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章

    明二妮有备而来,自然不打算轻易就走,她招呼了外面一声:“春生,去把你姐喊上来。”

    “丈母娘好,小舅子也来了,莲儿去厨房再加个好菜,把腊肉切切和笋干一起炖了,咱家托娘的福吃点好的。”

    胡向南感觉不妙,赶忙示好。

    明二妮笑得有点假,指着胡光宗问他:“这小子今天办了件好事,跟你说了没有?”

    胡向南多了解儿子,看到胡光宗往他身后躲就知道指定有事,连忙赔笑:“丈母娘消消气,小孩闹腾,不会有啥大事。”

    “他快把天捅破了!”明二妮语气严厉,脸上的笑荡然无存。

    一顿打看来是跑不了了。

    顺起墙角的扫把,胡向南就把胡光宗一顿抽,也没问什么缘由。

    毕竟丈母娘带着小舅子都上门了,惹出的祸绝对小不了,先打一顿让丈母娘出出气。

    把人打得满屋子乱窜,胡向南才收手:“丈母娘,这次是为了啥?”

    明二妮板着脸不说话。

    屋外头,听见动静平息的王春燕才端着簸箕进门:“妈,你来了。”

    明二妮看到她点点头,让儿子王春生也过来坐,一家三人坐下。

    胡向南放下扫帚,也坐下了,他屁股刚挨上板凳,王春燕一句话让他噌的就站起来了。

    “我领导让我回来反省三天,写三千字检讨,这个月全勤、评优全没了。”

    第53章

    王春燕家庭风波(8)

    “怎么回事,你工作不是一直好好的吗?”胡向南满脸急切。

    儿子买工作的紧要关头,老婆却被停职反省,他当然急,生怕一家子喝西北风去。

    碍于丈母娘和小舅子在,他只敢惊呼,却不敢质问王春燕。

    王春燕冷脸:“你问问你宝贝儿子怎么去我那大闹的就知道了,我领导嫌丢人,今天上午就给我赶回家了!”

    他森冷的眼神望向了胡光宗。

    这孩子刚挨了打,摸着火辣辣的屁股掉眼泪,被亲爸眼神恐吓一下,立刻就招了。

    当然,胡光宗也没那么傻,他说的话都是事实,但是描述全都是朝向他自己的。

    等他长篇大论下来,胡向南傻眼了。

    这谁家的傻儿子!领走领走,他不要了!

    亲爸后妈为了胡光宗留城不下乡,什么法子都想了,结果他背刺后妈!

    现在好了,后妈娘家人来撑腰了。

    胡向南当场又给他修理了一顿,这次是真下了狠手,手臂大腿一条条红印子,还是明二妮看不过去喊停了。

    “你少做样子给我们看,今儿来我就是为了春燕这工作,她这本来就是继承她爹的,你要给胡光宗那不可能。”

    “丈母娘我知道,这工作是王家的,可光宗也是王家的外孙,给他也一样,这孩子孝顺春燕……”

    胡向南舔着脸笑。

    明二妮斜了他一眼:“你自己说说,哪门子的孝顺,孝顺到工作地点大闹去了?”

    “这……他还小,一时情急难免……”胡向南辩解的声音越来越小。

    王春生对这个姐夫一直还挺满意的,这次却失望透顶:“还小?下乡青年办可没说他小,你说话亏心不?”

    胡向南越发难堪,一脑门的汗。

    16岁了,他当年生胡光宗的时候也就这么大,可这孩子做事真没他半分真传!

    明二妮叹了口气:“这工作春燕也用了十三年了,趁着机会回归正轨,正好让春生的大丫头顶上。”

    胡向南当场就慌了,他万万没想到丈母娘来这一招釜底抽薪!

    “娘这怎么行,那曼儿的工作咋办?您不能只顾儿子家,女儿家就不管了呀!春燕没了工作,家里哪能过日子?”

