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333章
、商号、货栈多达二十余家,苏家屯逐渐形成粮食交易市场和商品流通的集散地,由此苏家屯开始繁荣起来,并形成街市,也就从那时起,苏家屯才真正告别了屯子。“八一五”光复前,苏家屯己有中小企业43家,居民3204户,总人口1.8万人,可谓是新兴的城镇。
苏家屯人是勤劳的也是善于创新的。
最能体现苏家屯人勤劳与智慧的是苏家屯拥有中国磨料磨具工业的第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第一砂轮厂。
一砂原是1940年日本人在苏家屯建立的私营工厂。
当时,工厂只有三栋合计不足1000平方米的砖木平房,十几名日本人掌握技术负责管理,有60多名附近农民干活,工艺简单,设备简陋,作业环境恶劣,每月只能生产十几吨首径400毫米以下的平型砂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多次投巨资对第一砂轮厂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使第一砂轮厂在1960年以前成为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技术工艺最完善的国内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磨料磨具企业,厂区面积达50万平方米,职工近4000人,基本满足了全国各行各业对磨料磨具产品的需要。
在当时,磨料磨具工业的所有原料、所有产品、所有技术、所有装备、所有管理模式,都是第一砂轮厂从无到有,首先开发创造出来并定型的,国家新建的六家砂轮厂和地方创办的几十家砂轮厂,几乎都是沿用第一砂轮厂的成套技术、管理模式和产品型号。
第一砂轮厂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磨料磨具界工业的摇篮,堪称是“中国磨料磨具行业排头兵”。
如今,有着“关东第一屯”美誉的苏家屯己走出历史的尘封,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今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