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一派谏言,派使臣前往西域求和,签下停战条约。另一派则主战,让镇北王,也就是恒王,调集三十万大军前往西境支援。
恒王镇守北境多年,麾下有八十万大军。
就算调离了三十万,也还有五十万,抵御北境蛮夷足够。
可问题是,消息从京城送到北境,再从北境调兵遣将去西境,至少也得月余。
就算西境能熬到援兵到来,国库也拨不出银两来支援前线。
两派大臣在朝堂上争的面红耳赤,几乎就要大打出手,皇帝头疼不已,跟一旁的范驰海使了个眼色,悄悄离开。
他深思之下,望向范驰海。
“你去徐府,将大皇子给朕召回宫来。”
范驰海有些诧异,眼下西境战事还未定,陛下怎么突然想起召大皇子回宫?
难不成是另有深意?
“是。”转而抬头看向皇帝,小心翼翼问,“除此之外,陛下可还有别的吩咐?”
皇帝声音不急不缓。
“朕听闻,徐大人的胞弟也在镇西将军麾下。”
范驰海跟在皇帝身边多年,自然知道他说这句话的用意。
他朝着皇帝行了一礼,便匆匆往徐府去了。
……
正巧今日宋劲生和木秋都在家中。
得知宫中来了人,随着宋允棠和徐永旺夫妇一并起身相迎。
“不知范公公今日来,所为何事?”宋允棠问。
范驰海朝着宋允棠行了一礼,“奴才今日,是奉陛下之令,召大皇子回宫的。”
姜氏诧异的往徐永旺的方向望了眼。
大皇子?
召大皇子回宫,来他们徐家作甚?
宋允棠望向一旁的夏宁。
“去跟竹菱姑娘说一声,就说范公公来接大皇子回宫了。”
厉析安养了几个月之后,如今身子骨越发的健壮,徐府的小小庭院已经困不住他,闲来无事总要出去走走看看。
人家是皇子,皇帝也没有明确跟自己表示不许他出门,她便也没拦着,让
秦艽给了他最大的便利。
今日一早秦艽就来跟她禀报,大皇子出门去了,叫后厨中午不必准备他的饭。
这会人还不知在何处呢。
“是。”
夏宁福身,快步出门去了。
徐永旺和姜氏这时候才反应过来。
在自家住了近五个月的大公子,原来竟是大皇子!
同样惊讶的,还有宋劲生和木秋。
难怪棠儿对这个病人如此上心,当初安排院子的时候,还要单独给他安排一间院子。
他的身份,果真是大有来头。
第537章
诱人的大饼
宋允棠朝着正厅方向做了个请的手势。
“范公公进屋坐一会吧,大皇子一早出了门,眼下也不知在何处,找回来恐怕还得需要一些时间。”
“好。”
范驰海随着宋允棠往正厅的方向走。
旁边的兰馨见状,赶忙拉着芷若泡茶去了。
范驰海在正厅坐下,漫不经心说,“听闻徐大人还有一个胞弟,徐家二郎是在镇西将军麾下?”
宋允棠不知他说起徐文成目的为何。
毕竟,徐文成这个名字,他们在京中从未提到过。
她笑着道,“我家小叔从小便想成为一个上阵杀敌的大将军,确实于前一年去了镇西将军麾下,范公公近日可有那边的消息?”
范驰海叹了口气。
“那就可惜了。”转而望向宋允棠,“今日探子来报,西域五十万大军压境,镇西将军麾下仅有三十万人,国库又拨不出银两来购买军需和粮食,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一部分主战,一部分主和,正闹的不可开交呢。”
听到这里,徐永旺和姜氏对视一眼,面上皆带着担忧。
范驰海说着,往屋外望了眼。
“也不知大皇子何时能回,奴才还得回宫跟陛下复命,便不在此多等了,待大皇子回来,还望县主为奴才转达陛下的意思。”
宋允棠随着他起身。
“好,公公慢走。”
范驰海走后,宋允棠细想了想他的来意和他说的话,回主院写下了一封信交给宋劲生。
“二哥,你给庄子上去个信,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筹集二十万石粮食运往西境,顺便将这封信和十万两白银一并送去桐丘城,亲手交到文成手中。”
徐文成去了西域之后,她倒是叫庄子上运了几车番薯过去,前段时间他写信回来说番薯在那边长的不错。
且正式入镇西将军的军营之后,领着底下的士兵们参加了几次围剿,因在战场上反应迅速脑子灵活,颇受镇西将军看好。
宋劲生点头,往小腹已经微微隆起的木秋望了眼,转而看向宋允棠。
“棠儿,我这段时间不在京城,你嫂子这边,帮我多照看着些。”
木秋似是没料到临走的关键时候他会突然跟宋允棠说这话。
心底有些甜蜜,也有些不舍。
“棠儿够忙了,就别让她分神了,我好着呢。”
宋允棠笑道,“二哥放心,大皇子即将回宫,届时我将你们最开始住的那个屋子收拾出来给二嫂住,你回来之前,二嫂都住我这里。”
“哎。”
有宋允棠这番话,宋劲生便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一定程度上,妹妹比他要靠谱的多。
宋劲生往木秋的方向望了眼,虽有不舍,却还是捏着手中的信转身离开。
宋允棠见木秋痴痴的望着宋劲生的背影,不由上前挽住了她的胳膊,打趣道,“再看,二嫂都要成望夫石了。”
木秋脸颊一红,急忙瞥开视线。
“棠儿就别笑话我了。”顿了顿,她又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怀上身孕之后,总是要依赖人一些。”
宋允棠笑着扶她坐下。
“我都懂。”
她是过来人,自然知道这种感觉。
女人在怀孕生子的时候,心思大多敏感脆弱,丈夫是身边最亲密的人,想要依赖再正常不过。
她怀皓庭的时候,也一度希望徐青野陪在自己身旁。
可那时候被林昭昭害的在山里住了半年左右,被徐青野找到的时候,没多久就生了。
宋允棠也在她身旁坐下。
“这件事,其实叫别人去办也成,只是我更信得过二哥。”
木秋表示理解,“没关系的,我其实还好,能为你分担,你二哥应该会很开心,棠儿也不必觉得有压力。”
就在这时,姜氏牵着皓庭的手来了。
“棠儿,你送那么多粮食和银子去边关,不用经过朝廷准许吗?”
