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章

    早就在提亲之后见识过向立党的妹控程度,安悠心里捏了把汗,直到向立党没说话低头吃饭,她才松了口气。

    喝了口红薯粥压惊。

    五月的天不热,阴天甚至还凉快,安悠的背上都快流汗了。

    两人说亲过程中,向立党多次强调过向绵绵是他最疼爱的妹妹,甚至结婚后,他都打算攒钱给幺妹补上400元。

    安悠不解,甚至也闹过,向立党却一意孤行。

    安家父母多老道,和张及第打听过内情,知道女婿的工作是向绵绵得来的介绍信,也偏向于让安悠多疼爱这个小姑子。

    都12岁了,能在家待几年?忍忍就过了,就当自己妹妹呗。

    虽然安悠是家里最小的,但是把向绵绵当侄女也行,反正差不了几岁,

    多善待小姑子,向立党自然而然对她这个妻子更好,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买点好吃的好玩的,哄哄就是了。

    没看安悠还专门带了丝绸手帕,这就是单独给向绵绵准备的见面礼。

    其他人都是统一的一双鞋子,唯独这个幺妹,多花点心思不会错。

    安悠出嫁就不能跟在家时候一样耍小脾气,这些人情世故总要学会的。

    第102章

    向立党结婚(4)

    面对这明显的讨好,向绵绵怔愣一下,笑嘻嘻的应:“好啊,谢谢三嫂。”

    她没想到,一封工作信能让三哥对自己一直另眼相看。

    不过还是向绵绵小看了工作对于人们的重要性,这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完全是不同的人生。

    不像现代随便找工作,甚至一个月换几份工作的时候,这个年代多的是人一个工作干一辈子。

    这里表演了姑嫂相合,另一边王春婷的脸色就不是那么好看了。

    她的嫁妆也不能说差,彩礼都带回来了,娘家还补贴了些细软,任哪个婆家都挑不出刺。

    殊不知,县城里多的是人家,扣下女儿的一半彩礼补贴儿子呢!

    这都是疼爱女儿的人家了,心狠的人家能一毛不拔。

    可这回,安悠的嫁妆超过了太多。

    这不能说是安家的错,他们疼女儿,愿意给女儿陪嫁好东西,难道大嫂还能指责他们嫁妆太丰厚?

    王春婷还要脸,做不出来这事。

    主要是亲友们对安家的嫁妆啧啧称奇,都在说安悠命好,彩礼高陪嫁也高,日后肯定享福。

    有机灵的人,已经在询问安家还有没有待嫁的女儿。

    王春婷本就产后没恢复过来,身体不太舒服,这会儿听见大伙夸安悠嫁妆丰厚,难免觉得在暗讽自己嫁妆薄。

    她又刚被人挑刺不工作,身体不适,心理不安、难受、对比、迷茫,几番作用下掉了眼泪。

    男人向立国又不是那种细致入微的人,这会儿跟女儿玩的嗨,完全没管王春婷。

    她恍惚的想:生娃做什么呢,变成现在这副样子,结婚做什么呢?

    给了女儿手臂一巴掌,明二妮低声提醒说:“你傻了?今天什么日子你掉眼泪,赶紧收收!”

    王春婷收起心思,忙不迭低头,借着伸手逗孩子擦了眼泪。

    她脑子清醒过来。

    别的时候就算了,弟媳新婚当天绝不能掉眼泪,这太容易引人非议。

    不管是什么借口,都无法解释。

    好在母女俩动作隐蔽,王春婷也飞快反应过来擦干眼泪,大家伙忙着干饭没注意到这边。

    等到酒足饭饱,来吃席的亲友都陆陆续续回家了,他们手里的碗还带着席面上没吃完的饭菜。

    向家人照旧把桌椅板凳给邻居们擦干净,按物品底下刻着的名字还回去。

    向立党和安悠作为新人不好大白天的在房里,换身旧衣服也出来帮忙。

    人多力量大,这些活很快就完成了。

    安悠果然说话算话,完事后把向绵绵带进新房,从一口大箱子里拿出几方精致的手帕任她挑选。

    “是我伯父去苏杭出差带回来的,老道的苏绣绣娘们也要十来天才能完成一幅,你看,漂亮吧?”

