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这话没激怒王春燕,倒是把小舅子王春生说得火大。王春生鄙夷的瞥了眼大姐夫(即将变成前·大姐夫):“得了吧,就你家那废物点心,精虫上脑不顾人伦的货色?”
搞不好到时候不是撑腰,是摸腰哦!
别怪他这个舅舅不着调,依胡光宗兔子爱吃窝边草的德性,谁知道未来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现实!
那时候大姐闹离婚,才是真的悔之晚矣。
被嘲讽的胡向南嗤了一声:“那再怎么说,都是一个父亲的亲兄妹,不比你身后这个表兄好?”
他在表这个字上加了重音,突出显示胡曼儿是没有亲兄弟撑腰的。
也是很搞笑了。
胡曼儿家庭幸福美满,胡向南这个亲爹却一遍遍重复胡光宗给人撑腰。
仿佛胡曼儿一定会家庭不幸,天天挨打一样。
王春燕完全不在意这人在狗吠什么,一心去民政局离婚。
她知道胡向南是什么心思,不就是四十多了,指望她这个很会照顾人的老伴养老?
再加上胡光宗和胡莲儿还在生育年龄,指望她付出后半辈子给两个继子女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想得很美,可惜她不配合了。
胡曼儿已经结婚生子稳定下来,这男人就该踹一边去!
第358章
离婚证到手
总之,胡向南一路上的唧唧歪歪,王春燕一个字都没听。
她到了民政局,掏出离婚协议和各种准备好的证件说要离婚。
每一份证件都是提早问过手续的,一件不落。
劝导的人还来和稀泥:“你俩年纪这么大,娃娃都结婚生子了没必要离婚,凑和着过日子算了。”
旁边的胡向南嘴一歪:“就是,老女人还翻翘什么?”
翻翘是县城的土话,大概意思是自视甚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王春燕眼皮一抬:“你也不想我在这么多人面前好好说说你们兄弟仨的事吧?”
她卧薪尝胆这么久,可不止知道那么点破事哦。
怎么又来威胁这一招,用不厌吗?!
胡向南嘴里嘟嘟囔囔半天,烦躁地说:“离离离,赶紧离,谁稀罕你似的!”
不就是个女人?外面大把的!
胡向南还不信了,离了王春燕这婆娘自己活不下去?
搞不好还能骗个二十来岁的俏寡妇尝尝鲜,比王春燕这板着臭脸的老娘们强多了!
他心里恼怒的骂骂咧咧,一边摸着下巴在民政局就开始用眼神骚扰其他姑娘。
两人达成统一战线后,很快就领到了离婚证。
拿到离婚证的胡向南气呼呼走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急着去找胡家兄弟给予安慰。
留下王春燕摸着新鲜出炉的离婚证,还有点不真实感。
这个场景在梦里经历过千百遍了,现在都怀疑自己是不是还在梦中。
但是这张纸如此真实,不像假的。
王春生握住大姐的肩膀,一句话惊醒她:“姐,咱自行车还没拿回来呢。”
虽然离婚协议写明白归属,但是不拿回来就是不保险。
王春燕回过神:“没事,我有自行车的钥匙,去木材厂骑回来就行。”
她偷偷配了自行车的钥匙,没让胡家人知道。
四人又去了木材厂,顺利骑走属于王春燕的自行车。
回去的路上,王春燕推着自行车说:“麻烦你们了,今天晚上我做东,请你们来我家吃一顿。”
她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比夏日烈阳还要灿烂。
好不容易逃脱了那个火坑,谁能压抑得住内心的激动?
三个爷们对视一眼,都说会准时来的。
当晚,他们各自带着媳妇过来吃饭,一家人都很开心。
席间亲女儿胡曼儿也来了,她还说想去改姓,叫王曼儿。
免得顶着这个姓每天都恶心。
王春燕很支持,但是成年人改姓挺麻烦的。
户口关系、工作、生娃啥的都挂钩,牵一发动全身,最后还是劝她别改算了。
明二妮这个亲妈也在:“春燕真是苦了你了,硬是忍到现在。”
她心疼地看着王春燕,为女儿终于解脱了开心,也为女儿难过。
23年的人生啊,耗在这个男人身上真是还不如养条狗。
带大两个继子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一个个拿她当老妈子使唤。
要不是为了曼儿的婚事顺利,王春燕会这么忍耐?
