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设计论文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宋代诗味论与饮食譬喻批评话语研究

添加时间:2016/12/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三种“诗味”的表达,分别在诗歌风格、诗歌神韵及诗歌品质上体现了宋人的审美追求,他们在诗歌批评中打通了味觉与精神层面的联系,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不仅引入带“味”字眼的词句,还常常以“平淡”、“甘苦”、“大羹元酒”、“橄榄”、“蜜”等饮食中的词语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宋代诗话中常常出现以饮食作譬喻的批评话语,这是宋代“诗味”理论下批评行为的具体体现。宋代诗味的三种类型是淡味、余味、苦味,通过探析不同类型中饮食譬喻批评话语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对饮食譬喻这一批评行为的具体现作出更为细致的分析,使学界对诗味论的抽象理论探讨落实到具体的批评实践讨论上,完善对传统文论“味”范畴的研究。
  
  关键词:宋诗;诗味论;饮食譬喻;批评话语
  
  饮食化批评是“味”范畴之下的一种具体批评行为,学界普遍认为“味”范畴在宋代已发展成熟。宋人诗话中以饮食话语来言说诗歌的风韵,常常直接使用和味道相关的字眼,如:风味、余味、平淡、甘苦等,由此表达了宋人对于诗歌“味道”的追求,体现了宋人有别于前人的“味”感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诗歌的淡味
  
  “淡”作为饮食口味范畴中的词语,被引入诗歌批评中,成为了宋人审美中所主要崇尚的一种风格。学者韩经太指出:在宏观上,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作为审美理想而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之中,应该说,是自宋代开始的[1].具体在诗话中的体现,不仅常常直接以“淡”形容诗风、表达批评家的审美评价,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淡”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即醇厚与极致。
  
  (一)醇厚:淡而有味
  
  醇厚,体现淡味内在的深度,这也是宋人“平淡”的内涵有别于传统之处。钟嵘《诗品》:“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淡。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以《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2]这里的“淡”与“味”、“风力”对立起来,淡则味寡、风力尽,所以“平淡”是质朴、平易的含义。而在宋人诗话中,“淡”不再是单薄的“无味”,而是在淡中蕴含着丰富的味道,这就拓展了“淡”范畴的内涵,使之比原来获得更深厚的层次。在《东坡评柳州诗》中提到:“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于枯淡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亦何足道!”[3]苏轼在这里对“平淡”的定义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即诗歌外表看似朴素无华,实则内里丰富,看似寡淡实则饱满。苏轼把“平淡”的味道置于两种对立的因素当中,“枯”与“膏”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融合,“枯”而无“膏”则使诗歌仅为平易的形式而虚空无物,“膏”而不“枯”则使诗歌容易堆砌内容而流于浮靡。两者兼容,则构成了“平淡”之味的双重意蕴,丰富的诗歌意义寄于朴素的语言中,使诗歌具有了弹性张力,“平淡”之味在这一张力场中获得持久的美感。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苏轼亦有对此更直接的说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可见,淡中有味是宋人对“淡”美更高的追求,“淡”则醇朴,“有味”则深厚,“醇”、“厚”彼此依托,使平淡的诗味不再平扁单一,而是具有深度的。在这样一种审美追求中,宋人把属于味觉范畴的词语引入诗歌批评,保持了其本有的生理味感意义,同时又为其注入新的审美感受,完成了“淡”味对前人的超越。
  
  (二)极致:追求至味
  
  除了在“淡”中追求“有味”的内在厚度,宋人的“淡”还追求一种极致的味道。所谓极致,是诗歌美感达到纯熟的一种境界,宋人在极致中追求淡味,赋予了淡味一种“大道至简”的品质。《牟巘诗话》中提到:“《商颂》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又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予读书至此,然后知和平者,物之极致,不但声之与味为然,虽诗亦然。夫和平之词,恬澹而难工,非用功之深,孰能知声外之声,味外之味,而造夫诗颂之所谓和且平者乎?故精能之至及造和平,此乃诗之极致也[3].”这里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淡”,但引用了《商颂》中“既和且平”以及“既戒既平”的意义,前者指各种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达到和谐清平,后者指羹汁中五味调和达到平淡的味道,进而又说到“不但声之与味为然,虽诗亦然”,就把声音的清平、羹汁的平淡引申到诗歌的审美上,把听觉、味觉之感上升到精神层面上的美感,也就把淡味升华为诗歌的平淡风格。达到诗风的平淡,就需要“极致”的功力,各种声音既然能和谐清平,并非各种乐器简单的合奏即可,而是需要演奏者互相的配合;包含五味的羹汁能达到平淡之味,也绝非把五味简单的相加;同样在诗歌中,诗风的平淡虽然反对浮华艳丽的语言,但也不是生硬地直叙就能达到平淡,所谓“物之极致”、“用功之深”,就是要求诗歌以极高的艺术手法使诗歌中各种语言、意境完美地组合,达到不露痕迹、天然浑成的境界,这是诗风平淡之下所蕴藏的极致追求。
  
