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第111章

    中考

    向立华探亲的八天时光匆匆而过。

    向家人低迷了两天又恢复了正常生活,日子离了谁都要过下去。

    向家的日子颇为顺心,自从张及第把两个儿子的工资让他们的媳妇自己管,婆媳间其乐融融。

    虽然向立国住的房子,是钢铁厂大院的老房子,隔出来的三室一厅,向立党住的是202套房。

    但是张及第很会端水,给向立党买了辆自行车,安悠也不计较房子大小了。

    而且两夫妻正在排队煤炭厂的新房子,房子暂时小点也没事。

    娃还没出生,出生了也没关系,安妈离得近,坚持要过来帮女儿带孩子。

    家里人蒸蒸日上。

    向绵绵忙着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她想给之后的女孩子们创造出一个环境,读好书,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虽然已经学过一遍这些知识,但是常看常新,她要更努力的吃透才可以力争上游。

    很可惜的是,经过一个夏天的辅导,李雪、陈琴、乔欣欣三个人还是确定了年底毕业就回家。

    现在还在学校读书,仅仅只为了拿那张毕业证书,有时候初中毕业证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

    但是三人已经不再专注学习,反而没事就带着一些家务来上课。

    有织毛衣的,有缝衣服的,在早晚自习的时候老师走了,她们就开始做手工。

    向绵绵看着她们,垂下眼睑。

    逆天改命不一定会成功,没有谁是人生的主角。

    但是她曾经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过,她不后悔。

    学校里竞争逐渐严峻,学习氛围日渐浓厚。

    到了年底的时候,向绵绵一直都稳固着年级第一的宝座,哪怕中考也没有例外。

    这年代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语数物化,中考只有这四门,统共是400分总分。

    也不搞后世高考报名那些虚的,要报名第一志愿什么的,绞尽脑汁猜,甚至还有培训班专门搞填报志愿。

    搞得花里胡哨的,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都是试验品,经常有分数够却上不了心仪的学校的情况,或者上不了想去的专业。

    中专和高中直接粗暴的划定分数线,能者上庸者下。

    中专录取多少人,就把学生们的分数从上到下一排序,然后根据录取人数截取对应的分数线,高中也一样,过线就能读书。

    县城中专的录取分数以及化工专业分数线公布出来,一众老师们都觉得离谱了。

    老师们倒抽一口凉气:“录取分数333分,化工专业比去年的351又涨了20分,371分这有几个学生能考上啊?”

    县城内初中有五所,底下的乡镇初中也有十所,而中专和高中都仅仅只有一所,可以说是15:2的比例。

    竞争力度激烈得难以想象,每年就几百个中专或者高中生毕业,所以稍次一点的初中毕业证也吃香。

    向绵绵就读的中学名为爱国中学,因为坐落在爱国路而得名,离钢铁厂和煤炭厂很近,厂里大多孩子都在这里面就读。

    向绵绵的老师也教过向丽丽,对向家女孩儿印象深刻,觉得有其姐必有其妹,果不其然,考出来又是个状元苗子。

    拿到成绩表的他喜笑颜开的进了教室,把成绩表打开方便诵读,先开头就是一些打鸡血的激励话:

    “……同学们,大家即将迎来人生的分水岭,希望你们勇攀高峰,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将按照分数从高到底念分数:

    向绵绵,390分,秦人民,373分,秦万万,371分,这三名同学过了中专的化工专业分数线,恭喜!”

    班级里同学给面子的鼓掌,以后就能吹自己的同班牛逼了。

    “接下来是胡盈,365分,齐泽民,361分……这十名同学过了中专录取分数线,恭喜他们!”

    尽管不能上最火热的化工专业,这十名同学也很开心,因为中专能帮你联系单位介绍工作,属于是半只脚踏进了工作门槛。

    而高中毕业的同学需要自己去找工作,这就是差距。

    这次班级里已经是超常发挥了,13名中专,12名高中生,都是被向绵绵带动起来的学习风气,不肯屈居女生之下。

    老师接下来把没考上高中的学生分数也念了,但是嗓音就没之前那么热血沸腾。

    毕竟这些孩子只能拿了初中毕业证,日后的未来还不知道怎么样。

    至少现在,他们是失败者。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放弃学业的乔欣欣仅仅差了五分就能上高中了。

    她的底子很好,能上初中的女孩都有几把刷子,哪怕后半程没有努力学习,也依旧出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乔欣欣拿着毛线衣针的手停了下来,听着自己的分数久久回不过神。

    眼眶里不知什么时候蓄满了眼泪,五分,仅仅五分啊,如果不放弃学业,她明明可以……

    没有如果。

    乔欣欣苦笑一声,哪来的如果?

    她家里六个弟弟妹妹,上头两个哥哥也结婚了,大嫂马上临盆,没有人能帮衬她妈,怎么读书?

