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己的媳妇儿还怀着孩子呢,怎么能受得了这样的苦!给素珍喝了熬煮马齿苋的水,但是并未见好转,这时候看到有江湖郎中,说什么他也得试试!
老郎中从牛车上取下了,用油纸包着的一大袋白色药粉,用勺子挖了一点放在碗里,又在碗里加了一些水。
大家看到这白色的粉末,和有的郎中卖的黑乎乎的药汤不一样。
都在心里暗想,这不会是面粉吧?
老郎中把半碗药汤递到了许石头的面前。
“你放心喝,保管药到病除!”
许石头没有丝毫的犹豫,捧着碗咕咚咕咚下了肚。
这个药是商城出品的,治疗痢疾的特效药,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够看到疗效。
战士们都围在许石头的身旁,生怕他有什么异常的情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很快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许石头惊喜地发现,腹痛的情况缓解了好多,随时想蹲厕所的感觉也好了很多。
在这半个小时里,居然一趟厕所都没去,要知道在之前,他可是恨不得时时刻刻都蹲在厕所里。
大家都围在他旁边,一脸紧张地看着他。
“石头哥,你感觉咋样啊?”
许石头用手摸着腹部,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这药好像真的很管用!现在肚子已经没那么疼了!”
围着的红军听到这话,面上皆是一喜,这病可把他们折磨坏了,严重的人几乎是去了半条命。
大家看这江湖郎中的眼神都变了,看来这位老郎中还是有些本事的!
有一个战士急匆匆地跑开,去营队里报信了,把这个好消息传达过去。
很快来了两个负责采买的战士,他们拿着银元,直奔这江湖郎中的药摊前。
刚一到就直奔主题,“老郎中,你这治拉肚子的药咋卖?”
第29章
来世做牛马,我一定报答你!
老郎中用手捏了捏胡须,笑的很和蔼。
“我也就是赚口饭吃,不挣黑心钱,五包药就收一块银元吧,这一包药是三百个人的量。”
一包药粉的重量大概一斤多,平分到每个人也就两克左右。
这药粉是浓缩的精华,每个人服用的药量不能太大。
刚才他给许石头用药时,只是用勺子舀了一点点,大概小指甲盖那么点。
采买的战士在心里估算了一下,确定了需要的数量。
“行!那给我来三百包吧,你那儿有那么多吗?”
其实二百五十包左右就已经足够了,不过还是得多备一些,如果在路上又有人拉肚子,也不至于没有药。
“有有有!”
老郎中走到牛车旁边,把一包包用油纸包好的药粉清点好,交到了战士们的手里。
把这些药包搬下车后,牛车上还剩了一些。
老郎中继续和采买战士交谈着,说道。
“我这儿还有些治感冒和发热的灵药,你要的话,我给你最低价。”
战士思索了一下,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冷,在部队里时常会有人感冒。
咳嗽流鼻涕还算好的,就怕高热不退,没有药的话,战士们只能硬扛。
“行!这些都要了!”
最后这些药,根据每个营里得痢疾的人数,分了下去。
大家已经都服过药后,采来的马齿苋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采回来的马齿苋,周月用来做了几大锅马齿苋粥,有补血补铁的效果。
看到大家头上低的可怜的健康值,周月真想给他们好好补补。
不过现在肠胃受损,不适合吃油腻的东西,还是要先吃些清淡的调理调理。
吃过饭后,三口大锅一刻不停地开始烧水。
当队伍爆发出大规模的腹泻后,大家寻找原因,最终确定是水源的问题。
因此军医建议,以后尽量不喝生水,水一定要煮沸后再喝。
水开后周月盛了一碗,端着碗向着一个小小的茅草屋走去。
在这个废弃的小破茅草屋里面,住的是李素珍。
一进去就看见躺在床上的李素珍,和坐在床边守着的许石头。
李素珍看到来人后,撑着身子半坐了起来。
周月把水放在了床边,说道。
“石头哥,水已经烧开了,你去把你俩的水壶都装满吧,晚上好喝。”
李素珍是个很聪慧的女人,一下就明白了周月话里的意思。
她对着正准备出门的许石头,嘱咐道。
“你出去帮着大家多干点活儿吧,我想和周月妹子多说会儿话。”
就这样成功把许石头支了出去,两个人有了安静的谈话空间。
“素珍姐,你最近身体咋样?”
