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7章

    开学都两个月了,其他学校的老师已经稳定下来,很难中途调来。

    第415章

    学校招人

    市里高材生也基本都找到工作稳定下来,没法来县城工作,哪怕找到人,这边也耽误了许多时间。

    只好向社会发起招工,这样简单快捷。

    县城开年的那次春招很多人都没找到工作,这会儿基本都已经定下来了,下乡的下乡,工作的工作。

    听说学校还有一个教师岗位放出,立马引起了很多人的应聘。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老师是一个稳定又体面的工作,放假也多,能够照顾家庭,哪怕有工作了也会来报考试试。

    万一中了呢?

    不过这次的招工还是比春招去工厂的人少多了,但是只录取一个,也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味儿了。

    结果等向绵绵教完学生回办公室的时候,教导主任拉住了她。

    他平时严肃的脸笑开了花:“向同志,找你有点事儿,咱出去聊两句?”

    向明明有点疑惑,随着他的意思走出了办公室,站到教学楼的尽头问:“蒋主任有什么事吗?”

    蒋主任是个50来岁的胖老头,平时一张国字脸上严肃得很,眉头是紧皱的川字眉,很多学生见了就怕。

    他这会儿搓着手有点局促:“今天不是安排招工嘛,给向同志找个同事。”

    这事向绵绵还真没有关注过,她家里也没什么人想报考。

    向绵绵就试探的问:“我年轻不知事,不太懂,主任的意思是?”

    蒋主任一咬牙,干脆说:“是这样的,我们挑出来五个人选,有一个叫向立威的和你祖籍一样,向同志认识吗?”

    向立威?

    向绵绵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这个人是谁,她犹豫着说:“我也不知道,这个辈分可能和我家有点关系。”

    可能是同一个村的堂兄弟,但是关系已经有点远了。

    也就是她的爷爷和向立威的爷爷是亲兄弟这种关系,但是从小没见过,不可能亲近得起来。

    蒋主任就拿眼神悄悄打量她:“我看他写的父亲名字是向铁柱,你有印象没?”

    向绵绵立马想起来了,这位小叔拉走向老太的时候来过她家,所以这个向立威是她亲堂弟?

    可是有向瑶瑶这样的珠玉在前,她实在不敢认老家的人啊!

    这位猛人都差点给她开瓢,进她家户口了,把家里闹得天翻地覆,还在县城留下了风流韵事,名声扫地。

    尽管向铁柱看起来很明事理,但是谁知道他儿子本性如何呢?

    向绵绵就勉强笑着回答:“是我堂弟,从小没见过,主任还是要公事公办,择优录取才好。”

    要是以前,向绵绵可能就傻不愣登给自己的亲人说句好话了,反正顺嘴的事。

    经历过向瑶瑶这种人,谁还敢多放一个屁?

    蒋主任也是个人精,立马义正言辞:“向同志说的对,我们一定秉持着学校择优录取的好传统,不会徇私,你放心好了。”

    别怪他这么低声下气,主要是他见过校长也跟人有商有量呀。

    虽然不知道小姑娘到底哪里压制住了校长,但是蒋主任很拎得清,学习校长给向绵绵多说点好话就对了。

    他又问了问向绵绵缺啥不,得到了否定也不恼。

    蒋主任打算好了,这个月的水果份额给小姑娘送去,向绵绵别的不会收,吃喝是真的来者不拒。

    两人又聊了两句,各自分开回家了。

    蒋主任总感觉有点冷,可能刚入夏的天晚上冷吧,他把自己的外套紧紧裹住。

    在他没注意的地方,一名安保人员眯起眼睛盯他们两人已经很久了,手臂上的盘虬血管崩起,兜里鼓鼓囊囊。

    蒋主任要是再多拖几分钟,他就要上楼查看了。

    为了保护向绵绵,连长启动了退伍军人再就业活动,给他们办理退伍后,每个人都分派了任务。

    分布在各个地方提防无孔不入的敌特,保证向绵绵能安心创作。

    当然,有工资可拿,不会让他们打白工,顺便能创造一些就业机会,让退伍jun人有施展才华的舞台。

    蒋主任还不知道自己躲过了一次盘问,他已经快步回到温暖的家,抛开工作上的事享受家庭了。

    而向绵绵也收拾东西,放学回家了。

    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告诉了张及第这件事:“娘,咱小叔是不是叫向铁柱啊?”