胡曼儿当然知道姥姥的意思,当场给亲妈跪下:“妈您放心好了,您就我这一个女儿,我指定养您终老!”
她从小是个孝顺孩子,没有胡莲儿那样聪明的脑袋,也没有胡光宗天然继承人的身份。
但是对亲妈王春燕是诚然的孝顺。
长大了,慢慢的知道自己的存在就是亲妈的枷锁。
胡曼儿心里有一种愧疚感,她是风筝线,困住了亲妈自由的一生。
王春燕眼里含泪把女儿扶起来,语气哽咽:“你这傻孩子,妈不用你养,跟林朝过好日子就行。”
嫁给胡向南,她后悔万分,生下胡曼儿,她从没有后悔过。
哪怕要在胡家待到女儿成婚生子,都无怨无悔。
没孩子的人可能不懂,孩子真的会拴住娘,一颦一笑都是娘的牵挂。
母女俩抱头痛哭,最后还是宾客们把她俩劝好的。
胡曼儿眼眶红红靠着林朝,她并没有觉得王春燕离婚是件羞耻的事,反而极力支持。
在婚事上听从长辈意见嫁给林朝,很努力的生娃,就是希望亲妈能自由。
她知道,娘唯一的牵挂就是自己的终身大事。
胡家根本不值得王春燕为此耗费光阴。
不过现在总算苦尽甘来,大家庆贺一番,心满意足各自回家了。
林朝和胡曼儿家离得近,慢慢踱步回去,在夜晚的月光下呼出白气。
胡曼儿想了很多,惆怅的说:“要是我没出生就好了。”
那样的话,王春燕根本不需要等这么久,也许找个由头打闹一阵,早就离婚了。
而不是等到现在头发都开始斑白。
林朝拍拍妻子的肩膀安慰她:“你别这样,妈就没后悔过生你,往后咱多孝顺不就好了?”
他是明二妮和王春燕擦亮眼睛挑的,三观很正。
说的话也是从实际出发,并不排斥还要孝顺丈母娘。
第359章
夫妻感情
要知道这年代,孝顺这个词是有特定对象的。
男方要求的孝顺,是孝顺男方的父母,如果女方孝顺她自己的父母,那叫吃里扒外。
林朝能主动提议孝顺丈母娘,已经算不错了。
哪怕是装装样子,也比有些男人说都不愿意说要好多了。
而且依胡曼儿对这男人的理解,一根筋的他说到做到,肯定不会随便乱说话。
瞄了瞄四周围没什么人注意到他俩。
胡曼儿开心极了,抱着男人的臂膀摇晃:“你真好,那咱一起孝顺公公婆婆还有咱妈。”
稍稍的玩弄了一下语言的艺术。
公公婆婆放在咱妈前头,给足面子,自己赚了里子,多好。
林朝摸摸她的头:“你啊,回去好好照看志高就行,家里赚钱的事有我呢。”
男子汉大丈夫,养得起父母就养得起丈母娘,多干点活的事儿。
再说了,就王春燕这勤奋劲儿,还不知道谁养谁呢。
胡曼儿把头依靠在他肩膀上,心里的幸福感都要满溢出来。
有些人是先恋爱再结婚,有些人则是先婚后爱,她就是后者。
林朝这个人看着不出众,但是三观非常正,光一个尊重女性就已经甩90%的男人一大截了。
也是嫁进来,胡曼儿才知道女人原来是可以撒娇的。
而不是在胡家,被父亲唾骂上学了不能给家里赚钱,不给哥哥姐姐烧饭。
她一直以为天底下的男人都跟亲爹一样非打即骂。
曾经在谈婚事的时候一度恐惧婚姻,生怕跟在娘家一样受苦,活的怯懦。
是亲娘和姥姥耐心的开导才让胡曼儿勇于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她在婚前和明二妮学了很多,对待男人就要先观察。
看清楚男人是什么类型的,再决定怎么对待他。
要是成熟男人,那她就要小鸟依人,各种顺从服帖,暗地里引导林朝做她想完成的事。
要是没成熟还幼稚的男人,那最好成为知心大姐姐,开导鼓励人。
反正目前来看,胡曼儿对于自己装小女人还是很有心得,每次都能达到目的。
别说什么她心机深重之类的鬼话。
伟人都说过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那她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家庭和谐就行了,林朝说不定还愿意让她骗呢。
现在孩子都生了,还能退货不成?