“朝廷不是已经准许了吗?”
见姜氏不解,宋允棠向她解释。
“陛下叫范公公来徐府,可不单单是来召大皇子回宫的,否则娘以为,范公公为何会突然提到文成和边关缺银缺粮这种机密的前朝之事?”
如果不是皇帝授意,范驰海或许根本不会走今天这一遭。
一旦开战,短则数月,多则几年,西境三十万大军,她送去的银子和粮食远远不够。
姜氏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官场上的事她也不懂,更别说猜测天子的心思了。
眼下她只希望,文成在西境能平平安安。
……
徐青野今日回来的比较晚。
宋允棠上前为他脱去身上的官服。
“大皇子被陛下召回宫了。”
徐青野略微怔愣后,心底了然。
“今日在御书房见到他了。”
宋允棠将官服搭在架子上。
“这段时间大皇子时常缠着你下棋,棋艺进步挺快的,回了宫,便再难有机会找你下棋了。”
“将来还有机会的。”徐青野上前,将她圈在怀中,“陛下派人来召大皇子回宫,是否跟你说了什么?”
宋允棠转身环着他精瘦的腰,将今日范驰海说过的话跟他讲了。
“我寻思战争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开始,依着朝廷的效率,那边打起来的时候粮草和军需都不一定能送到,就先叫二哥筹了二十万石粮食和十万两白银送去桐丘城了。”
徐青野心底有了成算。
难怪皇帝今日与他说话的时候,总有些心虚的感觉,原来是将主意打到棠儿这边来了。
“陛下今日提议,让我兼顾教导大皇子六艺,为他讲解史书典籍,来日他若封太子,我便是太子少师,我还未应下,如若应下,往后陪你和皓庭的时候就更少了。”
“他这张饼画的倒是挺诱人的。”
宋允棠将脑袋靠在男人胸膛。
“你当过私塾先生,本身学识就好,又有胆识和魄力,大皇子是皇帝最为看重的一个皇子,让你当大皇子的老师,必定是他深思熟虑几番权衡过的,家里的事情有我和娘看着,无需你操心太多,官场上的事我也不懂……”
她抬头望向他。
“你若觉得可行,便应下吧。”
第538章
只伤不杀,断其粮草
男人嗯了声,低头打量着怀中女子。
眉眼柔和清亮,娇俏可人,比初见时,少了些凌厉和稚气。
第一次见她时,他重病缠身。
她和寻常农户人家的女子不同,一眼看上去,便是那种主意大且聪慧的姑娘。
那时虽觉惊艳,却从未想过要娶她为妻。
哪怕她将自己的病治好,当时他只想着,这个姑娘是他的恩人,往后要尽自己所能来报答她。
恰逢她那段时日苦恼于黄家人的纠缠,他在私塾教书之余,对她的事情也多上了些心。
那次在路上助她脱离黄家人的追赶,陡然听她向自己提定亲这件事,他一时忘了言语。
欢喜之余,只以为她是冲动之下做的决定,所以脸上并未表现出过多情绪来。
后来真将亲事定下,他却也从未想过要退掉,只想倾尽一切对她好。
又担心自己病了这么些年,若寿命不长,她将来会孤苦无依。
好在,他没有放弃。
娶她,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事。
宋允棠见男人陷入沉思,好似在透过她在缅怀什么似的。
抬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男人笑颜温和。
“我在想,如果当初你不曾跟我提过定亲,我们会如何。”
“我若不提,你也会是风光无限的状元郎,而我,或许会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游医,天大地大,四海为家。”她环住他的脖子,歪着脑袋问,“怎么?这是后悔娶我了?”
男人摇头。
“不曾后悔。”
宋允棠眉眼弯弯,“等我人老珠黄的时候,你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
徐青野神情认真。
“生老病死谁都无法避免,我比你大七岁,等棠儿真到了人老珠黄的时候,我只会比你更老,届时你别嫌弃我就好。”
宋允棠笑出声来。
“你也会有这样的顾虑呢?”
男人抚上她的脸。
“棠儿总想着当一个无拘无束的游医,我自然是会有危机感的,万一哪天你嫌我老了,撇下我们父子去云游四海,届时我杵着拐杖,想去寻你都走不动道。”
宋允棠只觉得他这话既好笑又心酸。
想到若干年后他会变成一个老头子,自己会变成一个老太太,笑着笑着,眼眶竟莫名有些酸涩。
徐青野本是想逗她笑的。
却不知怎么就将她惹哭了。
“这是怎么了?”
宋允棠吸着鼻子,将脑袋靠在他胸膛。
“从前孑身一人,确实想过云游四海,如今家在这儿,我又怎舍得轻易离开?”顿了顿,她环紧了男人的腰,“若有朝一日,你真老的走不动道了,我便做你的拐杖,携手白头,岂不也是一桩美事?”
男人神情触动,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
“棠儿可得说话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