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亲朋好友都能来祝贺,收的礼金多啊。他们家之前送了那么多礼,不收回来那不就亏了?
向绵绵和向丽丽在家帮忙准备酒席,向立党则去接亲,骑着洗干净的自行车,车头绑了大红花,意气风发。
张及第操持了大儿子和二女儿的婚礼,现在越发得心应手,把大家伙指使得井然有序。
作为外嫁女,向美美也在帮着做些轻省活,带着儿子陈中在后厨煮红薯粥,给一些离得远,很早赶来的亲友垫垫肚子。
陈中已经能跑能跳了,两岁多可爱的紧,待在妈妈身边玩木头玩具。
至于大嫂王春婷,刚生了二胎才三个月不到,身体没恢复过来,牵着大闺女向有凤在陪来的亲戚好友唠嗑。
她妈明二妮抱着二宝向有志陪在身边,不时也笑着说两句。
大妈逗着襁褓里的向有志,笑眯眯的问:“哟,春婷啊,打算什么时候去上班?这二宝也几个月了吧?”
王春婷看着有些眼熟,却叫不出来称呼,干脆放弃回想。
她只勉强笑笑:“阿姨,这不是赶上老三结婚嘛,我祝贺一下,可能月中或者月底就去上班了。”
她怀向有志一直孕吐,到生的前一天都吐的不行,孩子身体差。
王春婷自己也好不到哪去,生的时候又遇上孩子脚先出来,艰难生产一天一夜伤了身体,这才有惊无险把孩子生下来。
也就是传说中的痦生,她差点大出血就死在产床上,最后没办法剖腹产了。
伤口恢复慢,产假也从计划的两个月拖到现在三个月了,还没去上班。
大妈却嘴一撇,吐了嘴里的瓜子:“呸,你说你们这代人,就是享福的命,哪像我们刚生完还得给一家老小做饭!”
王春婷看了看地上的瓜子壳,笑意从嘴角消散。
吃了向家的瓜子,还来阴阳王春婷不上班,关她什么事?!给她家做工拿她家的工资么?
亲妈明二妮丝毫不惯着她,有话当场就刺回去:“有些人骨头硬,适合当牛做马的,不像我家春婷,生来就是享福的命!”
又不是亲婆婆,管什么生娃上不上班?小两口自己愿意就成。
这大妈仿佛看不懂别人脸色,嗓门更加大声:“啊哟,大妹子你说错了,享福那是小资阶级的小姐才能享,我们八辈贫农,命不一样!”
“现在是华国各个阶级大团结,老旧思想要不得,有些人爱做饭回家做,别扯着脖子看别人家的锅!”
大妈笑了笑:“我看别人的锅?你们产假都快五个月了,这可不遵守厂里的规章制度,这是偷国家的资源饱自己的荷包!”
话里话外就是对王春婷不上班的不满。
在场围观的都莫名其妙,王春婷不上班对这个大妈有什么坏处吗?
非要人一个脸色苍白的产妇去工作岗位,虽说五个月产假是有点离谱,也不至于硬逼着上班啊?
巧合的是,王春婷的领导也在这,听了这些话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
究竟他是领导,还是这大妈是领导?
明二妮把怀里的向有志拍了拍,一脸淡定:“我女儿孕吐身体不好,厂里同意她休假,这关你什么事?敢问大姐是主管还是厂长啊?”
王春婷也配合,咳嗽两声。
她借着咳嗽把唇上的口脂擦掉,比旁人厚实的衣裳,消瘦的体型,苍白的唇,看得出来确实身体不适。
如果可以,她也想去上班啊,活不累有工资拿,可身体不允许。
向有志倒立出生让她剖腹产,医生都叮嘱了三年内不能怀孕,伤了元气要好好补补,不能提重物。
虽说在煤炭厂,她一个统计其实不需要搬运太多重物,可有时候工作需要,提提煤炭方便秤量是很正常的。
再加上工作时候要蹲下清扫地秤底下的煤炭渣,一个没注意很容易造成伤口撕裂。
经过慎重考虑和医生建议,她才决定推迟上班。
第100章
向立党结婚(2)
王春婷的打算自然没人知道。
大妈浑然不觉自己有多讨厌,依旧在那讲自己的道理:“依我说,不能干多的是人干,不行就让位呗!”
