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0章

    明二妮下午带着消息来向家的时候,向瑶瑶已经回老家拿户口本了。

    驴车要是跑得快点,指不定这时候人都已经踏上返程。

    这进度,谁赶得上?

    向家人听得目瞪口呆,为了户口和工作真拼啊,一辈子的幸福就搭进去了。

    张及第到底经历过很多,再离谱的事都听说过,听完向瑶瑶上位史只说:“她愿意嫁人就嫁人吧,跟我们家没什么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向瑶瑶还是挺百折不挠的。

    先考试,考不上就问领导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入职,再是从向家户口入手,发现这条路行不通,立马就去找黄家的路子。

    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很清晰明了,依次从小到大。

    如果放在正道上的心思能有歪脑筋的一半,这个人很有前途。

    向丽丽的关注点不同,她为黄抗美叫屈:“黄抗美好好一份正式工的工作就成了嫂子的垫脚石,黄家真是重男轻女啊!”

    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工作,也能为了哥哥的幸福让路。

    向绵绵点头附和:“是啊,而且向瑶瑶那种人真的会甘心和黄援朝过一辈子吗?”

    不是她背后贬低向瑶瑶,而是这个女人的野心都要写在脸上了,黄家人根本拿捏不了这个儿媳妇。

    父母在的时候还能压制一下,只要父母一去世,黄援朝不一定有好下场。

    一个七岁的小孩,想玩得过精明算计的女人,做梦比较快吧。

    明二妮摇摇头:“放心好了,黄援朝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再加上黄抗美在这,都不会任由这个儿媳妇胡闹的。”

    生孩子多就有这种好处,父母去世了,兄弟姊妹还能照顾着。

    专门过来提醒的明二妮喝了口水,她说完向瑶瑶的事情就回家了。

    前两天才跟向家闹一通的向瑶瑶自然要关注一下,免得亲家不知情被阴了,这妮子是有点手段的。

    好在向家的孩子们学龄范围不在初中,向瑶瑶暂时没有用武之地。

    儿女这一辈最小的向绵绵在上中专二年级,孙辈中最大的向有凤4岁多,还没上小学,至少还有六七年才到初中。

    总而言之,目前来看向瑶瑶对向家没有什么可以报复的地方。

    向绵绵对着系统储物格里面的调岗机会有些犹豫,那她还用不用呢?

    本来是想给向瑶瑶调成扫地工,要是有开除机会就更好了,可惜之前郑家和吕家已经用完了。

    犹豫再三,她还是没有动手。

    万一向瑶瑶不满意这份工作,最后跑来向家大闹特闹要求入户口,那不是完犊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日子又过了两天,向绵绵去隔壁几栋的医务室换药,又听到了这位没见过几面的堂姐的最新进展。

    向瑶瑶得了工作正式上岗,她也兑现承诺,不要一分钱彩礼跟黄援朝领了证。

    因为亲爹去世,要么百日热孝内结婚,要么三年后,她已经十九拖不起了。

    旁边得了病的大婶聊起这个话题,因为她也有个儿子,贪玩摔断了左腿,二十多了还没找到满意的儿媳妇。

    “……正好我家那女儿争气刚到手了个临时工,可以看看有没有那出色的农村女娃娶进来,白得个儿媳妇,这叫肉烂在锅里。”

    大婶说得唾沫横飞,仿佛努力上进的女儿不是自己亲生的一样。

    她完全没考虑自己女儿没了工作就得下乡,一心只想要个样样出挑的儿媳妇。

    旁边有人劝:“人姑娘嫁进来跟你不是一条心哦,还是别把女儿的路堵死,儿子是宝,女儿也是贴心小棉袄。”

    大婶浑不在意:“又不是叫她把命让出来,养她十几年干什么的?大不了下乡呗,正好我幺儿就不用下乡了。”

    向绵绵听了浑身一震,终于知道之前察觉出的违和感是什么了。

    向瑶瑶这骚操作给了县城女孩重重一击。

    原先父母只是在学习领域多给男性资源,如果女儿自己格外优秀,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重围,他们也能善待女孩。

    图的就是女儿工作了有钱了,给家里缴纳家用或者赚更多彩礼,亦或者老了能赡养他们。

    现在连女儿自己努力争取到的工作都成了男性掠夺的目标,只为了免费娶媳妇。

    而且更多的父母会把儿媳妇的目光投向农村最顶尖的那波女孩,用女儿的工作换取儿媳妇,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不要彩礼,农村女孩自身条件优秀,家里远还好拿捏,比县城女孩好多了!