  极致中达到平淡,不仅在于艺术手法上的“用功之深”,更追求诗歌精神至真的表达,“用功”在于诗歌形式层面上,而精神则在于诗歌境界层面上。朱熹在《晦庵诗说》中说到:“作诗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限溺尔。当其不应事时,平淡自摄,岂不胜如思量诗句。至如真味发溢,又却与寻常好吟者不同。”[3]朱熹作为理学家,对于诗更看重其内在的精神意义,认为诗歌不应沉陷于纯粹感性的抒情释怀,而应有一种自然的大气,自然则能显出平淡;同时也强调“真味发溢”,对此学者周裕锴阐释道:“‘真味’是充实而淡泊的胸怀,‘发溢’是充盈后的自然流露,不费力气。”[4]因此平淡不是没有情感流露,也不是情感的随意抒写,相反却是胸怀海纳百川的极大气度,以至于可以毫不费力、轻描淡写地显现出来,这样诗歌就在平淡中具有极致开阔的境界。如黄庭坚所说的“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在极巧的功力中达到不费力气的简易,在平淡中蕴藏“山高水深”的极大境界。宗白华先生也曾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谓是对宋代“平淡”美感的回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平淡”指向一种层次丰富、内涵多元的意义,可见在宋人眼中的“平淡”是一种兼容并包却不漏痕迹的审美概念,具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极高品格。
  
  综上所述,宋诗话中引入味觉词汇“淡”用以譬喻诗歌的一种审美风格,同时又不停留于味觉上的感受,而把“淡”上升为一个美学范畴,以醇厚和极致两种特质增添了其新的内涵,超越了传统中单纯的“朴素平易”之义,使“淡”具有了层次深厚、内蕴丰富的特征,也成为了宋代诗坛上一个重要的审美取向。
  
  二、诗歌的余味
  
  “余味”在味觉上指食物吃尽以后所留下的持久味道,宋人同样将此引进了诗话批评中。如果说“平淡”是宋代诗坛上普遍的一种审美取向,那么“余味”则是在“平淡”基础上的审美升华,宋人认为诗歌贵在平淡,而胜在有无穷的味道,它超越了诗歌的语言载体,言尽而意不尽,在不尽之意中能让人反复回味,体现诗歌持久不衰、经得起咀嚼的品质。对于“余味”,宋人具体提出了两方面要求:诗味悠长、诗品高远。
  
  (一)诗味悠长
  
  诗味悠长就是诗味的审美感受能超越语言之外,持久绵延。诗歌要有余味,需做到诗味悠长,长则有余。如《姚勉诗话》中的一则:“诗……有道味,有世味。世味今而甘,道味古而淡。今而甘不若古而淡者之味之悠长也。食大羹饮元酒端冕而听琴瑟,虽不如烹龙包凤之可口,俳忧郑卫之适耳,而饫则厌久则倦矣。淡之味则有余而无穷也。为今之人甘,可也;欲为古之人,其淡乎!惟古则淡,惟淡则古。”[3]这里的“味之悠长”是和“淡”联系在一起的,可见味道的悠长是在平淡的基础上延伸而成;同时姚勉还以饮食现象作了生动的比喻:“食大羹饮元酒”和“烹龙包凤”,前者是味淡的羹汁和水(元酒即当酒用的水),后者是味美而鲜的食物,前者虽不如后者在吃的时候可口,但后者多食则厌而前者能让人一直回味。这种味淡的羹汁和水为姚勉所崇尚,用以譬喻诗歌的古淡味长,诗的古淡如上文所说是诗风的“平淡”,而诗的“味长”则指诗歌内容丰富,包含多层的意义,不流于浅层,能让读者一层层地解读体会,达到“回味”的效果。
  
