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405章取走文件
她送不安全,兵哥哥们也别太高调,便衣过来取走,一路上还是要小心。
周子豪和老鬼两个敌特浮出水面被抓获,如果还有接应人员黄雀在后,这一顿忙活不就没意义了?
门卫室里的大哥见到她有重要东西上交,立马就安排了人去jun营报信。
他的任务就是保卫向绵绵的安全,不会擅离职守,至于其他的事是领导们操心的事,他不管。
向绵绵和门卫大哥说完,就回家了。
她很开心,走路都是雀跃的,走着走着,摸到手上的茧子心生感叹。
持笔太长时间,画的设计图太多,手上起茧子挺正常的,可是她原本不是想做咸鱼的吗?
没想到啊,十几年寒窗苦读没写出来的茧子,画图画出来了。
正感慨人生呢,顺着家家户户的灯光,向绵绵走到了家门口,就听见大爷大妈们又聚在一起唠嗑。
这次他们聊的内容还挺正常,东家长西家短,没有上次小孩子不能听的炸裂消息。
杨三娘端着饭碗:“你们听说了没,秦家大姑娘秦万万下乡了哎。”
有人接话:“华国人民万万岁那家?这名儿忒好记了,不是说这姑娘读了中专在甲烷厂上班,咋可能下乡?”
众人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消息不太真实。
家家户户都逃不过下乡,女儿虽然是首选,但是谁也不会让一个出息的女儿下乡啊,谁这么傻?
甲烷厂对手艺要求高,不可能随便顶替,秦万万留城按理来说保险得很。
冼妈都笑她消息不真:“杨三,你糊涂了?他家去的是老小秦岁吧,秦万万这姑娘多好,不可能下乡的。”
冼妈关注秦万万当然不是闲得没事,她原本打算三年后给儿子求娶这姑娘。
她对李桃一万个不满意,只等着三年之约一满,立马休掉李桃找个新儿媳妇,那当然要从现在看起。
冼宝根岁数大点也不要紧,男人嘛,二十多娶个刚满二十的女孩子不是很正常?
再说了,年纪大点会疼人,有过两任媳妇也不打紧,反正就一个闺女冼大丫,过两年正好是能带弟弟的时候。
秦万万现在十七岁,两年多后就差不多二十,正好是要出嫁的年纪。
那时三年之约正好到期,冼宝根直接捞一个未婚姑娘,长得不错有工作,岳家又是县城本地的,多好的事?
尤其是秦家重男轻女很明显,她不用操心秦家不嫁女儿这件事,只要给的价格够高就行了。
冼妈是完全没有想到冼宝根和李桃水火不容,只能被迫改计划,打向丽丽的主意。
但是秦万万这个预备儿媳妇的人选她也没放过,可以介绍给侄子外甥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会儿突然听说下乡了,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
他们没有想过女儿会主动离开家,都以为是秦家舍弃了秦万万,觉得这件事像天方夜谭。
杨三娘炫耀着得到了第一手消息:“我表姐的外侄媳妇嫁的人家在下乡青年办工作,这事儿保真!”
第406章
于盛瑞定亲
听得向绵绵在旁边使劲掰着手指头算关系,还是没算明白。
她知道秦万万报名下乡,甚至还知道jun队的人去截胡,这会儿人隶属部队了,所以没关注下乡的事。
冼妈皱着眉头:“那秦家有病吧,这么个好的姑娘送去下乡,脑袋肯定有问题!”
未来的侄媳妇、外甥媳妇被人搅黄了,能不生气么?
田大爷默默鄙视她:“你家不也对招弟赶尽杀绝么,人好容易有个工作,你把她逼得都抹脖子了。”
当初冼家为了能娶到李丽,是要拿冼招弟的工作换儿媳妇到家的。
没想到冼招弟平时不声不响,在紧急关头一出手就是闹到妇联,拼了半条命终于断亲成功了。
这事在家属院也属于轰动一时的新闻,大家都有印象。
于是话题从秦家的事转成了冼招弟最近又上报纸,这次是她参加民兵训练得了第一名,报纸上的照片英姿飒爽、风华正茂。
跟以前养在冼家时的唯唯诺诺,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听了他的话,冼妈的脸绿了又黑,像打翻了调色盘:“要你管,老不羞的盯着我女儿干嘛?!”
他家又不是没长眼睛,当然看到了冼招弟的英雄事迹刊登报纸。
现在冼招弟有多风光,他们就有多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傻,要当着女儿的面聊把人嫁给脑瘫?
要是委婉点,现在说不定大女儿努努力当官了,他们也能享福啊。
嗐,悔不当初的冼家从此就收敛多了,绝不会给女儿们当面透露人生大事,还指望剩下的四个女儿卖个好价钱呢。
还要教育好不能学她们大姐,要为家里源源不断贡献才行。
田大爷被冼妈噎了一句,脸色也差:“你敢做还不敢让我说了?我都能当她爷爷了,你看别人脏,自己也干净不到哪去!”
难道是他逼着冼家把冼招弟往外赶的?
