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7章

    向丽丽猛地一看,这男人各个方面还有点像向红旗。

    放下工具跟出来的向绵绵很疑惑,这人从来没见过,跑她家来哭丧干嘛?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哭丧的男人用袖子擦泪水,粗糙的布料一下把他的脸擦的通红:“我是你大堂哥向立功,这里是向红旗向二叔家吧?”

    向丽丽和向绵绵瞪圆了眼睛看着他,什么情况?

    向红旗在家从来不提那些陈年旧事,以至于除了最大的向立国,其他孩子都不了解老家的事。

    他们只知道张及第每到月头发了工资,就给老家寄去雷打不动的20块。

    这次去沪市看病,她都没忘留下一百块让向立国帮忙代寄,可谓是风雨无阻永不停息。

    第218章

    白事

    结果跟黑洞一样,投入什么都没有反馈的老家居然来人了?

    向丽丽几人小时候都不清楚为什么要出这20块,这可是正式工一个月工资啊,能让家里宽裕多了。

    可谁也不敢问,向立华胆子大问过一次,爹娘挥舞着竹扫帚的细枝条抽得他三天下不了床。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几个孩子也就对老家不好奇了。

    现在突然蹦出来一个堂哥?

    关键是他的名字还真是按照向家男娃取的名,都是立字辈儿,听起来跟立国立党立华就是一家人。

    向丽丽不明所以,她不知道怎么面对陌生的堂哥,只好请他来家里坐坐,等张及第回家再说。

    穿着重孝的向立功摆摆手:“不成,我这重孝期按规矩不能进。”

    这人还挺讲规矩,向丽丽和向绵绵只好站在家门外跟他交谈。

    闲聊中,姐妹俩知道了向家的那些事。

    向家爷爷是农村的庄稼把式,有点田地能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还行。

    跟向老太生了四个男娃,就是向立功的父亲向红文,向丽丽的父亲向红旗,老三向红武和老幺向铁柱。

    他们还有个女娃向幺妹,年纪最小,可惜有一年粮食歉收,被卖给人贩子换了两袋粮食,不知去向。

    有次老爷子上山劳作遇上山体滑坡,和三叔向红武一起遇难,找到的时候都不成人样了。

    向老太迷信得很,有个云游道士在灵堂上非说是三天前出生的向立民八字硬,天克向家,继续待着就要家破人亡。

    她就张罗着把这孩子卖给道士,向立民在龙凤胎后生的男娃,排行老六,亲妈张及第当然不愿意,这事没成。

    结果老爷子头七刚过两天,向老太去喂鸡滑了一跤,扭了脚脖子肿得厉害。

    七七四十九天还没过,小儿子向铁柱也磕了下巴,差点摔断门牙。

    这下把向老太急的要命,钱都不要了,非要把向立民免费送出去,越远越好!

    张及第哪里舍得亲生的孩子被送走,从此天各一方再也见不到,就跟道士争孩子,一个失手,孩子头着地当场断气了。

    尽管道士被族人抓住打个半死,向立民却也无法活过来。

    听到这,姐妹俩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原来龙凤胎和幺妹之间还有个兄弟叫向立民,只是才两个月大就没了。

    向丽丽感叹:“难怪啊,爹从不提回老家的事。”

    丧子之痛,谁能坦然面对呢?

    向立功有些尴尬,他不说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大家也猜到了。

    张及第和向老太爆发了最大规模的争吵,把整个村都惊动来看热闹。

    最后就是分家了,张及第夫妇俩净身出户来了县城,每月赡养费20块寄回老家,两边互不打扰。

    三人正相顾无言的时候,张及第谈好代工结束的事回来了。

    她一看到向立功,本来的笑容也成了垮着脸,比川剧变脸速度都快。

    走到他跟前,张及第冷淡的说:“来我家干嘛,当初说好的老死不相往来,老太死了?”

    即使过去了十几年,她依旧不能释怀那个无辜的孩子。

    有点无措的向立功看了看二婶脸色,小心翼翼地说:“没,是我爹过身了,请二叔回去办白事。”

    张及第冷嗤一声:“不回,要是老太死了我就回去看看她那死样子高兴一场,其他人一概跟我没关系。”

    向立功只好劝她:“二婶,我爹过身了死者为大,再怎么说我爹跟二叔是亲兄弟,他总要回去看看的。”

    再大的恩怨,在生死面前都是小事,人都死了还不回去,终究说不过去。

    张及第愣愣地望着远方出神,不知道在想什么。

    她失去了所有力气一样久久不语,最后低哑着嗓子让向立功先等等。

    安顿好大侄子,张及第去了主卧把补觉的向红旗叫醒,人还迷蒙着眼神没清醒,就告诉了他老家的白事。

    向红旗强行开机愣了半晌,穿好衣服满眼通红的到了家门外。

    向立功做足了孝子姿态,看到人出来立刻给二叔跪下磕头,用老家的乡音哭着给他报丧。

    家里的孩子都在县城长大,听了没什么感触。

    向红旗却一下就想起来儿时跟大哥的艰苦时光,两人兄弟感情挺好,漫山遍野砍柴、放牛,到如今阴阳两隔。

    他难以抑制地湿润了眼眶,扶起地上的大侄子:“回,二叔给你爹守头七去。”

