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论文定制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论现代视域下的伦理题材微电影之伦理走向

添加时间:2017/03/0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现代公民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可以改造的过程。“日子正有如时间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后一天以及其中所包括的一切都是前一天的产儿”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的伦理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大量伦理题材微电影的出炉,共同探讨了传统伦理在新时代中的变更状况及其走向。就作品所描述的情况来看,现代视域下的伦理题材微电影所关照到的情况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伦理的拒绝与包容;二是职业伦理的迷失与守护;三是情感伦理的游走与回归。这三个层面相反相成的状态反映了传统伦理自身的驳杂性。
  
  关键词:现代视域;伦理题材微电影;伦理走向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文化伦理的拒绝与包容
  二、职业伦理的迷失与守护
  (一)职业对人的异化和泯灭
  (二)职业对人的造就和调和
  三、情感伦理的游走与回归
  参考文献
  
  微电影形式精巧,相对更易通过网络进行大范围地传播,实际上也能解决常态电影作品某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微电影的出现连接的是现代社会新式的快节奏生活。在人们有限的时间空档中,微电影显然更能被接受。所以,微电影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与现代社会自身特质的呼应,体现的是时代在特殊发展阶段的新吁求。
  
  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总有一些命题会呈现连续性,尤其是那些触及人性之根本性的问题。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经济物质的发展,人的意识和话语表达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某些精神层面的问题将保留一种底色,并不一定会随着外在物质的变化而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只是在表达方式上会有新时代的特色。
  
  伦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文化问题,是关于道德的科学,又称道德学、道德哲学。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包括道德意识现象,而且包括道德活动现象以及道德规范现象等。自有人类活动起,伦理规范就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断被确立下来。在外围层面上,中西方伦理机制会有很大不同,中国社会古今伦理也存在时代变更的情况,但古今中外在伦理问题上也一定存在着底线问题的相似性。所以,以现代的眼光去打量伦理的发展变化,既要关注到带有时代色彩的变化状况,也要关注到内中的稳定因素。
  
  伦理题材微电影涉及了伦理生活的多个方面,大体而言,可概括为文化伦理、职业伦理、情感伦理几个维度。而这三个面的切分又不是绝对的,其中难免有胶合之处。作为相对性的划分,三大板块的伦理题材微电影作品打造了新的时代情境下伦理的多样性状态,也传递了背后的某些价值理念。其大体走向是既不遗余力地揭示日常生活中违背伦理高度的现象,又对具备伦理内涵的精神内容充满了期待。在现代视域下,人们的伦理生活发生着不断的调整,拒绝与包容、迷失与守护、游走与回归共同构建了伦理价值的双重走向。
  
  一、文化伦理的拒绝与包容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在伦理题材微电影中,文化作为一种具有传承性质的意识形态体现了它的拒绝与包容的双重特性。整体而言,伦理题材微电影对文化的关注主要有四大内容,分别为:传统文化、宗教文化、性文化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实际上,这四块内容都不是新的话题,都有着深厚的的渊源,因此也最能体现其在新时代的特性。
  
  传统文化方面,代表性的作品有《回家过年》《爸爸回家过年》《爱,就要回家》等。非常凑巧的是,三部作品自祖国宝岛到祖国大陆,跨越时空,却紧紧围绕一个极具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话题---“年”而展开。中国旧历新年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节日,这样的民俗文化传统实际上已经超越了时空,进而上升为一种具有信仰意味的仪式而存在。因而这样的文化寻踪实际上最能牵动中国人心脏的跳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微电影作品更多选择的是包容似的情感进入方式。因为包容才能让国人的共同心声找到落脚点,才更能贴近一个具有神圣意味的节日。在这些微电影作品中,尽管也有失意、有离别、有家庭纠葛,但总的基调和走向是欢乐的氛围。不是事实被掩盖了,而是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来看,新年应该呈现的是看得见的欢乐和价值。这不是自我欺骗,而是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寻找新价值的文化动力之所在,寓意则在于“新年新气象”似的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宗教文化方面,代表性的作品有《金刚经》《高跟鞋》《樱时》等。这个系列的作品就显现了犹疑的姿态。《金刚经》讲述的是曾经堕落的社会男的忏悔,其对先前自我的回审转化为对自我的一种拒绝,转而通过寻求宗教而使自身得以超脱。这种拒绝先前自我的方式是通过投身于宗教而获得解救的,而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宗教固然可以成为人们的避难所,但人的心灵的解放一定是自救而不是他救,否则宗教的作用也被亵渎了。无独有偶,《高跟鞋》亦讲述的是女性面对家庭暴力寻求宗教实现自救的故事。这种对宗教的拥抱实际是对人类社会的某种拒斥,当正常的社会机制不能保证弱势者的利益的时候,无辜之人只有转而向精神层面的宗教寻求心灵最后的栖息地。这在表面上看是极其有用的,但背后包含着的正是对现存社会机制的一种不满。毫无疑问,宗教作为一种信仰在此也被现实功利化了,宗教自身的本质特征在此也被篡改,这无疑是对宗教伦理的真正拒绝。人的目的的真正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实现的过程,从务虚走向务实才是最好的出路。“宗教意味着最大限度地达到人的自我外在化,最大限度地达到人向实在输入他自己的意义之目的。宗教意味着把人类秩序投射进存在之整体”.[1]
  
