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4章

    他知道怎么办了,进门先给师母一顿吹捧,只要哄好师母,师傅就算意见再大也只能服帖的帮忙。

    具体就参考自己和向丽丽,啥事都是媳妇比较重要。

    恋爱脑迅速的逻辑自洽,他决定去找找珍稀的邮票。

    到时候就说是向绵绵的心意,把两人的师徒关系维护好,就不愁师傅不给他介绍好人才。

    尹.人情世故.乾特别熟练,他在沙场其实干的还行,只是人总想单独出来闯闯。

    看中了这一行,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为了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绞尽脑汁的努力。

    解决了修理人才的问题,尹乾就满意回家了。

    等到第二天,向立华正式婚礼的时候,向家的几个亲家都来了,加上工友、邻居,看着也是热热闹闹的。

    由于女方只有妈妈杨葳蕤在,娶亲的流程简化了一些,向立华很快就把美娇娘杨一飞带回家。

    人生的大喜日子里,杨一飞难得的涂了点口脂,没怎么化妆也面色红润。

    由于她身上穿着绿色的军装,看起来格外英姿飒爽,和向立华一起走回来时,气势盛到爱八卦的人们都不太敢吱声。

    有些人心里忍不住犯嘀咕:这么强的姑娘娶回家,老向家可有的受喽。

    想想张及第那霸道强硬的性子,只怕每天都是明火执仗干起来,也不知道向家图这姑娘什么?

    又是个外地的,娘家帮不上什么忙,还不如就在家属院里选个柔弱孝顺的姑娘。

    家属院里的少部分人们心里酸溜溜的,他们惦记着把家里的姑娘送进向家享福,可惜全都被否定了,真是不识好歹。

    他们的想法并不重要,反正张及第是乐于接纳杨一飞的。

    主要是她自己并不能管住向立华,那还是让儿媳妇管住他吧。

    要是向立华不愿意,那么这一场婚姻还能拆散一下,可是从向立华的表情来看,他是完全乐意的。

    那这门亲事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从小到大不服管的倔牛愿意给自己套上鼻环,张及第巴不得让杨一飞管教儿子。

    第536章

    少女的愿望

    迫于杨一飞的威势下,连结婚敬茶都没有寻常新娘那种不舍离别,只有满满的庄严正式感。

    在独女的喜宴上,杨葳蕤脱下研究服,换上了一身喜庆的装扮。

    因为要闯事业的原因,她对这个女儿疏忽良多,杨一飞从小经常寄宿在亡夫的战友家,好像一转眼女儿就自己长大了。

    甚至还因为女儿瞒着她偷偷入伍,母女俩好几年没有互相联系。

    这次结婚也是偷偷的没有告诉她,夫妻两人结婚报告都已经通过了,才通知她这个母亲。

    杨葳蕤当然失落,可她手里的项目也很重要,就像她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

    人活在世,总难两全,杨葳蕤只能安慰自己,她的另一个“孩子”非常成功的试飞了,她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

    只希望女儿不要恨她。

    心里百味杂陈的看着女儿和女婿敬茶,杨葳蕤喝下了女婿茶:“你俩成家了要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做事前多想想家人。”

    她着重的看了眼杨一飞,是真为了女儿的性子头疼。

    也不知jun队里是有什么魔力,杨一飞进去之前还算是文静的女孩,一晃上十年过去,成了现在的冷面jun官。

    杨一飞面色不改,依旧是冷淡的表情,利索的接过亲妈的改口费揣兜里,就端起了下一杯敬给公婆。

    她一个人准备礼物送给未来公婆,母亲却一直失职,没人教导这些。

    都是成年人了,理性一点,她当然知道母亲和女儿是独立的个体,妈妈也有自己的事业要追求,有人生目标想要完成。

    可是在女儿的每一个人生关键点,母亲都是缺席的,怎么能不怨呢?

