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设计论文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影响曹操的前人与曹操的超越

添加时间:2017/05/1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的行为,有天生者,也有后学者。天生者源于本能,后学者源于仿效。仿效和学习都是人智力的体现。仿效和学习需要榜样,即前代或当代人的行为示范。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曹操一生的行迹深受前代名人的影响,其中政治人物有周公和刘邦等,军事人物有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思想人物有孔子、申不害、商鞅等。曹操一生都在对这些前代名人进行仿效,这使得曹操一生的行为都打上了前人的深深烙印。在仿效的同时,曹操也力图超越这些前人。但是曹操自身存在着不可超越的局限,这使得曹操一生的行为和业绩,既具有光辉的一面,又具有可耻的一面。
  
  关键词:曹操;前人;超越;局限
  
  人的行为,有天生者,也有后学者。天生者源于本能,后学者源于仿效。仿效和学习都是人智力的体现。仿效和学习需要榜样,即前代或当代人的行为示范。对前人或当代人的学习,是中国古代人们积累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的重要途径。曹操作为三国时期一位重要的人物,其一生中有许多行为,无不体现出他对前代一些重要人物行为的继承性,同时也体现出他对前代人物的超越性。目前研究曹操的成果甚多,但对于影响曹操的前人以及曹操对他们的仿效与超越的文章,还很有限。这是笔者撰写此文的原因。
  
  一、影响曹操的前人
  
  事实上,从曹操的一生行迹来看,影响曹操的前代人物,可能远比史书记载要多。不过为了论之有据,本文论述的影响曹操的前代名人只能以史载为限。同时,为了论述的方便,把影响曹操的前代人物分为政治人物、军事人物和思想人物三类,试述如下:
  
  首先,对曹操具有较大影响的前代政治人物,以周公和刘邦最为突出。曹操一生的奋斗,基本上以周公和刘邦为其事业的榜样。
  
  对政治的喜爱,是曹操从家族遗传的特点。曹操家族的兴起,史书有明文记载者始于其祖父曹节,而其祖父却是汉朝的宦官。曹节之子曹嵩通过买官的形式做到汉朝的太尉,这样的家族使得曹操自小就得到了祖父辈作官的好处。而曹操心怀大志,自幼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并立下大志。因此曹操对前代政治人物中的周公与刘邦最为关注。
  
  周公是周朝建立后最为重要的执政大臣。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商王纣之子武庚于商都,并将商的王畿分为卫、鄘、邶三个封区,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统治,以监视武庚,总称三监。不久武王去世,武王之子成王年幼,周公就成了辅佐大臣。周公在位期间,管叔对周公的行为非常怀疑,认为周公有代替成王的野心。结果三监在武庚鼓动下发动了叛乱,周公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
  
  周公平乱之后,为了有效统治东方,开始营造洛邑,且在东方进行分封。从此巩固了在原属殷商的广大地区的统治,扩大了周人的势力和影响,使周成为国力和疆域远远超过商朝的强大国家。与此同时,周公还制定了系统的典章制度。及成王年长,周公便还政于成王。成王执政后,国泰民安,社会走向良性发展道路。
  
  曹操对周公的敬佩可称为曹操的周公情结,曹操浓厚的周公情结主要体现在他的着作和政治行为之中。曹操在诗中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这是他对周公的歌颂,也是他对周公的景仰,同时还是他对周公的仿效。
  
  曹操为何敬仰周公?这与汉末的政治形势有关,也与周公的政治业绩有关。汉末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后,东汉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地方州郡镇压的力量,准许地方州郡私自招募士兵,开启了地方官员拥有军权的先河。及董卓进京,中央政府为董卓所控制,东方各地方军阀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东汉的政治动乱更为严重。当此之时,曹操通过迎接汉献帝入许的策略,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即“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也就是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开始树立起统一天下的大志的。如何重新统一天下?前代留下的借鉴只有周公的政治作为与东汉末年的政治形势最具相似性。因此,周公的政治作为,在曹操看来,最具有模仿和学习的价值。周公既然能够把叛乱的周朝重新统一和巩固下来,曹操当然也希望像周公那样把汉末动乱的局势安定下来。
  