“吃过药好很多了,上次的事儿真是谢谢你了。”
上次先兆流产的时候,当摸到那一手的血,她的心都要碎了。
其实她明白,在这样艰苦的长征中,这个孩子极有可能生不下来。
但这是她的骨肉,她又是第一次当妈妈,她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看一看这个世界。
周月看着她没有什么隆起幅度的肚子,一点也看不出来是怀孕四五个月的样子。
李素珍的身材很干瘦,任谁看了都猜不到她怀孕了。
周月记得以前表姐怀孕时,快四个多月就能看到很明显的隆起,整个人也开始发福。
“素珍姐,你有没有发现,胎儿的生长有点慢?”
周月说这句话的时候声音很轻,怕刺痛到素珍姐的心。
毕竟无论哪个妈妈,听到自己宝宝发育不好,都是会很难过的。
李素珍用手抚上肚子,脸上的表情是无奈和痛心。
“我知道的,可没有办法啊。”
周月从怀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小袋子,这小袋子里装的是一天的量。
里面放着很多的营养品,有叶酸、钙片、DHA、复合维生素、铁剂和营养膏等。
“素珍姐,这里面都是些营养品,只要每天坚持吃,宝宝能发育的特别好!这些是一天的量,以后每天早上,我都会把营养品给你送来。”
李素珍想起上次,周月给她喝了一壶苦涩的药水,原本留不住的孩子,竟然奇迹般地保住了。
她知道这小袋子里,肯定是很好的东西,她眼眶发红,眼中满满的感激。
“周月妹子,你的大恩我一定记在心上,来世做牛马,我一定报答你。”
周月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柔声说道。
“素珍姐你别这样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改善战士们的生活条件,保留更多的革命火种,正是她此次前来的使命!
周月勾起嘴角俏皮一笑,“只要素珍姐帮我保守秘密,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啦~”
李素珍听了这话也抿唇轻笑,认真地说道。
“好,我一定保守秘密,谁都不说。”
用药后到第二天早晨,大部分人的腹泻已经缓解了很多,休息到了中午时分,大部队继续前行。
跨过湖南的湘江后,大部队开始朝着贵州的方向前进,到了12月中旬终于到达了贵州地界。
都说四川蜀地艰难万险,难于上青天,可贵州崇山峻岭也不遑多让。
在这一路上都是曲折蜿蜒难行的山路,异常陡峭,就连骡子都在山上摔死了好几头。
不过也有好处,行走之处都是茂密森林,周月时不时就会在山林里放一些野物。
还会在山上放一些,12月份会生长的蘑菇,不过种类很少,只有裂托草菇和羊肚菌等,在低温下还会生长。
有了山里的这些野货提供营养,这半个月来,战士们的健康值都在稳步提升。
积分余额也累积的越来越多,周月一直缺个机会,为部队大批量添置物资。
就在这天下午,大部队来到了凤头山的一处苗族寨。
在凤头山苗家寨短暂待了几天,周月却体会到了最热烈的风土人情,和一段最惊险奇妙的经历!
第30章
前面的苗寨有敌军占领!
在贵州境内,到处都是离天三尺三的高山。
虽然处处都是崇山峻岭,但是也有不少的村庄和县城,并且有敌军的人把守占领。
“前面的苗寨有敌军占领!”
“向着寨子进发,咱们一起攻进去!”
