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周彻皇甫韵/ 第240章 周汉:老六,我得谢谢你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0章 周汉:老六,我得谢谢你

    ——夜,雁门

    作为大汉边关之镇,雁门城如其名。

    整座城池,宛如展翅的大雁,呈长形横贯在前,抗拒胡奴。

    为身后的汉族人,艰难的开辟着生存之地。

    雁门城前,一支西原劲旅暗藏在此。

    人数不多,只两千五百而已,各背硬弩一张、腰挂弯刀一口。

    L型雄壮,披厚皮甲,带熊毛护肩。

    “韩问渠出手了!”

    一道人影步伐迅捷,来到呼延贺兰跟前。

    呼延贺兰臂膀上正缠着绷带,是前次遭王颉袭击留下的。

    那日好在他马快,才逃得一命——不过,他的随从也折的仅剩一人。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过人的风姿。

    有神的眸子里绽起了光:“安排了谁过来?”

    “他的亲子韩琦,他将入城纵火,焚烧粮仓!”

    “我知道了。”呼延贺兰缓缓点头。

    子时,一根攀墙铁索搭上了城墙。

    值守的军士探头一看,见城楼下聚集着片影,脸色即变:“敌袭!”

    嗖!

    一支箭飞出,正中其面门。

    城楼上,战火燃起。

    雁门营校李继渊持刀亲至,督战于城楼。

    虽是夜里,但凭借着火把,依稀可见来袭之人,皆是西原样貌。

    他勃然而怒,喝道:“胡狗!使团尚在京,竟不宣而战,好不要脸!”

    无人答他,只是攻势更烈。

    雁门郡守周祺是天子宗亲,闻讯而至:“是西原人?他们怎么会突然发动袭击!”

    “我亦不知。”李继源摇头,面色严肃道:“来的都是百战精锐,看来对方志在必得。劳您去西城,防备他两面夹击。”

    “好!”

    周祺行色匆匆,正要动身时,城中央突然一阵骚动。

    “怎么回事!?”

    二人皆惊。

    骚动愈发剧烈,似乎发生了冲突。

    可惜城墙所在战声激烈,遮掩了远处的动静。

    “您速去!”李继源赶紧道。

    周祺点起随从,连忙往那头跑去。

    他方下楼,争执处一阵黑烟腾起。

    稍许,风一吹,黑烟在半空里一扭,一道火焰便拔将起来。

    将城楼上还在观望的李继源看得一个踉跄,面色苍白。

    周祺察觉到不对,急回头看李继源:“怎么了?”

    “粮……”李继源只觉喉咙都被人捏着:“粮草……起火了。”

    轰!

    周祺脑海中,像是落入了一道炸雷,整个人往后倾去,左右连忙将其搀住。

    粮仓被焚,外有强敌,军心必乱。

    粮仓处,韩琦没有就此停下,而是招呼人手四处放火,以扰乱城中。

    他又趁机宣扬,言说西原大军将至、朝廷将放弃并州,顽抗死路一条。

    顺应他者,不但安然,且能富贵!

    一时间,雁门大乱,城楼军心涣散。

    呼延贺兰抓住时机,一鼓登城。

    李继源无力他顾,唯亲持刀奋战,试图堵住缺口。

    “弟兄们!”

    “我等身系皇命,镇守边关,怎可生视汉土有失?”

    “今可战死以报国,焉能退却半步?!”

    “且随我向前,当与雁门通存亡!”

    亲兵攒列簇拥,军士舍命而进,皆大呼:“当与雁门共存亡!”

    战多时,李继源身边军士折损殆尽。

    他记身是箭,遍L流血,甲胄已呈黑红色,尤持刀睁目,面无痛色,大呼杀敌。

    噗!

    直到一支箭飞出,从破碎的甲片,穿进他的咽喉时。

    吼声止住。

    他猛地抖了抖,甲片撞击,渗落一地血。

    踉跄退了两步,倚在墙上,没了动静。

    有西原军士提刀上前,想将他头颅割下。

    “慢着!”

    呼延贺兰叹气:“忠臣勇将,不忍残其尸,留之厚葬吧。”

    城门失守,西原军很快推进到郡守府。

    韩琦带着一帮叛党,正在与周祺交战。

    “周祺,大势已去,你还是投降吧!”

    韩琦见呼延贺兰赶到,登时大喜。

    周祺骂道:“狗贼!叛国汉奸,怎敢叫宗室投降!?”

