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设计论文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论“敬”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及旨趣

添加时间:2017/09/1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河里,"敬"不论一时或久远,不论现行或流弊,均可收恒常不变之奇效.姜子牙曾教导周武王治国决策:"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 要: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孔子以"仁"为核心奠定了最初的思想体系,并以此为后人提供了一种行为性导向,其中,由"仁"衍生出的各种德行都蕴含着儒家修身成仁的至高追求."敬"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实现"仁"的价值目标的基本前提,有效地将修身与仁道紧密连结起来,是追求完美人格,践行"仁道"的重要途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敬"观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有其具体标准与内涵,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重拾"敬"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敬"观念;地位;旨趣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敬"文化贯穿始终.主敬为涵养之要,敬实乃入德之门.马一浮先生曾说:
 
  须知敬之一字,实为入德之门,此是圣贤血脉所系,人人自己本具.德性之知,元无欠少,不可囿于闻见之知遂以为足,而置德性之知任其隐覆,却成自己辜负自己也.圣人动容周旋,莫不中礼,酬酢万变,而实无主,皆居敬之功也.常人"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起灭不停,妄想为病,皆不敬之过也.(《复性书院讲录·学规》)马一浮先生认为内心的恭敬是涵养的关键,心怀恭敬,方可大开德之大门.儒家学说,包含了中华美德的方方面面.由"仁"而衍生出的恭、宽、信、敏、惠等诸多美好德行,也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恭敬心方可获得."敬"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治国的必备德行,它蕴含着儒家修身成仁的至高追求.
 
  一、"敬"在儒家修身思想中的地位
 
  《大学》有"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1](P97),《论语》有"本立而道生"[2](P22)."敬"是入德之门,是修身成仁之根本,是追求完美人格,践行"仁道"的重要途径."敬"是一种道德修养.内心保持虔诚的状态,用道德礼制约束自己的言行,去除本恶,实现本性的自我觉悟并加以保存扩充,便是"敬"."敬"在儒家重要典籍中多次出现,在《论语》中,"敬"出现 21 次,关于敬事的就有 18 次.[3]据《尚书》记载虞舜告诫臣契说:"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4](P500)"敬"最初是来源于人的宗教活动①,表现为人对超自然之物的敬畏之情.李泽厚认为,敬"源起于巫术礼仪中对上帝鬼神的尊敬畏惧,理性化后转为生活态度和情感要求,成为人性塑造的一个部分"[5](P32),是一种外在态度与内在情感的统一.在先秦典籍中"敬"的含义大致有三,主要是指人在人伦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态度,或敬畏,或敬重,或恭敬[6].
 
  儒家讲求德治教化,在传统中国社会,儒家的"德治"理想无疑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孔子特别强调德治的重要性,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6](P170).又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7](P28)《中庸》提出"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要达到礼乐社会的状态,实现"德治"理想,就必须以礼节制言行,内心执中守正,心怀恭敬."敬"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8](P175)儒家对统治者提出极高的道德标准的同时,也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9](P4)儒家在此为其信仰者提出了治国平天下之路,即儒家三纲八目.致知、诚意、正心是指通过外在学习,内心自我警醒与行为的自我整饬通向良好内在涵养的方式方法,诚意即"内心诚明",诚实面对自己的意念,正心即本心不偏不倚.慎独、自谦、毋自欺才能诚意正心,诚实无欺才能正道直行,这也是保持一颗恭敬之心该有的状态.《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0](P138)概括了儒家思想的全部.在此,"道"并不是作为世界根源的一个哲学概念,而是要求人们依据天命所赋予的天性去为人处世,但儒学者们发现为"道"是很艰难的,人总是无法依据"天性"去做事,往往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禀性与习性的影响,所以,主张用礼乐教化来改变人的不良习性及人的后天禀性,使人很自然地顺应天性去处世.董仲舒在其贤良对策中指出:
 
