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7章

    宋允棠摸了摸脑袋。

    “差不多干了,上床睡吧,你也别着凉了。”

    这一夜,夫妻一体,琴瑟和鸣。

    ……

    很快便到了徐青野离开的日子。

    宋允棠看着贵平和夏宁将他的东西装上马车后,一脸不舍的抱着他。

    “好好照顾自己,到了之后给家里来封信。”

    男人同样不舍,轻轻抚着她的脑袋。

    “好。”

    宋允棠贴到他耳边,用只有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说,“徐青野,我会想你。”

    男人神情一愣,低头望着近在眼前的妻子,感受着她对自己的依恋,喉头动了动。

    世人说温柔乡英雄冢。

    从前不懂。

    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有些挪不动脚。

    “棠儿再这样,我该舍不得离开了。”

    宋允棠强笑着推开他往马车的方向而去。

    “快些去吧,别让汤老等久了,到了京城之后记得给家里来信,明年五月你不回来,我便去京城寻你。”

    徐青野握着宋允棠的手紧了紧,深深望了她一眼后,转身上了马车。

    望着马车消失在街口,宋允棠深吸口气,回院里缓了缓情绪,才往医馆去。

    ……

    半个月后,一名钦差大臣和一名侍卫带着徐青野的信以及圣旨来了安阳县。

    “杏林医馆众人接旨!”

    杏林医馆所有人跪下。

    钦差大臣展开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此次蝗灾涉及地区甚广,安阳县杏林医馆先是向官府提出了防治蝗虫的方法,让灾情得到控制,后又捐粮两万石,解安阳县燃眉之急,医者仁心,朕心甚慰!”

    “特赐下朕亲笔《杏林医馆》牌匾一块,黄金千两,并封杏林医馆大夫宋允棠为县主,封号乐安,享朝廷俸禄,钦此!”

    医馆中众人拜下。

    “谢主隆恩!”

    宋允棠起身,从钦差大臣手中接过圣旨。

    “多谢大人。”

    顾兰生微微颔首,“乐安县主不必客气,本官职责所在,接下来本官会协同恒王在此共同治理灾情,接下来若有什么状况,还望县主能在灾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

    宋允棠点头。

    “杏林医馆义不容辞。”

    顾兰生告辞,转身离开。

    他走后,随他一同来的侍卫上前,朝着宋允棠抱了抱拳,将一封信递到宋允棠手中。

    “属下王言,是宣郎王的人,此次来安阳县,是为了陪同安抚司顾兰生顾大人来迎山城协助恒王治理灾情,这是徐公子托属下带给县主的信,往后县主若有需要,可差人去迎山城使馆寻属下。”

    “多谢。”宋允棠捏着手中的信,“不知这位大哥可否告知,宣郎王是何人?”

    既然徐青野能让宣郎王的人给她带信,这个人言语中还有维护她的意思,许是徐青野担心她被厉迟宵针对请来的帮手。

    她至少得清楚这个帮手的来头才是。

    王言说,“宣郎王是当今陛下的亲皇叔,大夏朝目前唯一的亲王,三十年前皈依佛门,法号了无。”

    宋允棠了然。

    原来宣郎王是了无大师的封号。

    “不知此次封县主一事,是否与宣郎王相关?”

    王言摇头,“是否相关,属下也不知,属下只知道,徐公子去王府寻我家主子的当天,主子进宫了一趟,再回来时便让属下收拾行李随顾大人来了安阳县。”

    宋允棠点头,朝着他微微颔首,并从念儿处得了一个钱袋子塞到他手中。

    “多谢王大哥解惑,这是请大哥吃酒的,银钱并不多,还请大哥收着。”

    王言看了眼手中的银子,也没推辞,朝着她抱拳道,“既然信已经送到,属下告辞。”

    宋允棠将他送出医馆。

    “王大哥慢走。”见他离开,她转身回到医馆中,“伍婶,你叫人去集市买三十斤肉来,咱们今儿在后院好生庆祝。”

    伍氏忙点头,从念儿那里拿了银子便叫上两个学徒陪着她往集市去了。

    如今世道乱,以免东西在路上被人抢,有人跟着比较稳妥。

    宋允棠又望向医馆众人。

    “这个月每人多发三倍月钱,此次朝廷的赏赐,我打算用来建一个乐安医学堂,进入学堂的弟子得在二十岁以下,乐安医学堂由周、孙两位大夫共同管理,不知两位大夫可有意见?”

