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我68都明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68的近臣。”
朴月梭温和地笑了笑:“多68谢殿下恩典。”
言罢,
朴月梭从容不68迫地站起身来68。他衣袂翩然,风姿飘逸,唇边微露一丝淡淡笑意,
颇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君子之68态,使人不68自觉地想要亲近他,无论对他做什么,他仿佛一点都不68会动怒似的。
华瑶反倒移开了目光,不68再看他一眼。他们相距不68过一尺,却是如隔山川,她待他并无半分热枕,更无久别重逢的喜悦,他只感到了她的疑虑与猜忌。
纵然如此,他的心念还68是不68受自己控制。他的肺腑之68言,脱口而68出:“请问殿下,近来68可还68安好?”
华瑶双手负后,坦然道:“我68好得很,你不68必牵挂。我68还68有一件事,想交给你去办,此事至关重要,绝不68能出半点差错。”
朴月梭微微弯腰,以示恭敬:“请您直说。”
华瑶见他这般郑重,她也压低了声音:“我68缴获了一批财物,需要你替我68清点一遍。你我68自幼一同长大,我68对你是很信得过的。”
朴月梭立即答应:“谨遵殿下口谕。”
他向前走了半步,距离华瑶更近了些。
华瑶的左侧是朴月梭,右侧是许敬安,又因为许敬安在场,朴月梭不68能与华瑶叙旧。他谨遵礼法,言行举止一贯沉稳,华瑶与他商议如何记账,他的态度更是十分恭顺,从未流露一丝自骄自矜之68意。
这也难怪皇帝愿意把68朴月梭留在翰林院,他不68仅博学多68才,还68通晓人情68世故,听完华瑶的吩咐,他毫不68拖泥带水,立刻就去做事了。
朴月梭穿过树荫,踏过玉石地砖,步入藏宝楼,只见庭院中摆满了橱柜箱匣。
那些箱匣都是钢铁锻造而68成68,坚硬无比,此处还68有一位力大无穷的女将军,她刀法精妙,内功尤其深湛,挥刀一劈,利落地斩断了锁芯,箱匣仍是完好无损的。她收刀回鞘,抬头时,恰好看见朴月梭,她双手抱拳:“在下姓秦,名三,敢问公子贵姓?”
朴月梭抱拳回礼:“见过秦将军,在下姓朴,家住京城,专为投奔公主而68来68。公主已将我68收作近臣,我68奉公主之68命,清查金银珠宝,按照市价登记造册,若有任何疏漏之68处,还68望秦将军指正。”
秦三爽朗一笑:“原来68是朴公子啊,久仰大名,我68听人说过,您是京城第一公子,天底下没有您没读过的书……”
秦三这句话68还68没说完,朴月梭也笑了一声:“秦将军武功盖世,战功卓著,应是公主麾下第一大将,而68我68一介无名之68辈,如何当得起您的抬举?”
方68才,华瑶与朴月梭在门外谈话68,秦三听得清清楚楚,她早就知道了朴月梭的身份,现68在这一番叙话68,只是出于礼节,打个招呼,混个脸熟,相互认识认识,大家同在公主手底下做事,面子上总要过得去。
秦三随意地夸奖了一句朴月梭,朴月梭竟然和她打起了官腔,他还68真不68愧是在京城官场混过的,说起话68来68滴水不68漏,像极了经常给武将挖坑的文官。
秦三不68太习惯官场辞令。她懒散地拍了拍手:“朴公子,这边有请……”
话68音未落,白其姝已从厅堂走了出来68。她带着一群侍卫,仔细地盘查院子里68的财物。
此时骄阳正盛,满院的金银珠宝闪闪发亮,白其姝依然面不68改色。她用匕首在铁箱上镌刻记号,又与侍卫们一同将财物称重,记入账册。朴月梭站在一旁,检视箱子里68的奇珍异宝,按照市价估值,再由白其姝查验纪录。
朴月梭和白其姝配合默契。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彼此虽不68相熟,悟性却是极高68的,稍微交谈几句,便能明白对方68的意思。
他们从清晨忙到傍晚,总共查获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四百二十万两、洋钱十七万八千两,另有玉器珠宝数百件、绫罗绸缎数千匹、钢铁铜磁数万斤,部分财物堆积在地宫里68,暂时无法搬运到地面上。藏宝楼的院子内外放满了箱柜,就连一尺空地都没有了。
不少侍卫精疲力竭,只能倚墙而68立,朴月梭并未责怪他们,只因他自己也感到头昏脑胀。他两天两夜不68眠不68休,今日又过于劳碌,纵然他有内力护体,此时也支撑不68住了。他扶着一棵石榴树,站在树荫下,闭目养神,眉宇间微露几分倦色。
白其姝见状,轻笑道:“朴公子,您还好吗?您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若是让旁人看见了,还68以为我们亏待您了。”
朴月梭睁开双眼,语气中略带歉意:“我68已有两天两夜没合眼,体力不68支,站都站不68稳,只好躲到树荫下稍作休息,让白小姐见笑了。”
白其姝忽然很诚恳地说:“您的身子又不68是铁打的,累了就去屋里68躺着吧,您要是累出病了,我68对公主不68好交待。”
朴月梭微微颔首:“请问白小姐,您知不68知道,公主什么时候回来68?”
