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2章

    这份开销可不小,她心里痛的不行。

    向老太带来的钱早就所剩无几,是向瑶瑶拿自己的工资贴补上的,这可是她辛苦劳动所得啊!

    讲课嗓子都讲冒烟了,一个月才得这点工资,花起来多心痛。

    等身体养的差不多了,向瑶瑶立马安排出院,把两个护工赶紧开了,然后去煤炭厂大闹。

    这回她学聪明了,知道自己的段位比不上张及第,花钱请了代吵。

    没错,就是请了两个大妈在厂门口闹,向瑶瑶自己则装作小白花,在旁边安安静静美女垂泪。

    两个大妈都是泼辣成性,当地有名的泼妇,稍稍一打听就知道。

    向瑶瑶说出钱请人,大妈一听吵架居然还有钱拿,纷纷喜上眉梢,一边数着定金一边跟着她来煤炭厂。

    不就是吵架嘛,多大点事!

    这两位大妈的战斗力可就强多了,撒泼打滚都是基本功,一哭二闹三上吊也是小菜,成功的逼得张及第出来对质。

    哪怕她儿子向立党是仓库主管,也不能耽误厂里的生产任务啊。

    煤炭厂门口每天有很多车进出运输煤炭,大妈这么一闹,日常生产任务就受了限制。

    就算能从侧门进出,门太小根本接不上趟。

    所以张及第只能来解决问题。

    向瑶瑶见向老太这重病垂危的样子,也不顾忌每月20块的断亲书约定了,毕竟人一死,这钱就直接断掉。

    那还不如逼得张及第他们来照顾最后一程,省了自己的麻烦。

    两个大妈无所畏惧,一张嘴说出花来,硬是把张及第说成了二十年不去看婆婆,连最后一面都不去见的大恶人。

    而向老太则成了孤寡老人,在老家形单影只可怜生活,等着被儿媳妇拐走的儿子回家看一眼。

    现在老人摔了一跤头着地,撑着最后一口气都等不来儿子儿媳的孝顺。

    白的都说成黑的,死的都说成活的。

    张及第气得不行,跟两个大妈激情对骂,居然不落下风。

    断亲书那每月20块又不是白给的,咋,收了钱就说他们一点孝心都没有?

    但是厂领导可不管谁对谁错。

    你的私人生活厂里面管不着,在厂门口闹事真的不行,他们要保证厂里的正常秩序。

    于是就好言相劝,把张及第劝回家先解决家庭问题。

    不然咋办?

    由着几人在厂门口闹,装卸煤炭的车根本进出不了,大大影响效率,厂领导们各个都得下台!

    再怎么气愤,张及第都只能忍了,被劝回家停工。

    向瑶瑶见事情已经开始往预期方向走,嘴角带着隐晦的笑容,让两位大妈离开这里,一起去向家闹。

    主要是再待在这里,她也怕厂领导把闹事的人抓去jing局。

    一个寻衅滋事罪跑不了,留案底可不行。

    到了向家,两位大妈经验丰富,有钱拿的情况下还自动触发了车轮战,一个人骂累了就休息,另一个再来骂,把向家闹得鸡犬不宁。

    张及第其实嘴皮子很利索,单对单从不落下风。

    经常把骂人的大妈说的无地自容,有时候还被骂得受不了,从向家哭着逃走。

    问题是向瑶瑶她不讲武德啊,花钱请人来对付张及第,这两位扛不住了,还能再请别人。

    就这样对骂,张及第也是累得不行。

    但是她就是硬抗着不去照顾向老太,杀子之仇谁能轻易忘却?

    好在几个儿子女儿、儿媳妇女婿都在想法子帮忙,没让张及第一个人孤军奋战。

    尹乾这个未来女婿出力最多,学着向瑶瑶的招数以暴制暴。

    第292章

    以多欺少

    没错,尹乾把他们那一帮兄弟的七大姑八大姨叫来了。

    不就是拼人数吗?

    尹乾在安振邦手下干着沙场的管理,每天接触最多的是壮劳力,这些人出面当然不行,打架容易进局子。

    但是这些壮劳力多的是家人啊,七大姑八大姨一叫就是一群。

    听说老大正在发愁,他丈母娘被两个老娘们堵着门骂,这哪行?

