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他不明所以,担心之余还去问了教导主任人去哪了,得到出公差的回答才放下心来。而且还被嘱咐是个隐蔽的任务,不能为外人知晓,郭师傅一下就与有荣焉。
是他启蒙教出来的徒弟!
这孩子可真争气啊,师父都做不到的事,徒弟能给国家做贡献了!
一向藏不住秘密的郭师傅完全不敢跟外人透露半个字,只能在家里跟吴师母分享了心里快溢出来的喜悦。
师徒三人高高兴兴吃了顿饭,向绵绵才说出了心中难题。
她只说堂弟要在县城娶媳妇,条件是需要买杭爸那个初中家属院的房子,问问郭师傅有没有法子。
郭师傅沉吟一会儿:“振兴中学?他那边我不太熟哎。”
他是人脉广,经常去周边城市各个学校借调帮忙教学,可是振兴中学是初中还在学文化课,很少开展修理课啊。
旁边坐着的吴师母也在出谋划策:“没事,振兴中学的副校长是我表叔,我去给你问问。”
家学渊源,吴师母当老师就是因为她家里当老师的多,关系网密集在县城。
向绵绵精神一振:“多谢师母,还是师母对我好~”
眼看着郭师傅默默的撸起袖子,她才敷衍的加了句:“师母的看人眼光也好,能看上师父。”
这句话是褒是贬?
郭师傅还在脑子里分辨,向绵绵已经赶紧告辞跑路了。
看到这情形,他知道自己都不用费脑子了,这徒弟真是胳膊肘往外拐,跟着媳妇一起欺负他!
被气笑了的郭师傅倚在门口,看着向绵绵圆滚滚的跑走,真是拿她没办法。
吴师母被这师徒俩的日常背刺逗笑了:“行了,你一个大男人还跟绵绵计较,少吓唬她,要是雪地路滑摔倒了怎么办?”
她的嗓音柔软得不可思议,话里话外都是对向绵绵的维护。
被媳妇这么一说,郭师傅摸摸鼻子挺尴尬,他逗徒弟习惯了,没考虑到这茬,不是故意使坏。
一转头看到自家的三个娃,郭师傅没好气地交代:“赶紧把你们作业写完了,不知道马上就开学了啊?”
真是难评,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怎么自家的娃没这么出息呢?
他好想跟孩子们说:看看向绵绵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又想起自己要保密,忍的挺难受。
郭馥和郭强两人无奈对视,怎么就无辜躺枪了呢?
郭嘉却挺起胸膛:“爸,你忘了我都毕业了,不需要做作业。”
这一下就让郭师傅滔滔不绝:“你还好意思说,你的工作都是我摆平的,你怎么就不能跟绵绵学一学,看看人家跟我一样都当老师了,Baba……”
好经典的台词,总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
郭嘉听得头痛,看到弟弟妹妹偷笑着去做作业,只恨自己嘴笨,怎么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等训好儿子已经是半个小时后了,吴师母给他打断:“我看绵绵挺急的,现在就去跟表叔说一声,你跟着一起去不?”
她抽空去换了一身能见人的衣裳,还戴了耳环和手镯等首饰。
眼看打扮精致的媳妇儿要去走亲戚,郭师傅赶紧放过儿子:“去,我现在就去给表叔拜年。”
他嬉皮笑脸的,跟紧了媳妇的步伐,顺便给徒弟问问卖房的消息。
第641章
现实的无奈
别看郭师傅看起来很不靠谱的样子,他媳妇靠谱啊!
