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也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吃点野菜和变质的馒头。虽然能勉强活着,但这孩子的童年,必定充满了痛苦与艰辛!
周月实在是难受极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她轻轻将李秀秀揽进怀里,拍着她的后背。
“秀秀乖,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帮你的!”
然后和狗娃一起,把木柴放进她的屋中,就暂时离开了。
回去之后,周月准备了两袋米面,给秀秀送了过去。
上次虽然分过粮食,但秀秀家只有一个人,分到的量少,显然是不够吃的。
虽然送了两袋米面过去,但周月知道这只能暂时解决她的燃眉之急。
秀秀毕竟是个孩子,没有劳力也不会赚钱,家里没个大人帮衬,想要健康长大真的很难!
如何才能长远地帮到李秀秀呢?这确实是个难题啊……
第234章
你这法子也太好了!
紧接着的几天,周月在镇子上多家走访,深入了解村民们家中的情况。
她发现真的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在镇子里原本就有许多孤寡老人,由于敌人在镇上胡作非为,情况就更严重了。
有些家庭失去顶梁柱,只剩一家的老弱妇孺。
有些家庭父母俱亡,一大串的孩子饿的哇哇大哭。
村里有一大批的老弱妇孺,家里没有劳动力,过的实在惨兮兮。
别说砍柴取暖了,有的甚至连水都喝不上。
毕竟要喝水得去村里的水井挑水,一担水一百多斤,是十足的力气活儿。
如何能让这些老弱妇孺,过上正常的生活呢?
这些老弱妇孺的安置问题,真是让人头痛!
此时在屋内,周月一行人正讨论的十分激烈。
赵大山一向是看不得乡亲们受苦的,拍着胸口说道。
“以后这些老弱妇孺的事,俺都管了!只要不出任务的时候,俺就去帮忙!”
周月听了这话,摇摇头说道。
“这镇上需要帮助的家庭实在太多了,光是每天给他们家挑水,你都忙不过来,而且等到来年耕种时,那么多户人家的田地,咱们也种不过来呀!”
周月深知他们几个人大包大揽,肯定是不行的,得另想计策才行。
赵大山想了想,确实是这样,光是游击战就让他们分身乏术了,想兼顾这些老弱妇孺确实很难。
赵大山挠挠头说道。
“阿月你有啥办法不?俺实在是想不出来了。”
周月在21世纪生活过,对于老弱妇孺的安置,在现代还真有样本可以参考。
对于一些失去父母无家可归的孩子,政府会出钱修建福利院。
将这些孩子们统一管理,提供食宿和照顾,一直到他们18岁成人为止。
而对于老人这方面,也有专门的养老院。
有公立养老院和私立养老院两种,在公立养老院当中,对于特困老人也是免费的。
周月在心里隐隐有了一个大计划,在这30年代开办福利院和养老院!
“大山哥,要不咱们在镇上办一家福利院和养老院吧?”
赵大山显然没听懂这是啥意思,出声问道。
“养老院我大概知道,福利院是啥意思?”
周月知道在这个年代,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于是耐心解释道。
“福利院就是把所有无家可归的孩子聚在一起,统一照顾他们的地方。”
正坐在旁边认真听讲的狗娃,眼睛一亮。
“把所有孩子都聚到一起统一照顾!月姐,你这法子也太好了!”
狗娃这几天跟着周月满村打探情况,看到太多孤苦伶仃的孩子了。
当时心里还暗暗想过,要是自己有钱,一定把那些孩子都接回家来养!
没想到当时心中的想法,现在竟然能实现!
周月的这个提议,瞬间获得了全部人的赞同。
不过负责记账和管物资的小海,此时有些愁眉不展。
“周月同志,队伍里的物资和钱都不多了,不知道能不能支撑起,这福利医院和养老院的开销啊!”
第235章
月姐!你也太聪明了!
在现代福利院和养老院,都是由上头拨款的。
福利院的孩子们,衣食住行和教育都要花钱。
养老院的老人,护工和医疗也都是大开销。
因此每年要拨不少款,才能维持福利院和养老院的正常运作。
而此时他们队伍里并不富裕,怎么才能维持这一大笔开销呢?
众人听见这话都有些沉默,这确实是个大难题啊!
周月也撑着头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办法。
“这些老弱妇孺手里是有土地的,他们虽然没有劳动力耕种,但这些田地能发挥出大作用!”
赵大山边听边点头,“咱们可以帮他们种地!”
周月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其实不用咱们动手,这些田地可以租给其他村民,收成时拿一些粮食作为租金就行,还有一个更妙的办法,让俘虏们替他们种地,收获的粮食供应福利院和养老院。”
周月的想法很简单,将这些老弱妇孺手中的田地收为公有。
这些田地可以租出去,或者让俘虏帮着种地。
得到的粮食,用来供应福利院和养老院。
这样既不浪费他们手里的田地,又能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现在咱们只要熬过这个寒冬,等明年播种完,收到第一批粮食就好了!”
只要把最难的这几个月熬过去,等粮食开始收成,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
小海心里盘算了一下,继续说道。
“咱们队伍里的物资,也不够这么多人撑过这个冬天啊……”
周月听到这话一点不惆怅,反而露出笑容。
“这个是小问题,我有办法!”
