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在保镖的搀扶下站起来,她弱弱地说:“哥,我真没骗你,娶梁思怡你才能有好日子过。”尹倩倩还是有点眼色的,不敢再提安排向丽丽当小三的事。
尹乾烦得很,放在桌上的拳头握紧了:“滚出去,你爱娶就娶,我的人生你敢插手试试?”
他也是气急了,女人娶女人这种不合常理的话都说得出来。
反正表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就一个,尹倩倩的算盘珠子别想打到尹乾身上来。
第302章
对尹倩倩下黑手
等不甘心的尹倩倩走出沙场,尹乾招呼了十来个兄弟,带着麻袋就跟上了。
他们对这一片熟悉的很,哪里人多哪里人少心中有数。
挑了个死胡同把三人蒙头揍了一顿。
两个保镖当然不是软柿子,奋力反抗,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尹乾这十几号人太不讲武德了。
拳拳到肉一通乱揍下来,尹乾心里才爽快了点。
他最后对着尹倩倩的腿踹了一脚,稍稍解气,这才跟着哥几个离开。
回了沙场,尹乾立马说晚上大家伙一起搓一顿,他请了!
在外混了这么多年,尹倩倩不会还以为他是高层社会里盖着遮羞布的斯文败类吧?
还搞什么大家面上要过得去,私底下才斗得你死我活。
当然是这种立马报复来得爽啊!
尹乾绝不留隔夜仇,要不是为了搞懂尹倩倩口中的九五茶叶的千金是怎么回事,早就在昨天给人教训了。
他怕是爷爷奶奶留下的婚约,还想了各种方案怎么推拒。
老人家嘛,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可爱,就会忍不住定什么娃娃亲,这种事时有发生。
结果搞半天,是尹倩倩一厢情愿。
担惊受怕这么久,再加上她口出狂言让向丽丽当金丝雀,彻底惹恼了尹乾。
打得人瘫地上起不来,这口气才顺了。
尹乾把这事放下,转头去跟安振邦讨论尹家的事,他没想到这人身受重伤还能蹦跶起来。
跟小强似的,生命力顽强不息。
两个保镖虽然被打,但是还记得身上的职责,一直在护着尹倩倩。
她除了最后被尹乾踢的那一脚,导致腿上很痛,其实身上都是皮肉伤,养三五天就好的差不多了。
三人很清楚就是尹乾打的,尹倩倩却不愿意去找茬。
开什么玩笑,这人看气势明显长成了,是个人物,日后搞不好她还要靠这个继兄过日子呢,哪能得罪?
她脑筋一转,立马想到破局方法。
既然尹乾这里油盐不进,向丽丽那边一个普通女人可就好下手多了。
于是尹倩倩就在伤养得差不多的时候,跑去了甲烷厂。
她拿出尹家大小姐的派头,穿着富贵显赫,直接去甲烷厂说要谈合作。
开口就是几百万的打火机订单,运去国外出口。
虽然尹家明面上已经败落,但是船运公司是个老牌子,口碑还在,她扯虎皮还是很有用的。
尹倩倩顺利进了厂长办公室,看都不看这略显破旧的环境。
甲烷厂厂长果然热情招待她,但是说的话却出乎意料:
“您远航船运是想再加两百万元的打火机?这个量其实不用专人跑一趟的,来个信说说就好。”
尹倩倩听了这话瞪大眼睛:“您什么意思?我们之前有合作?”
厂长更加懵逼,又跟她核对了一下远航船运的详细信息,这才相信面前的人是远航船运的大小姐。
两人一时间静坐无言。
厂长盯着面前的茶杯,笑眯眯给她端了一杯:“原来是尹大小姐,不好意思,我老眼昏花不识贵人,给您赔罪了。”
不管咋说,还是递个台阶赶紧迈过去吧。
好歹是一年以千万为单位的金主,可不能得罪了,说两句赔罪的话又少不了一块肉。
为了厂里业绩,厂长能屈能伸。
尹倩倩也没想到家里产业已经有了打火机,尴尬的喝茶掩饰:“说不上赔罪,也怪我产业太多记不清了。”
她一个娇娇女,家里有什么事业根本没有关心过。
平日里记得最多的就是插花、画画、衣服样式、管家技巧,跟小姐妹出去玩,谁会关注打火机?