胡曼儿满心欢喜的挽着林朝的手回家,去看婆婆带着的宝贝儿子。
一家三口甜甜蜜蜜。
向立国和王春婷回家后,王春婷才知道今天上午向立国去给大姨子撑腰了。
她心急如焚,赶紧检查男人身上:“你去帮忙,身上有伤吗?”
向立国抱住她:“放心好了,只是去看着胡家别让人乱动,我们根本就没动手。”
胡家在王春燕接连爆出的两个大雷下,根本没有动手的勇气。
甚至合理怀疑,她还多的是后招。
王春婷这才松了口气:“孩他爹,你可吓死我了,这种事以后机灵点,千万别伤到了。”
她满眼都是心疼自家男人。
可不嘛,姐姐重要,孩他爹也重要啊。
被关怀的眼神看着,向立国笑了:“我一向谨慎,其实没什么大事的。”
在县城里jing察挺多的,一般出不了重大事故。
打架很快就会被制止,大家有媳妇孩子,为了后代着想也不会打得太狠要人命。
起口角打闹常有,出人命很少见。
王春婷摸摸他的脸,嗔怪他一眼:“你啊,差点给我吓坏了,别不当回事,还是要自己小心。”
说完还不满意,捶了他肩膀一下。
那力度跟小猫挠痒似的,根本没有一点痛感。
被媳妇管着,向立国反而心里得劲:“知道了,我告诉你就是想说今天上午记假了,下个月发工资要少五毛钱。”
本来可以换班,但是事出紧急来不及找顶班的人,只能请假。
他起初工资是临时工的15块6,转正涨了一些,这些年的工龄涨了一些,已经三十出头了。
请假一天扣一块多点,半天大概是五毛多。
王春婷是会计,两人工资都是她一起领,没当回事:“少就少呗,你人好好的就行。”
向立国抱了抱妻子:“行,我一定注意,先睡吧。”
两人第二天还要工作,就赶紧睡下了。
厂里待遇好,工人们都特别有干劲,生怕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厂里生产任务跟不上。
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上班摸鱼这个概念。
他们想的是一定要干得又快又好,还经常和别人交流经验。
晚上喜欢早睡,第二天精神奕奕去上班。
王春婷更注重这一点,作为会计要是月中还好,能稍微放纵一下。
月底要给全厂人算工资,月初还要算全厂预算,这时候的她们算盘都要打出火星子来。
一般人根本不敢月头月尾去会计室。
第360章
婚前焦虑症
向家在家宴上知道王春燕离婚时,都有点诧异。
就是有一种新闻发生在身边的新奇感,并没有对离婚这件事本身产生什么不好的情绪。
但凡日子能凑活过,没人会去离婚的。
王春燕明显是跟胡向南真的过不下去了,才会离婚。
张及第还感叹:“春婷,你姐不容易啊,等女儿结婚生子才离。”
忍了这么些年,给继子女一个个养大了还照顾月子,硬生生忍到胡曼儿孩子周岁站住了才离。
不得不说一句佩服。
王春婷看着向有志跑来跑去,笑弯了眉眼:“不过现在大姐能自由就好。”
她本来不想说,毕竟是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