还骂他是老不羞,冼家做这些事的时候才是完全不知羞!
田大爷和冼妈说着话越来越激动,眼看着又要打一场,两人昨天那场打的血印子还没消下去呢。
杨三娘和众人赶紧把他俩拉开调停。
吃瓜群众们对视一眼,还是不能当众讲家属院的八卦,太容易打起来。
有人冒出来说:“我知道秦家为啥要让秦万万下乡,因为于家二姑娘于胜瑞定亲了,和她上司的儿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吵吵嚷嚷的局面瞬间就冷静下来了。
他们的眼神都聚焦在这个人身上想知道内情。
杨三娘第一个发问:“于胜瑞嫁人跟秦万万定亲有什么关系?”
这俩又不是一家人,能扯上啥关系?
知情人得瑟的说:“
当然有关系,秦家想的是秦人民娶于胜瑞,秦万万换亲给于胜利,你想想秦万万下乡意味着什么?”
两家亲事告吹了呗,这还有什么其他解释吗?
难道里面还有其他八卦?
所有人眼睛都亮了,他们纷纷催促起这些知情人士,想知道第一口瓜。
知情人也不吝啬:“你们不知道啊,秦万万在下乡之前,去秦家所有人工作的地方大闹一通,秦家和于家的亲事就告吹了。”
秦万万的那一闹威力之巨大,比她自己想象的还要猛。
小县城的人都很在意名声,因为一旦名声臭了,想换城市可没有那么容易。
再加上这时候思想传统,讲究一个落叶归根,人们对老家的执念是非常大的,轻易不会换地方白手起家。
秦万万为了泄愤,去每个工厂大闹一通,却误打误撞正中秦家薄弱缺点,让他们成为了街坊邻居的笑柄。秦万万闹了之后心情舒畅,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秦家的人面对残局。
第一个接受暴击的是秦人民。
于胜瑞的舅舅任淼当天回家就跟他姐说了,秦家的姑娘不同意,还闹得厂里人尽皆知,这门婚事赶紧拉倒吧。
于妈有点不信,坚持觉得这姑娘好,想继续跟秦家换亲。
谁知道她男人于连仁立刻就被传唤了,妇联的人帮着秦万万差点把他顶上的乌纱帽掀掉,这下根本没有缓和的余地。
在于连仁浑身冷汗回来后,于家坦诚布公地聊了一下。
于连仁觉得自己眼光不够好,怕耽误了儿女的前程,就问于胜瑞有没有好对象,要是人品可以,他让女儿婚嫁自由。
主要是怕压榨狠了,于胜瑞豁出去了学秦万万,还是多出点彩礼钱免灾吧。
巧的是于胜瑞还真有好人选,是她上司的儿子,只是家里指望着她的婚事给弟弟娶媳妇,她不敢不从。
第407章
双宿双飞
公职人员最怕家里人去闹,于家但凡去一趟她的单位,于胜瑞就没有前途可言。
所以一直忍着家里的换亲要求,加上秦人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不能说是个很坏的对象,于胜瑞就没有反对。
这会儿听说家里放松了要求,她立马就把这个人选说出来。
两人其实早就暗生情愫,可惜男方家里三个兄弟没有妹妹,根本没办法满足于家换亲的要求,只好眼巴巴的看着于胜瑞嫁人。
于家一听,这个人选好啊,能帮于胜瑞往上爬,还能让闺女对家里死心塌地。
最重要的是能让秦家断了换亲的念头,立马就走起了提亲流程。
等秦家知道的时候,于胜瑞都在家属院里发完订婚的喜糖了。
秦家当然去闹过,但是当时秦爸和于家父母口头说好的秦万万和于胜瑞换亲,又没有什么证明。
再加上秦家这会儿拿不出交换条件秦万万,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秦人民在家里感觉天都塌了,他甚至埋怨起秦岁不够优秀,不能作为换亲对象给自己换个媳妇回来。
又因为重男轻女、秦爸和于妈的流言蜚语,秦家在婚恋市场遇冷。
好人家的女孩根本不考虑秦人民,稍微差一点的女孩秦人民又看不上,就这样僵持着。
知情人把秦家的情况全都说了一遍,叫在场的人都吃饱了瓜。
田大爷咂咂嘴:“照你说的,这不太对啊,秦万万下乡了,秦人民就找不到媳妇了?一个大男人不可能……”
那么窝囊吧。
他想说的后半句是这个,秦人民好歹有份工作,怎么会连媳妇都找不到?
杨三娘白了他一眼:“叫你读书你非要去喂猪,都说了秦家名声不好,好女孩看不上秦人民,秦人民也看不上差点的。”
总而言之,秦人民觉得自己年轻,晚两年结婚也不要紧,多得是好女孩任他挑。
虽然对于胜瑞余情未了,但是心里的白月光不耽误他娶妻生子。
冼妈难得和杨三娘统一战线:“就是,你们男人能挑对象,女人就不能挑了?”