    别扭的母女情任谁都看出来了,只是现场没人敢摆到明面上来说,谁让杨一飞的气势太压人,不太敢说她的八卦。

    张及第夫妻高高兴兴的接过儿子媳妇的敬茶,解决一桩婚事心里轻松极了。

    两人也给了厚厚的红包:“你俩不在身边,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我们老两口在家里有你们哥哥嫂子依靠,别太操心。”

    能解决向立华这个老大难,张及第的嘴都要咧到后耳根了。

    从这小子入伍起,她可没少介绍女孩子,结果硬是五六年了没点音讯,底线都变成了女的、活的就行。

    有这样的底线在,如今一看杨一飞,那真是哪哪都满意,能做到儿子的领导,儿媳妇必然能力出众,还要求啥呢?

    婚礼的流程非常顺利,张及第有前两个儿媳妇的经验,操办的甚是完美。

    来吃婚宴的人就算有小心思也不敢暴露,酸溜溜的看着向立华的媳妇儿,嘴上却不敢说冒犯的话。

    向铁柱一家人看着侄子娶亲,他们很是开心。

    吃着桌上的饭菜,向妙妙格外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她也想来城里读书,要是能跟大哥向立威一样就好了。

    少女心里暗暗种下愿望,打算回去就努力学习。

    向立正才六岁,他惦记着和年纪差不多的侄子向有志、侄女向有凤玩,没怎么注意饭菜的好坏,快速扒拉完碗里的食物。

    吃完用袖子往嘴一抹,然后就冲着去拿抽陀螺的木棒,开心的像个撒欢的小马驹。

    作为母亲的袁惠妹操碎了心,追在身后用手绢给小儿子擦嘴:“不是给你配了手帕吗?再这样邋里邋遢,可没人跟你玩了!”

    经她观察,城里人爱干净,讲究卫生,儿子这样的擦嘴方式可容易引起小伙伴的不满咧。

    向立正挺想挣脱,可惜逃不过母亲的桎梏,只能任由袁惠妹擦拭。

    等擦拭完了,他立刻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去找小伙伴玩耍。

    虽然他和侄子侄女们差辈了,但是年纪相近,几个小孩子玩的挺开心。

    由于向家办喜事,所以门前那块平地全都坐满了吃席的人,吃喝动静闹得有点大,小孩子稍微走远了两栋楼。

    在家属院还是挺安全的,几个小孩子玩到一半,陈中突然放下滚铁环的钩子。

    他揉了揉眼睛,指着一对男女的身影:“立正,你快过来看,那是不是你哥啊?”

    虽然母亲昨天晚上才带着他见过一面,但是向立威的职业是老师,哪个小孩不会牢牢记住呢?

    向立正探头过来看清人:“真是我哥!”

    第537章

    向立威的桃花

    一群小孩子虽然离得远远的,可眼神挺好的,看清了一对男女的脸。

    男的是向立正的亲哥向立威,女人看起来仔细打扮过,娇俏可人,两人好像在说什么,由于离得远,小孩子都没听见。

    一群孩子中年龄最大的向有凤上二年级,已经有模糊的男女意识,捂嘴偷笑着说:“小堂叔,你要有嫂子咯。”

    向立正平时只顾着和小伙伴玩游戏,打水仗、打鸟什么的,闻言一脸懵。

    向有凤解释说:“嗯,就跟四叔今天结婚一样,你马上也有个嫂子要进门啦。”

    小朋友们在这嘀嘀咕咕,远处的向立威有点烦恼,他是个含蓄内敛的人,第一次遇上杭锦绣这样格外大胆的女孩子。

    杭锦绣可不管他犹犹豫豫的,只安排道:“……向大哥,那就这么说定啦,十一的时候我陪你去爬山~”

    她就这么自顾自的定下行程,还没等向立威拒绝,人已经跑远。

    青春洋溢的女孩子打扮的格外好看,身上的新裙子是热烈的橙黄色,杭锦绣就像花蝴蝶一样翩跹而去。

    向立威呆愣在原地,看着女孩子蹦蹦跳跳跑远,眼神有些黯淡。

    他试图阻拦的手悬在半空,犹豫半晌,还是没说出那句拒绝的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是想找个城里姑娘没错,可是杭锦绣实在让人高攀不起。

    两人住在同一个家属院,向立威知道她爸是学校里的教导主任,妈妈是老师,姐姐杭蓁蓁也在任教,一家人属于书香门第。

    如无意外,杭锦绣也是要当老师的。

    家庭条件太好了,人又漂亮,和他一个农村来的泥腿子实在不搭。

    反观自己长的也不算特别出众,父母都在农村种地,家里没多少钱,怎么娶人家的宝贝女儿给她很好的生活?

