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6章

    渐渐的,现场的人见没热闹可看,就都散去了。

    毕竟再看下去,就怕自己心态失衡想要报复社会了,谁让甜甜的恋爱没摊到自己头上呢?

    三人也背上书包,离开这待了三年的校园。

    在校门口的时候,向绵绵是老爹向红旗来接,而胡盈则是她对象齐国栋来接。

    向绵绵看了眼这个闺蜜的对象,觉着竟然也有点眼熟。

    等走出几百米远,她才一拍脑袋想起来了。

    这人跟被剥夺了系统的齐雨很像!

    就是那位把未婚夫的人命当做素材的齐雨,定三任死三任,离谱的很。

    第四任老汪好容易嫁进去没出岔子,结果因为da烟事件进了局子吃牢饭十七年……

    向绵绵回去跟家属院的大妈们一打听,原来这齐国栋是齐雨的堂弟。

    他的亲哥还因为齐雨第三任未婚夫成家印的去世,上任成了街道办的干事。

    因为齐雨当年的事,齐家所有小辈的婚嫁方面都挺困难的。

    还好这小子在煤炭厂上班非常努力,自身条件挺优秀,为人处事的风评很不错。

    只是很多人畏惧齐雨的威力,没什么人家敢答应说亲。

    谁家的娃不是亲生的?

    一个娃养到十几岁很难的,期间耗费很多心思,难道就去齐家当试验品?

    所以齐家的孩子只能自救,靠和亲近的同学啥的成婚。

    再一问,原来齐国栋的姐姐已经和别人成功结婚没出岔子,向绵绵对于小姐妹胡盈就放心了。

    尽管她知道齐雨是系统的原因,才会导致克夫的名声。

    但还是会害怕齐国栋也受到影响。

    既然齐家没什么问题了,胡盈嫁过去应该也没毛病。

    回到家里的向绵绵放下背包,准备围着火盆猫冬,天气越来越冷了。

    她想的是直接咸鱼瘫到明年开学去上班。

    可惜现实很快就教她做人了,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平常大家伙因为她还在上学,没太好意思来找她修理,到了毕业有空了,那叫一个集中。

    又是同一个家属院,向绵绵跟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好意思赖床不去。

    她只能给大家挨家挨户去看问题。

    好在都是些常识性的小问题,向绵绵基本都没怎么收钱,除非要换零件没办法。

    靠着这一点,向家人在家属院里名声明显变好。

    还有不少人试着给向绵绵介绍对象,同一个家属院就这么点近,成的几率大。

    于是张及第也被迫忙起来。

    第328章

    秦人民的亲事

    刚忙完向丽丽的亲事,对于向绵绵的对象,张及第那叫一个严苛。

    开口第一句就是招赘,不然免谈。

    媒婆说的再优秀的人家,她也不会被迷惑,坚持这个原则不曾动摇。

    “我家幺妹儿不出嫁只招赘,再出彩的男人都不行。”

    张及第面对媒婆的巧舌如簧,一直都是这句话,

    物质条件她早就准备好了,现在挑的不是男方的家境,而是男人自身的条件。

    身高、长相、体重、学历、性格,只看硬性条件。

    家里只要不是住牛棚,都行,但是本人要格外出色,跟向绵绵匹配的上。

    家里人的氛围也要和谐,不能是算计来算计去的,更不能是硝烟弥漫的。

    这真是把媒婆难得抓破脑袋。

    她们早就习惯了外在附加条件作为男性的通行证,丈母娘看得也都是物质。

    就算嘴上说着爱女儿,那就是谈判的筹码而已,一切反对理由都是钱没到位。

    只要彩礼给够,天仙一样的女儿也是能配矮挫丑。

    这一切都是媒婆们验证了好多回的真理,没想到纵横了一辈子,在张及第这儿碰壁了。

    她是真的视钱财如粪土,对于彩礼眼都不眨。

    有一次向绵绵帮别人修理时钟回来,还听见破防的媒婆大声说张及第这样的严苛要求,绝对找不到适合的。

    对于这个场面,她没什么感触。

    找得到合拍的就过一辈子,找不到那就单身呗。

    就凭自己这身手艺,不愁没饭吃。

    张及第也是这样想的,还安慰向绵绵:“没事,咱还小,总会找到合适的。”

