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完全不知道jing察是怀疑她撒谎,所以要重复再问一些小细节,通过两次回答的对比来确认口供的真实性。收拾好这份笔录,jing察正想再问一些问题,向丽丽说的击打头部过程比较简略,他们想知道具体情况。
问题还没出口,却听见病房门口传来敲门声。
办公事的时候被打断,jing察拧起了眉头,这是单人病房,他们不是让家属在门外守着吗,怎么被打扰了?
张及第不好意思的冲他们笑笑,赶紧出门看看什么情况。
门一打开,居然是甲烷厂厂长和妇联主任来了,手上拿着一些麦乳精之类的补品。
他们还带着向丽丽的车间主任来慰问,向立党不好让几个领导们久等,就敲了敲门,想问问笔录做完了没。
jing察们也认得两位大佬,工作过程中,总会有些事要和厂长、妇联主任打交道,怎么可能完全不认识?
他们收起被打扰的怒气,客气地和领导们打招呼,欢迎三位领导进来先坐。
碍于两尊大佛在这,jing察赶紧问完自己想问的小细节,检查一遍没有疏漏,就起身告辞了。
张及第让向立党给两人送出去,自己去端了水给三位领导。
之前自然也有给jing察端水,只是他们在执行公务,推脱说不渴,两人都没喝。
甲烷厂厂长本来是不知道向丽丽这回事的,员工的工伤问题是工会和劳资科需要操心的事。
几百个员工伤了一个,他不可能个个去过问吧?
他操心厂里一应事务,本来就忙得脚打后脑勺,因为最近来了很多订单,人员忙不过来而烦恼。
结果喝口水的功夫,就听见楼下妇联的人来闹了,说妇女权益、厂里忽略女职工安全什么的。
他寻思着最近也没招惹这群悍妇啊,叹了一声,只能认栽下去解决问题。
第184章
厂里慰问
到了闹事的地方,才发现居然是妇联主任亲自出马。
在人群中先看看情况的厂长看清来人,替自己捏了把汗,遭了,今天是场硬仗。
"哟,日理万机的厂长大人终于肯纡尊降贵来指导我会的工作了?真是不胜荣幸,蓬荜生辉啊!"
看看,还没出声就被妇联主任阴阳怪气的嘲讽一通。
而且没搞错吧,这是我的地盘,蓬荜生辉可以这么强词夺理的用吗?
厂长心里苦,吐槽一波后还是只能大度地笑笑:"感谢主任莅临我单位视察工作,不知道主任有什么指示啊?"
妇联,全称是华国全国妇女联合会。
其基本功能是:代表捍卫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亦同时维护少年儿童权益。
总而言之,和妇女相关的事情她们都会进行管理,小事民不举官不究,但是大事那可就要来说道说道了。
妇联主任是听到越传越离谱的谣言来的,明二妮那三个版本通过众人的嘴巴口口相传,越传越离谱。
已经进化出难以想象的剧情了。
说甲烷厂附近有团伙作案,专门打晕妇女拐卖到山里,还跟甲烷厂的员工密谋打配合,先假借说亲骗走,骗不走那就打晕卖去外地采生折割。
团伙里甚至有人精通电力,把电灯破坏了,有人会利用甲烷厂的化学原料调配迷药,一闻就晕。
一时间,甲烷厂附近所有妇女儿童都慌得不行,没人敢独自出门,非要拉着几个男丁一起才安心。
这极大干扰了妇联工作开展,妇联主任当然立马来找源头厂长的麻烦,她蹙着眉头开始说谣言的内容:
"……都说你厂附近拐卖妇女猖獗,医院里还躺了侥幸逃脱的一个受害人,你说吧,这事要怎么解决?"
听完前因后果的甲烷厂厂长再镇静,也忍不住给大家表演了一个目瞪口呆:"我厂里怎么可能有拐卖妇女团伙?不是,这哪来的谣言?"
这谣言要是坐实了,没有一丝丝防备,银色手镯就来到了他面前?!
妇联主任可不是来看他变脸的,打量着他冷肃地说:
"你厂里的两名员工吕东和郑国庆已经被抓了,在蹲局子,受害人向丽丽在医院躺着,你在这装不知道有什么用?"
懵逼的厂长只好看旁边劳资科的员工。
劳资科的员工立马翻找两人的考勤:"吕东家里给他报的事假,呃,郑国庆报了病假,向丽丽是工伤,下班路上被人打了,提供病历本想报销医药费,还在走流程。"
听到这,厂长知道完了,妇联主任说的八成是真的。
大冷天的,他这会儿是真擦汗:"我真不知道什么拐卖妇女,厂里加班忙成一团,没关注这个啊。"
妇联主任冷笑一声:"加班侵犯员工权益,是不是要我联系下工会?"