幽幽树影拂落,遮住白其姝的面容,她淡淡地回话:“宛城全城戒严,公主殿下的行踪,可是军机大事,我哪儿敢乱说啊。”
朴月梭不68再出声,只对白其姝行了一个抱拳礼。他穿着一袭墨绿长衫,袖摆镶嵌着银丝竹纹,外罩一件飘逸的绸缎衣袍,当他抬手行礼时,衣袖随风浮荡,极有世家子弟的气度,这一瞬间68,白其姝又想起了杜兰泽。
各种各样的问题,交织成68一片迷雾,浮现68在白其姝的脑海里68。
杜兰泽在京城怎么样了?
杜兰泽那么柔弱的一个人,如何经得起方68谨的磋磨?
京城早晚会有一场兵祸,杜兰泽如何逃脱?
究竟要等到何年何日,华瑶才能重返京城,把68杜兰泽从方68谨的手中救出来68?时局如此紧迫,她们还68能等到那一天吗?
夜色越发深浓,白其姝的面色越发凝重。
恰在此时,齐风带着几名侍卫从远处走来68。他们提着灯笼,拎着食盒,香喷喷的热气直往外冒,白其姝朝他喊了一声:“齐大人,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齐风轻功极强,脚程极快,不68过眨眼的功夫,他来68到了白其姝的身边,诚实地解释道:“公主命令我68给你们送饭送水,饭菜是刚出炉的,有荤有素,每人一份米饭、熏腊肉、煮鸡蛋、笋丝青菜。”
白其姝拿起食盒,掀开盖子,饭菜的香味扑到了她的脸上。她从袋子里68掏出一双油纸包好的筷子,随口问道:“战乱才刚结束,宛城哪儿来68的厨子?”
齐风客客气气地回复:“所68有食材和器具都是出自永安城,厨子也是公主的亲信,这些饭菜和汤汤水水,我68都尝过,很干净,可以吃。”
白其姝又问:“公主什么时候回来68?她今天没怎么休息,恐怕也没吃上饭。”
齐风道:“公主还68在率兵巡城,等她巡视完毕,应该就回来68了。”
朦胧夜色之68中,树影轻微地浮动,齐风回头一看,竟然看到了华瑶。她步履飞快,身形犹如疾电一般,骤然一晃,落到了齐风的眼前,他连忙后退一步:“参见殿下。”
华瑶显然听见了他刚才的话68,她指着袋子里68的食盒,轻声问他:“你是每一份都尝过了,还68是只尝了你自己的?”
不68知为何,齐风磕巴了一瞬:“我68……我68只吃了自己的那一份。”
华瑶盯着他细瞧:“你的脸色有点红。”
她的眼神分外认真,似有几分关切之68意,她许久不68曾这样看过他,此刻还68是在众目睽睽之68下,他心乱如麻,根本不68知如何应对,胡乱回答道:“树上挂了一盏红灯笼。”
华瑶仰头向上望去,树杈斜挑着一盏红纱灯笼,灯火明灭不68定,照得她双眼波光流转,齐风不68敢看她的眼睛。他默默垂首,专注地凝视着地上交错的影子,四周的嘈杂声响渐渐停止,他再一抬头,只见华瑶走到了灯笼聚集的亮光处。
众人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参见殿下!”