  道者,所繇适於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 ; 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11](P2499)可见,在董仲舒看来,教化百姓是达道的必由之路.在此,他还指出了"教"的内容:仁义礼乐,即"修道以仁".《中庸》的天、性、道、教的概念皆以"仁"为媒介而贯穿于一体."仁"是"礼"的核心,"敬"则是"仁"的内在精神,是儒家修身成仁的必由之路与联结点,是实践"仁"的价值目标的基本前提,它有效地将修身与仁道紧密连结起来,指出了一条求"仁"达"道"的具体道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12](P19)可见,"敬"是衡量一个人仁不仁的重要因素.孔子认为,上天是人类行为的最终依托,而上天的意志须通过"仁"来实现."仁"落实到日常人伦中就是对"敬"庸言庸行上的具体社会实践.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3](P389),为我们指出了求"仁"的一条具体道路.孔子从孝、悌、谨、信、爱五方面来告诫弟子,其中,又以"孝敬"为根本,"谨""信""爱"为行为规范,以此来求"仁".孝敬之根本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孝是众善之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4](P119),如果连父母都不孝敬之人,则也无法做到关爱他人,无法做到忠君、爱国、恪尽职守.孔子的学生有子说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15](P267)"此中,"孝"是"敬"的形式之一.君子求"仁",应以"敬"为本心、本立,道才能随之发展壮大.《孝经》也用践行孝道来阐述"敬"的内涵:"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16](P10)孝的核心为"敬".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子夏问孝,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17](P585)孔子通过回答不同弟子对孝的提问,解释了孝的实切内涵.孝,外在要赡养父母,内在要敬爱父母.养而不敬,无异于犬马."养"是"敬"的表现形式,也是"敬"的起点.孔子教育弟子,赡养父母不要着眼于"正在做",而是要反省自己,"做"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之举,是否用"做"来表达自己的崇敬、感恩之心,是否用"做"来申明自己明父母之志、承父母之愿的决心.恭敬必须是由内向外,内心诚一、专注,做到敬于内、形于外.把握"敬"之本,方可为"孝";以"敬"处世,方可近"仁";以"仁"律己,方可修"道";以"道"为路,方可修身."敬"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推而广之,尚有"事上以敬""修己以敬""居处以敬""为政以敬".可见,"敬"在儒家修身法门中,发挥着最为根本的作用.
 
  二、"敬"的标准及其旨趣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敬"观念有自己形式上的系统,并以道德认同的形式得以传承至今.一般说来,宏观的思想理论总是存在于具体的各部分之中.儒家在以理论来描述"敬"的地位时,也有其可行的基本标准.笔者具体从敬人、敬事和敬位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敬人
 
  "敬"是礼和仁的内在要求,"仁"本是二人相处相接的关系,因而儒家学说也就着手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说与人相交必须把握"自所不欲,勿施于人";荀子说:"仁者必敬人",但"敬人有道".敬人可以分为敬贤、敬君和敬民三个层次.
 
  1. 敬贤--用儒家讲求经世致用.孔子教书育人,旨在培养出经世致用之人,即贤人或人才.儒家提出尊敬贤人的最好表现就是用,并认为"用"才是珍惜人才的最直观表现.孔子曾"养"于卫国,卫灵公以鲁国大司寇兼国相的级别给孔子薪水,却没有给予孔子实际的权利,孔子自叹怀才不遇、不受人敬,愤然离开卫国.在孔子看来,对人才的尊敬就应如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使人各施所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才是对人才最大的尊敬.
 
  2. 敬君--忠儒家教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在内则顺亲,在外则敬君.敬君的关键就在于一个"忠"字.至忠实品德,是修养,是一种内在诚实的品德.尽心竭力是为忠.巴金曾经盛赞他的朋友,说"火要空,人要忠",孔子曾教育子产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其行己也敬,其侍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侍上也敬需要忠心为根基,忠就是内心的纯一与诚一.朱熹曾经说过侍君不患其无理,患忠之不足.儒家还列举了实切的例子,《论语·公知长篇》有"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18](P518)可见,真正的忠是不怨不艾,是尽心竭力.对待上级,应做到"忠心",做到"事上以敬".
 