    孙济和周洪福忙说,“我们当然没意见。”

    这样一来,杏林医馆的名气只会越来越大,若将来从乐安医学堂出来的大夫遍布整个大夏,杏林医馆的地位,便再无人能撼动了。

    宋允棠点头,“孙大夫和周大夫跟着我也快一年了。”

    她说着,望向念儿,“念儿,从下个月开始,两位大夫的月钱再涨八百文。”

    念儿赶忙点头。

    “是。”

    宋允棠又跟众人嘱咐了几句,便拿着手中的信去了后院。

    望着信封上“吾妻亲启”四个熟悉的字迹时,一颗心好似被什么包裹着一般,内心升起了一丝温暖。

    她拆开信,将信纸从信封中取出展开。

    “棠儿

    见字如晤

    我已平安入京,初到京中,一切安好,吾妻勿念。

    今于宣郎王府求得宣郎王入宫为汝请封县主,并提议另派钦差大臣前往迎山城辅助赈灾稳住局势,望此举能暂护汝平安无虞。

    念汝无刻。

    夫,徐青野敬上。”

    看着这封信,宋允棠高兴的红了眼眶。

    念汝无刻。

    印象中,这应该是徐青野跟她说过的唯一一句情话了,虽含蓄,她却能从中感受到他的心意。

    徐青野离开了整整半个月。

    这半个月,她日日在医馆里忙的晕头转向来麻痹自己对他的想念。

    偶尔闲了,便画上一幅画像。

    可在看到这封信时,这些天克制的思念好似决堤了一般,疯狂往她的方向涌来。

    前世今生,头一次如此挂念一个人。

    第445章

    愿我如星君如月

    夏宁见她情绪不太对劲,忙递去一块帕子。

    “主子,你没事吧?”

    在她身边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她这样。

    “没事。”宋允棠摇着头说,“我就是看到他给我写信,太开心了,没控制好情绪。”

    她站起身,“先随我回去一趟吧。”

    正好公婆前几日来县城给她送炭和柴火,还有自家种的蔬菜养的鸡鸭,另外还带了一大筐柿子,这两日已经处理好吊在檐下了,等到冬日里便有吊干柿子能吃。

    自从徐青野去了京城,他们跟着担心了这么些日子,得早些将他平安入京的消息告诉他们,好叫他们安心。

    “是。”

    夏宁收拾好东西,便随着宋允棠回家了。

    ……

    由于物资缺乏,天气越冷,病人越多。

    医馆里边病人一多,忙起来之后,宋允棠想徐青野的时间也少了,最近半个月都没有画过一张画像。

    两个月时间,乐安医学堂已经建成,且陆陆续续招进来了五十多个学生。

    之前三里坡的李大黑李大夫,如今也来了她这里继续精进医术。

    因他本就有基础在,宋允棠叫孙、周两位大夫亲自带着他,顺便让他负责医学堂的教学事宜。

    因着宋允棠这一系列决策,杏林医馆在安阳县和迎山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整个大夏的中部地区的人都有耳闻。

    姜氏和徐永旺担心宋允棠一人在县城孤单,家里的农活干完之后便一起来了安阳县,已经在这边住上半个月了。

    公婆两口子来了之后,家里大小事都是他俩在忙活。

    宋允棠本想买两个下人在屋里照顾,两口子说如今在家闲着,来县城多少还能做个饭,在家里擦洗扫洒也好,否则得闲出毛病来。

    看他们坚持,再加上家里事情并不多,又有念儿和夏宁帮着打下手,宋允棠最终歇了这个心思。

    劳碌了半辈子的人,一下子让他们闲下来,也确实会不自在。

    来日方长。

    如今徐青野和徐文成兄弟两个都不在家,公婆两口子跟在她身边也挺好,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方便她照料。

    腊月二十这天,宋劲生来了医馆。

    “棠儿,这会忙不忙?”