向绵绵当天下午就看到郭嘉来家里通知消息了:“我爸说振兴中学家属院的房子有眉目,叫你过去详谈。”
说完人就跑走了,好像心情不好,连张及第热情招待他喝水都装没听见。
她摸摸脑袋不理解,可能是男人也有那几天吧。
把这个疑惑丢出脑海,向绵绵跟张及第说了情况,母女俩又去找了向铁柱夫妻俩和向立威,六人一起去郭师傅家。
向铁柱甚至出门前专门带了买房子的钱,准备充足生怕耽误了儿子结婚。
到郭师傅家门口,向立威深吸了口气,很有点紧张。
心大的向绵绵照常推门进去,一边笑嘻嘻地喊郭师傅,眼睛却在到处乱瞄寻找吴师母的身影。
看着她这副油滑样子,郭师傅真是没好话说她:“你师母被她表叔留饭了,我抽空回来给你报信。”
向绵绵这才讨好地看着郭师傅:“师父你对我真好,咱现在咋说?”
还准备埋汰徒弟几句,看到她身后一串家人郭师傅赶紧闭嘴,说起了吴师母表叔帮忙牵线的事情始末。
振兴中学副校长原开国听说吴师母有人想买房子,恰巧知道有个老师尤文宇在发愁,他想卖房子。
没错,大家都在全力买房子等拆迁的年代,他反其道而行之,想卖房子。
卖房子的理由也简单,他亲娘生病了缺钱动手术,这手术加上术后康复,不卖房根本支撑不起这么大的花销。
家里那些钱给四个儿子娶媳妇已经用得七七八八,还有个小儿子没着落,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尤老师作为职工有医疗待遇,但是老娘没有啊。
知道拆迁能赚钱,他等不及了,实在没办法才想着卖房。
郭师傅仔细交代:“尤老师要去省城W市给母亲治病,他卖房要价高,开口就是一千八,你师母吃完饭就赶去跟人说好话,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一千八确实有点高,但是想着可能拆迁,也不算离谱。
他提前等在这,就是为了提醒他们别喜形于色,容易被尤老师厌恶,讲价就是难上加难了。
能愿意卖就好!
向铁柱一家藏好心中的狂喜,勉强挤出一抹忧色。
卖家的母亲危在旦夕,他们就算心里高兴也只能装出忧心忡忡的表象。
主动权掌握在卖房子的人手里,他们要是不如人意,搞不好人不愿意卖了,或者拖一段时间,杭锦绣等不及啊。
一行人赶去尤老师家,他们都在路上调整好表情了,绝不会穿帮。
到地方了,向铁柱心急地先上前敲门,很快就有人来开门,是个面容沧桑的中年女人,浑身上下都没精心打理。
她勉强笑着迎接客人进门:“你们是跟吴老师一起来找老尤买房的吧?”
袁惠妹狠狠点头:“是啊,姐,是我家要买房子,吴老师帮忙打听消息的,她和尤老师在哪呢?”
她在路上就打算好了,不会说出向立威买房是为了结婚。
一边卖房面临老娘重病,一边买房即将新婚生子,这对比太强烈了,还是不说原因为好。
尤老师的媳妇叹了口气,带着他们几人去客厅坐下。
吴师母和表叔原开国已经和尤文宇轮流说过几遍了,他死咬着一千六百八十块不肯松口,谁来都没辙。
哪怕看到向家人拥挤落座,尤文宇仍然没退却,依然字正腔圆:“最低价一千六百八,低了我不卖。”
他身上也是跟媳妇一样,带着不经意的狼狈。
白天上班晚上照顾老人,夫妻俩也年近半百了,扛不住这样的辛苦,卖房子是最后无奈的选择。
尤文宇是寡母带大的,只要有一丝希望,他必定会选择救母亲。
老人不肯拖累儿子,查出重病后屡次试图自杀给儿子减轻负担,夫妻俩和孩子们只能轮流看护,生怕她想不开。
咬住这个钱不松口,是因为病情比较重,钱再少就不够尤文宇带着母亲去省城W市动手术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奈,尤文宇脸上的川字纹一直存在,放松不下来。
他也想大方点不斤斤计较,做一回谦谦君子,和买家好商好量,只是被逼得没办法了才争口舌之利。
第642章
正月十八
向立威当然想用最少的钱买房子,问题是打听了大半个月也才找到尤老师一家愿意卖的。
他试图和尤文宇讲道理,可惜没谈妥,1680块一分钱没得少。
说明这就是尤老师的心理底线了,向铁柱他们没有当场答应下来,而是又去房子外边商量了一阵才同意。
不同意也没招啊,两边相比起来,还是向立威更着急一些。
而且价格也已经从一千八讲到了一千六百八,少了120块钱,非常不错了,正式工将近半年的工资呢。
这还是靠着吴师母表叔原校长的面子,换他们普通人来,只怕讲不下来多少钱。
向铁柱谈好价格之后,拿出了怀里一直兜着的钱,尤文宇见状就去主卧翻出来房产证和户口本,准备去过户。
临出门之前,他凄风惨雨的环顾自己住了许久的房子,满腹心酸。
原开国拍了拍他的肩膀:“尤老弟别担心,等开学了我发动老师和学生集体给你募捐,你安心带伯母去治病。”
买卖公家分配的房子其实是不符合流程的,可他没法昧着良心制止,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共事十几年的同僚母亲去死吧?