华瑶神态威严:“免礼,请起。”
她站在明亮的灯光下,威仪俨然,仿佛真龙天女降世:“我68们在宛城收获颇丰,固然是天命所68归、人心所68向,也多68亏了诸位同心协力。诸位都是我68最68器重的亲信,等到秦州叛乱平息之68后,我68会按功封赏,特加奖励。”
众人的心头又是一阵激动:“卑职叩谢殿下!”
华瑶的气势更强:“现68如今,我68们有钱、有粮、有名望,假以时日,必能救济天下百姓,完成68中兴大业。”
言罢,华瑶吩咐随从,把68食盒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
众人忙碌一整天,又饥又渴,又累又乏,正是最68疲惫的时候,他们接过饭盒,立刻吃了起来68。他们之68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皇宫,还68有一小部分来68自虞州、秦州的乡镇,由于他们都在战场上立过功,又是忠勇双全之68人,便被华瑶提拔起来68,成68为她的近身侍卫。
华瑶经常与侍卫交谈,以功名利禄为诱饵,以赏罚奖惩为规矩,以忠信节义为品德,以家国大义为原则,所68有侍卫都对她十分信服。
她虽是皇族,却没有皇族的骄奢淫逸之68气。在众人心目中,比起所68谓的“皇女”,她更像是心怀仁义的神女。
晚风吹过树梢,月亮升得更高68了,华瑶端起一份食盒,自顾自地坐到一棵背光的树下。其实她也忙了一整天,刚刚才抽出空来68,肚子饿得咕咕叫,她决定稍微休息一会儿。
浓荫树影笼罩着华瑶的头顶,她一边吃饭,一边沉思。白其姝脚步轻移,转到了她的附近,她对白其姝招了一下手,白其姝很自然地落座于她的左侧。
就在此时,华瑶忽然注意到,不68远处的朴月梭踉跄了一步。
华瑶小声问:“他怎么了?”
这一句话68才刚出口,朴月梭施施然向她走来68,跪坐于她的右侧,与她相距不68到半尺,他的面色微微泛白,食盒被他放在膝前。他抬起一只手,轻轻捂住自己的胸口,自有一种西施捧心的神韵,他的指尖还68攥着衣袖,袖摆垂落在腿上,堆出纱幔般的褶皱,修长双腿的轮廓在衣袍下若隐若现68。
华瑶有些惊讶:“你干嘛?
朴月梭用气音说:“为了尽快赶到宛城,我68多68日未眠……”
华瑶打断了他的话68:“那你还68不68快去休息?”
朴月梭道:“大局未定,大敌当前,我68怎么睡得着。”
华瑶道:“我68懂了,你想熬夜熬到昏厥。”
朴月梭忍不68住轻轻地笑出声来68:“殿下真是风趣。”
华瑶平静地回复道:“风趣二字,只可意会,不68可言传,还68有一些笑话68,只能记在心里68,若是从嘴里68说出来68,就没那么好笑了。”
朴月梭听出了她的言外之68意。他静默片刻,略显无奈:“殿下,我68为何离开京城,又为何赶来68宛城,您当真不68知吗?”
华瑶认真地问:“为何?”
朴月梭双手搭在膝头,周身如有浩然正气:“为了家国大义。”
华瑶严肃地附和道:“嗯!”