    宋允棠让周大夫来顶替她给病人看诊,起身拉着宋劲生去了后院,“二哥来找我,所为何事?”

    宋劲生笑着说,“大嫂生了,我是来报喜的。”

    宋允棠并不惊讶,算了算日子,刘氏的预产期可不就在腊月嘛。

    “大嫂生的男孩女孩?爹娘可有说要办酒?”

    去年生宋怡的时候,刘氏嫌弃是个姑娘便没让家里办满月酒,也不知道今年办不办。

    如果办满月酒的话,她暂且也无需往榕树村跑。

    但如果不办的话,近期恐怕还得回榕树村一趟,顺便将过年的礼给送了。

    宋劲生说,“是个男孩儿,嫂子原本是想办满月酒的,爹娘和爷奶一商量,说去年怡儿出生都没办,今年大家日子更难,还是低调一些为好,你如今在县城看着风光,背地里也不知道要承受什么,我们作为娘家人,不能拖累了你。”

    听到这番话,宋允棠颇有些意外。

    宋金保和赵氏向来拎不清,他们肯定是想不到这么深远。

    宋家老两口倒是个明事理的。

    也不枉她这一年多来送粮送衣又送药的孝敬,能有这个思想觉悟,便是给她最好的回报了。

    宋允棠点头,“成,二哥先回吧,等这几日的事情忙完,我便回榕树村过小年,顺便去看看小侄子和小侄女。”

    自从徐青野离开,她还只在冬月十六往省城去了一趟,参加李玉瑶的出阁宴。

    自从她被封了县主之后,知府的人对她倒是越发的和气。

    只是她不想遇见林家人,宴会一结束便匆匆回了安阳县。

    其余时间,除了医馆和医学堂的事,时不时还得跟着顾兰生往受灾的地方跑,近一个月更是半点空闲都没有。

    宋劲生面上带着心疼。

    “棠儿可得悠着些,自从徐青野去了京城就没见你闲过了,瞧你这段时间瘦的。”

    宋允棠笑着摇头,“我没事,许是近些日子太忙了,胃口又不好才清瘦了一些,等年后闲下来就好了。”

    “行。”宋劲生望着她,“我还得去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姨母家报喜,便不和你多说了。”

    “二哥路上当心。”

    将宋劲生送出医馆后,宋允棠只觉得脑子有些晕犯晕,她甩了甩脑袋,进了医馆。

    “夏宁,去给我熬一碗糖水来。”

    说完,在屏风后坐下继续给排队的病人看诊。

    夏宁端着糖水来的时候,顺便给宋允棠拿来了一封信。

    “主子,姑爷来信了。”

    宋允棠当先接过那封信展开,和后来收到的几封家书一样,徐青野每七日会来一封信,信中内容都是报平安为主,顺便说一说最近的趣事。

    她看过之后,抿唇笑了笑,将信收好塞入袖口,端起夏宁端来的糖水喝过便又继续忙活起来。

    天将黑时回到家,洗漱过后宋允棠便拿起纸笔给徐青野写回信。

    咬着笔头想了许久,竟不知道要写什么,最近也没发生特别的事情,写医馆里的经历又过于乏味。

    正苦恼着呢,她放下笔,抬头望向屋外。

    今夜的星空很美,缺了一小块的月亮正挂在天上,与漫天星辰遥遥相望。

    勾起唇角,提笔绘制了一幅夜间窗景图。

    并在落款处题字。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

    小年前一日,姜氏和徐永旺以及刚从山里回来的徐文成随着宋允棠一并回了慈乐镇。

    徐文成不过在山里待了三个月,回来之后整个人看起来稳重不少。

    见徐永旺和姜氏忙活,总要过去搭把手,行事也越发的妥当。

    两口子乐不可支。

    纷纷在心里感慨,不愧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将军,短短数月便能将儿子教的这般好,果然是有两下子的。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宋允棠便收拾东西去了榕树村。

    第446章

    往后他才是你最大的倚仗

    得知她要来,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跑来村口等着了,见马车远远的过来,众人在里正宋宏富的带领下朝着宋允棠行礼。

    “拜见县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