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6章

    开个玩笑,敌人要是抓到她,让毕争先背出文件就能走,

    她是真的做不到……

    不是想不想招的问题,是杀了她也招不出来……

    向绵绵一旦全身心投入进去研究,根本无法抽身,都是靠毕争先帮忙提醒日程,不然就是无情的工作机器。

    这种状态非常利于工作,但是对身体伤害挺大。

    有毕争先在旁边帮忙看着,办公室里的研究人员作息规律多了,只是偶尔晚上还在偷偷加班。

    好在比起研发的困难重重,耐久度实验非常顺利就通过了200小时。

    当这个结果出现在领导会议上时,保稳派的领导们都闭嘴了,向绵绵版本的飞机正式登上舞台。

    另一个小组的组长虽然黯然神伤,还是恭喜杨葳蕤的成果。

    他的任务完全是1:1仿制苏国发动机,期间也是经历过许多努力,勉强达到国外的标准。

    杨葳蕤并没有因为自己小组的成果被肯定就趾高气昂,反而挺谦虚的交流研发文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付出的努力不应该被嘲笑。

    确认是自己的飞机被选中,向绵绵和同事们都挺自豪,被肯定的感觉太好了,能给国家做贡献就更棒了。

    录取的正式文件被专人收入库,她收拾好工位上的一大摞废稿,全都烧掉。

    这个操作必须当着所有人的面,生怕私藏纸张导致泄密。

    每个人都是这么个流程,并没有针对的意思,等做完这些,她还需要跟同事们一起签保密协议。

    这玩意防君子不防小人,真想泄密其实一份文件也阻止不了。

    但是能进入研究院的人已经被检查过千万遍,身具浓厚爱国之心,根本不会在外多说什么。

    有些人家里都不知道他们做什么去了,一句国家需要就消失不见。

    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心血,熬到身体虚弱,却连家人都无法照顾,只能任由家人生老病死。