  在姚勉另一则诗话中,亦有进一步补充论述:“夫诗,有意,有味,有韵。意欲其圆也,味欲其长也,韵欲其远也。有此三者。然后使人读之,而恐卷尽。苟初读而不知其意,细读而不见其味,既读而不觉其韵,何足以谓之诗。”[3]既然诗意丰富则可使诗味悠长,进而诗也具备了“韵”,因此宋人论诗常常“韵”、“味”并提,在“味”范畴上衍生了“韵味”之说。姚勉在这里指出了诗歌的三个要素:意、味、韵,三者层层递进升华,使诗歌经得起“初读、细读、既读”的多次解读,如此才算是有悠长味道的诗,也才具备了深远的韵味。
  
  因此,有余味的诗要求诗歌的味道能悠长无穷,其外在要求诗风的平淡,内在要求诗意的深厚,平淡中包含多层旨意,启发读者反复品读,在每一次品读中都获得深一层内涵,由此诗歌的味道便可绵延不绝。
  
  (二)诗品高远
  
  诗品即诗人自身的精神品质在诗歌中的反映,为诗歌提供内在的底蕴,以使诗歌能生发无穷的味道。古人好用“品”来分高低,诗品不但指诗歌艺术的雅俗,更指诗歌精神境界的高低。宋人普遍认为,言为心声,因而诗品与人品两者不可分开。诗品之高,不仅在于诗韵含有无穷的余味,更要求诗人的品格有“清高”之气,“清”则言“淡”,“高”则“味”远,这是人品与诗品的一一对应,也可看出宋人对诗歌“余味”的更高追求。
  
  宋人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诗歌内容往往是诗人品质的折射,而语言作为内容的载体,往往能直接体现诗人的品质,正如朱熹提到“古人情意温厚宽和,道得言语自恁地好”.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论诗,但其所推崇古人的“情意温厚宽和”正是意在说明人品对于言说的深刻影响。他还提到:“夫古人岂有意于平淡哉?但对今之狂怪雕艘,神头鬼面,则见其平;对今之肥腻腥躁,酸咸苦涩,则见其淡耳。”[3]这是针对当时诗人巩丰认为“平淡误尽天下人”而进行的反驳,可见对于诗歌朱熹是推崇“平淡”的,而他所提倡的“平淡”,则是“旨在具古人之高风远韵”,这样才能“其味无穷”.可见,朱熹所说的“平淡”之味,实则是升华至“余味”的层次的,因而诗能“其味无穷”,而这根本原因,在于诗人的品质能学古人那样温厚、高远。宋人对诗歌的品评往往又包含着对诗人品质的评价。如《黄庭坚诗话》中提到:“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3]这里论诗的同时也在论人,把苏东坡与陶渊明进行比较,在于其胸怀品质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当时东坡被贬谪岭南,章子厚想置之于死地,而苏轼在一贬再贬的情况下,精神并没有被其击垮,反而作诗与陶渊明进行时空的应和,可见其胸襟的开阔以及胸怀的淡然。而陶渊明可谓历史上有名的归隐之士,其“归隐”非消极自弃,而是不为物累、随遇而安的适世姿态,亦可见其气度之大。东坡自己也曾表示:“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3]慕其人而学其诗,东坡渊明相隔不同时代,但他们的气质品格都可谓是朱熹所说的“高风远韵”,品高而不自傲,远世而不自弃,这是古人一种中庸之度在人格上的体现。这样一种“处世恬淡而内心丰富”的人品体现在诗歌上正好是“辞约意丰”的诗品,这样的诗读起来便会“久久有余味”,可见,黄庭坚认为其二人“风味”相似,不仅在于诗风,也在于对两人相似品质的肯认。
  
  由此可见,宋人论诗以食物“淡而有无穷之味”譬喻诗歌在“平淡”中能给人以反复品读的“余味”享受,这不仅是对“平淡”美感的升华,更进一步发展到对诗人品质的评价,把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丰富了诗歌“味”感的深度,也体现了宋人论诗的生命情怀。
  
  三、诗歌的苦味
  
  宋代诗坛“嗜苦”是其一大特色,自汉魏至宋以前,人们一直以嗜甘腴为主。刘勰所说“味之则甘腴,江淹谓时贤,莫不论甘而忌辛”,司空图所追求“味外之旨”的“旨”亦是甘味、美味之意。[4]而到宋代,论诗的美感取向一别前人,学者缪钺先生论及唐、宋诗的区别: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可见,宋人所嗜之苦非单薄的苦味,而是具体有“清”和“甘”两种审美层次。
  
  (一)清苦:澄怀味象
  
  宋人苦中的“清”是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心理状态,指的是以澄澈的胸怀、去除俗尘杂念的心境以体味万物,因而谓之“澄怀味象”.
  