  周公为周朝持久的统一和长治久安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周公也成为春秋战国以来人们歌颂和景仰的英雄人物。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周公甚为敬佩,曾数次梦中见到周公。而孔子的思想也深受周公的影响,可以说,周公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操自小饱读儒家着作,对周公自然会产生浓厚的感情。因此,在动荡时代把汉天子迎接到身边之时,曹操树立起雄心壮志,定要有历史英雄的影子,这个英雄的影子首先就是周公。因此,这时的天子,与周成王年纪相仿;这时的曹操,与周公的地位相近。故而曹操渴望做周公第二的思想便油然而生。曹操希望自己立志像周公那样网罗天下的人才把动乱的汉重新统一起来,从而为国家的统一建立丰功伟绩。显然,同时代的刘备和孙权就不可能具有曹操的周公情结。
  
  对曹操影响巨大的政治人物除了周公之外,还有刘邦。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两汉人民的心中是神圣而伟大的平民皇帝,刘邦的政治作为是建立汉朝。刘邦以一柄三尺之剑号令天下英雄,最终推翻秦朝并建立汉朝。刘邦作为开国皇帝,是两汉以来最为成功人士的代表,秦末以来的天下英雄,最为着名者非刘邦莫属。因此,刘邦的开国皇帝形象是曹操心中的景仰的偶像。
  
  曹操可能起初并没有仿效刘邦的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起初,只希望自己死后的墓碑上写着“汉征西将军”的名号。但时势造英雄,当曹操控制汉献帝之后,汉朝俨然成了曹家的天下。当时,五德谶纬学说盛行,即便曹操起初没有代汉的野心,但也禁不住谶纬学说的诱惑,更禁不住手下欲图富贵者的劝说。如夏侯惇临死之时,深以没有劝说曹操称帝为人生之憾,可见他定向曹操进过称帝之言。曹操对刘邦很少直接评价,但曹操在控制了汉献帝之后的言行中,常常显示出他以刘邦自居。如曹操对其手下猛将许褚的评价:“此吾樊哙也”,[2]542“吾之子房也”.[2]308
  
  曹操曾让荀彧为其推荐镇守河东的人才。曹操说:“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2]494曹操所说的萧何和寇恂,一为西汉开国丞相,一为东汉开国武将,二人为汉高祖、光武帝所重用。曹操对荀彧提出如此要求,一方面表示他需要萧何、寇恂这样的高级人才,另一方面他把自己比作了这二人的主人,可见曹操具有帝王之志。
  
  曹操在其执政后期,考虑到他效仿的前代人物周公、刘邦互相存在矛盾,只好折中自己的人生理想,希望成为“周文王第二”了。这是曹操仿效榜样的变化。事实上,曹操并不希望自己只能成为周文王,但当吴蜀二国已雄立中国南方和西南之际,曹操虽然和周文王统治的区域相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却感受到无力统一中国,只好以“吾为周文王矣”[2]P53进行自解。
  
  其次,对曹操军事思想和军事活动影响巨大者,有前代军事名人孙子等人。
  
  孙子即孙武,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军事家,曾扶助吴国称霸中原。孙子着有《孙子兵法》一书,《孙子兵法》受到后人的重视。曹操出身汉高官之家,具有自小读书的优越条件。曹操所读之书,以儒家着作为主,但除了儒家着作之外,曹操对其他学派的着作也无所不读。史称曹操终身喜爱读书,把读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曹操对孙子相当重视,把《孙子兵法》当作重要的着作阅读,同时进行注释。曹操对自己所注释的《孙子兵法》很有自信,曹操的军事活动也多以《孙子兵法》为指南。曹操不只用孙子的军事思想指挥军队,而且对孙子的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曹操用兵的诡诈行为,与其对《孙子兵法》的研习密切相关。
  