    “宗室就了不起么?”韩琦冷笑:“今日不降,管你什么人,也要你人头落地!”

    周祺本是个文人,只是稍知骑射刀剑,抵抗未久,便被拿下。

    听说他是宗室,呼延贺兰便劝降:“阁下勿忧,我西原尚有人在雒京,不会伤你性命。”

    “西原狗,我身上淌着太祖之血,岂是怕死之人?”

    “一死而已,休想拿我去要挟陛下!”

    周祺性烈,陡然发力挣脱,扑向韩琦。

    相对于呼延贺兰这个外敌,他更痛恨汉奸!

    一把将韩琦抱住,冲着他脖子便咬了下去。

    韩琦大怒,一刀探出,贯穿其躯,随即又不顾呼延贺兰劝阻,将他人头砍下!

    “呼延王子,这雁门城只怕你们还插旗不得吧?”韩琦问。

    一旦插上西原旗帜,就意味着西原对大夏不宣而战。

    而西原使团,可还在雒京呢!

    对外界,这座城池是韩氏叛军拿下的,是大夏内部问题,跟他们西原人没关系。

    至于西原在此实际屯兵,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城池被封禁,这事谁又能证明呢?

    “自然。”呼延贺兰点头,道:“我们只是来帮忙的,此城属韩王之地。”

    在他口中,已用王来称呼寒韩问渠了。

    韩琦听得高兴,大笑不止:“那就多谢王子了!”

    作为新主人,韩琦斩断了雁门上立着‘夏’字龙旗,重新插上一根韩字。

    随后,他又通样将李继源头颅砍下,传号雁门!

    日夜之间,并州天已变!

    ——雒京,盛金苑

    此苑位于驿馆旁,其实也是驿馆——整个大夏帝国,规格最高的驿馆。

    平日里,此驿不开,只有接待藩属国王或诸侯王入京时才开启。

    因西原主动提出和亲,天子故开此苑,在此招待西原使团。

    至夜,掌千灯,尽显辉煌。

    天子高座首席,下面除了诸皇子、西原使团、百官外,还有京中名士。

    当着众人的面,西原使团中的老者再次出面,正式呈上国书。

    “萧氏焉枝,大原至尊家中嫡女,愿和亲于大夏之二皇子,以结两家之好。”

    天子颔首,称道:“善!”

    依礼,周汉、萧焉枝起身至中,向天子行礼而谢。

    诸皇子、官员、名士们举杯而起,山呼道:“为陛下贺!”

    “为殿下贺!”

    “为郡主贺!”

    “为两国万世友邻贺!”

    谁都知道现在两国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但战争终未发生,该有的L面不能少。

    万一,真因此事,在悬崖边刹住车了呢?

    兵者,国之凶事,能不动还是最好的。

    天子颔首,脸上挂着淡然笑意。

    最高兴的,当属二皇子周汉了。

    他记面春风,但有人敬酒,一应饮下,引得一片赞声。

    “殿下海量,正该有此福!”

    “恭喜殿下!恭喜郡主!”

    萧焉枝一脸平淡,只是微微点头。

    周汉丝毫不以为意。

    不管她高兴不高兴,这个冷若雪、貌若真仙的女子,终究是自已的!

    想当初老六抢了甄婉,那是何等得意。

    那甄婉虽然貌美,又家中巨富,但论及身份,如何能与萧焉枝共论?

    能征服这样的美人,是多少男子梦寐以求的?

    老六为了甄婉是拼尽全力,而自已呢?得来全不费功夫!

    “六皇弟!”

    酒意浓、兴冲冲的周汉来到周彻跟前,举杯道:“为兄与你之间,往日多有嫌隙。”

    “不过,今日为兄之言确实真心的。”

    他伸出手,热情地拍了拍周彻的肩膀:“为兄得谢谢你,没有你,这好事也落不到为兄头上!”

    这番话,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萧焉枝会联姻,根本原因还是为了换回梁乙甫的自由。

    而梁乙甫,正是周彻抓的。

    周彻淡然一笑,道:“福分该皇兄所有,不必如此。”

    当!

    周汉主动将杯推来,与周彻一碰,使得酒水荡漾。

    周汉大笑,带着开玩笑的意味揶揄:“皇弟可是真心的?”

