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109章
本殿皇叔,淮安王己近不惑之年,汝阳王又在青州封地养病。而王爷您,气质卓然,年轻俊朗,风采照人,不是诸晏祈褚王爷还能是谁?
本殿可是久闻王爷大名,听闻王爷在军中战功赫赫,如雷贯耳,如今在朝堂之上,更是威震八方,有口皆碑。
今日得见王爷真容,果真是让本殿大开眼界,犹如繁星映月,本殿这萤火之光,真是自惭形秽啊。”
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看似全是夸赞,却也透着一股敷衍。
诸晏祈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眼中却毫无笑意,只有那冷冽依旧:“九殿下尚未入朝为官,却对朝堂之事如此了解,看来也是关心朝政之人。”
他的话语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如同一把利刃,首刺周景瑜的要害。
周景瑜心中一惊,身子微微一僵,但很快恢复如常,只是那笑容有些勉强:“王爷说笑了。
王爷威名远扬,岂是朝堂所能局限?
西国五州,谁人不知王爷大名。
王爷即便深居简出,那风采也是如狂风般席卷世间,为人传颂。
王爷为晋国江山社稷,那可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啊,堪称晋国百姓的福星,人人都称赞王爷是近百年来最善体人意、最重百姓福祉之贤王。
至于朝廷之事,本殿虽有心,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朝廷之事,错综复杂如乱麻,岂是本殿这等浅薄之人所能洞悉的?
本殿不过是道听途说,略知一二罢了。”
周景瑜一边说着,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诸晏祈,眼神中透着一丝谨慎,生怕自己的话有半分差池,引起这位王爷的猜忌。
“善体人意?
忘我奉献?”
诸晏祈轻声重复着周景瑜的话,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眼神愈发冰冷,犹如冬日寒霜,“本王倒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评价,真是新鲜。
殿下既然如此为陛下着想,有心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