厂长打个哈哈,说贵人事忙,就把这事轻飘飘揭过了。
两人进入正题,厂长给大小姐尽心竭力科普自家打火机是国内最先做起来的,其他厂仿制的都要晚几年。
而且一直在推陈出新,研发部主管陈伟在里头有很多新创意。
他尽职尽责的拿来很多打火机样品,给尹倩倩挨个介绍花样。
刚开始尹倩倩是想敷衍过去的,这东西跟她这种豪门贵女根本没什么交集,买打火机干什么?
但是看着看着,居然还真来了点兴趣。
这些打火机有很多种类型,一种是实用性很强的,就是直男要的单纯点火功能,其他啥都没有。
还有一种就是花里胡哨,只求让人眼花缭乱、哇声不断,点火功能倒是其次。
厂长当然知道纯点火功能的打火机让人没有观看欲望,很有心机的只介绍新奇打火机。
一个小人,按一下头,就从嘴巴吐出火焰;
拿住外壳,用手甩一下内里,旋转几圈后酷炫的燃起火焰;
打开书本一样的打火机,中间升起一簇火焰……
总而言之,几十种琳琅满目的各式打火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款式,看得人新奇又上头。
第303章
改进外壳
不管别人看到了是什么感觉,尹倩倩是每样都想来一个。
她从刚开始的敷衍了事,变成了最后的目不转睛,根本想不通火焰会从什么地方冒出来。
看到精彩的,甚至还会欢呼出声。
厂长已经习惯了,他展示给来厂里的采购,这些人也是这个反应,到如今见怪不怪。
展示完毕,他们俩就继续坐下来谈订单。
尹倩倩满脸通红,眼神亮晶晶的盯着几款女士打火机,已经满脸写着想要。
那几款是专门为女士做的外壳,很精美漂亮,洛可可风、欧式哥特风、中式古典风,一应俱全。
甚至还有个口红外壳、鸭蛋盒外壳,小巧可爱。
这些设计是以女人的视角做的,握在女士手里一点都不会违和,像是化妆品一样精致。
尹倩倩被击中心灵,对这些势在必得。
哪怕她不抽烟,也不耽误买这个打火机啊,如果哪天遇见另一半抽烟,不就可以侧身过去给他点火,若隐若现的诱惑人?
想想都让人脸红心跳。
厂长理解的笑笑,对大小姐大方的说:“尹小姐喜欢哪几个?我让人给你安排上。”
他给采购那些回扣都不少了,大小姐要几个打火机还是可以的。
反正自家产的,贵倒是不贵,能签合同才是最重要的事,能给厂里带来多少利润呢。
根本不会客气,尹倩倩指了自己喜欢的所有款式,全都打包。
厂长都应下来,安排秘书去拿新的来。
既然都给了甜头,厂长就开始拉回正题:“尹小姐,您看您对这打火机很满意,要不这订单?”
意思很明显,该谈合作了。
尹倩倩这才从购物热情中勉强回过神来,她来这里的本意不是为了买打火机啊!
都怪自己玩物丧志,赶紧找理由对付向丽丽。
她咳嗽了一声,镇定道:“订单……啊对,订单我要先看看你们的生产环境,要合格了才能谈。”
找的这个借口太生硬了,让厂长疑窦丛生。
这大小姐到底是来干嘛了?
自家企业经营什么业务都不懂,这个年纪还对打火机沉迷不已,这不是继承人视察家业,是大小姐游玩人间吧?
要知道生产环境是有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的,远航船运只需要接收报告就行。
厂长意识到这点,热情冷淡了不少。
华苏交战,打火机不仅没有跟想象中的一样失去一部分北方市场,反而订单大增。
所以向丽丽他们之前一直加班,就是为了跟上供应。
可能是战时人们更需要香烟的慰籍,打火机也跟着销量起来了吧。
加上国家也在弄出口转内销,就更加刺激了国内厂商的生产量。
要是有闲工夫去看看生产这些洋玩意的厂里,谁不是抡圆了胳膊猛干?
