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9章 天灾,人祸

    从九月中旬开始,南方持续降雨,下了将近一个月,无数良田被洪水淹没,数十个州郡受灾,灾情之严重,百年不遇。

    此时正值秋收季节,这次洪灾导致整个南方近八成的良田颗粒无收。

    皇帝老儿下令开仓赈灾,各地县衙只是象征性地发放一点,因为储粮大都集中在贵族手中,根本无粮可放。

    最可怕的还不止如此。

    在秋种之前,皇帝老儿正好在南方推行了土改。

    新的土改政策是均田制,将农田从贵族手中收回,均分给了普通百姓。

    为了快速推进将土改政策,皇帝老儿还派了孙玉为改革监察史,带了一支队伍去南方监督。

    孙玉相当于钦差大臣,皇城司还派了几个银刀小队听命差遣。

    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对于反对土改搞小动作的贵族,他出手毫不留情,抓的抓,杀的杀,让南方贵族对朝廷心生怨恨。

    在强力的推进下,很多地方都完成了土改,百姓分到了田地。

    第一次拥有了土地,百姓用心耕种,结果一场天灾将他们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

    本是丰收的季节,结果颗粒无收。

    但有了田地就要交税,皇帝老儿虽然迅速下达了减免税赋的官文,但不少地方只是减,并没有全免。

    总之,有田地,就要交税。

    各地征收赋税的官员都是贵族出身,田地被收后一直窝着气,这下正好从百姓身上出气。

    南方,某村落。

    一名官员带着十几名衙役来到村中收税。

    大人,稻田都被大水淹了,颗粒无收,我们哪有粮食交税啊!

    没有粮食总有些银钱吧。

    哪有银子啊,孩子都已经饿了三天。

    没钱交税,那就抄家。

    官员领着衙役冲进屋里,一通搜刮,值钱的拿走,不值钱的随手砸了。

    妈的,老子跟你们拼了……

    一名老汉拿着农具跟衙役扭打起来。

    这些狗官要逼死咱们,既然都没活路了,大伙儿不如跟老子反了……

    有人号召,全村立刻响应,纷纷拿出农具将官员和衙役杀死。

    这样的事在南方无数个村庄中不停地上演着。

    当然,也有不少村庄被血洗的。

    为了活下去,造反的越来越多。

    整个南方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天灾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祸。

    原本土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没想到演化成这种结果。

    如果没有进行土改,田地还是贵族的,百姓只是受雇佣耕种,即便受灾,百姓也能拿到一些劳动报酬,维持生计。

    贵族也不希望把老百姓都饿死,那样明年谁帮他们耕种所以必然会拿出一些屯粮出来救助百姓。

    大齐风调雨顺了很多年,储粮足够度过这次天灾,但偏偏遇上了土改,

    各地虽有官府衙门,但很多地方实际上一直依靠着贵族在治理,贵族失去了田地,不仅不会维持秩序,反而带头闹事。

    不少贵族一看形势不对,也跟着反了。

    后世将这场洪灾称之为大齐灭亡的转折点。

    其实洪水只是天灾,天灾虽然可怕,但真正造成大齐灭亡的,更多的是人祸。不过南方的这次洪水,确实冲毁了大齐的国运。

    …………

    皇宫,金銮殿。

    齐皇坐在龙椅上,眉头紧蹙,头发白了大半。最近这两三个月的时间,他苍老了整整一圈,刚过五旬便已老态龙钟。

    陛下,昨日又有九个郡县被暴民抢了。

    荥阳被暴民围攻,请求支援……

    雒阳城太守起兵谋反,必须尽快派兵镇压才是。

    河城的税收……

    ……

    税收税你妈……

    听着大臣们的汇报,齐皇本就怒火中烧,一听到有人提税收,终于忍无可忍,拿起旁边的砚台砸向刚刚提税收的户部大臣。

    老头儿不敢躲,还好没有砸到脑袋,只是砸在他的小腿上,痛得他一哆嗦……

    这也不怪他,没有税收,就没有钱给官员发放俸禄,南方那些官员拿不到俸禄,天高皇帝远,他们更不干人事。

    打仗要钱,赈灾要钱,平叛乱要钱……干啥都要银子啊。

    大齐虽然风调雨顺了几十年,但国库并没有什么钱,钱都到了贪官污吏和贵族手中。

    齐皇一怒,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都说说如何解决南方之祸

    齐皇一问,无人应声,火气又上来了。

    都哑巴了一群废物,朕养你们又有何用咳咳……

    皇帝老儿气得剧烈地咳嗽起来。

    几息后,齐皇看向老侯爷。

    老侯爷心道,早就说过土改不宜操之过急,先搞个试点,慢慢推进,你又不听,这下好了……现在看老子搞毛啊

    江南的形势已经失控,民心一失,再难挽回。

    现在他也没有办法。

    但他是丞相,见皇帝老儿盯着自己,也逃不过去,只能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江南灾情严重,应督促各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而不是一味地镇压……

    相爷,各郡县都上报,粮仓都已经放空了。

    是啊!县衙的存粮根本不够。

    年年风调雨顺,都准备不足。

    ……

    几名大臣跟着纷纷讨论起来。

    老侯爷想了想道:南方丰收多年,储粮并不少,不过都集中在权贵手中,可以从他们手中买粮……

    相爷,国库没钱啊……

    皇帝老儿眉头一皱,又要发火。

    老侯爷轻咳了声,忙改口道:可以先用朝廷的名义,向他们借粮……

    大臣们一听,一个个面色难堪。

    现在南方的贵族都在趁着洪灾抬高粮价,一个个都在发国难财,这也是导致很多百姓起义的原因。

    之前刚收了贵族的土地,现在想借粮怕是借不到。

    除非派大军去借……

    不过那样会逼得更多的贵族加入起义。

    总之,南方的情况现在就是一个死局。

    报……

    这时,一名禁军飞奔着来到大殿,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

    陛下,鹿门山传来八百里加急。

    曹恒立刻上前接过密信,检查了一下后呈给齐皇。

    齐皇接过来拆开一看,顿时脸色惨白,一口老血吐了出来。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app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app

    最新章节。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