  性文化方面,代表性的作品有《红色按钮》《处暑》《热》等。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伦理视野中,性显然难登大雅之堂。而与之相关的是,民间对性的高度重视和官方对它的公然拒绝形成了具有吊诡意义的双向对峙。对于正常的人性而言,性是基础生命的一个不可剥离的部分,其之所以在很多场合被拒绝是因为在正统的文化伦理形态中,它代表了某种不可言明的隐晦甚至是污秽。因此,如何在艺术作品中把握性的尺度则成为了艺术高下的一个分野。那么,判断其艺术质地的一个重要标准则是作品对人的真正关注以及它所揭示的性活动本身是出于怎样的目的。《红色按钮》以惊人的方式展示了在现代社会高压下性冷淡的女性借助科学武器重新寻找性的激情的遭遇。性在此实际上成为个人能力的一种象征,而这种能力又与现代高压的生活产生极其紧张的对抗,也就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之间在此出现了巨大的对立。现代人最淳朴的生命力在不断丧失,尽管现代化在不断崛起。与其如此,不如退守。因此,如何评价现代化,是进化还是退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尴尬的选题。而《处暑》《热》则以包容的心态讲述了性倾向的选择问题。这样一些原本被雅文化拒绝的问题却受到了伦理题材微电影的高度关注,这显然不是出于猎奇的需要。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存在的即应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回应,因此方能促进社会的良性进程。而真正的包容不是遮蔽,而是正视现实,应对问题之所在。换句话说,性的倾向此前也许是一个问题,在现代风向的逆转下,在不久的将来,或许只是一个不同的选择而已。
  
  现代文明方面,代表性的作品有《野孩子》《蜜蜂》《谷雨》等。《野孩子》探讨的是教育问题,一个在野外极具灵性的孩子回到由现代学校之后备受束缚,最终返回到自由飞翔的原始文明中去。这样的拒绝似乎是对现代文明和理性的某种反讽,但实际上的确窥探了现代人自我标榜的文明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的扼杀。当然,作为抒情诗似的微电影作品本身并不能抗拒有现代文明带来的负面问题,但思考或者反思永远不可停止,否则人类永远只能作茧自缚。《蜜蜂》更为直接地揭示了新兴通讯工具泛滥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利或者弊一言难尽。《谷雨》也在汶川大地震这样具体的人类灾难面前展示了现代文明并没有提升人的德性,反而使人变得更加贪婪和堕落。因此,当古老文明渐行渐远,新式科学日新月异之时,简单的快乐将会换来更多的迷失和倒退。从文化伦理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拒绝我们所应该拒绝的,并且包容盛满了人性内容的一切。
  
  二、职业伦理的迷失与守护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精确性愈来愈明显。职业化是现代文明的一种表现,伦理题材微电影通过一系列作品对职业化内部的得失进行了审视。
  
  按照常规来说,职业的设置和一个社会及个人的成长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时候,职业对人、对社会起着正面促进的作用。相反,当职业的设置包括其运作过程中出现不良因素的时候,职业对人、对社会则起着反面促退的作用。职业设置都是应时代社会之需要而产生,从物质守恒的角度来看,存在即是合理,但实际上在运作过程中由于人自身的原因往往发生分化,因而职业最初的服务于国家及个体之人的设想将在现实生活中迷失。而真正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人群将会用正面的力量改变职业伦理脱轨的现象。一正一负,两相抗衡,无形中对社会意识形态起着不同的作用。总体而言,现代职业伦理已然在事实层面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其分化的方式大概有两条路线。
  
