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2章

    亲戚间的有来有往做面子,总比直咧咧的还钱好多了吧?

    一般来说县城嫁女儿就是要给亲叔伯做礼节,先塞几块钱红包给叔伯,等到正式婚礼的时候添几块钱,在婚礼上返回来。

    这样显得女方娘家实力丰厚,也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味。

    但是约定俗成的风俗就是这样,家家户户都这么干,谁也不能太出格。

    向铁柱已经被媳妇的话说服了,这时候卖糕点的人不耐烦的说了声:“啧,你们还买不买糕点了?”

    他俩这才发现自己挡住了人做生意,赶紧付了钱把糕点拎走。

    再次出发,袁惠妹坐到后面的板车上,向铁柱继续拉着她走:“可是这钱还是有点太多了,咱拿着……”

    他是知道向红旗每个月要给向老太20块赡养费的,这笔钱碾压了别人家数倍。

    想也知道二哥有多难,在县城里添置房产,儿女挨个读书,还马上结婚,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这十几块钱也不知道是怎么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向铁柱拿着钱有点烫手。

    袁惠妹劝不动了,破罐子破摔:“那你把钱还回去,反正你刚刚也用的是自己的钱买糕点,你看你二哥打你不?”

    她敢打一万个包票,向红旗不把向铁柱这死脑筋打一顿出来,她就跟向铁柱姓!

    向铁柱冷静下来,设身处地的想了一下,缩了缩脖子不敢说话。

    他想想要是自己过得还行,二哥向红旗来他家里送礼,结果自己回了十来块钱的私房钱,还被强塞回来,只会怒火中烧。

    亲兄弟也不能这么明算账啊,和两家人决裂有什么区别?

    向铁柱嗫喏地说:“丽丽她是不是还有个龙凤胎兄弟立华?你打听到他啥时候结婚了没?”

    他觉着向丽丽结婚,作为叔叔送礼节十几块太惹眼了,再来个向立华刚好均摊。

    还别说,袁惠妹真的知道这个消息:“甭想了,人家参jun,结婚是要向上打申请报告的,二嫂都催不动他结婚呢。”

    向立华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埋伏着,他枪法属实准,加上望远镜如虎添翼。

    这人已经被亲娘张及第下了无数次通牒,必须赶紧带个儿媳妇回家,要求是女的活的就行。

    但是马上都21岁了还是一直没有消息。

    搞得向绵绵有时候脑子一歪异想天开,觉得这个哥哥是不是喜欢同性啊?

    别怪她这么大逆不道,主要是这种可能性太高了,不是有句俗语说,当兵过三年,母猪赛貂蝉吗?

    第462章

    回家啃老

    向铁柱摸摸脑袋,感叹一声:“咱家钢炮还不知道能娶谁家闺女呢。”

    他不用操心侄子,向立华这种参jun的挺受欢迎,再加上向红旗家里条件不差,娶儿媳妇顺理成章。

    反而是向立威这小子的父母是农村出身,哪怕在县城有了工作也不好找对象。

    夫妻俩有想过给向立威在农村娶个能干的媳妇,也多的是小姑娘愿意嫁给他,可向立威不干。

    他觉得自己如果有实力去城里工作,娶个城里的媳妇才不至于两地分居,哪怕岳丈家条件差点也行。

    如果没能力考不上工作,那就老实回村里娶媳妇孝顺父母。

    向立威不光这么想,还跟父母沟通过,这一席话有理有据、条理分明,很快就把向铁柱夫妻俩说通了。

    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跟媳妇儿两地分居,许久见一次面呢?