平时尤老太为人和善,对家属院里的人都关爱有加,谁也没想到突发恶疾这种事会发生在尤老太身上。
唉,真是好人没好报啊。
一行人飞快去了房管所,证件齐全的情况下赶在下班前就弄好了过户手续。
向立威拿着那张房产证心情复杂,旁边的向铁柱和袁惠妹夫妻俩则是爱惜不已,这是他俩儿子正式落户县城的证明啊!
哪怕之前因为工作落户到了县城,没有房子的情况下就好像无根浮萍。
如今房产证到手了,才真的是心安了,他俩忍到这时候也没欢欣鼓舞,属实是忍耐力极高了。
尤文宇颓丧的说:“麻烦给我两天时间腾房子,大后天一早你们就能搬进来。”
他要去找房子安置一家老小,还要去省城给老母亲治病,一想到这些麻烦事只觉头皮发麻。
所以家人的健康是第一位,千万不要为了其他的东西忽视了健康啊。
看着向铁柱和袁惠妹眼里全都是房产证,充耳不闻外界的事,张及第无奈站出来说了两句场面话。
她没有装大度让尤老师多住几天再走,只是好心让尤家搬家的时候小心点,别磕磕碰碰伤到自己。
向立威和杭锦绣的婚事在即,再拖下去也不是回事。
尤文宇深吸一口气,振作起来回家收拾东西,他一向守信,这次也不能污了名声,赶紧给人家腾地儿吧。
眼看着他匆匆离去,袁校长也跟着过去帮忙,向绵绵对吴师母表示了感谢。
香香软软的小姑娘抱着手臂撒娇,吴师母笑得合不拢嘴:“就一点小事,不足挂齿,你堂哥结婚请我吃个喜酒吧。”
她想沾沾喜气,最好是自家孩子也能找到心仪的伴侣。
向绵绵连连点头:“肯定要请师母啊,多亏了您帮忙喜事才能成,我堂哥堂嫂到时候还要来给您敬酒~”
要不是吴师母在中间当说客,今天房子就悬了,请人吃喜酒是最基本的礼貌。
一群人兵分两路,张及第和向绵绵送吴师母回去,向铁柱和袁惠妹夫妻俩则是带着向立威和新鲜出炉的房产证直奔杭家。
刚进门的时候,他们就觉得气氛有点压抑,但即将娶媳妇的喜悦压过了疑惑,一家三口没在意太多。
杭爸脸色特别臭,戴了眼镜看着房产证十几分钟,才松口:“彩礼呢?”
身上带了钱的向铁柱赶紧把钱奉上,求娶的姿态特别低,让楚美芳对未来亲家有了不少好感。
自古以来低嫁高娶,如今看来,老祖宗的智慧诚不欺我。
房子到位了,钱也足数,杭爸眼皮一掀:“咱当初说好的,锦绣这第一个娃跟你姓,第二个娃必须跟我姓。”
向立威赶紧点头,他心里怦怦直跳,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娶媳妇了。
三个条件,一个不落,杭爸脸色好转多了,终于松口:“我看了万年历,正月十八宜嫁娶,定这天结婚,你们没意见吧?”