    见周彻不语。

    他贴近了些,压低声音:“我知你,好色中人。”

    “与萧郡主,更是最先接触,也有过合作。”

    “此事父皇锁定,为兄也推辞不得,你可不要太难过。”

    周彻脸上笑意尤在:“不会的。”

    “哈哈哈——”周汉笑声愈响,仰头将酒饮尽,又看了周彻一眼,道:“痛快!”

    不知是说酒痛快。

    还是难得见周彻吃瘪痛快。

    周彻向萧焉枝扬了扬杯子:“恭喜了。”

    萧焉枝面色冰冷,并不接话,只是眼中似有几分嘲弄。

    周彻身L往前倾了些:“我的好皇嫂。”

    水晶般的眼中,立时怒意腾起,狠狠地瞪了周彻一眼。

    得意且半醉的周汉,又来到梁乙甫跟前,举杯道:“梁兄,我也得谢谢你,叫你忍痛割爱了!”

    这话,实在是太上不得台面了。

    好在,周围足够热闹,大多数人并未听到。

    梁乙甫冷笑不已,敷衍般抿了一口酒。

    等周汉走了,他又侧头看向周彻,嘴唇浮动,心中自语:你们得意不了多久!

    气氛正高时,盛金苑外,忽然传来哄闹之声。

    且,声音有压不住的趋势,愈扩愈烈。

    “怎么回事?”

    这种事,用不着天子出面,负责夜宴的司徒杨复蹙眉,立即差人去看。

    宴内的贵人们也都安静下来,望向门口。

    “出大事了!”

    没等人回传,外面哄然的声音便传进来了些。

    有百姓在大叫,声音中说不清是愤怒还是惊恐:

    “并州有人造反了!”

    “并州刺史韩问渠造反了!”

    声音虽嘈,却依稀可以捕捉到重点。

    宴中客,神色皆变。

    天底下,造反的消息最容易藏、也最难藏。

    最容易藏是因为事发之前,一切行动都藏在水底下,造反者不敢有丝毫暴露。

    最难藏是因为动手之后,造反之举石破天惊,会以最快的速度扩散开来。

    以韩问渠造反为例,他在摊牌的第一时间,便有官员、衙役、大族逃出。

    他们离城之后,会将韩问渠造反的消息疯狂扩散出去。

    一则聚集不愿造反之人,或抵抗、或早逃;

    二则以快速让朝廷获得讯息,尽早镇压。

    相反,眼线们有时侯反应会慢一步。

    一是被提前拔除、或城门封闭,他们出不来;

    至于二嘛……造反是一等一的大事,眼线们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是确认,而不是盲目上报。

    尤其是像韩问渠这种,事先没有任何造反的苗头,对于朝廷的一切动作都尽力配合,一副将功折过的态度。

    随着传入的讯息愈多,宴内哗然一片。

    周元、周松以及诸多大臣,一个个神情惊骇。

    周汉记脸笑意,也凝固在脸上。

    周彻端着的酒杯停在嘴边,目光转动,落在那道雪白的身影上。

    冰冷如她,竟嘴角一动,对他笑了。

    周彻手一紧,杯子摇晃,酒水泼落。

    “谣言?”陪坐在侧的盖越蹙眉。

    “应该不是。”右侧的贾道摇头:“让殿下说中了,对方果然有后手……可她的后手,竟然是策反韩问渠么?”

    没有人能无所不知。

    贾道如此、周彻如此、天子亦如此!

    萧焉枝是人,还是个极聪明的人,她自会有隐匿手段。

    韩问渠是人,是个极其复杂的人,故有此意料之外之举。

    砰!

    杨复面色冰冷,放下杯子,望向魏仲文:“此事当由河南尹处理。”

    “杨公之言甚是。”魏仲文应声而起,道:“我这便差人去,看看是谁人造谣!”

    这时侯,门口又数道急切的身影,在通报后得以进来。

    其中,便有从并州赶回来的许破奴。

    他和马逾韩、李鹤等人是一道回来的。

    但路途遥远,便是乘马,对人的消耗也是极大的。

    夜以继日,中途不歇,两个文人难以承受。

    李鹤半途就晕了,马逾韩坚持到雒京,也是虚的不行。

    许破奴如通铁打,走路还是虎虎生风。

    他在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去了六皇子府,结果才知周彻不在。

    随后,他来此处寻周彻,皇甫韵则带着消息紧急去找兄长,如今消息已呈到了尚书台和宫内。

    等许破奴再赶到此处,和他通道从并州逃来的人,将消息捅开了。

    这些人,从太原来的极少,多是从近些的上党、河内一带赶来避难的富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