    现在向立威如愿以偿考上了县城的老师工作,向铁柱就知道这孩子打算在县城找媳妇,问题是家底薄,怕人家看不起呀。

    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

    如果娶到和自己能力太不匹配的媳妇,容易引来祸事。

    袁惠妹显然也想到了当年儿子的那番话:“行了,儿孙自有儿孙福,咱努力再干两年,给他攒点钱娶媳妇。”

    向铁柱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把脑子里的那个念头说出来。

    但是他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色暗淡了眼睛却越发明亮,仿佛下定了决心,要给儿子闯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回去没多久,袁惠妹就发现丈夫仿佛变了个人。

    啊,别误会,不是向铁柱去外头拈花惹草了,而是不知道从哪学来一番甜言蜜语,整日围在向老太身边尽孝。

    也不能说突然学来的甜言蜜语吧,向铁柱其实从小就会哄向老太开心。

    他只是经历侄子向立民的死亡,看透了向老太骨子里的薄情寡义、专横独权,不屑于再跟亲娘上演阖家欢乐的假戏码。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多年没使用的技能,重温一下很快就上手了,向铁柱在大嫂陈大丫愤恨的眼神里,把向老太哄得开怀大笑。

    作为唯二还活着的儿子,向老太又不疼向红旗,哪能不疼他?

    只是这小子一直跟头倔驴一样,不给她服软,向老太也低不下那个头,给儿子低声下气求和,两人就这么僵着。

    结果向铁柱去趟县城居然想通了,主动递台阶给亲娘,向老太可不就顺坡下驴?

    她瘫在床上不能动弹,嘴也含糊不清,可是抚摸小儿子向铁柱的头时,眼神里仍然充满怜爱。

    向老太甚至还主动从床头柜子里,哆嗦着手翻出一些钱给小儿子。

    要是辛辛苦苦侍候婆婆的陈大丫看到这一幕,指定就要破防了,甚至还要破大防,怒斥这死老太婆丧良心。

    别看向老太瘫了,而且也说不出完整的话,可她依旧是向家大房的掌家人。

    主要是二儿子向红旗那每月20块赡养费实在是惹人艳羡,陈大丫被她威逼利诱,只能乖乖服侍她。

    被赡养的向老太把持着巨款和日后的钱,高枕无忧。

    陈大丫当然想过给向老太一顿死打,再问出存款在哪,自己就可以成为新的掌家人作威作福。

    可是向家村那么多人,不会眼睁睁让她干出这种不孝不义的事情。

    再加上小叔子向铁柱就在隔壁起了房子,向老太这里发生的动静,他一墙之隔听见了很快能赶过来,陈大丫只能作罢。

    甚至在向老太板着那张脸阴沉着眼睛时,陈大丫不由自主的就变回了那个小媳妇。

    就像是小时候给牛上了鼻环,一扯它就会痛,它知道自己摆脱不了鼻环,长大后哪怕有能力,也习惯性的不挣脱了。

    习惯的力量很强大。

    向铁柱拿到这些钱,心里很复杂,却仍然没停手。

    他知道这些钱都是二哥向红旗给向老太的孝敬,自己这个举动算是什么,从二哥身上吸血吗?!

    但是向铁柱没有其他的选择,他可以为了自己的自尊心,清高的不待见向老太。

    哪怕就住两隔壁,他也不会来多看看向老太。

    可儿子向立威的未来怎么办?

    他在地里刨食那么多年,只能把四个儿女养活、上学,兜里再也掏不出多的钱了,去县城安顿向立威租房还要靠二哥接济。

    现下从向老太手里啃老,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

    喜闻乐见的是,向老太宁愿让向铁柱啃老,她一个人太寂寞了,陈大丫被她训得跟鹌鹑似的不敢吱声。

    本来有个向瑶瑶是向老太养大的,祖孙俩能说会话,结果已经不知所踪。

    长孙向立功成家了,也有许多农活要干,不可能天天围着向老太转,向老太可不就寂寞了吗?

    第463章

    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时候出现了小儿子回心转意,对她一个老太婆嘘寒问暖,哪怕明知是假的,向老太依然甘之如饴。

    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瘫了的人基本都活不长久,腿一蹬就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从小爱重的幺子来示好,向老太喜得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要向铁柱肯来说说话,给人每次都拿钱。

    她想得明白,自己要是驾鹤西去了,这钱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反正带不走。

    那还不如在她活着的时候就全花了,给小儿子花向老太特别乐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要别把她老人家嫌!