自然而然的甲烷厂有了危机意识,就开始力争第一,率先开始改进打火机的外观。
商战玩的就是一个你无我有,你有我优。
这些外壳果然吸引了一部分订单,厂里的生产线都干冒烟了几条。
厂长还以为大小姐是来加订单的,心里暗暗发愁跟不上供应,准备去隔壁市里拉点库存,没想到这情况不对啊?
至于不接订单?
那绝不可能,到手的订单是会往外推的,谁会推走财神爷?
他还有一两年就退休了,这肯定要干个漂亮的收尾,让后来者一直仰望。
不过现在还是要以不变应万变。
厂长格外好奇尹倩倩的目的,假装顺从:“您要看那也行,这样我陪您去看看,生产环境可老好了。”
尹倩倩松了口气:“好啊,等咱回来,我就决定加多少订单。”
她要的就是厂长陪同,再找个机会把向丽丽开了!
至于加订单的事,那就是随她怎么说了,挑个刺不加订单,这还不简单?
两人心里怎么想的都没有展露在脸上,和谐的一起去参观厂房。
甲烷厂是65年新建的,到现在也才5年光景,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规划合理。
加上有专人维护,看起来跟新建的一样整洁。
厂长带着尹倩倩把后勤楼、食堂、物资仓库按顺序看了一遍,一栋栋楼走过去。
他对这些铭记于心,很多数据都是脱口而出。
因为厂长是真的把这份事业当成自己的毕生追求在做,火柴厂冒险转型做打火机也是扛住了巨大的压力。
当时全国上下还对打火机不熟悉不了解,只爱用火柴。
但是他没有放弃革新,一直在寻找更便利的点火工具,对国外的火机卖到国内就身价倍涨眼馋不已。
谁会忍心自己家的钱被白白赚走啊?
正好遇上了陈伟这个好苗子,居然异想天开做打火机,他跟发现了千里马的伯乐一样激动。
是他大展身手的好时候了!
第304章
甲烷厂的逆袭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厂长拿着成功的样品去县里撕赢了各位领导,建立起了甲烷厂。
生产出的打火机当年就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要知道洋人卖进国内的打火机一个一百多块啊,收割了多少国人的财产?
厂长的一次冒险换来了最好的结果。
他合计了所有的生产成本,一个打火机只要洋人价格的一半,58块。
当然,这是国内的价格,卖去国外要加上运费、关税等等,价格也快要一百了。
但是这个价格依旧比他们洋人市场的更低,迅速抢占了国外市场。
第一个吃螃蟹的甲烷厂给县城带来了数不清的外汇,现如今已经是县里最重要的财政收税单位。
从刚开始所有人都不看好,变成了香饽饽。
厂里生产任务重,已经在讨论开分厂,只是还没定好地方。
有可能是在沪市,或者南方的港口城市,就是为了能更快捷的运往海外赚大钱。
县城是内陆城市,没有海运条件。
还有人异想天开:“要不咱动员政府,去挖条运河直通长江,这不就省了陆运的运输成本?”
讲道理这样也可行,甲烷厂直接原地扩建,再大量招工就好,不用开分厂。
开了分厂也有坏处,两地距离远,难管理。
但是开运河那就是两百多里路啊,其中成本大到难以估算,还是别做白日梦了。
众人惋惜了一阵,还是放弃这个想法。
但是这事最后还是让水利局的人知道了,可能是这个想法确实吸引人吧。
开运河后不仅甲烷厂,钢铁厂、煤炭厂、纺织厂都可以因此受益,并不是为了一家工厂方便。
陆运是用卡车或者火车一车一车拉,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
水运那是一船一船走,其中吨量完全不能对比。
水利局的领导听说后一拍脑袋,这是个好事啊!
他也没闲着,立马就安排了下面的人做了详尽的花销预算。
在县里开大会的时候,水利局局长就拿着一沓厚厚的文件上去讲话了,慷慨激昂说要开运河。
县长当然想做出点政绩,尽管有甲烷厂了,谁不想更进一步呢?
就很感兴趣的听完了水利局局长的提议,最后一问预算,哑火了。
差不多是县城三年税收,这还只是保守估计。
别小看这个钱,三年税收要给民生改建基础设施,要进行教育补贴,要维持政府运转……
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哪能为了开运河断三年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