    能读完初中,都多亏男方家里来提亲,非说要个初中毕业的儿媳妇,否则160元彩礼折半。

    家里才咬咬牙给她这半年上学的机会。

    能怎么办呢,都是命,她不想认命,命运却给了她希望,再给她绝望。

    她看着向绵绵,眼神满是空洞。

    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把女儿当宝,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逆天改命,有时候她真希望自己没有什么天分,直接小学时候就回家帮衬。

    那样就不会不甘心,就不会见识到优秀的人,自己却成为不了而嫉妒。

    乔欣欣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的毛线针,心中生出一股火来,恨不得把它掰折、踩踏,想用力掀翻一切。

    最终还是咬咬牙,僵硬的继续编织,就像她的命运,由不得自己,只能任由毛线针穿梭往复,走着被设定好的路。

    另外两个放弃学业的女孩还算淡定,她们分数并不出彩,和分数线差了四五十,也就没那么不甘心。

    她们看了看欢喜的向绵绵和胡莹、秦万万在笑着闹着,眼神里藏不住的羡慕。

    一场中考,几家欢喜几家愁。

    第112章

    选专业(上)

    向绵绵回家报告了这个好消息。

    饭桌上,向丽丽第一个出声恭喜她:“幺妹真棒!你这分数妥妥超过中专化工专业了,那不就和我一个专业~”

    张及第松了口气,给向绵绵夹了一筷子菜,虽然这孩子成绩一直很好,可谁知道会不会突然出意外呢。

    她总是操心得多,对于这个小女儿不是很放心,生怕马失前蹄。

    平常的时候家里住着四个人,只有周末或者有喜事,才会一大家子聚集。

    三兄弟中,向立国向立党成了小家分出去,向立华参军去了,不在家里,一定顶多回来一两次。

    三姐妹中,老二向美美出嫁了,跟陈伟住火柴厂领导房,也不会经常回娘家住。

    现在家里主卧住着向红旗、张及第夫妇俩,老五向丽丽和幺妹向绵绵姐妹各住一间房。

    如果有客人来,那就两姐妹住一起,另一间房腾给客人住。

    这会儿不是周末,所以饭桌上只有张及第夫妻和向丽丽向绵绵姐妹两个。

    向绵绵笑了笑,听了向丽丽的话摇摇头:“姐我不打算学化学,我想学维修。”

    “这不好吧,我记得那些同学,维修都是卡车机械,每次脏兮兮的又累,根本没女孩子去啊?”

    向丽丽一脸不解,她回想一下自己中专生涯,见到的维修全都是大小伙黑黢黢的给卡车换轮胎、打黄油,又脏又累。

    向绵绵早就想好了说辞,她又不是真做汽车维修:

    “之前我看那吕东和张明宇,打破一台苏老大哥的机器,机器价值一万六,维修个面板都要一千,我就想一定要学这个技术,咱不比他们差。”

    她不记得华苏准确什么时候交恶,却也知道大概就在六十年代末,绝对是1978改革开放之前。

    那么这些机器维修怎么办?

    苏国专家撤走了,只能依靠我国的机器维修专业人员啊,她这个时候上位是看准了时代机遇的。

    向丽丽还认真想了想,幺妹说的吕东和张明宇是谁,好一会儿才从记忆里扒出这俩傻蛋。

    原来是打架闯祸,导致一个辞退一个留厂察看,还罚了550元的蠢货。

    她皱着眉头,仍然不太看好,毕竟甲烷厂更好:“幺妹还是算了,你来我这多好,我还能罩着你。”

    她不能说多么厉害,好歹妹妹在同一个组还是能帮扶一下的。

    张及第听了,也出声赞同:“对,绵绵你听你姐的,过顺畅日子吧,又不要你挣大钱,平安顺遂就行。”

    维修一听就知道又苦又累,哪像向丽丽这样是手艺活,不用担心失业,每天穿着厂服干净整洁,也舒坦。

    多少人想上化学专业,还考不到这个分数线呢。

    向绵绵考到了,却弃之如敝。

    向绵绵慢慢剖析:“这个专业已经火了两届,姐,等我毕业的时候,甲烷厂已经是第五届毕业生,还会招收这么多员工吗?”

    向丽丽听了向绵绵这话,下意识皱眉思索起来。

    她发现幺妹这个思路居然是正确的。

    向绵绵神色平静,看着向丽丽:“你想想,第一届甲烷厂招收了一百多人,第二届差不多三百,第三届第四届呢?轮到我,第五届又能有多少人?”

    没有工厂能无限扩招。

    县城的工厂一般几百人就是差不多的规模了,有那么多订单给员工做吗?

    化学专业在向丽丽这一届和下一届是时代红利,进去比较简单,再往下就热度褪去,只能裸泳。

    向丽丽张嘴结舌,竟想不出反驳的话,因为这考虑确实是对的。

    她颤着嗓音:“你早就知道……”

    向绵绵叹了口气,点头说道:“我本来不太确定,可这次化学专业的分数线证实了这个思路。”

    371的逆天分数,明显就是全县城只要一个班的尖子生,这些人还能勉强进甲烷厂,再多甲烷厂绝不会招收。

    背井离乡去别的化学工厂?谁愿意孤身一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向丽丽张了张嘴,闭上了。

    张及第看这个样子,就知道化学专业已经夕阳西下,不适合就读,她皱眉问:“那还有很多好专业,为什么偏偏去维修?”