    给外人花,她舍不得,给小儿子花了,好歹能有人逗她开心,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陈大丫愤闷不平的眼神里,向铁柱每次来向老太的屋里陪伴一会儿,从来都是空手来满载而归。

    有时候袁惠妹拿着钱都会恍惚地想,她家男人是不是在出卖色相啊?

    只需要付出时间跟亲娘聊聊天,这些钱就跟日结工资一样源源不断的进了他家的口袋,有点过于离谱了。

    向铁柱可不知道自己媳妇在腹诽自己当鸭:“今天娘给的钱,你记好账。”

    他摸出了一沓钱,面值有大有小,粗略一看将近十几块。

    摇摇头挥去脑子里可怕的想法,袁惠妹接过钱,赶紧数好了记账:“嗯,知道了,这些天加起来都有500了呢!”

    她挥动笔杆子,在本子上记下今天的12块,一算这个价钱总和,觉得有点咋舌。

    这才多久啊?个把月的时间!

    早知道向铁柱舍下面子,靠脸就能在向老太那里刷出这么多金币,她老早就把人送过去了。

    唉,要是世间的钱都这么好赚就好了,她真羡慕有个这么富裕的老娘。

    向铁柱听到这个数目并没有多开心:“你别漏记了,咱到时候要把这些钱分成四份的。”

    这些钱又不是从外人那里赚进来的,完完全全是剥削了二哥向红旗。

    他分成四份,也有自己的理由。

    向家兄弟四个,这些钱作为向老太留下来的,一人一份。

    他三哥向红武19年前意外去世了,当时娶了媳妇徐春生了三个娃,只养活了个女儿向一一,剩下俩出意外早夭了。

    一个是长子向立业五岁时调皮下水游泳,脚抽筋被水草缠上,淹死了。

    一个是次女向梅梅养到两岁,过年杀的年猪靠蛮劲儿挣脱,把她拱倒,就这么后脑壳朝下当场命丧。

    只剩下刚出生几个月的三女向一一还好好活着。

    三嫂徐春本就经历儿女去世,身体病怏怏的不是很好,再惊闻噩耗当家的也离世了,当场白眼一翻昏迷不醒。

    徐家闻讯立马来闹,硬是把向一一和徐春带回家了。

    主要是向老太嫌弃这个儿媳妇没给向红武生下儿子传宗接代,干脆任由他们带走徐春。

    她当然不想孙女向一一被带走,不管怎么说也是向红武唯一的后代,可这孩子还在襁褓中,离不得亲娘。

    再想想养活一个没断奶的孙女要多大的力气,向老太干脆放弃挣扎。

    然后经过商议,几年前向铁柱的小儿子向立正已经在族谱上过继给了向红武,给三哥做儿子。

    这是为了保证向红武的香火不断绝。

    为向红武摔盆打幡当然是来不及,人早就入土为安了,日后清明、中元节和过年,向立正作为儿子总要给人上柱香、烧纸。

    农村里就看中这个,香火不断就证明他的后代仍然挂念先辈。

    本来是想从大哥向红文家里挑,他家也有两个儿子,向立功和向立世,原先也定的就是小儿子向立世过继给三伯那一房。

    没想到这小子身体不好,发烧久了转成肺炎,一直病怏怏的活着。

    给向红武选继承人的时候,大家都默契地没提他,属实是不知道人能活多久。

    大哥向红文本就只有两个儿子,总不可能让唯一完好的儿子向立功过继给三伯当儿子吧?

    这不扯淡吗?向红文第一个就不同意。

    二哥向红旗就更不用说了,老早签下断亲书,多少年都没回来看一眼,生再多儿子也不能商量过继的事。

    于是就只剩下向铁柱的小儿子向立正可以过继了。

    向铁柱把从向老太那里哄来的钱分成四份,当然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

    他两个儿子这样一来,就有了各自安身立命的本钱,靠着这笔向老太给的钱,不管在县城还是农村都能活的很滋润。

    也许有人骂他无耻,自家两个儿子不是得了两份家产吗?