  在具体的话语实践中,宋人喜用“茶”来喻苦的“清”美,如徐玑《赠徐照》中描述:“近参圆觉境如何,月冷高空影在波。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城居亦似山中静,夜梦俱无世虑魔。……”[5]这首诗虽未直接作出对诗歌的评论,但“诗清都为饮茶多”点出了“诗心”的澄澈,诗人的心境如茶一般苦中带清,“苦”如人生无常的种种经历,“清”则似如如不动的智慧,能使人时时保持明净的思觉,这样纵然在起伏的苦海中仍然能波澜不惊、来去自如。因此才有后面所说的“居城获静、夜梦无魔”的清净状态,即便身处城中喧嚣,内心仍然寂静无声,进入了梦境中也能摆脱如魔般的尘俗烦恼,这样的“诗心”既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又葆有明澈的智慧,正恰恰符合了“茶”的“苦中溢清香”的品质。
  
  上述所言“澄怀味象”的诗心,充满了禅意,这与当时思想风气中的“禅茶一味”有一定关系,宋人在茶中悟出作诗的心境,与禅学在茶中悟出妙理是契合的。在宋代,禅茶相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寺院茶文化,茶苦主心境,僧人以茶为凭借物将自己与山水、自然乃至宇宙融为一体,茶禅异曲同工,天然自成一味。受禅茶智慧的影响,诗人也在作诗时获得更自在的心境,因而诗风也在苦中有着清新自然之美。
  
  (二)甘苦:如食橄榄
  
  橄榄不仅常常被引入诗歌批评中,而且在各种诗歌作品中也多次出现,学者周裕锴先生将此现象称为宋人的“橄榄型诗味”[4].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到: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3].可见宋人所崇尚的甘苦就如橄榄一样,由苦而甘;橄榄初入口时苦中带涩,而久而咀嚼时,甘味渐出,令人回味,宋人所尚的诗初读枯淡,一品再品时,便体会出诗意的丰富。因而宋人的“橄榄诗”与上文所说的“平淡”、“余味”可谓一脉相承,“橄榄”是这两种诗味融合的形象表达。
  
  宋人嗜好的“橄榄诗味”,表达的是一种“甘苦相杂”的生命阐释。上文已提到,宋人把诗品与人品相融合,因此人生经历的丰富复杂造就了诗歌意蕴的深刻,谢薖云:“浅诗如蜜甜,中边本无二。好诗初无奇,把玩久弥丽。有如落摩勒,苦尽得甘味。”[3]落摩勒为橄榄的别称,这里以“蜜”和“橄榄”相对,比喻了诗歌的深浅。显浅的诗歌犹如蜜一样甜,吃的时候只有甜味一种而无其他区别之味,这样的诗歌旨意平浅,常人一读即懂,没有更深层的旨意;而好的诗歌初读平淡无奇,但由于其旨意多层,所以经得起咀嚼,在一层层细细品读其诗意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诗的精神。而这诗歌中所蕴含的精神也即诗人的精神品质所在,之所以如橄榄一样“苦尽得甘味”,是因为诗人人生经历的丰富而使其精神品格得到了修炼锻造,这样获得深厚的气质品格才写出了“真味久在”的诗句,而“苦尽甘来”也成为了诗人的人生写照。
  
  可见,宋人以橄榄喻诗,体现了宋人深厚的品格修养,相对于前人的“甘腴”之味,橄榄的“苦涩”显得更为节制理性。而这样一种审美取向,与宋诗的“平淡”和“余味”追求有着内在精神的统一性,他们都表达了宋人含蓄而深远的诗品和人品。
  
  四、结语
  
  三种“诗味”的表达,分别在诗歌风格、诗歌神韵及诗歌品质上体现了宋人的审美追求,他们在诗歌批评中打通了味觉与精神层面的联系,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不仅引入带“味”字眼的词句,还常常以“平淡”、“甘苦”、“大羹元酒”、“橄榄”、“蜜”等饮食中的词语为譬喻,形象地描述了诗歌的风韵特征,勾勒出宋人对诗歌美感的独特取向。
  
  [参考文献]
  
  [1]韩经太。论宋人平淡诗观的特殊指向与内蕴[J].学术月刊,1990(7):52.
  [2]钟嵘。诗品[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17.
  [3]吴文治。宋诗话全编(9)[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8:215-8902.
  [4]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6-311.
  [5]岳晓灿。宋代咏茶诗词的审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32.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