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设计论文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英雄献给英雄的史诗——贝多芬《第三交响曲》之音乐学解读

添加时间:2017/11/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贝多芬留给后人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无价的,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充溢着生与死、善与恶、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欢乐与痛苦等具有深刻内涵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体现了人民情感的需要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是被全世界最为熟识的西方作曲家之一,他疾苦的命运伴随着欧洲政治革命带来的新思潮和新思想,这种影响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为比时代更前的先锋性.本篇所分析的《降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The?Symphony?No.3?in?E?flat?major,Op.55)就是他作于1803~1804年间的作品,且这部交响曲成为他确立个人风格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笔者将运用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从作品背景、社会意义这两个角度,解读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
 
  一、《第三"英雄"交响曲》创作背景解读
 
  从音乐学的角度来讲,对于一个作品初步的认识,必然少不了对其创作背景的解读,这种解读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作品创作时期的解读,也就是历史事实的考察和认识;二是对作曲家生平的了解和作曲家本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分析.将这两方面结合了解之后,才能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一)政治革命与贝多芬
 
  贝多芬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这段时期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是一段动荡不安的年代,社会性质的转变使得政治革命运动跌宕起伏,封建势力不再成为社会的主导,资本主义的兴起使更多底层人民向往自由,在启蒙运动的号召下,劳动人民奋起反抗,最直接的表现就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在当时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其中的代表就是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Bonaparte,1769~1821),他通过"无套裤汉"这样一个革命平均派,在1799年直接掌控了法国第一政权,并于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这段时间的贝多芬,正在饱受着耳聋带给他难以言喻的痛苦,突发的厄运显现于1797年,当他开始感觉到耳聋的隐忧时,很快的演变成了一种可怕的意识,逐渐形成顽症.他在1800年写给维基勒的信中说:
 
  "我不得不说,现在是一团糟.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我没有参加任何社交集会,因为我实在没有勇气告诉别人我聋了.如果我从事的是其他职业的话我还可以忍受,但是在此种条件下,我的状况糟透了……"能够表现他耳聋这段危机岁月的除了写给维基勒的信件,另外一个就是他于1802年10月06日写下的着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
 
  失聪虽然使他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对他的艺术创作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显着特征.由于听力的逐渐丧失,他慢慢变得与世隔绝,更加专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他仍然坚持的认为作为艺术家的他将会克服一切,诚如他给维基勒的信中那句永恒流传的名言: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肯定不会使我完全屈服和毁灭--啊,能够活一千次会多么令人愉快."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一提到贝多芬就将"战胜苦难"、"胜利者"这些词汇与之联系在一起,也是从这时起,他的作品往往渗透着从斗争到胜利,从苦难到欢乐,从黑暗到光明的哲学意义.
 
  (二)政治革命与第三交响曲
 
  自1800年起,拿破仑从籍籍无名到名闻遐迩仅用了数年光景,人们对于他的崇拜主要基于他白手起家的非凡经历,一个赤手空拳的科西嘉人竟然可以成为统治欧洲的皇帝,最为重要的是他树立了一个依靠自身取得成就的成功范例.拿破仑的荣耀于1810年达到顶峰,此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已经囊括了西班牙全境、意大利的部分领土、德国西部和中部、瑞士各州,以及现代波兰的一大部分领土.
 
  贝多芬对于拿破仑的崇拜除了他与生俱来的军事魄力以外,更多的仿佛是一种强者的共鸣,贝多芬曾向好友科伦普霍尔茨评价拿破仑,"非常遗憾的是,我不能像精通音乐艺术那样通晓战争的艺术,否则我一定会征服他."拿破仑的热情激发了整个欧洲的惊叹和崇拜,也正是因为这点让贝多芬看到了他所向往的英雄的形象,由此也为"贝三"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1803年的秋天"贝三"最初的题献仍以"波拿巴"命名,这首全新的、里程碑式的交响曲饱含着贝多芬对拿破仑的无比崇敬之情.而当1806年乐谱出版时注明的标题却为"英雄交响曲(Sinfonia?Eroica)",题献给罗布科维茨(Lobkowitz)亲王,副标题写着"为隆重纪念一位伟人而作".时至今日,假若"拿破仑"的命名真正实现的话,它为交响曲这一体裁带来的影响远比"英雄交响曲"更为激进.标题所指示着此曲为纪念一位英雄,这抽象的措辞给予了人们更多的猜测空间,整部交响曲宽广、宏大的旋律,与曲中凝结的崇高精神仿佛呈现了一副真实的英雄生涯,恢宏的英雄气质涵盖了人生的风雨历程.
 