    向立威在原地停留了许久,才慢慢的走回向家。

    他完全不知道几个小孩子在旁边看到了全程,甚至在他走后,纷纷调侃向立正,说他马上要有嫂子,可以再吃一次喜宴了。

    向立正还不懂结婚的意义,但是他知道吃喜宴啊,热热闹闹的,大家都吃的比过年还丰盛。

    他傻乐呵的鼓掌:“好哦,要有嫂子了,要有好吃的,我回去就跟爹说。”

    鬼灵精的向有凤阻止了他:“我劝你最好别说,你大哥要是对女孩子有意思,肯定会跟你爹说上门提亲,万一没意思,搞不好你要挨打。”

    这姑娘总结的很到位,向立正最后选择听她的。

    小孩子们若无其事的回到了向家,此时婚宴已经结束,宾客们都带着自己的碗走了,只有零星几个还在扒拉剩菜。

    他们悄悄看着向立威笑了,却在和他对视上的时候又偷偷跑开。

    被嬉笑看着的向立威搞不懂孩子们在闹什么,一脸莫名其妙甩甩头,又继续帮着向家还桌椅板凳。

    人多力量大,向家很快就把场面整理干净,女眷们还在洗洗刷刷。

    虽然来吃喜宴的人把筷子和碗子带了,但是盘子都是从各家邻居那里借来的,要洗干净才能给人家送回去。

    向绵绵也在麻利的撸袖子洗盘子,她经常在家做家务,熟练得很。

    主要是她娘张及第带着大嫂王春婷和向美美、向丽丽在洗,四个女人面临着堆成山的盘子和锅碗瓢盆,太壮观了。

    三嫂安悠肚子大起来,坐小凳子上洗盘子不方便,大家体贴她,就没有让她干活。

    安悠觉得大家在忙,自己一个人坐着不像样,拿着扫帚在缓慢扫地。

    这时候还没有普及红色的大橡胶盆,用的是箍得紧密的木盆,洗碗用的也不是洗洁精,而是皂角液。

    向绵绵刚洗了几个,就被杨葳蕤拽住了。

    杨葳蕤有点心疼她,这手可是用来做研究的,不是洗碗专用:“咱先去把电报发了,明儿一早就出发,别耽误了时间。”

    发电报是要知道对面单位代码的,她要带上向绵绵合情合理。

    向绵绵听完觉得安排有道理,就跟着一起去发电报了,她和亲娘张及第打了个招呼,随着杨阿姨一起出去。

    两人带着保卫员一起出发,没有引起他人注意。

    向红旗送完宾客回来时红光满面的,儿子的人生大事上他也喝了几杯,难得如此高兴。

    第538章

    拆迁的谣言

    解决了向立华这个老大难,向丽丽年底出嫁,家里就只剩向绵绵这个幺女的亲事没着落了。

    张及第一边洗碗,一边和女儿、儿媳妇言笑晏晏闲聊天。

    本来袁惠妹作为妯娌是想来帮她洗碗的,农村里都这样,亲兄弟家办喜事妯娌必须上场,但是张及第婉拒了。

    看到人就心情不好,反正就几堆盘子,自己麻溜洗完算了。

    被拒绝的袁惠妹闲不住,跑厨房去整理战后现场,不在张及第的眼前晃。

    儿子搁县城里工作,他们做父母的在乡下离得远,以后要麻烦二伯的地方多了去了,哪好意思干坐着?