说完周月从屋内一个柜子底下,取出了一根拐棍。
这根拐棍做工粗糙,没有什么复杂的雕花,也就比烧火棍强一些。
狗娃看到这根拐棍,一脸疑惑问道。
“月姐,我还以为你把这拐棍丢掉了呢,这根拐棍你咋这么宝贝?”
这根棍子是周月离开上海时,一直随身携带的。
后来走陆路时,周月有时候还会拄着拐棍,装作跛脚的农妇。
狗玩还笑着说,月姐做戏做全套,看着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狗娃不知道,周月在这个场合下,又把这根拐棍掏出来,是要做什么?
下一秒,周月用行动告诉了他。
周月将手中大概三指粗的拐棍用力一掰,这根拐棍居然裂开了。
按理说这么粗的木头,徒手怎么可能掰断?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大家发现这根拐棍居然是中空的。
拐棍内部早已被打空,稍微用些力气就能够折断。
“哐当,哐当,哐当……”
折断后的拐棍,从断头处哗啦啦落下来不少东西。
乍眼一看全都是黄灿灿,这居然是金条!
在中空的拐棍内,居然藏的全是金条,足足有十根,每根金条都很有分量感。
众人看到这满地的金条,惊地合不拢嘴。
“这、这么多金条!是哪里来的?”
“月姐!你也太聪明了!居然带了这么多金条过来!”
“用中空的拐棍来运送金条,这也太妙了!”
第236章
首先解决房屋问题!
周月被夸的都不好意思了,抿唇含笑。
“这金条和拐棍都是表姐帮我弄的,我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其实这拐棍和金条,都是系统的手笔,周月说瞎话也不觉得心虚。
毕竟表姐此时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也不怕被戳穿。
有了金条的加持,福利院和养老院的项目,很快就在镇上动工了。
首先要解决的是房屋问题!
其实这些老弱妇孺家里是有房屋的,不过地理位置太过分散,不适合统一照顾。
狗娃对于住房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要不我叫一些砖瓦匠来?咱们重新盖一些大房子?”
周月摇了摇头,觉得此法不妥。
“盖房子的钱咱们有,可是工期太长了,房子还没盖好,估计就已经入冬了。”
为了让老弱妇孺们能快速入住,周月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换房!
周月选定了一块区域,作为福利院和养老院的地址。
这块区域内的住户,可以选择和老弱妇孺的家进行调换。
这样换房子住,就能把所有老弱妇孺都集中到一块儿了。
这一区域内的住户,原本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是有些不情愿的。
毕竟在这住了好多年了,就这样搬家,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周月当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给这些住户家里送了不少粮食作为感谢。
此时家家户户本就缺粮缺的紧,而且又考虑到这确实是好事一桩,便都高兴的答应了。
这一片区域基本上都是老房子,土坯房年久失修,下雨时还会漏水。
周月在镇上叫了一些会修房子的师傅,把这些房屋全部修缮了一遍。
周月还画了一张简单的设计图,让师傅按照图样,给每个屋子里都装上了壁炉。
在寒冬腊月里,壁炉可是个好东西。
只要在里面烧着柴火,整个屋子里都是暖烘烘的。
而且壁炉设计有长长的烟道,冬天取暖再也不怕熏人了。
考虑到冬天取暖的问题,房间里床位设计的比较多。
周月专门找镇上的木匠,做了上下床。
这样一间土坯房里,睡四五个人不成问题。
在这改造过程中,有许多工匠师傅来帮忙。
不过周月并没有发给他们工钱,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里,粮食可比钱重要多了!
在战火连天的地方,甚至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此时的这个镇子周围战事初平,虽然附近有小集市,但粮食的总量还是挺少的。
毕竟家家户户都不太富裕,没有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做售卖。
若是没有粮食出售,那周月的十根黄金,岂不成了摆设?
考虑到这个问题后,周月又从系统下单了一队NPC,扮演的是走南闯北的行商。
周月他们用足足八根金条,换了整个商队里的所有物资。
商队里的东西种类很多,不仅包括粮食、盐、糖、布匹、棉花,还有菜种和麦种。
镇上第一家福利院和养老院,在短短半个月之内迅速完工。
在今天中午,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入住者!
第237章
我终于又有家了……
为了起到精准帮扶的作用,进入福利院和养老院的人选,是经过仔细甄别的,选择生活状况最困难的人。
总共选定了126个孩子,以及85位老人。
第一批就是这两百人左右,在之后有条件困难的,依旧可以申请进入福利院或养老院。
福利院和养老院的规模,将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
“秀秀来,姐姐带你去睡觉的地方看看。”
周月一眼就从人群中,看到了低着头的李秀秀。
周月牵住秀秀的手,带她走进了一间土坯房。
此时土坯房的壁炉里,柴火正熊熊燃烧着。
外面冷飕飕的,一进来就觉得被热气包围了,这股暖意十分舒服。
周月把她带到靠窗那边的下铺,指着床位对她说。
“以后你就在这个床睡觉了,还有三个小姑娘和你一起睡这个屋,那边还有个柜子,你们可以用来放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