  史称:“曹操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2]2有学者经过研究指出:“曹操应是《孙子》的首位注家。”[3]曹操所撰《孙子略解》对后世影响很大,“曹注十三篇遂成为研究《孙子》的重心所在”.[4]曹操在读兵书的基础上,还亲自撰写兵书。《三国志》注引《魏书》说:“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余万言。”[2]55可见,前代兵家孙武等人对他影响很大。
  
  吴起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曾受到魏国和楚国的重用。其政治改革成就巨大,军事成绩粲然末时。吴起着有《吴子》的兵书,《吴子》也成为曹操研读和进行军事实践的重要兵书。此外,韩信、白起等前人名将也是曹操重点学习和效仿的对象,在曹操的用兵中,均显示出这些人的影子。
  
  再次,对曹操影响巨大的前代思想名人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与法家代表人物申子,即申不害和商鞅。
  
  曹操出生于高官之家,自小熟读诗书,在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的汉朝,曹操深受儒家思想孔子的影响是极为正常的。曹操的政治行为,虽然对东汉末年儒教培养下的言行不一的现象进行批判,但是大体上曹操还是脱不开儒家的思想。在曹操的政令之中,儒家思想充斥其中,尽管曹操一度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主要针对的是东汉选举只会引经不会处理政务的读书人,而不只完全否定儒家的价值。
  
  但曹操治国用人之术,受法家思想的影响要重于儒家思想的影响。陈寿评论曹操说:“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览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2]55所谓“申、商之法术”,就是法家思想中君主统治之术。
  
  申不害是主张“术”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术”指的是君主要“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申子·大体》)这是典型的驾驭大臣的权术。要求君主装听不见、装看不见、装不知道事情真相,避免暴露自己,使大臣摸不清自己的底细。而商鞅是重视法律制订和执行的代表人物,强调用法律统治人民,富国强国。可见,法家只问目的不管手段,以诡诈的权术为其宗旨。曹操对法家的权术和以法治民甚是一生钟爱。史载曹操曾经通过牺牲一个主管军粮的小官性命以安抚士兵的故事。该故事就表现出曹操对诡诈权术的运用得心应手:“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2]55
  
  曹操的奸诈,虽然与其家庭环境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可从曹操的读书生涯中得到答案。曹操出身于高官之家,因此在他年少时有机会饱读诗书。通过阅读诗书,曹操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这是他对前代人物仿效的先决条件。曹操读书的兴趣广泛,不只阅读儒家的经典,而且还阅读诸子的作品,这是曹操喜爱法家法术的根源。
  
  历史人物的任何行为,多具有前代人的影子。曹操作为时代的骄子,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与前代英雄们具有相似的影子。英雄并非孤独存在的,当代英雄总有前代英雄的影子。显然,曹操是汉末一个有极强功业之心的英雄。曹操成为英雄的原因就在于他在年轻时已经过严格的学习,熟悉了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曹操因此把历史中的一些英雄人物当成了他的榜样和典范,并在行为上极力仿效前代的英雄人物。
  
  曹操的行为与前代人物具有许多相似性。他心中的思想充满了前代人物的影子。他喜爱周公,又渴望成为刘邦;他敬重儒家思想,又从实际出发利用法家的思想;他希望建立不朽的功业,同时又重视人生的享乐。可见,曹操身上体现出儒家积极的人生观,又体现出法家诡诈的政治观,还体现出道家的修仙观。
  
  二、曹操对前人的超越
  
  曹操理想宏伟,他一生都渴望建立超越前人的宏伟业绩。曹操对影响他的前代名人的超越,主要表现有二:
  