    按照现在的想法,苏老大哥的维修专家在这,维修专业就没有出头之日。

    因为他们国家提供的机器,当然是他们自己最熟悉,维修的时候还不允许任何人在场,避免技术泄露。

    这时候华苏并未明显交恶,谁会想到苏国专家全部撤走呢?

    于是我国的人学维修,只能去做一些苦力活,比如修车、修轮胎,根本没有80元一天这种待遇。

    向绵绵眉毛一挑,压低了声音:“我物理课满分,也没打算去机械维修,我想做的是电子维修,我觉得挺简单的。”

    工厂流水线现在用的是半自动化机械,日后早晚会进化成电子自动化,她的就业前景广大。

    母女两个完全听不懂其中差距,面面相觑。

    向绵绵只能解释:“我拿甲烷厂的流水线试过了,电子维修挺简单。”

    向丽丽惊讶:“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

    “有一回去找姐夫,流水线出问题了我换了个小零件,就好用了。”

    向丽丽瞪大了眼睛:“你说的维修,是维修这个啊?”

    她没想到妹妹居然是奔着精密电子机械维修来的,根本不是印象中脏乱差的传统维修行业。

    向绵绵摊手:“对啊,我不是说了嘛,维修厂里的机械,有朝一日苏老大哥不给我们维修,我们自己也能上。”

    求人不如求己。

    有理有据,还有实践纪录,张及第都被说动了:“那成,你去试试,实在不行,娘这个位置给你兜底。”

    她手里有钱有底气,不怕试错,大不了把自己的岗位给女儿。

    向绵绵抱住她的手臂:“娘最疼我了,我好开心~相信我,我的判断不会出错,错了还有娘在,怕什么。”

    毕竟向丽丽的化学专业,当初也算冷门,是向绵绵通过甲烷厂开始建设才给姐姐引导的路。

    现在看来,完全没选错,正好是这个专业的顶峰期,所以才能轻松入职,现在一个月三十多,跟好多十来年工龄的人一样呢。

    向丽丽只能选择相信妹妹,这一次也独具慧眼,能精准挑中好专业。

    第113章

    选专业(下)

    向绵绵能考高分,靠的是重来一回,以及上学时认识到女性恶劣环境而奋发图强。

    其他人能考上中专,就完全是凭自己天分和努力,不过也正常,每个时代都有天赋异禀的人。

    他们还在叹息自己分数比不过一个女孩子,就发现第一名的向绵绵去了中专的维修专业。

    明明化学专业才是最好最火热的啊?

    秦万万过来找向绵绵玩的时候,就这么问出来了大家的心声。

    向绵绵用铁钳扒拉一下火盆,从里面夹出一个红薯,这会儿熟透了,烤得流油,上头沾了白灰,她用手拍掉。

    烫的呲牙咧嘴,把红薯左右手互相倒来倒去,好一会儿才掰成两半递给秦万万:“我觉得不好,还是学维修吧。”

    秦万万接过来,把红薯断口处的皮往下撕掉一些,咬了一口:“嘶哈嘶哈,烫,好烫啊。”

    她舍不得吐掉吃进嘴里的红薯,用牙齿夹住使劲吹气,企图让红薯凉一点,然后品尝到甜蜜的红薯。

    “唔,真好吃,嘶就是还有点烫。你学维修,那咱俩不就分开了,绵绵我舍不得你,同学七年了你忍心抛弃我吗?”

    秦万万想上最热门的化学专业,眨巴眼睛装哭。

    向绵绵忍到这会儿,才往冒热气的红薯吹了口气,小口咬下,一边呼气一边说:“又不是见不到了,同一个学校怕什么。”

    “那哪一样啊?咱俩同班还能一起上厕所,一起说悄悄话,零食分你一半。”

    秦万万委屈的垂下狗狗眼。

    可能每个时代,好闺蜜都是这样度过的吧……

    向绵绵恍惚间想到了现代的闺蜜,她们也是这样,课间一起手挽手上厕所,一起说悄悄话压马路,欢快的很。

    可惜的是,上班后一年只能见几次,再加上穿越来这个时代四年多,她们的面容已经模糊了。

    见她没说话,秦万万干脆用稍微干净的那只手拉住她的衣袖,左右拉扯撒娇:

    “我不想跟你分开嘛~要不我跟你一起学维修吧,顺带把我哥也带上,他力气大给咱俩搬东西。”

    好家伙,她哥妥妥工具人啊?

    向绵绵好笑的看着她:“你哥知道你卖他卖的这么顺手吗?”

    秦人民和秦万万是亲兄妹,但他们的妈妈生完秦人民,出了月子不久就怀上秦万万,两人同岁,生日一个年头一个年尾,所以上同一个班。

    哦,对了,秦万万还有个大哥叫秦华国,有个妹妹叫秦岁,合起来就是华国人民万万岁。

    秦家四兄妹,单看一个人的名字挺奇怪,但是四个人的名字一起叫出来,所有人都会心一笑。

    还别说,秦家父母挺会取名字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