  (一)职业对人的异化和泯灭
  
  按照常态,人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并且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及提供服务。但对于更多的人而言,社会并不是一面光滑平静的镜子,内中包含了难以整合的多元性目的,因此,其复杂性必然远胜于最初的纯粹性。
  
  而伦理题材微电影显然在用它们的方式映射着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异化状态。所谓的异化即指人及其行为的本质属性的改变。个体的人的属性的改变已然令人瞋目,集体性的人的异化则不得不引起预警。
  
  《刀颜》《模特72小时》《逼近》《工作狂》《泡妞吃饭》《上吧,初恋》《催眠师》《圣剑》等作品就人在自身职业面前的异化进行了不同的描述。《刀颜》中的女主角为了迎合市场化的需要,逼迫男友犯罪赚钱去做整容术,整容之后的美实际上掩盖了现代人内心的空洞和虚无。当然,在娱乐圈里,这是众所皆知的秘密,而问题在于所谓时代的进步并没有让人的内心获得真正的安稳,反而是更加急功近利,走向“无我”的可怕阵地。《模特72小时》中的女主角被逼学会了迎合外界观赏的需要,矫揉造作之情状最后融合进了其简单的生活。真正具有高度文明的职业化应该是简单而透明的,事实正好相反。《逼近》中的女主角不敌猎艳高手的催情术,最终落得不堪下场,而《工作狂》中的男主角干脆变成了一匹马,以此来抵抗冷漠的职业化带来的巨大压力。
  
  职业化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进步,但职业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难免和它最初的设想发生碰撞。究其根源,可能性的原因有:
  
  第一,人性自身的堕落。人从本性上来说,有向善向美的一面,亦有贪婪享乐的一面。究竟哪一面会占主导地位则和人物生存的处境相关。《骗子的自白》《附近搜索》两部作品都讲述了骗子的沉沦史。当他们在繁华的世界感受到被弃绝的命运后,人性的阴暗面就会爆发出来,通过不正当手段谋生就成为了他们获取人性贪欲的重要手段。《骗子的自白》中的男主角均为农民工,他们曾经安分守己地为城市而工作,但残酷的事实却使他们发现自己永远只能成为社会的底层人士。因此,为了改写命运,他们铤而走险。无论他们最后是否落网,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条逾越人的底线的职业选择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尊严感和快乐,因此人性的堕落引发的是愈加深层的绝望。可见,当主体无从把握自我生命的过程时,任命运自由翱翔的感性机制显然是错误的选择。人性就像钟摆,何去何从,取决于主体性的人性认同。人性是否走向不可控的堕落,完全取决于主体的自我把握。
  
  第二,利益的驱使。当下中国,职业首先是公民谋生的手段,很少有人能达到超然的境界。利益是相对有限的,因而对资源的抢夺就意味着对利益占有的可能性。在资源争夺战中,利益链条随之产生,职业伦理在利益的驱使下被异化,失去其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职能。《迟到的真相》中法官所做的伪证和某种交易密切相关,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就此沦丧,由此其社会公信力也将大打折扣。在利益的驱动下,获得了利益的人失去的最终是自身的名节和声誉,这样的怪圈将整个社会污染得不堪入目。《卿慧》直接讲述了演艺圈的交易,艺术已经名不副实,成为了赚取钞票的工具,如是发展,最后为艺术送葬的只有艺术自身。《婚姻痒了》中的作家身不由己,出版方根据利益的最大化决定着作家的创作路数。这不啻为对这个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最大嘲讽。“近百年来,中国只是分子在现代化社会的准备阶段里很积极,很有精神,很有贡献。常常不顾自己的利益,把社会推向进步,无论是伦理还是历史都是如此”.[2]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社会文化群体的从业人员已经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独立人格,而从公民社会的建制来说,知识分子尚且如此不堪一击,整个社会的正义性难免令人堪忧。“在一个异常的社会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逃掉被阉割的命运:历史被伪造;现实被遮蔽;人与人相互猜疑相互揭发,争相表达效忠之意;文化被整肃和修剪得成了权势的侍女,毫无愧色地播撒着谎言和颂歌”.[3]
  