    明二妮闭上眼:“那你说怎么办?这工作我免费给春燕用了十几年,你装聋作哑没表示就算了,现在跟我说给光宗?”

    胡向南一咬牙,跪倒在她面前:“娘,给曼儿,我保证春燕的工作只会是曼儿的,这样行吧?”

    他忐忑地望着丈母娘。

    胡向南作为枕边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老婆的工作怎么来的,只是天长日久下来,王家没有丝毫要拿回去的样子,他自然而然以为王家不缺这份工作,给他胡家了。

    所以对于哪个孩子接班顶替王春燕的工作,胡向南以为他有支配权。

    明二妮却是来粉碎他的希望的。

    “曼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别忘了她姓胡,你这个做老子的操心才对,这份工我们一定要收回来,春生家孩子也需要。”

    胡向南悔不当初。

    他只好恳切的哀求丈母娘和小舅子,把工作拿走,他一个人怎么可能撑得起家?

    “这十三年,春燕拿的工资全贴补你家了,娃也拉扯到这么大,反手就去捅春燕一刀,你们胡家人丧良心!”

    明二妮想起自己给领导卑躬屈膝赔笑脸,心里的火越烧越旺:“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400元买这个岗位,要么我大孙女来接班顶替,选吧!”

    好么,偷鸡不成蚀把米。

    胡向南一个头两个大,胡光宗的工作没买到,倒要先买王春燕的工作了!

    人都是贱骨头,不花一分钱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如此珍贵。

    胡向南只能抱着丈母娘的腿哀嚎:“娘啊,你想想曼儿,曼儿身上也流着你的血,这工作就给她吧,我给您写保证书,家里人绝对插不了一根手指头!”

    两人你来我往纠缠很久,明二妮才勉强答应。

    “就算是我这外婆疼曼儿一次,这工作给她,可她工作后每月给我交10元,交到满200元为止!”

    胡向南苦着一张脸,他能怎么办,只能答应。

    别人家买工作400元起步,他只用支付一半,已经是丈母娘看在女儿的面子上了,偷着乐去吧。

    乖乖按照明二妮的意思写了保证书,和王春燕一起把丈母娘、小舅子送走,胡向南彻底萎靡。

    “现在好了,不用抢了,曼儿过两年上岗,还要给王家交钱,你看看你那猪脑袋,去闹你妈图啥?”

    他恨铁不成钢地骂胡光宗。

    被打了两顿,胡光宗彻底老实了,正窝在墙角装蘑菇。

    胡向南叹了口气:“你别折腾了,祖宗!我是怕了你了,你老实的在家糊火柴盒,五天完不成一万个我还抽你,莲儿不许帮你哥,你也领一万个回来做!”

    他决定给家里毕业的孩子找点事做,有空闲去闹事,还不如补贴家用,省的闲出屁来惹祸他来擦屁股。

    第54章

    王春燕家庭风波(9)

    和儿子走在回王家的路上,明二妮拿着保证书,笑得见牙不见眼。

    “我这姐夫,蠢也是真的蠢,打量谁看不出他那点小心思?”王春生嘲讽道。

    明二妮点头:“说他精,当年骗我们没孩子的时候挺像样,说他傻也是真的傻,家里三个娃非要打曼儿的主意。”

    十几年了,她对于女儿所嫁非人还是耿耿于怀。

    可没办法,嫁都嫁了,胡向南还有工作有房子,再加上救命之恩,多少人劝他们算了,忍忍就过了。

    别看新华国建国之前就有离婚的先例,可六十年代的风气保守极了。

    离婚简直凤毛麟角,可以说但凡出现一个,接下来几年都有人指指点点,让你在这混不下去。

    王春燕的爹王成勇去上门理论,把胡老二打得躺在床上一个月才好,算是教训。

    后妈这事就算勉强揭过去了。

    也想过向胡家要好处,可胡家咬死了打人出气可以,出钱不可能,王家人再闹就去报警离婚。

    两方都有顾忌,这事只能糊涂收场。

    王春生扶住明二妮的肩膀,安慰她:“娘,现在姐苦尽甘来了,你看曼儿也这么大,过两年接了姐的工作,再找个好人家,一辈子好过的。”

    他们俩去闹,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胡曼儿接这份工作。

    王成勇去世突然,当时王春生还没长成,才刚12岁,王春生的叔伯们都对这份工作垂涎欲滴,想兄终弟及。

    明二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到了叔伯们嘴里的肉怎么可能吐出来?

