现象依然存在。五是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相当尖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重道远。
  
  二、加快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就自然成为首要的研究课题。由于可持续林业一般理解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维持良好的生态平衡相结合的一种林业发展模式,所以,只有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保持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才真正可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社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会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除了自然的、地理的因素以外,还会受制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因素,尤其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迥异,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与功能之间,既有兼容,也有互斥,显然不能用一种模式解决中国林业的发展问题,因此,谈论中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除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规律等,并积极汲取、消化和研究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森林多资源经营、近自然林业、生态林业等一切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林情、民情,综合经济、社会、人文等多种要素加以研究,改革、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林业政策,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必须根据中国森林资源的现状,确定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贪乏的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森林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离世界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与欧美等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同时,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条件的差异,现有森林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有些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如东北、西南地区,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的持有量却非常少;在部分大江、大河的源头,也由于建国以来片面地从经济角度追求森林对经济的贡献,而忽视了森林的社会和生态功能,采取了对森林资源无节制的过度经营措施,使森林资源总量锐减,林分质量下降,生态和社会功能降低,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地区生态危机甚至已经危及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在制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时,就必须区别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对策。对森林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重点是在对不同功能森林进行科学鉴定和分类,并对现有森林资源可能向社会提供的有形产品的数量和环境服务能力作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求取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大稳定与森林提供的最大生产力之间的平衡点,并据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对森林资源分布较少或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维护或恢复林草植被,在政策上主要是增加投入。在有林区采取禁产措施,安排林农转产,减少对木材等林产品的依赖;在无林草荒漠化地区,主要是从政策支持上(如“以粮代赈”),鼓励这些地区的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并在技术上指导其适地适树、适草,从建立健康的生态环境考虑,恢复多样性的林草植被。
  
  其次,必须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研究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中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尚处于转型时期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资源(包括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而且这种对资源的大量消耗还在呈增加的趋势。单就全国木材消耗需求看,每年需求缺口在4500万~ 5000万立方米左右。而且由于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政策,在部分地区对林木实行限伐或禁伐,从而使这种缺口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目前这种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所允许的木材产量的逐年降低与经济发展造成对森林资源消耗需求的相对增长之间的矛盾,已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维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有的地方已经出现有禁不止、滥伐、盗伐林木的恶性事件,直接威胁到林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维持经济发展不受影响、维护森林生态平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必须把视线从经营中国现有森林资源上转移开来,寻求替代的资源或替代的产品,并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从危困中解脱出来。
  
  第三,必须根据中国的社会现状,解决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全民的艰巨的社会任务。中国有13亿人口,8亿是农民,这种人口结构决定了我国民众普遍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接受新生事物、外来信息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觉醒较晚。同时,森林资源又相对集中于山区。这些地区也同时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贫困人口,可以说,在这样的群体中,人们的生态和环境意识尚未觉醒。在这种条件下,人们更多的考虑是如何从森林中获得生计,而非森林为人们提供的多功能服务,大家更多的是在追求获得当前利益,并未考虑为子孙后代会留下什么。那么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动用包括舆论的、行政的所有合法手段,唤起人们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把林业官员和林业专家的责任,转变为全民的责任,变一个动力为多个动力。并通过不断的努力,促成人们由被动保护意识向主动保护意识转变,形成良性互动的社会氛围。
  
  第四,必须根据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考虑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国际社会更加规范和开放,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生活越来越趋向于融入一个统一、开放的国际系统中。一个国家的发展,再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因此,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我们一个国家的范围,必定会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当前已有一些西方的学者,发出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可能对世界森林资源产生重大影响的恐慌,提出中国“绿洞”(greenhole)论,这种提法当然有失偏颇,但从另一个角度也提醒我们,在制定中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时,在充分考虑国内因素的基础上,必须按国际惯例,顾及国际影响,在林业发展中更多地寻求双边或多边合作,充分体现我们在维护全球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担负的道义上的责任。
  
  三、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所追求的新兴发展形态。因此,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重视退耕还林工程。
  
  鉴于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我国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时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重点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大量资金的投入,使生产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对林木的建设和维护热情,保证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造林成活率。
  
  2.重视天然林保护工程。
  
  自1998年在我国重点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现已取得较大的成果,如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木材生产量逐年调减,2008年木材生产量已降至约400万立方米,较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下降了40%以上。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加快投产步伐,改变以往单纯靠木头“吃饭”的旧格局。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加快发展绿色食品、森林旅游、药材开发为主的非林替代产业,对维护我国东北地区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
  
  3.强化管理体制,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对林业的宏观调控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林业忽视了林业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的维持和发展,更忽视了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对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补偿,保证林业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综合发挥,使林业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林产品,而且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其他社会服务。
  
  4.实现林业产业化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林业经营模式进行改造。将林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各环节相互连接、相互拉动或推动,带动整体森林资源的发展。同时,林业产业链的相互补充,分散了林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可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必然导致资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又带动了产前和产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林区社会的全面繁荣与进步。林业产业化是实现林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以林养林”,解决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
  
  如何解决林区生态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始终困扰着政府。贫困是生态恶化的根源,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森林旅游开发,开拓了森林资源发展空间,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林区维护和管理资金短缺的压力,实现“以林养林”的持续发展。森林旅游开发符合生态文明所要求的资源开发方式,不单纯从经济利益出发,通过教育、培训、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森林资源生态理论。让管理者、投资者、旅游者树立正确的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观,保证森林旅游的开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最大限度地降低旅游消费给林区环境带来的污染,为人们回归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产品,使森林资源旅游区建设成为集经济收益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基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