    对于亲娘的安慰,向绵绵只能笑笑。

    才16岁多,还是个孩子呢,确实可以晚几年,她不着急。

    值得一提的是,来说亲的人里面居然有个熟人秦人民,也就是闺蜜秦万万的亲哥。

    和向绵绵还是同班同学,都是学修理出身,有共同语言。

    对于这个人选,张及第是真的有点心动。

    她见过这孩子跟着向绵绵搞修理,所有硬性条件都符合。

    他家也说的很好听,顶上有个大哥秦华国已经结婚生子,下面的妹妹秦万万跟向绵绵是闺蜜,姑嫂相合。

    就是有一点,入赘这事还是不太行,希望至少有一个跟秦家的姓。

    好歹要给秦人民留点面子,大好男儿咋能绝后。

    张及第听着前面的优点,是真的把这个人选纳入考虑中了,所以对于有一个娃姓秦还有点心软。

    最后是向绵绵一锤定音:“别了,娘你回绝他吧。”

    张及第疑惑的问:“这是为啥?你跟秦万万姑嫂相合,他家又离得近,多好啊?”

    向绵绵低声给她讲解了秦家的情况。

    闺蜜秦万万因为有个好脑子和机灵的嘴巴,在秦家还算过的不错,她妹妹秦岁那才叫惨。

    因为人胆小怯懦,时常吃不饱饭,还要秦万万接济。

    向绵绵无奈的说:“娘您想想,连亲生女儿都不爱,我生的隔一层的不同姓的孙女又是什么待遇?”

    这么多叠加词,孙女那还能有什么好待遇?

    听得张及第冷汗直冒:“我一直以为他家对秦万万这样好,供着上了中专,应该是个疼女儿的人家……”

    就是冲着女儿的闺蜜秦万万,张及第才对秦家放松条件的,没想到还有个存在感低的秦岁!

    真是被表面的辉煌迷住了眼睛。

    向绵绵叹了口气:“秦万万是她自己天资优秀,秦岁这小姑娘很可怜的。”

    她之前就给秦万万偷渡一些好吃的,秦万万每次都会分给妹妹。

    从这事就可以看出秦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尽管秦人民条件很好,但并不是良配。

    哪怕招赘,男方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人,大概率还是会和上一辈一样不把女儿当回事。

    向绵绵并不想赌自己的女儿是下一个“秦万万”,还是“秦岁”。

    听到这里的张及第立马就去回绝了秦家。

    借口当然不是重男轻女,就只拿招赘说事,儿女必须都跟向家姓,让秦家知难而退。

    秦家请的媒婆还有点不甘心,一直在说就生一个姓秦都不行?

    这要求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离谱,毕竟秦人民的条件是真不错,通情达理的人家就同意了。

    但是张及第就是不同意。

    开什么玩笑,女儿招赘,在某些不起眼的方面放松一点条件是可以的。

    但是重男轻女是万万不行的。

    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别到时候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来。

    女儿的优秀条件摆在这,预招的中专教师,有才华有手艺,又不是找不到人家,凭啥受气?

    秦家很是可惜,还试图让秦万万来曲线救国,被秦万万怼回去了:

    “人都说了只招赘,我还能怎么劝?哥你要是真喜欢,那就同意人家的条件呗。”

    反正劝闺蜜下调标准是不可能的,亲哥也不行。

    第329章

    素·年夜饭

    刚开始听说秦人民去向家说亲,秦万万的心情就很复杂。

    一方面,希望好闺蜜跟自己能更亲近,另一方面,不希望向绵绵嫁进来受苦。

    别说什么招赘不招赘,男人冷酷无情起来,谁都拿他没办法的。

    她家表面装的很好,看似对女儿不错。

    实际上冷酷无情,对女儿不管不问,要不是她有几分机智,这会儿就是秦岁一样的下场。

    最后她决定不掺和,听从向绵绵的选择。

    因为秦万万知道,向绵绵那么机敏的一个人,从自己平时的处境就该了解到秦家是什么样的火坑。

    她在家里没有话语权,只能默不作声两不相帮。

    要是敢打断这桩亲事,惹恼了父母兄弟,搞不好气上头了就把她贱卖了。

    秦万万只能祈祷闺蜜眼明心亮,千万别一时心软接受了秦人民。

    好在向绵绵没有辜负期望,对这门亲事根本不待见。

    也对,真正心疼闺女的人家,怎么会找秦家这样表里不一的做亲家?