    她嘴上起了几个大燎泡,煎熬了几天才想到这个法子。

    跟吴老头的媳妇工作对调,让王春燕先上岗把位置占着,日后王春生长大了再想办法调换回来。

    谁想到王春生自己拜了个师傅学艺,也给弄到了工作,王春燕就一直在百货商店工作着。

    “你姐照顾那两个孩子,劳心劳力拉扯到这么大真让人寒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想我的曼儿下乡,做他的春秋大梦去!”

    王春生叹口气:“是啊,姐夫个废物点心,工资不咋样,只会算计家里人,多努力涨工资给娃买一个不就行了?”

    夫妻双职工,三个娃的工作都摆不平,属实差劲。

    “到现在才35的月工资,要他有何用?还是你姐这些年辛苦,老早把工作的钱贴补给咱家了。”

    明二妮一脸欣慰。

    没错,王春燕其实已经把这个工作的钱,给了王家,当着王春生的面给了明二妮350元。

    三年前的临时工就这个价格,明二妮还和王春生一起,签了工作抵消证明,这个岗位属于王春燕她本人。

    “姐她就是太分的清了,当时要不是她顶了工作,这会儿其实都成叔伯家的了,干嘛还给钱。”

    明二妮敲了他的头:“亲兄弟明算账,你姐和你都是两个家庭了,这事不能含糊,你心里知道姐姐是为了你好就成。”

    不管怎样,王春燕这个举动确实明智,明二妮对其赞不绝口。

    “知道了娘,今儿个让那胡老二签了保证书,心总算放下了,曼儿才是咱王家的姑娘,光宗和莲儿凭什么沾光!”

    王春生满脸不情愿。

    这工作,哪怕王春燕不给他钱,直接传给胡曼儿,他也认了,姐姐生的唯一的亲外甥女,作为亲舅舅照拂一下那是应该的。

    胡光宗和胡莲儿两个野孩子,妈都不知道是谁,咋可能继承他王家的工作!

    明二妮摇头:“你等着吧,他家还有一阵闹腾,咱把曼儿摘出来,胡光宗和胡莲儿这对兄妹只怕要针尖对麦芒了。”

    “随他们闹,反正曼儿安全就成。”

    王春生心大,他管不着两个没血缘的小孩,只能管自己的外甥女留在城里。

    明二妮简直无奈:“你啊你,我白跟你说了,那俩鬼精鬼精的,下乡有得闹,你还是帮你姐留意工作机会吧。”

    “娘我知道,狗急了跳墙,那俩小崽子搞不好就耍阴招,我在留意着,有的话立刻去跟姐说。”

    胡光宗冲动莽撞,胡莲儿阴险唆使,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俩还小,招数稚嫩,王春生和明二妮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所以过来帮王春燕一把。

    后妈难当,王春燕有些事情看穿了也不好应对,可他们作为王家人却站在外人的角度好破局。

    明二妮回头看了眼王春燕家:“你大姐这个样子我是没法子,你小妹嫁的向家可千万别整幺蛾子。”

    “哪能呢,娘,胡老二跟向立国没得比,向家发展的好,小妹过去肯定是享福的。”

    王春生托自己的兄弟们打听过向家,属实都满意,向红旗六级工已经是县里有名的人物了,向立国作为长子咋可能过得差。

    “咱春婷文静,我怕她跟婆婆小姑子过不来。”

    明二妮心想,向家孩子多,一共六个,其中小姑子三个,这跟三个小婆婆一样,长媳哪那么好当?