  二、《第三"英雄"交响曲》社会意义探究
 
  这部作品创作于时代浪潮的尖端,他将自己对于革命抱以的态度,对于自由的社会抱以的向往汇聚于音乐中,使内容具有了先锋性,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激励;同时,整体创作过程的创新,为之后音乐的发展注以新力量,也为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性做了铺垫.
 
  (一)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
 
  "时势造英雄","英雄性"的产生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特殊性的,从当时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环境来看,启蒙运动、德国狂飙运动带来的新思潮与新思想,在当时给贝多芬带来太多影响,造就了他才是真正走在时代风口浪尖的"英雄".《第三交响曲》作为贝多芬阐释他"英雄主义"的作品,更加具体的向人民群众展示了他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宏伟理想,他借助音乐的手段,使这样一个拥有着智慧、果敢与胆略的英雄出现,并勇于向封建势力发出挑战.这首作品在当时鼓舞了太多民众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它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在今天依然不断的感动着世界.
 
  (二)激励了群众革命意志
 
  《第三交响曲》较为深刻的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本质,贝多芬所生活的年代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当时反抗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观念高涨,人民需要的是自由新社会.他的音乐代表了人们内心的声音,也正是因此,贝多芬的音乐才为世人所普遍接受和产生共鸣."贝三"是他众多作品中与时代、人类紧密结合的一部,在当时的文学界和艺术界都掀起一股狂潮,歌德本人甚至都对贝多芬这种"不逊的性格"和"他疯狂而伟大的音乐"感到震撼.他十分乐于为人民创作,将大革命带给自己的感受用音乐演绎出,期间凝结了巨大的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震撼力.
 
  (三)开拓了后世交响创作
 
  "贝三"的创作不仅仅使贝多芬逐渐走向音乐创作高峰,还影响了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它可看作是19世纪"标题"音乐的先兆,整首交响曲虽未与文学作品结合,但其中却是有实质内容的."贝三"中所创造的"英雄主义",施特劳斯也曾设法在《英雄的生涯》中效仿创设了一个英雄的生平故事.19世纪的作曲家对于贝多芬音乐形式中的创新,都有独到的评价"配器效果上有许多创新之处"(柴可夫斯基)、"雄伟的气魄和高贵的品格"(柏辽兹)、"十分新颖大胆的和声效果"(柴可夫斯基)、"具有不寻常的推动力"(肖斯塔科维奇)、"力图扩大和解放习惯了的形式、使其具有动人的壁画规模"(德彪西)、"艺术形式是独一无二的"(瓦格纳)、"巧妙的构思"(勃拉姆斯)、"从一位大诗人的创作里直接汲取灵感"的创作方法(李斯特)等等.《第三交响曲》无疑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提倡的音诗结合的先驱.
 
  三、结语
 
  贝多芬留给后人的精神文化财富是无价的,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充溢着生与死、善与恶、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欢乐与痛苦等具有深刻内涵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体现了人民情感的需要,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所具有的明显进步性.《第三交响曲》作为他个人意志力的述说,其中所蕴含的"英雄性"、精神追求、人生态度和道德情操等,反映了时代精神,揭示了社会本质,阐述了人类走向进步、走向光明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他在音乐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不仅仅对后世音乐产生了影响,甚至迎合了人类的音乐审美情趣,感染了全世界的音乐创作,成为了跨时代、跨国界的全人类共同财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