在这一路上,他们已经攻占了多座县城,帮助很多百姓们,脱离了敌军的剥削和压榨。
镇守这座苗寨的敌军很少,这次的战斗比起之前简单多了,以极快的速度取得胜利。
部队的战士们,已经在山林里行走好多天了,所以准备在这个苗寨休整一下。
周月进入苗寨后,开始打量这里的环境。
难怪这个寨子会有敌军把守,这个寨子确实很大,估计有接近上千户的人家。
这里的房子修建的很有特色,用木头建的吊脚楼,具有民族特色。
依山傍水而建,环境好的不得了,虽然到了冬季没有那么多绿色,但依然能感受到这里的良好生态。
战士们刚一进入苗寨,就感受到了大家的热情。
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全都着装隆重,穿着苗族最传统的服饰。
头上戴着银冠,脖子上挂着银项圈,手上还有好多银镯子,到处都是一片银光闪闪。
有人吹奏着乐器,有人在唱山歌,有人在跳舞。
周月上一世去贵州游玩过,在街上几乎没有人穿着苗族的传统服饰。
如今这个寨子里,全都是穿着传统服装的苗族人。
不过周月有些疑惑,她听说苗族人只有在隆重的节日,才会穿上他们的传统服饰啊。
迎接红军的乡亲们,手里都端着酒杯,里面是他们自酿的米酒。
战士们谨记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不肯喝这杯米酒。
可这些乡亲们实在是太热情了,把手里的酒杯凑到战士的嘴边,一边唱山歌一边敬酒,这简直让人拒绝不了。
就连周月都被漂亮的苗族小姐姐,猛灌了两大口米酒。
进入寨子后,乡亲们邀请战士们到自家屋里去住,三番四次的邀请,但红军们还是不肯。
红军来到寨子里休整,他们已经觉得打扰大家了,怎么还能住在乡亲们家里呢?
毕竟整个部队有8万多人,肯定会给大家带来不便的。
红军们只愿意在寨子里的一些空地上休息,说什么也不肯和乡亲们一起住。
“大山哥,今天晚饭咱们做什么呢?”
大部队进入寨子里没过多久,就快到晚饭时间了,周月开始和赵大山商量今天晚饭的吃食。
赵大山刚刚得到了个好消息,满脸都是喜气,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住了。
“嘿嘿,这两天是苗年,寨子里的乡亲们热情相邀,于是决定今年的苗年,军民一起过,等会儿俺们就一起去帮忙做菜!”
苗年!
(苗年一般是农历十月初七,但在不同地区,苗年的时间也不相同,从农历九月到正月不等。)
周月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变得愉悦,和大家一起过年,这该多有意思啊!
这些艰苦长征的战士们,远离了家乡,今年怕是不能在家过年了。
这个时候和大家一起过个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
整个长征队伍里好几百个炊事兵,此时都来到了,一个宽阔的露天坝子里。
在这个大坝子里,有搭建的土灶和各种锅具,大家已经在开始忙活着了。
做饭的苗族乡亲们,此时脱下了那套华丽的民族服饰,穿着常服正准备做菜。
有很多红军和寨子里的猎户,扛着枪结伴出去了,想要为今晚的年夜饭,弄到更多的肉食。
“阿妹,挖笋子去不嘞?”
正在往土灶里加柴的周月,肩膀被人轻拍了下。
她回过头后,发现是今天给她灌了两大口米酒的那个苗族漂亮姐姐。
此时她穿着扎染的靛蓝色常服,背着一个大竹篓,正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好呀!”
周月接过漂亮姐姐递过来的锄头,挖冬笋这么有意思的事,以前只在视频里看过,现在终于能亲身体验了!
周月背起背篓,和一群苗族阿姐们,结伴出了寨子后,来到一处山脚下。
在山脚下有一大片竹林,周月在里面转了一圈,也没发现冬笋的影子。
可是这些苗族阿姐们,就像开了透视一样,往土下面挖,一挖一个准。
此时冬笋都藏在厚厚的土地里,只偶尔露出一个小尖尖。
周月在漂亮阿姐的指引下,也挖到了好几个,这冬笋长得胖乎乎的,每个都有好几斤重。
这一大片竹林里冬笋还真挺多,大家没挖多久,背篓全都装满了。
周月背着这沉甸甸的冬笋,心里美滋滋的。
她作为五星级厨师,光是冬笋这食材,就能琢磨出好多种做法来呢!
这边的冬笋收获颇丰,出门狩猎的队伍,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今年的这个苗年,绝对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