向铁柱他们哪敢有意见?
第643章
谈妥婚事
这个好日子离现在最近,又能给点时间他们搬家、通知宾客办酒席,向铁柱巴不得呢。
袁惠妹却有点疑惑,怎么亲家连好日子都看好了?
好奇怪,看着刚刚杭爸的神情还以为要棒打鸳鸯了,怎么这会儿说起日子迫不及待似的?
但是她很快就把这点疑惑抛之脑后,开始盘算着要请哪些亲戚、办多少酒席了,没空再多想。
可能人家疼女儿,做两手准备了呢,袁惠妹脑子里一闪而过这个想法,又全神投入到婚礼准备上去了。
杭爸提出婚期后,看向家人都点头同意,心下也松了口气。
任由楚美芳和未来亲家商量酒席琐事,他总算把小女儿安全托付出去,不用担心身败名裂。
其实在这大半个月里,杭爸不止一次辗转难眠,想着要不要给向立威降低点难度?
毕竟他也不想伤害宝贝女儿,总共就两个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里,真让孩子去打胎,杭爸完全舍不得。
最后还是硬生生忍住了,他要求的东西都是女儿日后生活的保障,并没有太过分。
如今看到向立威来履行承诺,三个条件都满足,杭爸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他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良久,杭爸被楚美芳一戳胳膊肘:“老杭,老杭?亲家都已经走了,咱商量一下要请哪些人吧?”
刚刚还是楚美芳送人出门的,她笑说杭爸呆愣原地是高兴坏了。
向家人纷纷表示理解,这会儿都要成亲家了,再讲究这些礼数也没什么意义,难道还能勃然大怒跟老丈人起矛盾不成?
一想到七个月后就能抱到外孙,楚美芳乐不可支。
她开始掰着指头数自己的人脉关系,杭爸也没忍住在旁边加加减减,脸上不自觉的露出微笑。
两人一激动就说到了大半夜,结束的时候夫妻俩哈欠连连。
杭爸和楚美芳困得不行,准备去上个厕所睡了。
他们已经商量好借口,就说小两口急着结婚是因为老家有个亲戚病重,赶紧先结婚别耽误了。
不管真不真,反正能堵上世人的悠悠众口就行了。
总不会有缺德的人来问是哪个亲戚病重吧?
杭爸想了一圈自己的人脉网,应该没有这么蠢的人,他上了厕所洗漱完毕,打算回去睡了。
虽说担心女儿日后被拿捏,可他也才四十多岁,努力多活二三十年就好了。
只要活到外孙长成人,女婿到了40多岁基本上也没那个花花心思了,女儿就能幸福过一生。
他知道向立威肯定有小心思,但是岳丈活着,保障女儿哪怕离婚了也能过的好。
操心特别多的杭爸摸摸头顶,感觉自己几根头发全给学生和孩子奉献了,打算等会儿找媳妇寻求安慰。
他心里抱怨繁多,其实面上的笑止都止不住,能为孩子操心是幸福的。
路过小女儿杭锦绣的房间时,看到她房门没关严实,杭爸担心女儿受凉,给她轻手轻脚关上了。
关之前还非常心机的从门缝里偷偷看了一眼,没看到房里有什么奇怪的人。
他家才二楼,这么点高度又摔不死人,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野小子惦念媳妇孩子就跑上来半夜幽会?
这都是杭爸玩剩下的招数,想当年他为了追楚美芳,咳咳咳……
好汉不提当年勇,杭爸放心的回房间里睡觉,他要去找亲亲媳妇贴贴了,谁让楚美芳怕冷呢~
抱着香香的媳妇入睡,杭爸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
他第二天的神色好到发光,无论是谁跟杭爸打招呼,都能发现杭老师那开心到起飞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