  其一,解放思想,不拘泥于一家一派思想的束缚。
  
  尽管曹操也受到了严格的儒家教育,但是,曹操却出身于为社会儒士鄙视的宦者之家,曹操的出身让他明白,单纯以儒家观念行事并不能成功。因此在曹操的思想中,法家的奸诈和阴谋权术学说,也占有重要地位。而曹操的思想是复杂的,由于生于宦者之家,这就使曹操没有可以自豪的血缘可夸,这也就为曹操卸下了儒家的道德重负,为其“解放思想”奠定了前提条件。曹操因此敢于大胆创新,不为世俗所捆绑,在用人上他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这是对汉朝用人政策的一大反动。曹操提出如此的用人政策,表明他敢于超越汉朝的重要制度。曹操这种用人新思想的出现,是对汉朝后期文人学习儒家学说知行不一的反感;同时,曹操如此用人也与他的出身有关。
  
  曹操虽然对汉朝以一整套儒家思想治国的国策不感兴趣,但曹操却也不完全抛弃儒家的思想,而是取其有利于巩固自己政权者用之。曹操虽然制定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但他对儒家的忠义行为也极为赞赏,而并不是完全唯才。如他听从了刘备对吕布的评价后毅然杀死吕布,而对关羽忠于刘备的行为感叹不已,认为这是手下人学习的榜样。但是,曹操尽管重才爱才,却只是为其个人服务,而非为汉朝政府延揽人才。因此,曹操对人才中的反对自己者均予以铲除,如曹操手下第一谋士荀彧,在反对曹操受封时立即逼其自杀。对心怀大志者也立即杀之,如曹操的亲信娄珪,因为一句大话立即被曹操诛杀。可见,曹操尽管希望延揽人才,但人才须忠诚于自己,否则诛杀不贷。
  
  对于其他各家思想,曹操也是如此,采取了实用主义的原则,但凡有用就拿来用之,尤其对法家的法制思想、诡诈思想,曹操都积极采用以统治士人。
  
  总之,曹操一生的思想,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曹操一方面接受了儒家的思想,同时还接受了法家思想和其他的思想。曹操对儒家思想有好感,却不能完全按照儒家的思想来行事。曹操通过对汉朝用人制度的改造,把唯才是举放在了用人的首要地位,可见曹操敢于摆脱儒家思想的控制。但曹操对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却不敢公开地反对,甚至表示支持,毕竟支持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对曹操的统治不无好处。
  
  其二,是行为的超越。曹操在政治上的超越,主要表现有三:挟天子以令诸侯、重新建立丞相制度、建立自己的封国。挟天子以令诸侯,远远超越周公的政治行为。曹操虽然渴望成为周公,但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把权力放弃给汉朝皇帝,周公与成王毕竟是同姓叔侄,而曹操与献帝却无法构成这种血缘关系。曹操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要当皇帝,但却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只是没有穿上皇帝的外衣而已。曹操强迫手下臣子上书让皇帝封自己为魏王,同时让曹丕作为副丞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处理,表明曹操已超越了周公的政治行为。建立自己强大的异姓封国,这在东汉没有先例。
  
  曹操敢于建立自己的封国,这是对汉朝制度的公然蔑视。刘邦在世时,曾杀白马为誓,不允许异姓者称王,如有天下共击之。
  
  三、曹操对前人超越中的局限
  
  曹操渴望建立功业,但渴望立功却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曹操年轻时代并没有产生成为周公的思想。他在建安十五年《让县自明本志》中说,自己的志向是为汉朝“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2]34
  
  时势的发展才让他开始重新给自己的功业定位。这种定位,源于他当了汉朝丞相之后。曹操成为汉朝丞相,来得相当容易。在他成为汉朝丞相之时,并没有得到天下英雄的认可。
  
  曹操力图超越前代人物,但是曹操在力图超越前代人物的过程中,却无法摆脱改朝换代思想的羁绊,从而使他个人的政治行为无法完全与前代儒家先贤看齐,而充满了政治道德的污点。
  