  第三,职业制度自身的不完善。人性不免存在弱点,利益永远争夺不尽,在这样的背景下,良好的制度保障是避免职业伦理异化的重要手段。规范建立完善,并在现实中正常运行,职业伦理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大发挥。《谷雨》一作中,汶川大地震并没有震醒霸权主义的村官,救灾物资的发放完全人为决定。身为政府工作人员,骨子里依然是封建思想占据主导,如此暴力式的工作作风必须得到遏制,否则国无国法,国将不国。
  
  以上所列三点往往是融为一体,彼此联系,并最终决定了职业伦理在现代社会异化的命运,而唯有从三个层面入手方可力挽狂澜,使当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业伦理避免塌陷的命运。
  
  (二)职业对人的造就和调和
  
  令人欣慰的是,职业伦理并没有完全走向迷失,仍有许多的职业人在用他们的敬业精神守护着职业伦理不可侵犯的高贵。当个人与职业之间能进行密切配合时,职业伦理的神圣之光泛溢出来,形成了一道和谐而迷人的景致。
  
  在《let me go》《局长病了》《千里之旅》《HOT HIT》等作品中,展现了职业对人的造就。《let me go》是日本着名演员苍井空的作品,该作品展示了年轻人作为寻梦一代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在追梦的过程中会有失败,但重要的是调整和再起。作品在讲述年轻人寻梦的过程中更多强调的是职业可以重新铸造人的品格的重要精神。《局长病了》《千里之旅》分别展示了从业人员的实干和奉献精神。可见,职业到底能带给人们什么终究由人自身的职业伦理观念所决定,当人和职业的调和达到最佳阶段,就有可能绽放出异样的光芒,张艺谋就是典范。这样的场景对于年轻人的精神指导将起着正面的作用,视为正能量的表现。所以,职业伦理的导向作用将是促进一个民族向前的巨大推力,一个向上的民族必须踏实践行职业伦理的价值体系。
  
  另一部分作品则展示了在长期的职业化过程中,人和职业的高度契合,展示了职业作为谋生方式之外的艺术性境界。如《爸爸回家过年》《真相大白》《静物》《小蟊贼》等作品即是如此。《爸爸回家过年》宛如一个大杂烩,各种职业的人物因为“年”这样一个话题而走到一起。他们的共性是对职业的坚守,真善美的伦理谱系得到了极致表达。《真相大白》调和的是科学和艺术的平衡点,并且因此焕发了无限生机;《静物》是一部无声之作,主人公的生命情感形态已然和其从事的职业互溶为一体,不可分割;《小蟊贼》中真诚善良的主人公一反偷抢的恶劣行径,唱响了人性的一首动人之曲。
  
  人性、利益永远存在,如若能用积极的职业伦理心态进行调节,社会的运行必定完满。
  
  三、情感伦理的游走与回归
  
  情感是人与人在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心理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及对生活的评价和反应。积极的情感反应对人的生活产生正面作用,消极的情感反应对人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情感遵从伦理价值的隐性调节,实践社会性的交往内容,因此不能以个人意志代替社会道德原则,否则将引发诸多不良社会后果。
  
  伦理题材微电影在全面展示当下性的各种情感生活的过程中,切入点广泛而代表着不同的视角和理念。在这些作品中,现代生活的变化确实加剧了人们生活情感调整的速度和尺度,但总体而言,无论情感如何游走,万变不离其宗,人们始终在依赖更有纯度的情感回归到更具有人情味的生活中来。所以,随着现代生活不断拉开帷幕,变化是一条线索,但回归似乎代表着更为确定性的方向。
  
  情感类伦理题材微电影作品中,家庭伦理受到了极大关注。家庭伦理指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家庭关系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由此发生上至父母下至子女及相应的一些亲属关系。
  
  微电影作品中,家庭伦理的很多问题被展现出来。人们的生活并不总是依照至高的道德律令而展开,现实情境从不同的层面左右人们的生活及其行为,因此家庭情感伦理暴露了大面积的负值。
  
  《我们的父亲母亲》代表的是最一般的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家庭伦理失落的一种形态,父亲母亲在生活的流驶中对于情感变得越来越麻木,最终只能用粗糙的方式互待对方。由于物质生活的操劳,人们的更多的精力用来满足物质需求,相应的精神生活就处于相对匮乏和缺乏思考的状态,因而,年轻时的情爱就被生活所磨损。与此同时,包括人自身所在的理念也应取得积极的变化,比如人的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等,作为一个真正的现代公民,就应该具备现代公民的一般素养,而素养的积极调整和获得,实际上有利于促进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呈现良性发展的利好趋势。
  