    对于他的决定,张及第并没有置喙,只是默默拿出钱给向红旗回老家,并说:“你厂里我会去给你请假的。”

    她表明了态度,坚决不回老家。

    那里会让张及第看一次疯一次,但是她尊重向红旗的兄弟情,没有阻止丈夫回去参加大哥的白事。

    这已经是一个母亲最大的忍耐限度,向红旗能明白老伴的痛苦,没有强求。

    叔侄俩一同回了老家。

    第219章

    老家来人

    张及第看着他俩走远,叹了口气:“这事来的不巧,可惜结婚只能等明年了。”

    各地风俗不同,他们这里的规矩是红喜事要为白事让路,大伯去世,侄子侄女要守一年孝,期间不能嫁娶。

    虽然和老家不睦,但是人都到门口报丧了,张及第也只能按风俗来。

    向丽丽反而觉得无所谓,她再等等也没什么:“娘,没关系的,晚就晚点,我在家多待一阵。”

    张及第白她一眼:“懒得和你说,我去通知尹乾这事,中午才提亲下午就变卦,人还以为我们骗彩礼呢。”

    还别说,这事确实突然得像个骗局,要不是真实发生在向家,姐妹俩也觉得是骗子。

    张及第匆匆忙忙赶去沙场那边跟尹乾说情况,要把定亲报日改到明年五月一。

    好在尹乾虽然失落,但还是对突发事件表达了谅解。

    这种事谁都不想的,毕竟是大伯过身,总要给人一点面子。

    其实对于这种突发的白事还有一个破解的方法,那就是在百日热孝里面尽快结婚。

    但是这种匆忙出嫁不太好,跟冲喜的意味差不多,加上向丽丽也不是很急着出嫁,所以不需要这样操作。

    见尹乾同意延期,张及第松了口气,这一年时间可以备一下嫁妆,时间充足。

    至于向有军的周岁宴,也只能延期了,侄孙需要为伯祖父守孝五个月,

    也是同样的红喜事让白喜事。

    安悠听了虽然有些不高兴儿子一岁半才能办周岁宴,还是只能无奈认命。

    谁让这事确实不巧,生死有命,她改不了。

    第二天,张及第和向丽丽去厂里销假。

    张及第还好点,她干的是后勤,给煤炭洒水保持湿润度,可以说是基本不用动脑子的力气活。

    向丽丽那边就有点麻烦。

    她上岗后发现自己手法生疏了很多,有时候还没有新来的员工操作的快稳好。

    这让一向骄傲的向丽丽根本无法接受,只能在下班后独自加练。

    相比之下众人的闲言碎语根本对她产生不了任何的冲击,向丽丽满心只想恢复到患病前的手艺。

    越急反而越做不好,成绩差得自己都看不过眼。

    这种事情只有遇到了的人才懂,曾经三下五除二做好的东西,现在却成了遥不可及的梦。

    不过好在下班时候尹乾会来接她,这样一来痛苦显得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生活中的甜总能治愈工作的苦,两个小情侣过了父母明路,如今甜蜜得很,经常冒粉红泡泡。

    渐渐的,向丽丽操作多了,手感就回来了,人也自信起来。

    向绵绵有时候吃到狗粮太多,会跟向丽丽吐槽:“姐,你和姐夫好像是试婚期哦,没结婚比结婚还甜。”

    两人没住一起,但是休息的时候总是一起相处,如胶似漆就是形容他们的。

    被取笑多了,向丽丽脸皮逐渐加厚:“是啊,你也会遇见甜的那个人。”

    她曾经不理解自己的姐妹们为什么结婚就不怎么来往了,现在终于能懂一点,原来跟对的人在一起,一刻都不想分开。

    向绵绵无奈摇头,姐姐无时无刻不在撒狗粮,要命,还是早点给她嫁出去吧!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七天。

    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向红旗回来了,浑身透着疲惫,左手臂缠着黑布条。

    他帮着大侄子料理了大哥的后事,好在同辈不用下跪守灵,除了一些力气活也没做什么。

    出乎张及第意料的是,向红旗带回来了一个女孩子,看着跟向丽丽差不多大。

    她看着门口的两人,满脸疑惑的问:“当家的,这位是?”