  曹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却又为法家思想和兵家思想所干预。因此,曹操希望超越儒家前贤,却又难于超越。曹操集儒、法、兵、道等多种思想于一身,从而使其思想与行为充满了多家思想的特点。曹操一度想做周公第二,但后来又想当刘邦第二,同时他又饱读《孙子兵法》喜爱以诡诈的方式行事,因此,在曹操身上体现出一代英雄复杂的行为特点,既有儒家的正义观,又有法家与兵家的狡诈观。在用兵中,以诡诈着名。因此,曹操的政治行为狡诈多变。
  
  曹操的政治行为,也因此受到后人的批判。《颜氏家训·文章第九》说:“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讥,非懿德之君也。”[5]唐太宗也说:“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又怎可以身为训?”[6]朱熹对曹操的批判,最为着名,被学者广泛征引。他说:“曹操作诗必说周公,如云:’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又《苦寒行》云:’悲彼东山诗。‘他也是做得个贼起,不惟窃国之柄,和圣人之法也窃了。”[7]朱熹的观点,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古代评价曹操的主流观点。
  
  曹操从魏公到魏王,充满了人生享乐的思想。曹操虽然贵为汉相,但是,毕竟汉相是臣子,而建魏国称魏王,却是最高的领导者。因此,曹操通过称魏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称帝的理想,并享受到了皇帝才有的地位威严和生活享受。自被封为魏王之后曹操便把邺城作为他的政治中心,从而享受到与皇帝相匹敌的政治生活。
  
  在仿效周公和刘邦的同时,曹操同时又希望建立儒家所说的“三不朽”的业绩。因此曹操在世时积极立言,曹操的立言行为表现在他在诗歌与其他着作的创作之上。曹操的诗歌依然以四言为主。这说明他深受《诗经》的影响。曹操所写之诗,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建立功业之心跃然纸上。建功立业,正是儒家思想的反映。
  
  可见,曹操的各种行为,既有儒家忠诚的一面,同时又受到法家思想的严重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并非完全源于法家,而是源于其出身。曹操祖父的身份是笼罩在曹操家族上空的阴影,这个家族为了保护其利益,对诡诈手段的采用是极为平常的。因此,在曹操的血脉和家族生活中,早已对法家那套尔虞我诈的手段了如指掌。
  
  总之,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超越性的英雄人物。曹操对前代人物的超越有其可贵处,这便是曹操对东汉以来形成的用人选官制度进行了大改革。曹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让人才发挥其作用,这是东汉政府难以做到的,曹操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王。曹操却又难以摆脱享乐的思想,到晚年把宝贵的时间花在邺城中享受生活。
  
  曹操开启了一个异姓封王的时代。历史上常把曹操与桓温相比,以为二人均为乱世奸雄。但是曹操没有说出桓温能说出的话:“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8]这表明,曹操一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尽管充满了实用主义的特点,但是其骨子深处,依然摆脱不了儒家思想的樊篱。曹操一生的功业,依然需要儒家的正义性为支撑,曹操渴望做周公与做刘邦之间存在忠君与称帝的矛盾,因此曹操只能选择性地使用儒家思想,而当时的社会风气依然以儒家的观念为主导,这使得曹操的政治行为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曹操学习周公,却无法摆脱对帝王之位的向往;他又想做周文王,而其子依然不能做周武王,只能做尧舜。故而钱穆说:曹操父子“攘夺政权的后面,没有一个可凭的理论”,[9]这就揭穿了曹操不能光明正大地仿效刘邦称帝的老底。曹操因此被时人称为“汉贼”.
  
  [参考文献]
  
  [1]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0:5.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龚留柱。《孙子略解》与曹操的兵学成就[C]//李凭,梁满仓,叶植。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75.
  [4]李零。《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405.
  [5]颜之推着,檀作文译注。颜氏家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3:141.
  [6]吴兢。贞观政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9:289.
  [7]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24.
  [8]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1:2576.
  [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2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