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585章
挑几个放在刚从压水井压出来的水里,那时候都没有冰箱,给西瓜降温就是用刚压出来的井水。或者放在阴凉湿润的地方。
虽然没有冰箱冰冻的质感,但是和它刚从地里拿出来的温度相比也凉爽很多了。
记忆里种出来的西瓜味道更沙田可口,和现在市面上的一些好吃多了。
几乎每家瓜地里都有一个瓜棚。
呈三角形状结构的木头搭的架子。
蓬上厚塑料布,或者铺上干草玉米杆。
里面有简陋的床,木板拼搭而成。
夜晚或者白天,方便人歇息。
西瓜临近成熟时候,快要收获时节,都要睡在瓜地看瓜,防止散牛散羊破坏或者被偷。
等到收西瓜的大车开到大路村口。
村里就组织起收瓜仪式。
有些时候,收瓜大车停在邻村,各家各户一样忙碌起来,按要求挑选成熟的大西瓜,收在底下垫着草垫子之类的板车和手扶拖拉机上,拉过去验收。
排成长长的队伍,延伸一路。
各家各户的板车,拖拉机上都是西瓜。
在这时候也能看到不同的人家侍候出来的西瓜品相微有不同。
大家擦着汗珠,议论纷纷热闹异常。
杨树绿色的树叶随风飘扬,太阳首射的光斑从缝隙漏下来大片大片。
站在树下,平复一下被太阳炙烤的难受。
摘西瓜也讲究一点技术,不能随便的暴力拽,轻轻拧着瓜蒂扭下来。
尽量少的用手接触太多。
手温度太高,来回磨砂,磨砂掉了西瓜自然成熟后表面上的那一层细微白白的绒毛,西瓜在后面的保存过程里就容易坏。
保存周期变短。
大人用扁桃挑,框子抬。
半大孩子就一次抱一个,来回跑着运输。
西瓜和肚子中间隔着一层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