    至于给的那1200块,那是向红旗家应得的,袁惠妹甚至有点心虚给的太少了。

    粗略一算,人至少给了4400块让向老太养老,虽然没在老人身边尽孝,可他们只给回1200块,差距太大。

    就算这20年来向老太肯定用了一些,可是剩下3000多块是没问题的。

    向铁柱想还给向红旗3000块,按照老人每月用了五块来算,这20年其实1200块就够了,甚至还有多。

    但是出于为了儿子考虑的私心,最后还是平分成了四份。

    这让袁惠妹面对张及第的时候,总有一种偷了熟人钱的羞愧感,非要帮着做点什么才能够缓解。

    良知和现实在打架,内心的煎熬需要用忙碌的劳作才能镇压。

    张及第没管弟媳去哪,家里房门和重要东西都上锁了,她爱去哪去哪,别在眼前晃悠就行。

    眼见这个陌生的小婶进了厨房洗洗涮涮,王春婷继续说从她娘那儿得知的消息:

    “听说咱们这边要开挖运河了,能直通荆江,以后去省会W市可以走水运,才两个小时就到!”

    陆运由于山路弯折,最起码要四小时才能到,火车也差不多。

    向丽丽打了个哈欠:“年年都这么说,自从我们厂长说要建分厂,这样的谣言回回都这个老套路,挖运河哪那么简单?”

    当年甲烷厂厂长是向上提了个提议开挖运河,这样可以带动很多厂的发展,走水路直达沪市,卖货方便。

    但是上头一合计,挖运河是县里三年的税收,瞬间就哑火了。

    也曾向市里打报告求支援,此时全国都在大力发展经济,各个项目都缺钱,所以这件事没有结果,只能不了了之。

    王春婷犹豫了一下:“可是,听说都在划地方准备拆迁了。”

    张及第的耳朵一动,听到拆迁这个词她就有点兴奋:“拆迁?要拆哪一块,总不能是咱这边吧?”

    家里靠着拆迁,分了一栋楼收租金日子才红火起来,她当然敏锐关注这个事。

    按理来说,拆迁肯定是往人最少的地方拆,不可能再往甲烷厂这里居民聚集的地方,因为这样一来拆迁赔偿非常高。

    可是世事无常,谁能知道呢?万一正好就她家……是吧?

    再说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她想想又不犯法。

    向美美摇摇头,手上洗盘子动作不停:“娘别想那美事了,咱这刚建好的新楼房,咋可能拆咱这?”

    不愧是母女,向美美立马就知道了张及第的想法。

    她当然也免不了脑子发热,一瞬间想过拆自己家或者娘家,但是想想现实,又觉得根本不可能。

    主要是成本太高了,这么多户人家,谁拆得起?

    王春婷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听说是沿着小河边的房子都有可能,那儿之前就能走船通到荆江,只是干涸了,现在河边的房子全都涨价了。”

    县城确实有条小河,河床有十多米宽,就是水非常浅,冬天枯水期只到人的脚脖子,哪怕夏天丰水期也才到人大腿根。

    年轻人没见识过,但是老人都说这条河以前通荆江,也不知道真假。

    张及第听得眼睛一亮:“河边?立党他房子就买在河边呀,你们说有没有可能就他家?”

    王春婷其实就是为了来提醒婆婆,让小叔子别把房子轻易卖了。

    县城里有些人看到拆迁带来的红利后,就会专门钻这种空子,一有风声就去可能拆迁的地方买下来,然后坐等升值。

    虽说不一定就是拆向立党家,但是也不能被钻了空子。

    第539章

    向立党的心动

    妯娌之间当然有攀比心,但是不至于记恨到让对方错失拆迁暴富的机会。

    王春婷本来打算自己跟安悠说,可是安悠恰巧在扫地,那就干脆跟婆婆说,让婆婆转达给小叔子也好。

    想一想孕妇也不能受这个刺激,万一暴富乍喜,身上有点不痛快怎么办?

    她作为嫂子又不好跟小叔子单独谈话,那还是让婆婆转达给小叔子来的好一些。

    王春婷跟着亲妈明二妮属实是学了不少人情世故,如今也算是学到了一点精髓,方方面面考虑的都比较周全。

    张及第可就没名声方面的担忧了,她匆匆忙忙把盘子洗好,又洗了手在身上随便擦擦,就去找向立党。

    反正女儿会帮她还盘子的,盘子底下都有名字,也不怕找不到人家。

    向立党还不知道这个消息,正扶着向红旗在醒酒。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