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253章
前面明堂很宽阔,足有十几米宽,这格局,说不上能大富大贵,至少算得上是上乘风水的住宅。大厅门墙画的是仿青砖的格条,其他外墙是白色纸筋石灰浆饰面。
墙脚是一米高土黄色墙裙,这种颜色就是石灰浆拌些黄土浆色制成,是以前民间流传制色的一大特色,整栋住宅的瓦面盖的是土窑制的土瓦,那瓦还是国夫二舅做砖瓦工时烧的,瓦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密了流水不畅,疏了又会漏水,标准就是一万瓦三间房,国夫特喜欢二层的雕花圆窗,整座住宅大气且庄严。
国夫记忆中还有印象,建这房时,自己才八岁,建房前,这里是大土坡很多古老的树,其中印象很深的是几棵红色的树,至今为止国夫都不出树名,就叫它“刚凿树”,意思是象刚板一样硬且难凿的树,做这房子单单打土方就用了一年多时间,因房子邻近小学,上墙后,国夫也会在下课后高高兴兴地帮忙捡捡装土的畚箕,记得那时抖墙的师傅问国夫要哪间房,国夫指着厅左角一间说要那间,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不过国夫结婚时的用房也就是那间,这是后话。
堂前珠红色虾公梁下的门匾用石灰砂浆捣筑的西个“三省流芳”黑色阳字,从这西个字中,过路的人就知道这栋房子的主人姓曾,西个字约西十公分大,猷劲有力,是老家一个在乡木器厂上班的子叔写的,似颜体又象行楷,又有点中矩中纪,比墙壁凸起有三公分高。
做这种阳字也是要技术的,先是将写好的字稿,用复写纸描到白色的墙壁上,在字内不均匀地打上钉子,然后再用细铁丝在钉子上绕起来,铁丝不能绕得太密,密了不好上浆,再就是用抿子(一种很小的铲,头很尖)跟着字模小心翼翼地填入石灰砂浆,将字外型修饰圆润,最后待有点干的时候,再将字搪光滑,等到石灰砂浆完全干燥后,磨好墨,加点女人用的胭脂,这样弄的字面经得起风吹雨淋太阳晒,几百年都不会褪色。
国夫听大哥说,原来写的是“壮志凌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修堂前时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