随着妇女权益的兴起,这一代的女孩们大多在家里有话语权,要是读书好有工作,一般婚姻自由。
像秦万万家里这种毕竟是少数,秦家眼皮子太浅了,只看到眼前利益。
县城到处用四四方方的字体、大红油漆刷着各种各样的标语,例如:
男孩女孩都是宝,大家都来争养老。
关爱女孩,善待老人。
关爱女孩就是关爱民族的未来。
这一系列的大红字刷在墙上,每天看啊看,加上收音机里的政策每天都在播报,重男轻女现象也逐渐减少了。
要是有些人做的太过分,厂里的厂委和妇联都会来找你上课,直到人合格为止。
说重男轻女现象消失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到21世纪仍然有这种事存在。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女孩子都拼了命的争取考上中专找到工作,这样就能够主宰自己的一生了。
在场女同胞的怒目而视下,田大爷赶紧举手投降:“能能能,女人当然能挑,我是想说秦人民这么挑,可不太妙啊。”
女性权益的增加,相对应的就是女人更理智的面对婚姻了。
秦人民瞧上的那些女孩子一个个都不是傻白甜,但凡傻一点,都混不到秦人民看上的地位啊。
加上有于胜瑞这样的珠玉在前,秦人民的眼光已经低不下来了。
杨三娘无聊的扇飞虻子:“行了,你又不是人家爹妈,操心这个干什么?”
别跟她说什么是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这就有点犯众怒了啊。
田大爷摸摸鼻子:“话赶话说到这了,唠唠嘛,说起来你们想知道胡光宗和胡莲儿的后续不?”
在场的人眼睛全亮了,仿佛夜里的星光。吃瓜居然还能吃到后续,在场的大妈们都在催促田大爷别磨磨唧唧,赶紧说。
田大爷翘起嘴角,很享受大家汇聚的目光:“还能咋样?胡家嫌丢人,给他们都踢出族谱了。”
这个胡家并不是单指胡老二的小家。
而是胡氏宗族的大家,听闻有兄妹乱lun这种违背天理的事情,胡家族老们震惊得赶紧请出族谱,朱批除名。
就是在族谱上用红笔写上两人的名字和当天日期,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属于胡家。
胡家三兄弟也因此被族老们叫过去批斗,痛斥他们家门不幸,有这样丢人现眼的后辈。
别的就算了,谁家没点糟心事?
可是闹出亲兄妹之间的丑闻,还是让见多识广的族老们都开了眼界。
第408章
柳条的作用
男男女女之间不就那点事,他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千算万算没想到,胡光宗和胡莲儿这一对是真打破了下限,一个娘胎出来的,同父同母啊!
这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冼妈搓了搓鼻子:“赶出族谱那是应该的,我们说的是胡光宗他媳妇,还有胡莲儿她男人怎么说?”
这么大的事发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想到了会赶出族谱。
如果只有家里人知道,那还能秉持着家丑不外扬,就当这事没发生过,照常过日子。
可是都闹到人们议论纷纷的程度了,胡氏宗族不给点反应是不可能的。
田大爷笑笑:“还能怎么样?胡光宗他媳妇立马就回娘家了,闹着要离婚,舍不得两个娃一起带走了。”
王春燕和胡老二离婚后,胡光宗媳妇就没有婆婆帮忙带孩子,本身就很烦。
结果没想到啊,胡光宗居然给她来这一出,闹得所有人都看她的笑话,一气之下就回娘家了。
母亲天生舍不得娃,胡光宗媳妇觉得孩子是无辜的,就带走了。
杨三娘觉得这个媳妇儿不清醒:“都回娘家闹离婚了,还带孩子?我看她是好日子过够了!”
按理来说,孩子就应该留给犯错的胡光宗,可别耽误了女人找下一家,虽然冷酷无情,但是这个方案是最优解。
要断就断干净,留着孩子在身边,日后有得她受的。
冼妈附和了两句:“就是,再婚的话谁愿意白养两个孩子?他媳妇真糊涂。”
人要活的现实一点,想想陈二妮带着两个女儿都没什么人接纳,胡光宗媳妇儿可是生了个耀祖。
再婚的话,别人不会给胡光宗白养儿子的,根本找不到好人家。
一群人唏嘘了一下母亲再嫁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替胡光宗媳妇感到不值,又聊起了胡莲儿的下场。
现场恰好有个知情人:“他男人当天知道消息的时候,就把胡莲儿的铺盖卷扔出来了,还折了柳树枝抽打自己全身。”
传说中,冥神神荼、郁垒在抓到鬼魅之后,会用柳树枝把他们捆绑起来喂老虎,人们认为柳条克制阴祟。
所以人们觉得阴气晦气的时候,会用柳条抽打全身衣服。
冼妈觉得合理,立马问:“那胡莲儿去哪了?回胡家啦?”
知情人想了想:“嗯,除了胡家她也没地去啊,根本找不到外祖家,她娘不是说流亡到咱这,找不到家族嘛。”
在场的人都神色诡秘起来,一副支支吾吾不敢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