朴月梭的态度越发端正:“值此内忧外患之68际,百姓饱受战乱之68苦,更渴望天下太平,渴望朝廷迎来68一位明君,您的声望如此之68高68,也是因为您顺应了民心。”
华瑶点了点头,朴月梭继续说:“我68从京城出发,途经虞州和秦州的城镇,据我68所68见,不68少68民众都在家中供奉您的画像,每天早晚向您敬香。”
华瑶随意地敷衍道:“确有此事。”
朴月梭低声道:“世人求神拜佛,大多68出于私心。您是公主,也是救世主,到了紧要关头,请您切勿心慈手软。”
华瑶闻言一怔。她听懂了朴月梭的隐喻,若要平定叛乱,除了仁义心肠,还68需使出雷霆手段。
华瑶叹了口气:“多68谢你的提醒,我68自有计较。”
朴月梭隐约猜到,华瑶正面临着困境,这个困境与宛城有关,至于具体是什么麻烦,他又能帮什么忙?此刻是不68得而68知的,他以君臣之68礼待她,她回以君臣之68礼,半点雷池都不68能越过,他要先履行“为人臣子”的职责,再去争取她的信任。
朴月梭心里68这般盘算着,忽然听见筷子碰撞食盒的声响。他震惊地转过头,只见华瑶大口大口地吃饭,全无一点仪态可言。
他一时失语。
华瑶又微微仰头,双手捧起水囊,“咕嘟咕嘟”地喝水,清水从她唇角流出几滴,朴月梭立刻取出一块洁净手帕,正要递到她的手里68,她放下水囊,站了起来68。
她说:“多68谢,不68用麻烦了,我68先走了。”
白其姝与她一同站立,似要随她离去,她们二人才刚迈出一步,门外的侍卫传来68急报。华瑶的脸色微变,她喊来68齐风,嘱咐齐风守住藏宝楼。
按照华瑶原本的计划,今天夜里68,齐风会护送财物转运到永安城,然而68宛城的局势比她想象中更复杂,她不68能轻举妄动。
宛城占地辽阔,城中人口约有一百多68万,大部分都遭受了叛军的凌虐。叛军搜刮百姓家中的粮食和布匹,老弱病残失去依靠,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死68去。还68有一些贫苦人家,实在是饿极了,便结伴去挖掘尸体,以人肉为食,以人皮为衣,短短几个月之68间68,宛城的荒地上遍布孤坟,乱葬岗里68白骨森森。
华瑶攻占宛城之68前,并不68知道宛城凄凉至此。
华瑶派出了许多68暗探,也从宛城打听到了许多68秘闻,但是,贫民贱民终究是低人一等,他们如同老鼠一般深藏于街巷,只为躲避叛军的追杀。
宛城的官员有意封锁消息。他们编造了各种流言蜚语,混淆视听,华瑶也被他们蒙蔽,这导致她错判了时局,如今的处境十分危险。
因此,华瑶重返藏宝楼,另做了一番布局。在她看来68,宛城官员之68所68以与她里68应外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们觊觎藏宝楼的宝藏,却无法破解机关,而68华瑶身为皇族,自然明白皇族的奇门遁甲之68术。华瑶取出了藏宝楼的财物,宛城的官员必定要杀她灭口,夺宝劫财。
第二,秦州叛军与宛城官员勾结已久,宛城总兵官崔纬更像是叛乱的主谋,他诱骗华瑶入城,一来68可以为叛军争取喘息之68机,二来68可以向朝廷表明忠心。进可攻、退可守,真是一桩好计谋。
今时今日,华瑶已经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前,华瑶收到了京城传来68的消息。司度率兵从京城出发,即将抵达秦州,这一支军队虽然只有几百人,但他们沿途散播华瑶通敌叛国的“罪证”,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女,这不68仅是司度的意思,也是朝廷的意思,倘若宛城一举擒获华瑶,那真是立下了一件大功。
天已入夜,宛城的官员急不68可耐,他们发动了一场内乱。
宛城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其中西区的人口最68多68,将近四十万居民,官府在西区散播谣言,说华瑶在北区开仓放赈。官府还68派出了数千名地痞流氓,趁乱闹事,纵火打劫,使得西区百姓越聚越多68——他们不68顾宵禁的命令,拼命地跑向北区。
即便巡城的骑兵及时制止,依旧无法控制这一场暴动,启明军的军规第一条“不68可扰民”,然而68地痞流氓都是一副平民装扮,他们混在人群之68中,并不68显眼,骑兵拔剑出鞘,却不68敢乱杀乱砍,混乱的局面愈演愈烈,已有至少68数百人在踩踏中丧生,街巷里68飘荡着一股血腥气。
城内一团乱麻,城外更是扑朔迷离,战鼓声、号角声不68停地响起,守城的启明军出城一看,并未发现68大批敌军,只有几十个散兵。启明军连杀了几次,散兵也来68了几次,显然是要打一场消耗战。
最68令华瑶担忧的是,许敬安告诉她,崔纬的麾下还68有七百高68手——这七百高68手都是晋明精挑细选的剑客,他们的武功与齐风不68相上下。
事已至此,多68思无益,华瑶率领一众精兵强将,匆匆赶赴宛城的北区,远远望见人潮奔涌,哭喊连天,楼阁房屋轰然倒塌,碎石砸伤了四处流窜的民众,鲜血如泉涌一般流淌着,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华瑶的耳边响起了凄厉的尖叫声。
年幼的孩童放声哭泣:“娘亲!”
披头散发的妇女在人群中跌跌撞撞,也哭着吼道:“我68的孩子呢……我68的孩子!孩子,孩子!!”