原来是闹这一出啊,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感情是觉得孕妇占着岗位,不如开除了重新招一个,好让大妈家的人上岗?
她咋这么脸大,觉得一个岗位的归属她能决定?
结婚是个喜事,明二妮到底收敛了脾性,没发大火,只板着脸说:
“厂长英明,领导睿智,能让我家春婷有个职位,你们讲讲道理,孕妇多不容易啊,难道谁生个娃就要离职让位吗?”
在场的女性大多都是母亲,也经历过职场怀孕,触景生情想到了自己的孕期艰难,那是真忍着痛上班。
她们动了恻隐之心,齐齐发声怼大妈:
“要你管,工厂领导是你吗?你就叫唤,生个娃而已凭啥让位?”
“就是,我生了七个呢!按你这么说我生孩子还是个错了?”
“脑子不好吧?我生孩子有孕产假,国家规定的!再说了工作的同事领导都没说话,就你来叨逼叨,咸吃萝卜淡操心!”
……
她们多多少少也共情产妇,甚至安慰了王春婷两句。
那大妈仿佛没听见这些人怼她,被岗位糊住了眼睛,只一个劲地说:
“谁家好人生个娃半年不上班?你指定潇洒啊,国家就是叫你这样的空吃粮的耗子败坏了!”
有些男人没经历过其中痛苦,觉得女人谁不生娃?自己妈妈姐妹老婆产假一两个月就去挣钱,凭什么王春婷特殊?
他们觉得大妈说的有点道理。
毕竟工厂就那么多人,你占着岗位不上班,可不就把工作均摊给其他同事了?
他们男人多倒霉!还要给别人的孩子负担工作!
就有糊涂蛋被煽动着,跟着大妈的话附和:“产假可以休,但是规定最长三个月,半年过分了吧?”
“就是,别人生娃两个月就上班,你拖拖拉拉干什么?我看就是懒婆娘!”
未经他人苦,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斥责一个产妇。
王春婷和明二妮心里憋闷,找代工其实是灰色地带的方法,约定俗成,大家都这么做,但是不能说。
说出来就有把柄了。
毕竟工厂实际录取的是你,你经历过厂里的培训和教导,你却让别人代工,这就会有安全隐患。
甚至有人会钻空子,利用这个漏洞考上工作再让别人上班,再换个地方同样的操作,通过不断卖工作挣钱。
这里的纷争自然引来了张及第,她听了些议论就皱眉,出声支援大儿媳妇。
“娃娃出生的时候春婷受了大罪,已经交了医院报告给厂里,厂里同意请假的,我们又拿不到工资,什么叫空吃粮的耗子?
再说了,春婷给厂里干了六年活,也算老员工了,不说功劳起码有苦劳,生个娃就不让工作,你们觉得合理吗?”
张及第说了蒙太奇式的谎言,句句真话,但是颠倒了下顺序,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他们家交了医院的报告不错,但是厂里没同意请假,只是早就有顶班的齐大娘在,领导默认王春婷可以不上班。
至于没拿工资也是真的,顶班的齐大娘拿了工资,王春婷当然没有,她这段时间也确实没给厂里做贡献。
在场的人都是来恭贺结婚的,和向家亲近,纷纷说合理。
再说了,张及第这番话敞亮又好听,连王春婷领导都觉得合情合理,其他人自然被说服了。
张及第说完,笑眯眯看着闹事的大妈:“不知道您是哪位长辈,想要工作您可以找找厂长,不过妇联应该是不会同意的。”
孕产妇的工作岗位问题,不止厂长能决定,妇联也能决定。
二十年前几场大仗国家动乱,几年前饥荒,再加上近些年边境一直不消停,国家缺人口,妇联绝不会允许孕产妇下岗。
一旦生个孩子就要回家吃自己,那多少工作的妇女敢生孩子?
