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阅读 第379章
虽然身体还酸软,但是温度降下来后宁永安的脑子清醒了。之前各种不合理的地方浮现眼前,他终于有精力去正视、处理了。
更别说午睡期间与这具身体的原主人进行了记忆融合,让宁永安多了十几年的记忆,首接拉近了他与时代的距离,不用他再花时间去了解、去适应这个陌生的时代了。
活了二十多年,宁永安从没有像这一刻这样清醒过。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与他同名,也叫宁永安,今年十六岁,初三复读生,家住灵源县红旗公社吉祥大队。
吉祥大队原名宁家村,村中绝大部分人都姓宁,带着姻亲关系。
原身虽然出生在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但他过的十分幸福,家中父母双全,奶奶健在,只有爷爷去年因劳累过度不幸离世。
多么平平无奇又幸福的一家人啊!
如果原身没有总闹幺蛾子的话。
原身是家中独子,这在六十年代是个稀奇事儿,别管乡下还是城里,谁家不是三个孩子起步,上不封顶?
结果原身的父母,别说哥哥弟弟,连姐姐妹妹也没给他添上一个。
原身的父亲也是独子,原身没有亲叔伯,到了他这一辈儿还是独子,可想而知家中长辈对他的疼爱程度。
根据记忆,原身小时候身体还不好,buff叠满,导致原身一个农村娃,长到十六岁还没下地干过活。
六十年代的农村小学中学是有农忙假的,每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放假,短则一星期,长则一个月。
农忙假是为了让学生回家帮助劳作、减轻父母重担。
城里的学校也有类似的假期,只不过改了个名字,叫"学农",组织学生下乡体验农耕生活,珍惜粮食生产的不易。
在粮食比人命还珍贵的六十年代,每到农忙,谁家不是齐上阵,刚会走的娃娃都得拽到地里帮忙。
偏偏原身是个例外,每次农忙最多是跟着小娃娃挎着篮子捡麦粒,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