    别管现在结没结婚,是不是正经丈母娘,起码尹乾和向丽丽感情好的很,不可能半路黄了。

    这些人干脆排了个班,一人一天叫上自己的亲戚好友,去向家门口助阵。

    这些人基本都是退休在家没事干的,一般就做点零工。

    她们在家带娃闲得发慌,组团去向家骂还挺过瘾的,就当去打发时间了。

    张及第也没亏待人,只要来帮忙就瓜子糖果、饭菜管够,水也不间断供应,比向瑶瑶的架势大多了。

    有些人甚至骂过一次念念不忘,主动报名下一个人的亲友团……

    这一伙兄弟谁的亲友团骂赢了谁面上有光,不求尹乾高看一眼,只求平时有活干记得叫上兄弟。

    向立党也是招呼了煤炭厂的人来帮忙,只是没这么多人。

    毕竟尹乾管理的是零工比较多,这些人为了能干活特别积极,煤炭厂的人要上班,没有时间。

    向绵绵要是早一天来,还能看见双方对骂的壮阔场景。

    向瑶瑶在这几天也被波及,被骂小三、红杏出墙、应该沉塘、做了婊子立牌坊等等,硬生生又气病了。

    这还都是好听的,大妈们的嘴有多毒,那真的骂起来全程不能播,全是哔哔哔——消音。

    加上向家这边人多势众,加再高的价钱也没人肯来吵架了。

    张及第是这些天吵架累了,就干脆在家休息一天,谁知道正好向绵绵回家,母女俩才在工作日聚上。

    向绵绵听到这,犹豫的看看张及第的脸色:“娘,向老太病了,爹怎么说?”

    之前大伯向红文去世,向红旗还是回家奔丧了。

    还心软带回向瑶瑶这个祸害,就怕他对亲娘也是怀有向往的,闹得夫妻两人感情不和。

    张及第一边给她做饭,一边笑着说:“放心好了,你爹这回连钱都不给了。”

    这是真的出乎张及第的意料。

    当年分家的时候,向老太一口咬定非要20块的赡养费,谁劝都没用。

    向红旗考虑再三,还是给了。

    张及第就知道,这人对亲妈总是有最后一份心软,一次次忍让向老太的各种奇葩行为。

    现在钱都不给了,那真的是只等人死了去看看墓碑,张及第能不高兴吗?

    向绵绵啊了一声,满脸问号。

    张及第就给她分析:“你爹愿意出钱养向老太,就说明他还是对亲娘心软,不出钱了还能有什么原因?”

    向绵绵恍然大悟:“因为对向老太没感情了!”

    俗话说,爱在哪钱在哪。

    这句话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向红旗肯给这么多钱,说明对亲娘的养育之恩一直心怀感激。

    可是这二十年如一日的奉养,耗尽了向红旗最后一丝心软。

    三年饥荒饿成那样,老家的人没有一个捎信来问问情况,任谁都会心寒。

    也好,二十年的奉养还清二十年的生养之恩,很公平。

    张及第满意点头:“我年轻时候也恨你爹这个榆木脑袋,家里吃糠噎菜都要给向老太寄钱,现在嘛,不恨了。”

    她仰头望向窗外,把期间的痛苦一笔带过。

    家里刚到县城的时候,困难的不行,要租房,要带着五个儿女吃喝穿用,还要负担20块的赡养费。

    直到生向绵绵的前一天,厂里分了房子才好一些。

    等她再长大一些,从向立国到向丽丽这五个孩子的工作都顺利得不可思议,家里才宽裕起来。

    想到这里,张及第看了眼小女儿,眼里都是怀念往昔。

    无知无觉的向绵绵被亲娘看得莫名其妙,还是低下头看看书吧。

    毕竟还有个主线任务在等着她呢,尽管对任务奖励有点莫名其妙,向绵绵还是想着拼一把。

    谁会放过祖国腾飞的机会呢?

    母女俩将就吃了一顿鸡蛋面,等晚上家人们都下班回家了,才正式吃顿好的。

    四个人做了四菜一汤,都是荤菜。

    张及第一个劲给向绵绵夹菜,热情得好像她不是出差二十天,是二十年一样。

    被投喂的向绵绵吃都来不及,只能喊着娘慢点。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张及第一伸手夹菜她就把碗赶紧端走,这样才减轻了亲娘想要投喂的欲望。

    能让向绵绵躲避投喂,这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这小胖墩吃饭向来是饭扫光,根本不会谦让,也不挑食,是做饭的厨师最爱的小孩类型。

    向丽丽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第293章

    向红旗的选择

    一家人吃饱了,坐着闲聊。

    向绵绵对一旁看笑话的五姐向丽丽率先发难,揶揄地说:“听说五姐夫这次很厉害啊,都帮娘解决了da麻烦。”

    向丽丽立马脸一红:“说……说什么呢你,哪来的五姐夫!”

