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152章

    的超导技术方面上做出了很高的贡献。

    而如今他己经完成培养计划要求,按要求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内容。

    并且成绩优秀,即所有课程的成绩均不低于80分。

    毕业论文“双盲”评审结果全部为A,并且满足了学校的学术成果要求。

    接下来只差再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再次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一次质量合格的论文就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后,由学院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就可以进入答辩环节。

    最后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就可以成功博士毕业了。

    另一边,看着U盘内容的王建国瞬间瞪大了双眼,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林永荣。

    他音量瞬间提高了几分:“永荣,你没开玩笑吧?

    你这论文的意思是说我们可控核聚变的托克马克装置的方向是错的?!”

    “永荣啊,不是我说你年轻人还是要脚踏实地来,我看你平常不是这样子的啊!”

    林永荣听到王建国的批评之后,眼神愈发坚定:“王教授,您相信我,您先听我说。”

    “人类历史上可控核聚变装置一共有西种,一种是托克马克装置,其他三种则是仿星器,磁镜,场反位形装置。

    这西种装置的优劣之处想必也不用我多说,你也应该知道。

    虽然现在托克马克装置技术似乎很成熟,可以通过极向磁场和环向磁场的双重配合,有效地将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环境中。

    但是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其一是托卡马克装置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建造工艺极其复杂其二则是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技术难度大,所以目前还没有实现可控的持续性聚变反应。

    或许在教授您看来,随着人类技术的发展,温度和压力等等技术瓶颈都会被突破,但我认为,这种瓶颈人类短时间内都不可能突破。

    往不理想的方向来看,人类甚至在几百年内都无法突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