  3. 敬民--爱儒家在要求臣下忠君的同时,也要求统治者能爱民.儒家在处事原则上一向把握"执两用中"的思想.因而,两者不可偏颇于其中一方而使其失中,故儒家在敬民思想方面,提出了君舟民水的说法.孟子在与齐宣王的交谈中更是告知齐宣王爱民的重要性.孟子指出"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9](P143)孟子就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君臣关系:从正面来说,君王把臣下当作手足,那么臣下待君王如五脏六腑,内外相接,上下相随,联系紧密,浑然一体;从反面来说,君王待臣如犬如马,那么臣下视君则如同路人,陌路相逢,冷眼相对,对面相逢不相识,君臣分离,背道而行,更有甚君王视臣如仇敌,拔刀相向,怒目相对.如此,则民无宁日,国无宁日,天下无宁日,灾难兵祸随之而生,究其根本,在于君之不敬民,不爱民,故君王应以"百姓有过,在于一人"的态度体恤民众、关爱民众.
 
  (二)敬事
 
  儒家在讨论与人交的同时,也处理了如何待事.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P310),这些就是儒家主张的待事的一些细则.视若不思明,则有敬障之误;听若不思聪,则有壅塞之失;色若不思温,则有暴戾之气;貌若不思恭,则有乖张之形;言若不思忠,则有巧佞之怨;事若不思敬,则有敷行之举;疑若不思问,则有愤悱之感;忿若不思难,则有祸亲之灾;得若不思义,则贪欲伤廉之举,究其根本,则是在于内心处事无恭敬之心,正所谓诚于内,行于外,内心恭敬,自然则无非难之举.
 
  (三)敬位
 
  儒家学者在为人处世中十分注重"素位而行"的准则.正所谓敬业方可乐业,素位而行的关键就在于对自身所处位置的恭敬.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患难,行乎患难.贵而不得体,则显得跋扈.贵而过分掩饰,则显得造作.贫而不认贫,则会伤害自身.贫而过分胆怯,则显得低贱.只有用一颗恭敬心来对待自己的所处,方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方能够乐得自在.
 
  三、"敬"的价值与作用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河里,"敬"不论一时或久远,不论现行或流弊,均可收恒常不变之奇效.姜子牙曾教导周武王治国决策:"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20](P38)秉持恭敬之心,不仅能立国,还能传之万世.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21](P10)这三句话也恰恰印证《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修己以敬"是君子,"修己以安人"是贤人,"修己以安百姓"是圣人.君子、贤人、圣人是儒家人格修养的三重境界.最基本的境界是"修己以敬",即用"敬"来"修身""克己";其次是"修己以安人"的境界,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安定快乐;修养自己,使百姓安定快乐,这是儒家经典中的最高境界,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2](P85)这里"敬"是一种道德本体,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礼乐文明的一个必要条件.立人先立敬,立事先立敬,立国亦先立敬.儒家讲究推己及人.严于律己是对他人产生良好影响的前提.把恭敬时刻放在心头,从敬做起,以恭敬心对待父母是为孝;以孝敬父母之心对待他人,是为近仁;用仁爱之心处事,方才近道,顺道而行,身方可休.身修,家才会齐;家齐,国才会治;国治,方可天下平.注重"敬"对自身修养的价值和作用,用"敬"来贯彻和实践儒家倡导的仁学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这里所指宗教,包含原始的巫术和迷信这些非伦理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杜占明 . 中国古训辞典[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2]朱祖延 . 引用语大辞典增订本[M]. 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3]张涅".敬"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9-10月-19(12).
  [4]陆建猷 . 中国哲学卷下[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5]李泽厚 . 论语今读[M]. 上海:三联书店,2004.
  [6]韩先虎.先秦儒家思想八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7]李尔重 . 李尔重文集第二卷[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8]左丘明 . 中国史学要籍丛刊·左传上[M]. 杜预集解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9]南怀瑾 . 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10]陈明,邓中好.国学经典200句[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11]魏文华 . 董仲舒传(卷 26)[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2]贾丰臻 . 中国理学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3]王守仁 . 传习录全集[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14]乙力编 .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15]芳园 . 国学常识一本全耀世典藏版[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
  [16]孔子 . 孝经[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17]徐永辉.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18]薛金学 .《论语》之道[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19]孟子 . 孟子[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20]涂又光.楚国哲学史第2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21]陈琦萍 . 论语与生活[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2]刘宗志 . 高宏存编,论语诠解[M]. 北京:研究出版社,2014.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