    工作市场里县城女性被压制,婚恋市场中县城女性也会被打压。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时间里,多出了好几对“向瑶瑶和黄抗美”。

    都有同一个特点,县城男性有特别明显的缺点,配一个农村媳妇,用姐妹的工作换取了0彩礼。

    第228章

    冼招弟

    这些“黄抗美”们都是非自愿让出工作给嫂子或者弟媳的,家里人拿养大她的恩情压迫,再去工作的地方闹一闹,被逼无奈只能含泪把工作给了家里。

    大多数女性能忍,被剥夺了自己努力拿来的工作,还要面对家长的彩礼要挟。

    可总有人会遇上铁板。

    这个头铁的女性叫冼招弟,是向家附近的邻居,她哥冼宝根因为天生眇了一目也是难找媳妇,还曾经来说过向丽丽。

    没错,冼家就是有这个自信。

    那时候向绵绵还骂他家要求生五儿两女,因为冼宝根是冼家唯一的儿子,冼妈后面生了六个女儿,只有他一根独苗。

    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端倪,冼宝根,冼家的宝贝,冼家的根。

    显而易见的,这个儿子在家能有多受宠,眼高于顶看上的都是最顶尖那一拨。

    人给的理由也充分,冼家三代单传,冼爷爷在火柴厂做工,冼奶奶是老师,冼爸是甲烷厂领导,冼妈在医院当护士,给冼宝根塞到甲烷厂做后勤。

    日后老人一蹬腿,家产都是小两口的。

    现成的四份工作,只要儿媳妇一进门,生娃根本不用担心长大了工作问题,自然有老人给他们让位。

    六个小姑子还能赚不少彩礼回家,小两口过的都是好日子。

    之前来说向丽丽,上来就把彩礼加到八百,向家看都没看。

    犯不着为了钱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了,靠卖女儿贴补。

    等向丽丽遭受意外又聋又哑,冼家腰板挺直,过来又说亲,这次可就没有八百的高彩礼了,施舍般给个两百打发叫花子。

    就这,冼家还嫌弃向丽丽被人非礼身有残缺,要求带着一千三的赔偿做嫁妆。

    他们来向家的时候,张及第母女还远赴沪市求医,根本不知情。

    面对这个离谱说亲,向红旗举起扫把给他们连带媒婆一起轰出去了,一点脸面都没有给冼家留。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自家闺女就算一辈子不嫁,也不去这种人家受磋磨。

    冼家被赶出来丢了面子,怪向家不知好歹,向丽丽这样子谁肯娶?

    结果向瑶瑶这个榜样一出来,冼家立马扒拉起农村的好女性,总有人为了能过好日子,不介意冼宝根的模样怪异。

    本来是冼宝根一直不肯将就,他只肯找漂亮的聪明的,如果稍微降降要求,多的是普通女孩为了不下乡愿意嫁人。

    后来一听能弄几个漂亮农村姑娘来选美,任由他挑,就同意了。

    向家村附近,经过向瑶瑶嫁入县城成了城里人,总会把消息传开,有些媒婆脑子转的快,就通过向瑶瑶跟县城的人搭上了线。

    冷门赛道变成了烧热灶。

    钞能力下,还真弄来了好多女孩子给冼宝根选美,各个都水灵漂亮。

    她们早就被媒婆和向瑶瑶说过了,嫁进县城成为城里人,但是没有彩礼,给她们一份工作安身立命。

    冼家最后选了向瑶瑶的手帕交,李丽。

    她并不是最漂亮最高挑的,家里条件也相对没那么好,可这个名字颇具深意。

    冼宝根图的就是一种别样快感。

    拒绝我是吧,满家属院喊着你名字,看你爽不爽!