    有了向家立场鲜明的拒绝,秦万万才能拒绝说和两人而不被家里追究。

    向绵绵知道秦万万的苦衷,对这位闺蜜还是一如往常的亲昵。

    两人没有因为秦人民说亲失败就关系生疏。

    怎么说呢,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没必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的不愉快。

    闺蜜俩各自在家,很快就到了年关。

    二十八贴窗花,大年二十八这天大家不仅贴窗花,也会贴春联。

    值得一提的是,向家和陈家没有贴窗花,贴的春联不再是传统的红色春联。

    因为两家都是孝期,不能用庆祝的红色。

    根据当地习俗,陈家贴最重的白色春联,向家贴绿色春联。

    白色春联是家中老人去世第一年时贴的,第二年是黄色,第三年是绿色。

    向家孝期要轻一些,是向红旗的平辈大哥去世,所以只用守一年,就用绿色对联。

    让人一目了然知道这家人的情况。

    来串门的亲戚除非特别亲近,一般也不会进这户人家,总要避讳一下的。

    大多是站在门外,根据辈分鞠躬或者是跪拜磕头就走。

    还有些地方的风俗是孝期不能贴对联,以此表达对逝去的人的哀思和尊重。

    孝期也不能挂灯笼,一切从简。

    其实还有很多规矩,只是渐渐的这些风俗简化了,没有古代那么严苛。

    毕竟结庐而居这种事,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国家这时候也缺建设家园的劳动力,不能任由人民的六年时光耗费在守孝上。

    要是严格遵守孝期习俗,很多重要岗位的人员都够呛。

    但是有一些能做到的风俗还是要遵守的,比如禁行房事、不可结婚、少食荤腥之类的。

    原本守孝以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的向绵绵就发现,平时最奢华的年夜饭都素净了。

    面上看着是荤菜,下筷子一吃全是素菜!

    夭寿啦,这是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啊,怎么还有人搞菜色诈骗?!

    可她转念一想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大伯去世今年应该守孝,大过年的怕被别人抓住话柄,能吃上这样的素斋就应该感恩。

    起码做出来的肉味很还原。

    向绵绵含泪吃下两大碗,对亲娘止不住的夸赞:“娘,你做的菜真好吃。”

    她吃得脸颊都是鼓鼓囊囊的,看着就很好捏。

    张及第和蔼的看着小女儿的狼吞虎咽,一边叫她吃慢点不用抢。

    甚至连小侄女向有凤想把碗里的假鸡腿给小姑姑送来。

    小姑娘认真的样子可爱极了,筷子还使不利索,夹半天夹不起来,干脆把碗捧起来:“姑姑,姑姑,给你吃~”

    她生怕饿成这样的小姑姑没得吃,眼神真挚澄澈。

    这样的萌物谁不爱啊!

    向绵绵完全没有抵抗力,被萌的不行,赶紧咽下嘴里的饭菜,把人放在怀里一阵揉搓。

    旁边的王春婷笑着看姑侄俩玩闹。

    之前对于张及第说要把小姑子留在家里招赘,她诧异了一瞬。

    正常来说,家里三个男丁,甚至孙辈向有志和向有军都已经出生的情况下,家里不应该再招赘了。

    因为这样代表的就是家产还要给小姑子一份。

    换成普通人家,早就撕的呲牙咧嘴了,就算面上能维持和平,私底下也会有怨言。

    谁会希望自己的继承到的份额变少呢?

    可是对于向绵绵留在家里招赘,王春婷甚至是举双手赞成的。

    先不说工作欠小姑子的人情,就说向绵绵这前程似锦的样子,搞不好整个家里还要靠她带飞呢。

    嫁出去就便宜了别人家,倒不如在家招赘。

    老师好啊,社会地位高工资稳定,平常又有空闲有时间,别提多让人羡慕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