好嘛,这姑奶奶今天是打定主意想把他从厂长宝座拉下来啊。
厂长不敢多说了,开始提出解决办法:"没了解就没有发言权,你刚刚说受害人向丽丽在医院?我们一起去看望一下。"
听了这话,妇联主任勉强答应。
她也知道,甲烷厂出一个拐卖团伙是个太离谱的谣言,真这么嚣张早被端掉了。
只有去问问向丽丽这个当事人才知道什么情况,至于另外探望两个男员工?不好意思,跟她妇联有一毛钱关系?
那是公ān的活,不归妇联管。
两人叫上向丽丽的直属领导,气体调配车间的主任一起去了医院探望,出于礼节顺道买了点礼品。
正巧遇上了来做笔录的jing察。
都是上班时间处理事情,遇上了也挺正常。
向丽丽知道厂长来看望,竭尽全力想坐起来却没成功,头晕不支持这种大动作。
她只好虚弱的躺着看看三人,挨个打招呼问好。
厂长、妇联主任和直属领导也不至于苛求病人毕恭毕敬,只说让她好好休息。
等看到人这么虚弱,话到嘴边也不能问了,就安慰她不用操心其他,安心养伤,工伤流程厂里会给向丽丽尽快安排的。
简短说完,就从病房里出来了。
他们不想打扰病人,开始问张及第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提到这张及第就抹泪,刚刚女儿录口供她也在场,记忆犹新,于是低声给三位领导复述了一遍。
简短来说,就是吕东求娶不成,伙同郑国庆想把向丽丽迷晕玷污,女儿反击被砸了头,大概率会耳聋。
妇联主任第一个怒不可遏地发声:"反了天了,他们还有没有王法?!"
吕东和郑国庆二人不进行重判的话,要是民众们知道以后有样学样,谁家的女孩能安全?
不答应求娶是吧,找个机会一棒子打昏拖回家,成了好事你不嫁也得嫁。
婚姻的婚字,拆开来是把女子打昏就能成婚,那是上古时期的习俗,你还真学这一套,不把华国婚姻法放在眼里?
第185章
迷药
妇联主任气得来回踱步:"这事决不能姑息!都这么搞,全县就要乱套了!"
她想得长远,如果女性连上街的安全都没有,那还谈什么女性权利?
人心惶惶之下,女性根本谈不上工作、上学,就算一直在家的家庭主妇,连最简单的出门买菜都费劲,严重影响生活。
这事往小了说,就是吕东爱而不得想有个媳妇,起了歪心思。
往大了说,是把整个县城女性的出门安全扼杀了,不止年轻女性,年长的女性也不安全。
老鳏夫想有个媳妇热炕头,那也可以依葫芦画瓢啊!
吕东这个创始人给了最优办法,捡个木棒的功夫总有吧?再找个晚上挑落单的女人,花点力气就能有媳妇啦。
多美的事,一棒在手,媳妇我有~
如果吕东没受到重大惩罚,就这么轻飘飘揭过,其他人看到这事后果很小,不就被媳妇踹两脚,他们受得住。
谁还会正常娶媳妇?那都是一个个的法外狂徒!
厂长也脸色难看,他厂里出了两个这样的败类,说出去丢份,在县城厂里开大会的时候早晚要被说嘴。
搞不好闹大了,晚节不保,从厂长位置下台也很有可能。
再说了,他虽然没有女儿,可是他孙女也十六了,正是貌美如花的年纪啊!
要命,过两年就能退休了还要遭这么一劫,厂长嘴里发苦:"……要不咱们去看看另外两位男同志是个什么情况?总不能偏听偏信吧?"
他试图挽救自己这个厂的男员工岌岌可危的名声。
并不是他偏向吕东和郑国庆,而是这件事关系太大了,不能听信向家人的一面之词,万一冤枉了好人咋办?
妇联主任用鼻子冷嗤一声:"人都要耳聋了,还偏听偏信?你去吧,我没空陪你折腾。"
她忙得很,打算回去就交代妇联最厉害的笔杆子,把这事好好润色再往上汇报,必定让向丽丽的事迹震撼人心。
人风风火火的来,风风火火的走了。
厂长伸出尔康手,还挽留了两句,可惜妇联主任充耳不闻,听见他的话离开的脚步还加快了几分。
完了,这娘们指定没好话。
都不用想,厂长心里哀叹,过年时候县城大会自己指定要挨批。
妇联笔杆子出了名的骂人不带脏话,那叫一个精彩,能让你名誉扫地却不脱离事实,人送外号"鬼见愁"。
他难免对两个男同志心生不满。
什么时候闹腾不行?非挑这个节骨眼上?
车间主任小心翼翼看厂长的脸色,提醒道:"那咱俩,还去警察局看望吕东和郑国庆吗?"
厂长深吸一口气,压着怒火:"去,怎么不去,看看这两位厂里的英雄能有个什么说法!"