半空中灯光闪闪熠熠,那是一片飘浮的纸灯笼,名为“长明天灯”,用于消灾祈福。华瑶进驻宛城之68后,成68百上千的民众做出了长明天灯,迎风放飞,诚心诚意为华瑶祷告,祈求神佛保佑她福寿绵长。
而68今,天上是长明灯,地下是血与泪。
华瑶拔剑出鞘,大喊道:“我68是高68阳华瑶,我68来68救人了!叛军正在闹事,百姓不68要乱跑,停在街道两侧!!”
冷风倒灌华瑶的衣袖,她策马扬鞭,逆风而68行,直冲向人群聚集处:“叛军正在闹事,百姓不68要乱跑,停在街道两侧!!”
朗月当空,宛城西区一片火光滔天,烟尘随风吹到了北区,民众更加惶恐。他们看见华瑶率兵而68来68,犹犹豫豫地退到了街道两侧。
街道的中央还68有一群狂奔乱逃的人。华瑶再三警告他们,他们仍然置若罔闻,身影躲闪之68间68,隐隐显现68非凡的轻功,华瑶便怒骂道:“你们勾结叛军,不68死68不68足以平民愤!”
这群乱民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们从袖中抽出短刀,直奔华瑶而68来68,华瑶从马背上一跃而68起,纵身跳上了屋顶,华瑶的侍卫纷纷拔剑,分为两路迎敌。
那一方68的敌人点亮了信号烟,扔到天上,炸开一道耀眼的白光,华瑶立刻猜到了敌人的计策。他们要聚集一群武功高68强的剑客,趁乱刺杀华瑶,当着民众的面,让民众看清楚华瑶是怎么死68的。
生也好,死68也罢,华瑶什么都不68怕。
第142章
落霞浓
昼夜当远行,何时能回乡?……
华瑶在屋顶上68一路飞奔,
那一群刺客紧随她的脚步,数道剑光从她背后急射而出。她凌空腾跃,脚尖离地七丈有余,
宛如御风而行68,
动作迅捷至极,
毫无一丝沉滞。
这般绝妙的轻功,
实68在是世所罕见,
围观的百姓连声赞叹,刺客却像是早有准备,
他们分队列阵,
从东南西68北四个方向包抄华瑶。
华瑶在空中翻了个圈,
右手握剑,左手挥袖,
扬出一大68把面粉。她恶狠狠地说:“剧毒粉末,沾到了就会死!”
周围的刺客稍稍后退一步,华瑶拼尽全力,纵剑一斩,砍下了两颗人头,
刹那间鲜血四溅,
两具无头尸体“唰”地坠下屋顶,连带着碎裂的瓦片,
噼里啪啦地落到地上68。
刺客首领怒吼道:“华瑶阴险狡诈!兄弟们不可轻敌!”
粉尘四处飘浮,
沾上68了刺客的衣袖,他们仔细一瞧,
这才发现,所谓的“剧毒粉末”只是普通的面粉。
今天下午,华瑶巡视了宛城的粮仓。她顺手拿走一小68袋面粉,
真没想到,此时68竟然68能派上68用场。
华瑶的侍卫砍伤了几个剑客,秦三更是纵刀如狂,短短一息之间,秦三连杀四人,刀刃上68鲜血迸发,煞气68直冲霄汉。
秦三真不愧是华瑶器重68的武将!
华瑶感68到一丝骄傲。
敌人被秦三暂时68震慑了,趁此机会,华瑶环顾四周,追杀她的刺客约有一百人,都是剑法精妙的剑客,远处还有黑压压一大68片人影正向她飞来——总共大68概六七百个武功高手,将要合力取她性命。
华瑶身边仅有三百高手、七百精兵,单论双方实68力,她远不如敌方。她还要顾及百姓,以免他们遭受战乱之祸。
华瑶的心脏怦怦直跳。她狠命地挥下一剑又一剑,让自己处于旋转的剑气68之中,借此削弱刺客的多轮围攻。
夜风微凉,朗月当空,月光、灯光和火光一同照亮了屋顶上68的战况,围观的百姓多半不通武艺,只见华瑶行68动如风,众人心潮澎湃,年轻的读书人高喊道:“公主殿下威武!公主殿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这些读书人穿着清一色的短褂长袍,胸襟处绣着“宛城书院”四个小68字。他们都是宛城书院的书生,年纪轻轻,不谙世事,即便日子过得困苦,仍是一副意气68风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