    这媳妇确定了,自然而然的,他大妹冼招弟就得让出位置来。

    冼招弟晚上在家里给最小的妹妹喂饭的时候,就被家里下了最后通牒,让出位置奉献给嫂子。

    她端着碗的手微微颤抖,盯着幺妹冼望弟的小圆脸蛋出神。

    家里人习惯了这女儿脾气跟锯了嘴的葫芦似的,不肯多说一句话,自顾自在讨论冼招弟的安排。

    冼爸说卖给他的鳏夫同事做媳妇,照顾三个孩子挺顺手。

    冼妈不乐意,说她脑子灵活,再去考个工作回来干着,还能带孩子、帮冼宝根媳妇的忙,二十多再出嫁。

    爷爷奶奶更离谱,说附近李家缺儿媳妇,那小子脑子摔坏了,屎尿屁都要人帮忙,八百彩礼把冼招弟嫁了贴补家里。

    总而言之不会放她一个劳动力下乡,务必榨干最后价值。

    已经有十几家用生恩养恩压着女儿干成功了,冼家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家的孩子会忍让,把工作机会给嫂子。

    连女儿的下场都不避着人。

    低垂着眼睛的冼招弟照顾好幺妹,拔腿往妇联冲。

    由于大家都白天工作,常常晚上才有机会去妇联告状,所以那里经常有人24h值守,冼招弟成功寻求了庇护。

    妇联保护妇女的权利,冼招弟这种被家里人逼迫让出工作的事她们当然要管。

    冼家人表面上做做样子,想把她哄骗回家,一顿死打就老实了,到时候自然会乖乖去交接工作。

    冼招弟哪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心思,在妇联抓了把裁纸刀抵在脖子上:“我死也不会回去的!”

    第229章

    登报断亲

    她美目含泪,抓刀的手太用力,一直在不断渗出血来。

    妇联原本还在说劝和的好话,见这姑娘都要死要活了,连忙改口问冼招弟到底要怎么解决。

    冼招弟凭着一腔孤勇敢来揭发,就没想着回那个家:“我要登报断亲!不然就死给你们看!”

    冼家人哪里肯同意,好容易养大一个女儿,刚见到收益就想跑?没门!

    两方僵持不下。

    冼爸掂量着女儿不敢自杀,无视她脖子上的刀,上去就呼了她一巴掌:“贱皮子还敢威胁你老子!谁教你的!”

    脸被打歪的冼招弟二话不说抹了脖子。

    那血甚至溅了冼爸一身,鲜红色的,血腥味浓郁不散。

    妇联的人一时疏忽没拦住冼爸,回头一看当场傻了,这姑娘太耿直了吧,说死还真死啊?

    幸好这里因为矛盾多,离医院近,冼招弟即使抹了脖子的动脉,还是险之又险的抢救回来了。

    人清醒的第一句话,还是登报断亲。

    这执念也没谁了,妇联的人见女孩子已经被欺负成这样,加急联系厂里给她办了户口转移,从冼家迁移到工作的厂里。

    冼家肯定不同意啊,能赚钱的女儿跑了,那不相当于煮熟的鸭子飞了?

    可妇联一点面子都没留,去联系了公an局,以买卖妇女罪刑拘他们为要挟,让冼招弟的户口成功迁出。

    不管咋样,人都要死了还不赶紧主持公道,当妇联吃干饭的吗?