两人一起去了jing局,作为直属上司来了解情况。
本来这事是不能多人来探访的,避免串供影响案件调查,吕家和郑家都只能探望一次,后面就不许见人了。
但是经过厂长和警察协商,为了厂里声誉着想,jing察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厂长去了解吕东,主任去找自己的员工郑国庆,在看押人员的陪护下,两个房间分开见面。
吕家和郑家来探访的时候事发突然,根本没有想到要互相了解下情况。
看到家中孩子安好,十分钟也说不了什么,他们知道一些基本情况,问了jing察不能把人带出来,就只能遗憾地走了。
所以吕东和郑国庆还各执一词。
吕东说的是,天黑路滑向丽丽摔倒在地,好心去扶向丽丽,结果踹了他↓体痛昏厥过去,向丽丽跑了报jing抓人。
郑国庆说的是,踹中吕东↓体后,怕向丽丽给自己也来一脚,就打了她一肘,这时候尹乾来了误会了,把他俩扭送jing局。
两人的话有差异就是一个破绽,但是还能用吕东剧痛之下晕了,不知道后面的情况来解释。
可最重要的证据,那块布上的迷药被医院检测出来了。
正是向丽丽被迷晕的那一款!
好端端的,违禁药品出现在案发现场,难道是凭空出现的?
jing察们经验丰富,通过微表情、小动作也能察觉出这俩小伙子心中有鬼。
他们只是缄默不语,没有给两人任何提醒。
等厂长和车间主任探访完毕一对账,再问了jing察有那块布作为关键证据,这事基本就铁板钉钉了。
而且向家人表态,绝不会善罢甘休,要把两人告上法庭。
出了警局门口,厂长顾不得保持形象,一屁股坐在了门口台阶上,他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以为是简单的感情纠葛,这都升华到刑事纠纷了,还能说什么呢?
车间主任在旁边也坐下,开始提建议:"厂长,要不先把这两人开除?"
这也是正常人遇到这种事,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这俩祸害还留着过年不成?
抬头望天,厂长摆了摆手:"不,起码这时候不行。"
第186章
打官司
厂长并不是想包庇两个罪犯,他有更长远的打算。
现在开除两人,他们的档案里只能写因刑事拘留,甲烷厂开除。
等个把月之后向家人打赢官司,那档案里写的就是:因故意伤人判刑,甲烷厂开除,看似只差了几个字,其中意义就是天差地别。
当然,也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这案件是冤枉了两人,打官司被翻盘,那就更不能心急开除吕东和郑国庆了。
不就是三四个月?他甲烷厂等得起!
不过现在肯定要采取一下措施,厂长回了厂里就跟劳资科说:"把吕东和郑国庆先停工,等什么时候事情完结了再说。"
人在局里传唤待审,不能来厂里工作,停工也是正常的。
至于向丽丽的工伤流程,厂长亲自押着劳资科当天加急走完了程序,给医院去报销向丽丽的医药费。
不管咋样,向丽丽确实是因为加班太晚回家路上出了意外,这会儿人还躺医院动不了,算工伤是应该的。
等向丽丽伤势好了一点,向家人提起了诉讼。
他们已经做好了打官司是个长期过程的准备,看之前的老汪贩卖dà烟的案件,不也是四个月才开庭?
那么大的事情要等四个月,这案子估计最少要等三个月以上。
没想到仅仅过了半个多月,在大年二十五的时候向家人收到了开庭通知,这起伤人案居然要在大年二十八开庭了!
开庭速度可以说坐火箭一般。
本来按流程来说,这起案子是来年三月份的,问题是县城里闹得沸沸扬扬,女性已经人人自危了。
在越发广泛的流言蜚语中,法庭只能提前审理,在过年前紧急插队给她办了。
这一天,向家人全都请了假整整齐齐坐在法庭上。
就连向立华参军不能到场,他们也空了一个座位,放上了他回来探亲带来的军功章和嘉奖证书。
向丽丽的右耳一周后就拆掉了纱布,但始终没有恢复听力,至于身上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多亏大冬天穿的厚,不然身上的伤也够她喝一壶的。
她坐在主告人位置,冷冷盯着两个被告人,如果眼神能杀人,吕东和郑国庆应该是千疮百孔的下场。
可能会耳聋这件事,张及第瞒得再好也被向丽丽知道了,她崩溃哭了一场,引起了强烈的耳鸣。
疼痛中,她才发现自己居然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在收到开庭通知的时候向丽丽开心极了,掰着手指头数日子。
开庭后,吕东和郑国庆两人自然是极力撇开关系,辩护自己就是去扶向丽丽,结果被她打伤。
说得慷慨激昂、正气凛然,还比划当时的场景,把群众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他俩还耍小聪明,一个说完,另一个才接上补充,避免说岔了被发现不对。
可惜向家人有备而来。
先是向丽丽的医学诊断证明里的迷药,和公安鉴定的布料上的迷药吻合,这一点怎么解释,自己迷晕自己?
吕东还能保持镇定咬死不认,装傻说:“我怎么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根本不知道你说的迷药!”
向绵绵嫌恶地看了他一眼。
她在黑市出高价找到了证人,他是位兽医,没提黑市的事,说卖给吕东的迷药是吕东假扮农民,买了迷药回去对付野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