    年暮时回家一看,热闹阖家欢乐的家只剩凄凄冷冷三两个故人。

    可能是老人混浊的双眼等来儿女迟来的孝顺,也可能是低矮的小坟包等来儿女慢怠的纸钱。

    向绵绵的待遇已经算很好了,她属于是县城启发的人才,被连长飞快捅到上级编入jun队,B市借调一次,长安借调一次,还能回家看看。

    名义上是挂在B市保密单位下,避免外人询问。

    毕争先的存在就是抢人大战连长胜出的证明,哪怕小诸葛的异能小队给向绵绵取了虞文代号,也不能决定她的归属。

    原本jun队是没把小姑娘放在眼里的,遴选出来的天才犹如过江之鲫,特种部队里能人异士强悍到只差能飞了。

    可是B市有人来抢,异能小队插手,连长安都发来问候,傻子都知道不对劲了。

    jun队的大佬们挥舞了砂锅大的拳头(划掉)据理力争,把向绵绵的归属抢到手了。

    所有人都是来出借,放人的程序豪爽的很,但是归属没得谈。

    这事情主要还是看向绵绵的主观意愿,她只想离家近,看了一下几个单位,欣然就接收了jun队的招揽。

    本来就想参军,如今正好如愿,在家门口的单位多好。

    她不知道jun队大佬们有多么努力,凭借强悍作风把来抢的人都手动闭嘴,只以为事情恰合心意。

    扯远了,向绵绵在收拾东西回家。

    她做的项目完美结束,只耽误了耐久度实验的时间,无法在大年三十赶回老家,大年初一早上才上火车。

    根本没有想到时间流逝这么快,一晃连过年都来不及庆祝。

    可能是过年回家的大军已经过了,火车里宽敞得不行,稀稀拉拉几个人,卧票买得轻松极了。

    初五的晚上,向绵绵和毕争先就到了县城。

    第616章

    结婚的准备

    过年期间县城已经白雪皑皑,下车的一瞬间向绵绵冻得哆嗦。

    随着出了火车站,人群渐渐稀疏,黑夜里两人走在大街上还真有点慌,人的本能就是害怕黑暗。

    毕争先在还有点光亮的地方翻出背包里的手电筒,拨动按钮让它变亮。

    这玩意儿是黄色光,没有现代的白色光闪亮,只能把前路模糊看清。

    老式手电筒和汽车的卤素大灯一样不太聚光,照射范围也没有多远,而且笨重,不好携带。

    但是在移动照明设备匮乏的七十年代,这种能照亮的手电筒都很稀少。

    手电筒是向绵绵凭借本事从长安拿到的纪念品,她被依依不舍的杨葳蕤极力挽留,可惜妈宝女离不开家。

    有时候也挺想笑的,在发动机领域的佼佼者,是个恋家的小女孩。

    除非有人能把向家全都搬迁,或者把jun部大佬凭实力“说服”,否则挖人就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长安研究院不肯放弃挖人的小心思,给她送了许多实用的礼品。

    甚至承诺了向家只要愿意举家搬迁,给向绵绵全家安排工作、房子,让她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别急着做决定。

    上头的安排是研制发动机的大奖励还要再等等,争取人才的措施先用上。

    向绵绵知道家里人不会离开故土,但是在送别的领导面前还是说了些场面话,笑着说会考虑的。

    总不能决绝地说不考虑吧,说不定日后还能有条退路。

    快要走到家的时候,她裹成圆球的身体都雀跃起来,疲惫的眼神也亮起来。

    原本以为家里人在半夜十点多都该睡了,结果进了家属院,远远看着家里居然还亮着。

    尽管向红旗上晚班,但是他只会点亮微弱的灯收拾自己,轻手轻脚怕吵到家里成员休息。

    有时候月光够亮,连灯光都不需要。

    从没看到这个点灯火通明的家,向绵绵越走越心急,跑得飞快,连拉着的皮箱都松手了。

    她生怕家里出了什么事,一个劲跑回家,什么身外之物都不在乎。

    临近家门才发现窗花、门口都是红色的双囍字,向绵绵放松下来一拍脑袋,大年初六她五姐结婚!

    正正巧赶上结婚的日子也是不容易,她舒了一口气,推开家门笑着说:“娘,我回来啦!”

    张及第在客厅里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听到这声音还以为幻听了。

    她手里正剥鸡蛋,被门口带进来的寒风吹得一激灵,才恍惚着抬头看看,却惊喜看到风尘仆仆的幺女进门。

    一家人都惊喜不已,她们担心妨碍到向绵绵的任务,根本不敢去信提醒。

    向绵绵沉迷工作,没注意到时间流逝,她只想着把大家的飞机呈现在世人前,其他已经是浮云。

    欢呼完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凑一起围炉聊天,把最近发生的事都聊聊。

    向家这边没什么大事,只是明儿向丽丽结婚,所以耽误了睡觉时间。

    刚刚大嫂王春婷和三嫂安悠在帮着干活,两妯娌有说有笑,你擦桌子我擦凳子气氛和谐。

    出月子不久的安悠在家里仍然戴着帽子御寒,她把小儿子向有杰给亲妈带,自己帮忙收拾家里,做一些轻活。

    大家本来是不想让产妇过来干活,可她出月子一个多月了,怕大嫂说闲话。

    有时候妯娌之间的感情挺难说的,凡事讲究一个公平,安悠生产完也不太想来,想了想还是出面来帮忙。

    宁愿受点累,还是别被大嫂念叨了,影响家庭和谐。

    二姐向美美则在五妹房里交代事情,交代些驭夫术。

    向绵绵和大家聊得差不多,突然有点奇怪,望了一圈家里的女将:“爹和大哥他们呢?咋都不在家,出去有事了吗?”