    冼招弟用鬼门关走一趟争取到了自己的自由。

    同样的,也给县城女性掀开了反抗的序幕,让她们知道,原来自己是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随波逐流。

    这股用女儿的工作换取儿媳妇的风气,在各位反抗的女性奋斗下逐渐消散。

    甚至有些家庭,已经妥协的女儿也燃起了希望,奋起反抗要回自己的工作,跟家里人登报断亲。

    这些家庭闹得不可开交,儿媳妇跑了一大半。

    毕竟人就是图工作、户口来的,男方有大缺陷、没有彩礼都忍了,结果小姑子折腾着把工作要回去,她们哪里肯?

    小部分是公婆有一方把工作让出来给儿媳妇,这才稳住家庭。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女儿跟家里断绝关系,娶的媳妇还是农村人没有姻亲帮助,用这法子娶媳妇的人家都悔不当初。

    始作俑者的向瑶瑶也是被小姑子黄抗美反抗过,黄家给她威逼利诱稳住了。

    毕竟向瑶瑶脑子灵活,给小姑子找了个代课老师的退路,嫂子吃肉小姑子喝汤,没有把事情做绝。

    黄抗美闹就是为了利益,闹了一通,黄家人怕女儿也学着登报断亲,给她许诺可以自由恋爱,彩礼不克扣一分钱。

    再加上工作还是有的,只是从正式变临时,她也就没再闹了。

    向瑶瑶冷眼看着后来那些学她的家庭,觉得都是一群傻*。

    女人很能忍,但是前提是你给她一条活路,你把工作拿走了,再好言好语补偿点蝇头小利,这事不就过去了?

    结果工作拿走了,还要把人卖个高价,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嫁为人妇的向瑶瑶很会做人,甚至再见到打她一顿的张及第毫不记仇,能笑着喊二婶。

    她不想在县城里举目无亲,现成的二叔家就在附近,干嘛不拉好关系?

    以后要是黄家不可靠了,二叔家就是另一条退路。

    至于当时为什么闹得那么难看,那是想着挨顿打让二叔内疚心疼,谁知道打起来怒火上头,没控制住。

    再一个,二叔家没了个女儿,空出来的户口自己不就可以名正言顺顶替一下?

    谁知道张及第这疯婆子不要命似的打她,向瑶瑶怂了,惹不起向家只能再去想别的办法。

    她能屈能伸,依旧笑吟吟跟向家来往,贴了冷屁股也不在意,真的很厉害了。

    向绵绵有时候见到这个堂姐,都忍不住敬佩她的情商,能把入户口挨打这事忘得一干二净,凑过来攀亲戚。

    时不时就跟向家往来,黄家看到儿媳妇有靠山,打骂都会顾忌两分。

    要学习她的长处,向绵绵一直致力于修理,不怎么会人情世故,这不就是个绝好的学习素材?

    浑然不知自己差点成了户口提供器……

    另一边的冼招弟自从脱离家里,养好身体跟重活一世一样,什么都肯学,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快成为了厂里的生产标兵。

    她的存在是妇女榜样,妇联专门给冼招弟出了篇报道。

    从被迫害的柔弱妇女到生产标兵的一路艰辛,冼招弟都娓娓道来,再加上笔杆子的润色,看得人热血沸腾。

    很多人都把她当成榜样奋力向上,不要妇女能顶半边天,她们要争做自己的一片天!

    第230章

    升职主管

    向瑶瑶热孝期间和黄援朝结婚,先领证拿到工作,稳定后五一才办婚礼。

    她结婚前半个月来邀请向红旗,还给了很正式的邀请函,向红旗没理这个大侄女。

    大哥去世过了头七,大侄女迫不及待嫁来县城,还打伤幺女,利用婚姻闹得满城风雨,谁会给好脸色?

    他沉默寡言,张及第可就毫不顾忌的输出了,打骂一通敢上门的向瑶瑶。

    向瑶瑶唾面自干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被骂得凶她依旧面不改色,把邀请函和肉、钱都留下,自己礼貌退场。

    张及第追出去把东西甩她身上,向瑶瑶也能不露声色捡起来,喊着二婶消消气。

    太可怕了,向绵绵学着学着对这个堂姐望而生畏。

    这谁学得好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