  《高跟鞋》《哭泣的玉镯子》《午夜回家的丈夫》《婚姻痒了》《一级凶杀》展示的是家庭婚姻体系中的暴力存在。这种暴力存在既包括物质性的硬暴力,同时亦包含精神性的软暴力。《高跟鞋》《哭泣的玉镯子》讲述的是女性在家庭中所遭受的硬暴力。从男女两性的物质力量及其在社会中所处的绝对权力来看,女性固然处于弱势地位,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恐怕都很难改变,因此在家庭暴力中,一般来说,女性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而从正常的夫妻关系及伦理情感来看,女性应该处于被照顾的地位,但实际情况往往并不理想。与之相关的是,当女性在婚姻体系中受到暴力对待的过程中,她用什么进行反抗和自慰?两部作品并没有从此层面给出合理的答案,但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社会性的、法制性的力量一定要补偿仅靠伦理束缚所不能到达的领域。《午夜回家的丈夫》《婚姻痒了》两部作品将女性对男性施加的暴力展示了出来。因为女性力量的有限性,其暴力的施加往往不是从物质性方面展开,如《午夜回家的丈夫》就用后现代的方式展现了妻子因为丈夫出轨而展开的暴力幻象。而《一级凶杀》更将家庭中的无声暴力演绎到极致。这部作品采取了后现代风格,讲述了“堕胎”这样一个事件自身的暴力性特征。人文主义崇尚人的价值,对生命的关爱和庇护乃为最高的伦理价值,而在现实生活中,新的生命在毫无选择的境况下走向夭折无疑是最大的暴力行径。
  
  《明日不再来》《非常情人》《夜店小团员等风来》讲述的则是家庭伦理失范后所引发的后遗症,也就是家庭的不和谐对后一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明日不再来》以灰色的调子讲述了离异家庭的孩子在成年后情感的自失性特征。作品中的男主角已然全无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担当,而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着共生关系。《非常情人》俨然现代版的雷雨,男主人公处于对亲生父亲的报复,主动接近同父异母的妹妹,最后导致的悲剧无疑是两败俱伤。长辈作为行为的先在者,必须起到示范作用,否则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将最后流于形式,直至崩溃。《夜店小团员等风来》则在其末尾添上了动人的一笔,这无疑是一种期许,一种良好的夙愿,然而终究显得有些虚空。
  
  《亲爱的没事》是给失独家庭的贴心抚慰。由于意外事故,很多家庭沦为失独状态,这无疑是对生者的最大伤害。而除了提醒,更多的是靠为人父母者的细心呵护维护。
  
  在爱情伦理方面,大致有三个层面的关系可供梳理。其一为如《星知我心》《床上关系》《一见倾心》《真相大白》《触》《空房子》等系列的作品,讲述了不同阶段的爱情的知守状态。不同的星球,如《星知我心》,不同的经济状况,如《一见倾心》,不同的专业归属,如《真相大白》,不同的生命形态,如《触》《空房子》,都演绎了至真的情感伦理。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传统中国式的惺惺相惜的情感得到复活,人们更多的体验到了真爱带来的温暖。
  
  《刀颜》《试睡师》《东方不败外传》《陌路雪》《痕迹专家》《情逝》《婚前X行为》《上吧,初恋》《最后的晚餐》《劫》等作品则毫不客气地展示了爱情的犹疑和徘徊甚至是被毁灭的状态。人的意念总是受很多东西的干扰,外在的利益,社会的现行价值,情感的失落等都可能导致爱情在转身之后走向它的反面。情感自身不包含正反两面性,而情感之中的人决定了情感的性质和走向,所以,更为核心的问题是人自身的素养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大批同志题材微电影作品的出现如《潮汐》《情人间的嫉妒》《你愿意吗?》《处暑》《忽然之间,今年夏天》《热》则展示了现代人爱情观念新的嬗变。同性恋一度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而随着现代观念的演进,开放性的视野,自身情感的包容度都得到拓展,国人的心灵空间被拉大。显然,这是情感伦理进步的表现。
  
  所以,现代公民是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国民素质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可以改造的过程。“日子正有如时间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后一天以及其中所包括的一切都是前一天的产儿”.[4]
  
  参考文献:
  
  [1](美)彼得·贝格尔。神圣的帷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6.
  [2]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511.
  [3](捷)米拉·昆德拉。叩问存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2.
  [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80.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