    端着两碗红枣蛋茶,张及第给了毕争先一碗,给了女儿一碗。

    她脸上止不住的笑容:“去给你五姐夫帮忙了,他那个车队搭上运河的东风,忙得脚打后脑勺,大家是亲戚总要帮一把。”

    第617章

    压箱底的大黄鱼

    本来以为水运会耽误尹乾的车队发展,没想到运河开挖,他忙到都快没空结婚。

    运沙土,运人力,甚至物资后勤,尹乾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三人用,招聘了好多人力也不够用。

    眼下正值年关,好多人回家过年,车队没人又任务重,急得挠头。

    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向家知道他困难,都去帮忙顶着。

    这个女婿属实会做人,需要他帮忙的时候决不含糊,甚至都不需要别人说教,急匆匆就上了。

    人就是有来有往的,尹乾这样识趣,家里人都接受了这个女婿。

    他需要帮忙的时候大家也不会吝啬,反正只是些力气活,大家能帮就帮了,都是亲戚不说外道话。

    可是毕竟结婚在即,女将们就回家帮忙准备食材和打扫卫生,不能耽误早就订好结婚的日子。

    尹乾想结婚已经是望眼欲穿的地步了,他被孝期耽误一年,盼媳妇进门盼得不行。

    事业很重要,媳妇更重要,非要选的话还是媳妇吧。

    机遇还能再寻,媳妇可不好找,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后面不知道多少人排着队呢。

    但是现在的情况还不需要二选一,能事业家庭兼顾的情况下还是江山美人都要吧。

    向绵绵回来的时机太巧了,再晚一点就赶不上姐姐的婚礼,日后想起来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她回到家跟大家聊了会儿天,精神亢奋了一阵,无法遏制的打起哈欠。

    张及第见状推着人回房:“你赶紧去睡吧,正好我今儿晒了被子,肯定热乎,这位毕姑娘也一起去。”

    对于她的身份向家人全都心里有数,非常默契的没有置喙,任由她跟着向绵绵。

    哪怕有神经稍微迟钝的,也会被家庭里的其他成员暗搓搓提醒,看着幺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正常家庭哪里想得到这种待遇?

    毕争先一直在观察着向绵绵的状态,看她确实想睡觉,就把人拉去屋里睡了。

    论起做家务,家里有许多好手,不需要向绵绵顶着疲惫的身心帮忙操持,她能休息好就是对家里的贡献。

    向绵绵实在拗不过一家人的劝导,打开毕争先拎进来的皮箱找换洗衣服洗漱去了。

    绿皮火车车厢里的那股味道谁坐谁知道,又不方便洗漱,顶多用毛巾弄点热水擦擦身子。

    到家的第一件事,她就觉得自己浑身痒痒,只想着赶紧洗澡。

    洗漱出来之后向绵绵赶紧在火炉边擦干头发,换了毕争先去洗,她偷偷跑到五姐房里想说点悄悄话。

    两人只差了三岁多,又都喜欢发展事业,有许多共同语言。

    敲门进去时正巧是压箱环节,张及第和儿媳女儿忙碌完,拿了红包和贵重物品给向丽丽压箱底。

    每个姑娘都会有这口箱子,只是有材料的好坏之分。

    箱子还会做一个配套的脚架,把它托高方便开合,其实就是几根木条做成方形抬高木箱。

    压箱底,压箱底。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新娘子最重要的物品。

    向丽丽站在箱子边上,看着张及第往里放了全部彩礼,又掏出一条大黄鱼和一对珍珠耳环,眼眶一下湿润起来。

    珍珠耳环倒是没什么,嫂子姐妹们都有,谁都别说闲话。

    可是金子的价格不菲,一克已经涨到将近八块,这条大黄鱼333克,随随便便出手两千六百块。

    这是什么概念?

    向立党前阵子买房子花了1200块,张及第直接给她陪嫁了两套房!

