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荐 第349章
800多份。这些传单影响波及方圆百里之外,在群众中反响很大。
针对当时青黄不接,农民缺粮很严重的情况,“反帝大同盟北平东北支部”组织积极分子向地主借粮,并把粮食分给农民。
接着在十几个村屯里掀起了分粮斗争、罢锄斗争,很多青年都参加义勇军,首接参加抗日斗争。
“反帝大同盟北平东北支部”成员还深入到义勇军二十西路军中,不仅做各股绿林武装首领的工作,而且还争取了很多士兵,建立了反帝大同盟士兵支部。
李兆麟担任二十西路军的副总指挥,掌握了实际的指挥权。
1932年8月末9月初,沈阳周围的抗日义勇军连续三次攻打沈阳城,日伪进行疯狂反扑,活动在沈阳南郊的抗日义勇军二十一路军、二十西路军所属各部有的被打散,有的被瓦解。
沈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转入低潮。
沈南大洼支部奉命撤离,张俊庸、张寒转移到沈阳市内。
10月初,张寒按上级指示与奉天特委秘密接头,接到指示,准备继续在沈南开展工作,趁秋收时节,发动群众,掀起分粮斗争。
10日6日,张俊庸和张寒在沈阳小西关马泡子沿胡同20号民乐铁厂特委秘密活动据点开会,由于叛徒告密,日本宪兵突然包围会场,张俊庸、张寒等6人被捕,奉天特委遭到大破坏。
张俊庸在宪兵围捕时夺门而逃,被日本宪兵开枪打伤腰部和手而被捕。
在狱中,张俊庸忍着枪伤和酷刑的折磨,一口咬定自己是伙夫,给铁工厂做饭的,其余一概不知。
张俊庸被家人用大洋赎回后,与党组织没有联系上,1966年5月病逝。
张寒面对叛徒的无耻劝降和日寇的酷刑一次又一次的非人折磨,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
出狱后,寻找组织未果。
1949年2月张寒在吉林省扶余重新入党,先后担任县三井子区教育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