    她在一家人打趣的眼神中慢慢低下头。

    尹乾这么拼命讨好丈母娘还能为了啥?

    不就是等大伯孝期过了,张及第赶紧把女儿嫁出去,媳妇进家门才安心吗?

    向绵绵还在跟向丽丽取笑,张及第却一拍大腿:“呀,要是向老太那啥……丽丽这婚事可咋办?”

    她说的含糊,大家却都懂。

    老太太受了重伤还躺在医院,要是去世,向丽丽作为孙女又得守孝一年。

    想到这里,家里的气氛一下凝滞了。

    向绵绵可不管那么多,立马说:“那五姐夫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守孝对向家可没什么影响,最惨的只有未过门的尹乾,媳妇盼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有成婚的希望。

    向丽丽已经满19岁,尹乾可都23岁了,眼珠子都等绿了。

    张及第被逗笑了:“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你姐夫怎么会在厕所哭晕,了不起百日热孝里赶紧成婚呗。”

    “哦,娘都说是姐夫了,看来五姐不嫁也得嫁啊?”

    话题渐渐就朝向婚嫁方向去了,没再纠结向老太的病情。

    张及第看看幺女:“都收了人家彩礼,还怎么反悔,你姐的嫁妆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向丽丽娇羞跺脚,却不辩驳。

    向绵绵搞怪的挤眉弄眼:“哟哟哟,嫁妆都准备好了啊,我不叫五姐夫叫什么呢?”

    她那古灵精怪的样子,把不苟言笑的向红旗都逗笑了。

    向丽丽被妹妹的话堵的说不出话来,干脆要去跟向绵绵互掐,想把人的嘴物理意义上的堵住。

    两姐妹你追我逃,闹得家里都是欢声笑语。

    不过等闹腾完了,向红旗还是把心里话说出来:“向老太……等她过身了,我还是想回老家一趟。”

    母子之间的亲情,很难用言语描述。

    一个人给了你生命的开端,扶持你走到成年能自力更生,再大的仇,在死后就应该消了。

    起码在向红旗的人生观里,这是身为人子最后该做的事情。

    千年传承的孝道不是轻易更改的,他的选择可能有些人觉得可笑,但是向红旗不后悔。

    张及第眼睫轻颤,勉强笑道:“成,你去吧,家里我守着。”

    她的态度也很明确,你去给亲娘守孝我不拦着,但是我做不到给儿子的仇人守孝,所以就不去了。

    向红旗嗯了一声。

    夫妻俩谁都没错,只是站的立场不同。

    向绵绵其实听得生气,她站在亲娘这边,觉得向红旗不应该去,想试着劝劝。

    但是看了看张及第的眼色,就没有说话了。

    这事最好别乱掺和,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向红旗不逼着家里人都去守孝,那就是小问题。

    向丽丽想说话,被眼疾手快的向绵绵拉住了衣角,没对这事发言。

    四人又坐了会儿,收拾了碗筷就准备休息。

    张及第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丽丽你不是说想买个缝纫机,娘刚换到了票,过两天有空了你去买吧。”

    她掏出兜里的票递给向丽丽。

    这东西原先大家都不是急需,自己缝缝衣裳就好,做衣服一年也做不了多少,所以没买。

    可是最近县城婚恋市场不知道咋的,攀比起来什么三转一响。

    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一响是收音机。

    大妈们说这四大件是结婚最新潮的必备物品,嫁人的时候有这四件才会面上有光。

    这些言论本来是没给向家造成什么忧虑的,不至于冲动买大件。

    结果尹乾一听,怕向丽丽出嫁的时候没有收音机和缝纫机,被外人说嘴,就特意说自己有钱,可以出钱买了给丽丽做嫁妆。

    张及第想着这哪行,人尹乾又不是没出彩礼,嫁妆也由他出就过分了。

    于是张及第跟向丽丽商量过后,还是决定买齐三转,一响收音机就不买了,作用并不大。

    反正丽丽的工资高,这些年存在张及第这儿已经是一笔巨款。

    她原先嫁妆里就买了手表和自行车,这回买个缝纫机就行。

    于是就一直在找缝纫机的票,虽说直接买也可以,但是多出那几十块干嘛,嫌钱多?

    反正结婚的日子起码还有半年,慢慢找就是了。

    张及第这张票也是意外得来的,有户人家本来想买缝纫机,后来家里出事急用钱,就把缝纫机票先拿出来卖了应急。

    正好张及第碰上了,就买过来。

    向丽丽想的是嫁妆里有台缝纫机也好,到时候住的近,张及第也能来家里用缝纫机做衣服,省得每次做衣服费劲。

    第294章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