    张及第正在筛黄豆,扬起簸箕一抖,把坏的空壳的抖出去:“是啊,咋,他来找你麻烦了?”

    她横眉立目,蹭的放下手上的东西站起来,感觉马上就要跟向铁柱拼了。

    儿女就是张及第的逆鳞,谁都不可以来招惹,老家那些人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差了,也难怪张及第这个脸色。

    不提向老太这个陈年旧恨,还有向瑶瑶这个新仇摆在眼前呢。

    向绵绵赶紧安抚道:“娘,他没找我麻烦,是今天学校里招工,主任说应聘的人中有个人叫向立威,是小叔的儿子。”

    她简短的说了情况,并且强调自己没有帮忙说话。

    张及第听完,这才冷静下来:“你没帮是对的,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和向瑶瑶一个德性?”

    向家老家那些人在他们这里信用已经透支,绝对不会再接纳任何一个人。

    向绵绵有点好奇,趴在桌上托着腮问:“娘,听说三叔去世的早,大伯也走了,这个小叔人咋样?”

    张及第迟疑了一下,坐下来说:“其实真要说起来,你小叔人也还算可以。”

    这么一说,向绵绵就更好奇了,她催促着亲娘继续说。

    张及第语气感叹地回忆:“向老太最喜欢给她儿子们说她的不容易,前头三个儿子都愚孝,你这个小叔是个难得的清醒人。”

    就事论事,向家四兄弟中只有一个向铁柱还算是清醒,没有被向老太洗脑成功。

    当初分家如果不是向铁柱站在他们这边帮忙,只怕张及第向红旗夫妻俩想脱离这个大家庭都脱离不了。

    向老太咬死了,向铁柱作为小儿子没成婚不能分家,村里都是这个规矩。

    其实是贪图向红旗将近40块的工资,如果不分家,向老太的手里阔绰得很,不知道多舒坦。

    虽然向红旗家有五六个孩子要养,但是农村的娃没什么大的开销。

    平时给口吃的就行,都是大的带小的,不用操心,衣服能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算下来花不了多少钱。

    做饭的时候多带几口,每个月能净收入40块,换谁舍得放过这个收入啊?

    甚至连做饭都不需要向老太操心,她一直都是让大儿媳陈大丫去做的。

    当时向铁柱能够顶住压力,帮助向红旗从家里分家,写下断亲书每月上交20块,张及第后来回想一下,还挺感谢他的。

    不然一个孝字压下来分不了家,张及第这几个孩子都不一定是什么样。

    向老太能蠢到听信云游道士的话杀向立民,说不定剩下几个在她眼里也是克家的,肯定没什么好日子过。

    三个男娃下场可能还好一点。

    向美美、向丽丽、向绵绵这三个女儿搞不好会步上她们小姑姑的后尘,三年饥荒里一袋米面就给卖了。

    第416章

    憋屈的赡养费

    张及第想到这,叹了口气:“娘很庆幸当时签断亲书,不然咱家现在肯定鸡飞狗跳。”

    当时狠狠心断亲了,这会儿才有了拿工资、收租的好日子,而不是在向家村和那老太婆每天机关算尽。

    向绵绵想了一下这个名义上的奶奶作妖的能力,打了个寒噤。

    她来县城才几天,闹得那叫一个精彩纷呈,配合大儿媳陈大丫和大孙女向瑶瑶,这三人组可谓是相辅相成,厉害的很。

    要是这18年里都是这种状态,只怕张及第要疯。

    向绵绵赶紧奉承:“还是娘眼光长远,及时从老家脱身,不然这会儿我指不定卖在哪个人家里,娃都生两个了。”