妇联保障的是妇女权益,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产妇受委屈,她们闹起来,有时候厂长的决定都要靠边站。
虽然一直在提倡晚婚晚育,但是独生子女政策要到78年出台,这会儿大家还是多子多福的思想。
大妈知道张及第不好惹,又听见妇联这难缠角色,终于乖乖闭嘴了。
她是有枣没枣打一竿子,指望着王春婷要是心里脆弱,被群众一说就自己离职了,那不就白捡个岗位?
哪怕不一定花落她家,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明二妮却没放过她:“厂长?人家会理你,自己没能耐,只知道盯着别人的饭碗,废物点心脑子跟常人不一样啊。”
大妈被说的脸青一阵红一阵,却还是死皮赖脸不挪窝,拿着喜糖吃。
大家伙见她消停了不还嘴,感觉无趣就不再关注。
向绵绵听着这一番争吵心里来气,上去就把装着喜糖瓜子的盘子端走,不叫这大妈占便宜。
她转手就给了帮忙说话的几位婶婶,给谁吃不是吃?她宁愿给帮过自家的人,起码还有句好话听。
众人面前,张及第还是假模假样说了向绵绵两句,说自家女儿不懂事。
实际上,等到了没人的地方,她差点把向绵绵夸上天。
谁会愿意这种挑事的人来吃东西?
偏偏为了场面和谐,大人们都拉不下脸去端走。
而孙辈最大的向有凤才不到三岁,怎么指望一个刚会跑的小姑娘去端走瓜子盘?她都不一定听得懂指令。
向绵绵这年纪十二岁,虽说大了点,但是也能用小孩不懂事混过去,而且也没把喜糖瓜子藏起来,给了另外的客人。
几位帮忙说话的婶婶得了喜糖瓜子,一人抓了两把,更卖力地说起向家的好处了,把大妈挤兑在一边。
张及第还把那些没同情心的男人都记下了,女人生孩子都有怨言,决不能和这些人结亲。
跟脑子不清醒的人结亲干什么,去当牛做马受罪吗?
他们难道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天生地养,不需要女人?
女性生育本就艰难,承受身体的痛苦还要被指指点点,也太惨了。
而且王春婷的同事没诉苦,他们作为旁观者倒是来劝产妇让位,淘汰掉这样的男人挺好。
第101章
向立党结婚(3)
没了讨厌的人多嘴,向家一通闹腾停息,来祝贺的人欢声笑语,让凝滞的气氛又带了喜气。
没过多久,喜气洋洋的向立党回来了,把自行车停好,就抱着美娇娘回家了。
他对妻子安悠的定位虽然是相亲对象,但是在定亲往来这些日子也有了感情,此时志得意满地把美娇娘放在大厅里。
两人一身簇新的中山装,胸前别了一朵掌心大小的红花。
新娘子都是扎起头发,披发的大多是未婚姑娘,安悠把头发盘起显得干净利落。
她才17岁,年轻活泼,特意戴了个银镯子,是家里宠爱她的证明。
对比起一旁脸色苍白的大嫂王春婷,青春俏丽、面色红润的她就格外漂亮,两妯娌差距有点大。
向立国五大三粗没感觉,向绵绵却知道妯娌间那些小心思,立马推了推他,示意让他去给大嫂一点安慰。
这男人属实心大,还以为幺妹让他去抱孩子,大手一捞把旁边的女儿向有凤放在肩膀上骑着看新娘子。
铁直男,没救了。
向绵绵无语了一瞬,没管大哥死活。
一对新人按照流程举行仪式,给父母敬茶,大家伙都在旁边笑着祝福。