    向红旗格外尴尬,摸着鼻子声音很小:“这是瑶瑶,大哥的女儿,她来咱县城考初中老师,就带过来住一阵……”

    他知道媳妇和老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根本不想掺和老家的事,只打算办了后事就回来。

    七天里只干活不多说话,根本不接家里人的话茬。

    向瑶瑶过了县城初中笔试的事他听了一嘴,没当回事,一心只想头七过了就回家,不牵扯。

    没想到村里族老说大侄女成绩优异,靠着自己努力成了全村的希望,让他带来县城,过两天方便面试。

    要是成了,村里以后就能安排人来县城读书,多大的前程,容不得他胡闹。

    向红旗争取过,让侄女住招待所,但族老们都不听,坚持住亲人家里更舒坦,过面试的几率大。

    再加上向瑶瑶跪地哭求,抱着大哥的牌位不撒手,没办法只能领家里来了。

    向绵绵这时候脑海里也叮的一声,响起了系统小6的任务提醒:

    【叮,任务发布:请在三天内给向瑶瑶找到工作,任务奖励:烟草局工作一份。】

    第220章

    向瑶瑶

    听着任务内容,向绵绵有点无语,这任务不完成也罢。

    她手里确实捏着之前的奖励,县城中专教师工作一份,跟别人换一下,用在向瑶瑶身上这任务就妥了。

    问题是七天之前才跟向立功了解到老家的爱恨情仇,这中间隔着一条兄弟的人命啊,怎么能忘怀?

    要是帮了这个堂姐,她娘被害死的孩子算什么?算搞笑吗?

    她打定主意不去完成了。

    大不了就受惩罚吧,虽然任务奖励是烟草局的工作,真正的铁饭碗,哪怕放到现代也令人眼馋。

    但是完成任务太令人膈应。

    向绵绵这里分神下定了决心,张及第的脸色就没那么好了。

    她之前看到向铁柱来参加向立国的婚宴,就已经在发飙的边缘,只是看在分家的时候小叔确实帮过他们,忍下来了。

    现在大房的向瑶瑶凭什么住她家!

    看着手臂绑着黑布条的向瑶瑶低头装可怜,张及第皮笑肉不笑:“家里住满了,当家的你给她去开个证明住招待所吧。”

    她男人跟向红文兄弟情深最后送一程,那没所谓,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弟去世,再大的仇也放下了。

    可她的立民多无辜?

    就因为向老太迷信,非要说是灾星送人,结果两个月大还没叫声娘就走了。

    孩子亲手死在怀里的感觉,痛彻心扉。

    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因为太小了夭折,进不了祖坟,是她选了个山头挖坑埋掉的,连棺材都没有。

    孩子柔软温热的身体变成僵硬冰冷,再轻轻捧起一抔土洒在上面……

    经历那一天痛苦的张及第跟向家那些人永远不会和解,向红旗能趁白事回家看看都已经是她善解人意了!

    装可怜的向瑶瑶看了看二叔家宽敞的楼房,神色里难掩羡慕。

    她多想住进这房子里,成为城里人,可命不好没投胎到婶娘肚子里,反而在农村长大。

    要不是向瑶瑶一直听着奶奶念叨二叔这个狼心狗肺的在县城吃香喝辣,她也不会下定决心死磕学习。

    如今成功在农村里成为难得的高学历,还通过了县城初中的笔试,谁不羡慕?

    结果好容易打动二叔来了县城,二婶连她落脚的机会都没给,还直接撵去招待所,也太丢面子了!

    向瑶瑶知道这时候该示弱,眼珠一转,不接话茬,只低头抹泪。

    侧头看侄女的向红旗有点愧疚,又看了看媳妇没得商量的神情,惋惜地说:“瑶瑶,家里住房紧张,我带你去招待所吧。”

    其实两个女儿能住上下床给客人腾位置,但是张及第明摆着不欢迎啊。

    抽噎的向瑶瑶是真挤出了眼泪,一抬头哭得梨花带雨:“我……我都听小爸的。”

    张及第没等她喊出小妈,冷酷无情带着两个女儿回房间了。

    她不想看到老家的人一眼,看多了犯恶心。

    向红旗叹了口气,也能理解媳妇的痛,带着向瑶瑶去街道办开证明,送她去住招待所了。

    一路上知情识趣的向瑶瑶没有怪张及第的意思,还在向红旗面前说小妈的好话。

    她说能理解小妈丧子之痛,自己挺独立能住招待所的,就是考完了能不能大家伙聚一下,好歹也是家人。

    向红旗对带了侄女来县城,却还是让人住招待所有点愧疚,又想了想媳妇孩子,最后只说:“再看吧,瑶瑶你专心考。”

    对于聚一下避而不谈。

    向瑶瑶暗恨二叔没有男人的英雄气概,居然让二婶一个女人当家,白瞎了那么好的工作,真是个没用的人。

    面上却全是乖巧:“好,我知道了都听小爸的,天快黑了,你先回吧。”

    她想成为城里人,就要学会忍,不然哪来的光明前途?

    向红旗又交代她两句,回家了。

    人一走,向瑶瑶立马压不住火气,回了房间使劲锤床,跟疯婆子一样。

    她在家是奶奶带大的,学习又好,可以说哥哥弟弟都要让几分,亲戚间都吹捧她,把向瑶瑶吹的飘飘然。

    结果向红旗居然这么没用,媳妇几句话一个眼神,就把她安排到这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