    这个手笔任谁都会震惊一下,哪怕安悠手里有这陪嫁,也是对不显山不露水的向家刮目相看。

    姑娘压箱底的东西,除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会拿出来用,平时根本不会透露给别人知道。

    有时候娘家人嘴巴不严实,连压箱底的环节都不让参加。

    张及第没管两个儿媳的瞠目结舌,只简单解释:“丽丽从工作起每月上交25块,这都差不多6年了,期间还逐年上涨,去年涨到45块,匀一匀差不多这个数。”

    大家从震惊中回过神,随便勾勾手指就算出了张及第说的是对的。

    按25和45的中位数35块一个月,6年72个月就是两千五,与一条大黄鱼价值相差不大。

    第618章

    钱最实在

    说实话,大嫂王春婷是有点诧异的。

    她家里条件相对普通人来说不错了,没有为吃喝发愁,托亲娘明二妮的福见识过许多金银。

    当时为了庆贺大儿子向有志周岁,还闹着要买10克多的金锁长长面子。

    这会儿看到三百多克的大黄鱼出现在小姑子的压箱底,心里真是又酸又喜。

    酸的是小姑子出嫁,公婆不仅没收一分钱彩礼,还有这种两千多的陪嫁,做为嫂子的她都没有这种待遇。

    喜的是公婆家底丰厚,日后给三个儿子留下的家产一定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靠自己夫妻俩挣了不少钱,可谁会嫌钱多呢?

    见多识广的安悠平和得多,还有空打趣一下:“尹乾要是知道抱着个金娃娃回去,保不准今晚就来抢亲。”

    大家都笑了,对于尹乾毫不掩饰的偏爱向丽丽,娘家人都挺满意。

    一旁的向美美面上祥和,她作为姐姐出嫁的时候嫁妆并没有这么多,可以说只是向丽丽的零头。

    但是她心里也清楚,为了早日嫁给陈伟,她拿到工作半年就嫁人,攒的嫁妆只有这么点怪谁呢?

    张及第非常公平,向家的女孩嫁妆自己攒,多劳多得,彩礼从不克扣一分钱。

    随便去问问周边人的待遇,一问一个不吱声。

    交家用是应该的,彩礼是抚养费直接笑纳,让女儿提着个包袱收拾两件旧衣服,直接嫁出门的比比皆是。

    向美美嫁人后拿到了两人的工资,如今也攒出了丰厚家底,不艳羡妹妹应得的嫁妆。

    向绵绵看到金条就双眼放光:“娘,这个是老物件吧?”

    金条不是那种簇新的颜色,反而有点暗淡,像是氧化了又像是弄脏了,还会有点小磕碰。

    形状上也没有直线的锋利边角,是不规则椭圆形,像一块圆润的肥皂。

    被她逗笑了,张及第封好红包放在最下层:“嗯呐,你到时候结婚也有,娘给你备好了。”

    向绵绵的津贴没有在家里公布,但是一整份教师工资指定不少。

    这钱原来是B市出,自从jun队大佬们夺得人才归属,钱就从jun部直接拨款,每个月从不间断。

    比起B市给的只多不少,总不能给人降薪吧,太丢脸了。

    对于张及第的决定,王春婷没说什么,她之前生了向有志时还会有长子长孙必须夺得大部分基业的离谱想法。

    在向家看多了张及第的为人处事,清楚知道她对待六个娃都是不偏不倚的。

    想争想闹也闹不起来,因为亲妈明二妮都对这种行为赞赏有加,一碗水能端平的人家太少了。

    有些人嘴上说着不偏心,其实人的心本来就是在左边,哪能真的不偏不倚?

    等张及第封红包过后,向美美也送上贺礼:“五妹,姐姐是个俗人,过日子还是钱最踏实。”

    她给的是60块钱,当家之后才知柴米油盐贵,做什么都需要钱。

    王春婷和安悠这两个嫂子也大差不差,像是商量好的一样都给了60块钱,看来知道县城大概物价。

    等她俩给完,张及第又掏出一个红包:“这是你嫂子一飞给的,她和你哥出任务没回来,不凑巧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