    但是向铁柱自认已经做到尽量公平了,向老太也愿意配合,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第464章

    一栋楼的归属

    向家村这边发生了哄骗孤寡老人啃老事件,外人都不知道。

    哪怕知道了也没什么,向铁柱是向老太的亲儿子,人母子俩感情好,给小辈一点钱花用不是挺正常?

    说句难听的,向老太一蹬腿,这些钱本来就是儿子们分。

    在县城努力工作的向红旗并不知道自己还有份遗产待继承,他哪怕知道了,也只会神色淡淡的说一声哦。

    对这个亲娘,他已经没有任何期待了,除了赡养费向红旗不希望两人再有交集。

    至于把自己的小金库给了向铁柱,他是看弟弟一家和他一起吃饭时手上粗糙的劳作痕迹,心里不忍。

    向红旗自己因为打造钢铁零件的时候,手上避免不了受伤,所以手也粗糙。

    可是对比起来,向铁柱的手就更加惨不忍睹了。

    他的手非常的粗壮,是因为经常使大力气劳作,每一个指甲上都有厚厚的一层泥土色洗不掉了,而且大伤小伤不断。

    有些旧伤已经结痂化成疤了,有些却是新伤,还皲裂着鲜红的肉。

    伤口连包扎的痕迹都没有,乍一看,不像是一个40多岁人的手,反而比向红旗这将近50岁的人还要苍老。

    脸上风吹日晒的苍老痕迹也自不必说,向铁柱比二哥向红旗看起来老了十岁。

    当然,兄弟俩的苦难并不是谁更多谁更少的问题,向红旗为了琢磨自己的技艺,也是花了苦功夫的。

    可是一转头看到弟媳袁惠妹的手和脸也是这样,向红旗难免心疼他们。

    看到自己弟弟过的这么苦的时候,但凡有点兄弟情的哥哥都做不出独善其身的决定。

    再想想两个兄弟已经去世,只剩他俩,他就拿了自己小金库给向铁柱偷偷塞兜里。

    他不年轻了年近半百啦,世事无常,身边熟悉的人越走越多,谁知道和这个兄弟什么时候就天人永隔?

    人老了就念旧,会不自觉念起旧人的好,忘却旧人的缺点。

    不过给私房钱这事,向红旗是真不敢跟张及第说,生怕两人意见不合又闹矛盾。

    他只能期望弟弟弟妹机灵点,收下私房钱赶紧回老家不要找过来,不然当面对质就露馅了。

    抱着这种忧心向红旗去上了夜班,第二天中午回来的时候专门找邻居打听了一下。

    当听到邻居说向铁柱他们没有回来过的时候,向红旗悬了一晚上的心这才放下来,看来弟弟懂他的心思了。

    为了防止意外,向红旗还在张及第下班回来的时候试探的问了问人。

    他不敢直接问向铁柱来家里找人没有,选择从向立党的事说起:“孩他妈,你发现没有,最近老三挺奇怪的。”

    总感觉这孩子好像瞒着他们什么似的,也不知道沉默寡言的性子是随了谁。

    张及第正在换被套,要先把之前固定厚被子时缝上的线全部抽出来:“早知道了,老三媳妇估计怀上了。”

    没想到随便扯个话题,居然还发现多了个孙子孙女,向红旗有点喜出望外。

    他走过去上手帮忙整理被子:“你咋知道的,他们俩跟你说了?”

    把洗干净的被套拿来,张及第拿出木制针线盒,开始眯着眼穿针,昏黄的灯光下有点儿看不清针眼在哪。

    她用嘴抿了抿线头,又继续穿针眼:“我长了眼睛,会看人,他俩估计还没满三个月不好往外说,你也别吱声。”

    县城里讲究三个月胎还没坐稳,传扬出去容易出意外,所以一般不会提前说。

    向红旗回想了一下,老三家媳妇好像是走路时小心多了:“成,我知道,那到时候他们住的202不是住不下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