等改口费给了新人,仪式完成,张及第向红旗夫妻俩笑容满面,安家夫妻俩却眼眶里忍不住眼泪。
他们宠爱多年的女儿,终究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想想就伤心。
谁嫁女儿不是这么过来的,年纪大些的都经历过,熟练的拉着安家父母劝慰,反正女儿嫁的近,回来也方便。
安家就是图向家近,女婿虽然不是特别出色,也算是个有为青年。
这样一想,心里就好受多了。
近两年县城里逐渐有了个新习俗,礼成后要给来祝福的亲友发糖、发红包沾喜气。
张及第也安排了这个环节。
这事就由向绵绵和向丽丽完成,早端来了喜糖、瓜子、花生,里头还会有些小红包,全洒出去看他们各自的手速了。
等一阵疯抢后,收获多的人笑开了花,嘴上好话不断,祝贺他们新婚之喜,把两个新人都说害羞了。
接着就是铺床。
这时候就看得到娘家的实力了,安家给安悠准备了十床棉被,有两套被套居然是光滑的桑蚕丝带刺绣的。
铺床的全福人小心翼翼地翻找被子里的喜气,生怕手上的毛刺给人刮花了。
而且安悠带来的家具全是好的,木材、铜锁等都是精心准备,肉眼可见比大嫂王春婷好一截。
有些人大概知道内情,没多说什么。
毕竟妯娌间那点攀比心,谁没有过呢,说出来没什么好处,说了干嘛?
明二妮和王春婷却脸色不是很好。
王家虽然就四个孩子,但是家里顶梁柱去的早,靠明二妮一个人把四孩子拉扯大就不容易了,嫁妆再好也不会超出寻常太多。
老三媳妇安悠却不同,家境殷实,颇受宠爱,明显是想压大嫂一头。
向绵绵已经有些头疼了,难搞,两个妯娌势必要分个高下,家里的平静只怕一去不复返了。
虽然大哥大嫂住钢铁厂大院,三哥三嫂住甲烷厂,两家没什么交集,但是安悠刚进门就打擂台,只怕不是个善茬。
在这种担忧中,铺床也很快就完成了。
亲友们呼朋唤友,几个熟人聚在一起,端着自己带来的碗去门口吃酒席。
向家人放下心底那些小心思,去酒席间帮忙端菜、盛饭。
华国传统就是这样,家庭内部矛盾归内部矛盾,对外却不能显露出来,还要制造出和睦团结的景象。
觥筹交错间,一对新人给亲友们都敬过一圈酒,才能落座吃口饭。
安悠揉了揉假笑导致僵硬的脸,对向立党说:“三哥,从早上我就吃不下饭,有没有汤汤水水的呀?”
同样饿得不行的向立党想了想,干饭的同时指了指后厨:“厨房里应该有红薯粥,你去盛一碗尝尝。”
安悠心里生闷气,这呆头鹅,我是要你给我端一碗吃啊!
在旁边听见的向绵绵去端了一碗红薯粥过来:“三嫂,正好还有两碗,晾凉了好进口,你尝尝。”
向立党看见皱了皱眉:“幺妹你干嘛端粥,她……”
自从工作搞定了,他在一众兄弟姐妹中最偏向幺妹,平时有活向立党都是替向绵绵干了,哪能让幺妹端粥?
安悠也吓了一跳,她跟向立党贴着耳朵说的,小姑子怎么听见了,还帮着端吃的来?
向绵绵笑眯眯地说:“没事,今儿给亲友们都吃过了,让三嫂也尝尝咱家的,是二姐做的可香了。”
想秀恩爱,但是失败的安悠赶紧接过来:“谢谢幺妹,我那有好看的丝绸手帕,等会儿你来我房里给你两方。”
她对向绵绵眨眨眼,带了点忐忑。
向立党看了看姑嫂两个,没说话了,继续干饭。
他知道以和为贵,但是向绵绵决不能在他这受委屈,就算结发妻子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