    两人沉默一阵,也只能宽慰自己王春婷脾气好,向家应该能给长媳一点脸面,嫁过去不至于太吃亏。

    这个时代决定了女人要嫁人,不然舆论压力太大了,向立国家已经算可以了。

    第55章

    鸽子市

    向绵绵自从得到了系统储物格,那是玩出了花样。

    虽然因为年纪小不敢去黑市,但是鸽子市她逛熟了。

    别误会,鸽子市不是卖鸽子的,其实是个买卖交易市场。

    黑市和鸽子市的区别在于,黑市的大部分东西处于管制状态,经常有巡逻的人查。

    鸽子市不一样,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交换,这里不要票,可以用钱,只是东西比百货商店贵。

    没办法,城里没工作的人也要生存,他们大多是小孩、老人,没有厂里包吃住,供应的商品粮在三年饥荒里少得可怜,总不能饿死吧?上头只能默许鸽子市的存在。

    很多比较近的农村人,会挑着担子来县城卖,城里人就用家里的物品或者票、钱跟他们换。

    各取所需,大家满意就成。

    向绵绵经常会挑选一个大人跟着,看中满意的东西就喊一声:“妈我去买那个,等会儿前头出口等我哈。”

    她怕自己一个小孩被卖东西的人坑,或者干脆拐卖她,毕竟童养媳在这个时代还挺泛滥的,不得不防。

    卖东西的人知道她跟着大人,就会收敛很多。

    8岁小孩伤不起,成年了还好点,向绵绵只想快点长大,不想跟还在流鼻涕的小孩一起上学。

    鸽子市开在早上,中午人就卖的差不多,各自回家了。

    还好这时候没有夜生活,早上还能起得来,向绵绵每天上学都会早半个小时,绕去鸽子市看看有没有稀奇货。

    幸好向丽丽和向立华已经小学毕业,读初中去了,三人不在一个学校,不然都瞒不过家里人。

    鸽子市非常繁华,原本是一条六百多米的长街,这会儿两头站了手臂上有红袖章的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管理治安,顺便也收摊位费,每个摊位先到先得,一般只允许占地两米乘两米,会有人来回巡逻。

    向绵绵问过卖菜的摊主,摊位是3分钱一天。

    不贵,六百多米的鸽子市,两侧都摆满也才六百多个摊位,3分钱一个,一天最多收18块。

    治安队一次出动起码七八个人,还要有人轮班,这18块只能说勉强够他们工资。

    平日里都是些家常用品,今天向绵绵逛着逛着,就发现了好东西。

    一群人围在那热闹得很,向绵绵就凑过去看,居然是河蚌!

    个头还不小,两个巴掌那么大,就是没什么肉。

    摊主砸开了一个,里头有三四粒大小不一的珍珠,他也聪明,珍珠掏出来卖,河蚌肉也能当河鲜卖。

    大妈们七嘴八舌的问价格,摊主被问烦了,干脆在自己的板车上写了:

    珍珠:2角一粒。

    河蚌壳、肉:1角一个。

    整个河蚌:6角一个,包开(珍珠有多有少,砸开不退)。

    看到砸开的那个河蚌有四颗珍珠,算下来值9毛钱,人都觉得整个划算点。

    所以有大妈为了赌珍珠买了两个,给了1元2角,赌起了河蚌。

    摊主有扁平的铁工具,很熟练地撬开河蚌壳,开了第一个没珍珠,大家伙跟着叹息,肉只有1角钱,这是亏了。

    第二个还好,保本有4颗珍珠,加上肉一起能值9角,和之前那个1角河蚌肉总共值1元,稍微亏了2角。

    场面一下冷静下来。

    而且珍珠也扁平各异,大的有指甲盖那么大,小的比米粒大不了多少,颜色纷杂不统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