    别看她才17岁,真要是在向老太手底下讨生活,她说的话是很有可能的。

    孙女早点嫁出去,免得吃家里的粮食,还能尽早的换一笔彩礼回来给孙子娶媳妇,一举两得的事。

    农村结婚早,就是这样的逻辑。

    张及第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安抚她:“瞎说什么呢?娘才不会让你变成这样,她敢这么干,我指定跟那老太婆干一架,给她打得瘫在床上说不出话来。”

    年轻的媳妇脸皮薄,她当时就是被村里的氛围压制得不敢跟婆婆干架。

    现在到了这个年纪早就想通了,生活里要逞凶斗狠、展露锋芒,让别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向绵绵偷笑:“娘,现在不需要你打,向老太不就是瘫在床上吗?”

    不知道怎么评价才好,向老太最终的归宿和她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怎么不算另一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

    张及第都被逗笑了:“你说的也是,我都没来得及动手,她自己就成这样了。”

    刚开始的时候,张及第完全不能提起向家村的那些事,提起一次伤心一次。

    随着时间流逝,慢慢的抚平了心中的伤疤,这会儿也能平静的面对当时的伤痛了,还能客观的评价一下向铁柱。

    娘俩提起向老太的惨状心里解气,张及第也想起了向老太断掉的赡养费。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下个月又要给那老太婆送赡养费了,断了六个月,结果还要续上。”

    张及第也不想给这笔钱,问题是当时断情书上写的很清楚明白了。

    给钱向家就老老实实的,不给钱的话,向家肯定会来闹个天翻地覆,张及第并不想耽误目前的好日子。

    别看向老太已经瘫在床上说不清楚话,她相信向老太绝对能来县城找麻烦。

    向丽丽马上五一报日在即,可不能让其他烦心事闹得难堪,她宁愿花掉向红旗的20块免灾。

    眼光再放长远一点,还有向立党的亲事和向绵绵的亲事。

    张及第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女最重要的好日子成为别人的笑柄,就只能忍着自己的怒气继续给赡养费。

    试想一下大喜的日子,亲奶奶在你的婚宴上往那一躺,痛斥你不孝顺,闹得全场人都来看热闹,这烦不烦人?

    癞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这样一对比,向红旗那钱出得值,维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现状挺好的。

    母女俩到现在都不知道,向老太的黄金铁三角缺了一个向瑶瑶,这人得到了国家的铁饭碗,可以免费吃25年。

    150块能换来这么多年的免费饭,想想还挺划算的。

    向绵绵皱了皱眉,很不情愿的说:“凭啥还要给钱?咱家给了那么多年,也够了吧,其他叔伯兄弟就不给赡养费吗?”

    向老太又不只是向红旗一个人的妈,这不是还有小儿子向铁柱活着,都要养老的。

    老三向红武去世早,没来得及娶媳妇生孩子,那肯定就不用说了。

    可是哪怕老大向红文去世了,长孙向立功也在呀,难道所有的养老事情都让向红旗一个人扛着?

    张及第无奈的低下眼睫:“他们在身边伺候,所以都不出钱,咱家也是没办法。”

    老家的人就像是梗在喉咙里的刺,吞又吞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还隐隐作痛,偏偏张及第还不敢下手太狠。

    向老太再怎么过分,还是向红旗的亲妈,闹多了伤夫妻感情。

    说句难听的,万一吵吵闹闹给向老太气死了,国人奉行死者为大的思想,就是她这个儿媳妇不孝顺。

    别人一打听就会觉得她家家风不正,影响儿女的婚事。

    还不如就维持着现状,别来沾边。

    说起来是挺窝囊的,谁让做儿女的对上父母天生就是矮一截呢?

