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章

    阿娘曾说,三皇子赵擎只比我大两岁。

    可,他看人时,眼神很深。

    我能看出齐贵妃不喜被我猜中心事,却看不出我这个三皇兄此时在想什么。

    我悄然俯垂视线,保持以首叩地的卑微姿态,继续说道:「早在数月前,太医诊断,阿娘身患重疾,时日无多。」

    「那日,太液池落水之人,若换作其他皇子,阿娘未必肯跳进水里舍命相救。」

    「阿娘曾说,满宫妃嫔,唯有齐贵妃娘娘值得托付。」

    「别人不知道,我却心知肚明,阿娘是为了给我铺路。」

    「她并非为救三皇兄而死,而是为了我。」

    「阿娘临终所愿,是盼我能得到贵妃娘娘庇佑,还望贵妃娘娘成全。」

    我坦诚的一席话最终说动了齐贵妃。

    她答应收养我。

    然而,走出无瑕殿时,我听到齐贵妃在背后唏嘘。

    「好厉害的六公主,才八岁而已,就能如此明白地为自己谋划出路了。」

    「擎儿,」她叮嘱身旁的三皇子,「崔才人于你有救命之恩,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偿还这份恩情。」

    「母妃答应庇佑六公主,只为偿还这份恩情。」

    「六公主小小年纪,心思如此缜密,绝非单纯良善的性子。」

    「你记住,切莫与她亲近。」

    那少年恭谨道:「是,母妃。」

    2

    我在沐晨宫长到十六岁。

    八年间,我与三皇子未曾多言一句。

    我怕触犯齐贵妃的忌讳,自觉与他保持距离。

    他也恪守母妃的叮咛,对我从来客气疏离。

    长庆二十八年,冬坚城破。

    北狄大军破城而入,烧杀抢掠,如狼似虎。

    守关大将邵氏一门十余名将领尽皆战死。

    尸身被大卸八块,斩下首级,连同谈判文书一同送至太明殿。

    邵氏镇守边关五十年,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如何与北狄交战。

    他们尚且满门战死,北狄彪悍至斯,一时间,朝堂之上无人敢松口应战。

    北狄王只给大盛月余时间考虑,声称若不按文书上的要求跪地求饶,他们将稍作整装,进攻下一座城池,一路攻打至上京。

    谈判文书上,除了大量的赔偿外,还特意提出进贡一名公主前往北狄为奴。

    为粉饰颜面,使臣将「进贡」一词做了遮掩,称其为「和亲」。

    和亲公主需要尽快选出一名来。

    大盛王朝适龄的公主只有五位。

    景和公主乃皇后所出。

    皇帝亲自交代:「景和留下,和亲人选在剩余四位公主里面选。」

    剩余四位公主有刘昭仪的明珍公主,宁婕妤的万宁公主,秦美人的永平公主,和我。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不管平日里有何恩怨,刘昭仪、宁婕妤和秦美人全都选择暂时按下不提。

    她们一起去见皇后。

    皇后居住在广安宫。

    广安宫北侧有一条长长的宫道。

    只需从那宫道上走过,就能听见广安宫内的谈话。

    「咱们大盛自古以来就有长女不嫁,次女不婚的礼仪。」

    「虽是和亲,也应当遵循祖宗礼法。」

    「剩余的四位公主里面,六公主年岁最长,和亲人选理应是她。」

    「是呀!景和是嫡长公主,身份尊贵,与其他公主自然不同,陛下亲自开口留她,我们心服口服。」

    「可,景和之后,长生为长,她自当担起长姐之责,难不成要幼妹们越过她去,先她一步成婚?」

    「长生公主寄养在齐贵妃名下,端庄淑雅,送她去和亲,不辱大盛颜面。」

    「反倒是我们那几个丫头,皇后娘娘,您平时照看着她们长大,心里最是清楚,她们没吃过苦头,骄傲任性惯了,哪去得了北狄那样的凶蛮之地?」

    「皇后娘娘……」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