    哪吒都闹到剃骨还父,削肉还母,之后被师傅太乙真人借莲花鲜藕为身躯,使哪吒还魂复活。

    李靖再看到他,还是会骂他逆子,只因为他们是父子,有斩不断的血脉亲情。

    向绵绵想到这一辈人都对名声非常看重,也就没再多说话了:“没事的娘,咱家日子好过着呢,不差这20块。”

    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

    张及第捡起自己筛黄豆的簸箕继续筛:“我就盼着你们几个好好的,向立威要是进了你们学校,可千万别搭理。”

    甭管这个小叔好不好,张及第都不想向绵绵凑上去有牵扯。

    幺女顶聪明的一个人,一双妙手修遍了附近的机器,还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光明的前途可不能因为老家的人出岔子。

    要是耽误了幺女的前程,那就别怪她发疯,专门回乡气死向老太了。

    向绵绵回想了一下蒋主任的态度:“我估计他进来的概率不大,他要是足够优秀,蒋主任就不会来问我了。”

    明摆着向立威天赋不够,如果够优秀就跟她一样直接招进来,不会多问一句了。

    再加上向绵绵表明了态度,不想跟老家的人有牵扯,那么向立威能够进学校的概率确实很低。

    五个候选人,不一定会选他。

    张及第这才放下心来:“如果他找你了,你也别傻到跟人硬刚,有什么事先拖着,回来跟我说。”

    虽然看着小叔子向铁柱为人还可以,但是她还是提防着。

    向绵绵乖巧点头:“我听娘的,您放心好了,我才不会跟人起冲突呢。”

    她要好好保护自己,虽然说起来有点臭不要脸,但是她觉得自己的脑子也算是国家的一种特殊资产吧?

    加上安保都给她配到位了,自觉点别和普通人起冲突,免得给国家添麻烦。

    张及第欣慰的笑了笑,目光温和:“娘对你最放心了,就是不知道你啥时候能给我领个女婿回来。”

    我滴妈,又来?

    第417章

    偷晴被抓

    向绵绵听得满头冷汗,赶紧把话题引走:“那个啥,娘咱不急,呃,咱家401别往外租啊,有人定了。”

    关系到钱,张及第立马就嗅觉敏锐,开始转移到这个话题。

    向绵绵暗自庆幸,偷偷擦掉冷汗,自己这一招可真管用啊,催婚一旦开始,那就停不下来,还不如说说别的。

    两人正在商量事,就听见外面一片吵吵嚷嚷的,还有人在大声说:“没结婚的都赶紧回去,别出来,男人也别出来!”

    张及第按捺住蠢蠢欲动的向绵绵,让她待在家里,自己出去看情况。

    平常的时候家属院都是挺安静的,即使唠一些八卦,也没有今天这个阵仗,难道是发生了大事?

    张及第顾不得家里的黄豆,快步出来挤进人群张望,却看见冼妈抓着李桃在打。

    按理来说,李桃人年轻,手劲儿更大,和婆婆单独打起来从没落过下风,这会儿却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因为她身上衣不蔽体,这会儿一只手紧紧抓着身上仅剩的一点衣物遮住私处。

    根本就空不出手来和婆婆对打,只能被冼妈抓住头发,狠狠的到处抽打,甚至一边辱骂着她。

    冼妈看起来很崩溃,大庭广众之下把儿媳妇缩成一团:“你个不要脸的,还在家里就敢跟我侄儿偷情!”

    冼家楼道口还有一个只穿裤衩的男人,这会儿窘迫地站在那,身上全是暧昧痕迹。

    被打蒙了的李桃大声矢口否认:“我没有!下班累了我在自己房里睡会儿,突然一个男人往我身上摸!”

    她迷迷糊糊以为是冼宝根回来,想蹦起来跟人打,结果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

    然后就是这个男人得逞了,冼妈仿佛掐准了表,在两人刚完事的时候冲进来,把他们两人一顿打。

    当时一边打还一边骂,李桃根本就没怎么清醒。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