    每一幅都很好看,让人难以取舍。

    这些苏绣作品栩栩如生,光影变化间丝线的光华流转,好像真的花草一般活灵活现。

    向绵绵满眼赞叹:“真漂亮,谢谢嫂嫂给我两幅,我好喜欢。”

    这些精品她确实难以抉择,每一个都是心头好,最后还是艰难的选择了荷花以及梅花。

    安悠拿起一幅兰花,抚着上面精美的刺绣神色着迷:“嘻嘻,你喜欢就行,下次要是伯父再出差,我指定还让他帮我带好东西,也分你一点~”

    她家不怎么出彩,可谁让伯父厉害呢?

    再加上动乱年代,只剩两兄弟相依为命,她这一代伯父和父亲两家加起来就她一个女孩,娇气也正常。

    向绵绵拿着荷花手帕笑笑:“我先谢谢三嫂,对了三哥,你和安悠姐说话吧,我忘了还要找二姐有事。”

    她随便扯了个借口跑出去。

    小两口新婚燕尔,向绵绵并不想当电灯泡发光发热。

    房门吱呀被关上。

    向立党也察觉到一点暧昧,忙举起了向丽丽记载的礼金本:“悠悠,咱来看看收了多少礼金吧。”

    按习俗,婚礼上的礼金都是新人的。

    各地风俗不同,有些地方儿子结婚了,依旧和父亲用同一个名义送礼,他们县城不是这样。

    从结婚后,儿子的人情往来就跟父辈做了切分,要按照礼金本给亲朋好友回礼,开启自己的人脉关系。

    安悠面色绯红,低下头:“好,都听三哥的。”

    最大的其实是父母的改口费红包,每人都给了10元,相当于一家给了20元。

    其次自然是安悠的大伯,一出手就是仅次于父母的18元。

    再然后是大哥向立国家,送了16元的大红包,连安悠的哥哥们也没送这么多。

    婆婆还在,毕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王春婷虽然对妯娌有攀比的小心思,送礼却不会让人挑出错。

    接着是向美美和安悠的亲哥哥家,每家都出了10元。

    安悠看到默契的数字,噗嗤一笑:“二姐和我哥哥们啥时候商量过了?咋这么统一,全都10元。”

    “正常,咱这边都按吉利数字来,十全十美寓意好听。”

    向立党觉得并不是商量过,只是大家为了图个吉利正好撞上。

    礼金名单还有一家也送了10元重礼,向立党看到脸色却黑了大半。

    “这齐家的,早点给他找个机会全送回去。”

    安悠茫然:“啊?这家人是谁啊?”

    向立党给她解释:“我跟他们没打交道,是大嫂王春婷生孩子,她就请了齐大娘帮忙代工,齐大娘替她儿子来送礼。”

    “丽丽不喜欢他?那送这么重的礼干什么?”

    向立党点头:“对,五妹只想着工作,没答应过任何一个人的说亲,齐家送这么厚的礼咱不能收。”

    安悠明白了家里的态度,声音清脆:“成,我一定找准机会送回去,五妹的亲事不能搞砸。”

    一个到了说亲年龄的少女,就要格外注意这些,有些礼不能随便收,容易招来一些长舌妇说嘴。

    虽然说嘴决定不了什么,但是跟苍蝇一样烦人。

    安悠还在想着向丽丽是收礼金的,怎么就把齐家这么厚的礼收了,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没听说向丽丽和齐大娘家之间有什么往来啊。

    向立党却沉默一阵说:“悠悠,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

    第103章

    向立党结婚(5)

    安悠还没见过向立党这样纠结,觉得有点好奇。

    她连忙表态:“三哥你有事直说就行,咱俩结婚了,有什么事都能好好说。”

    向立党用手扣了扣礼金本,艰难的说:“我想用礼金200元,给幺妹,她当年把工作给我,我还差200就还上了。”

    他其实说谎了。

    这种人情很难还上,只是把这200元给了向绵绵,他自认为平账,能让心里的负担少一些。

    自从提亲后,张及第就让他自己掌管工资了,可是要举办新婚仪式,很多地方都要用钱。

    他这几个月的工资好容易挤出来20元给了向绵绵,加上三年临时工交家用顺带给的180元,还差200元。

    安悠心下一松:“还好,我看看,咱一共收了五百多呢,你拿去呗。”

    她看了看礼金本的总数,大气的说。

    不是安悠手松,而是她知道向立党对幺妹的看重,那份工作给出来多不容易。

    安悠的工作是大伯给她找的,为的就是家里这一辈唯一的女孩儿不下乡,那时她都想工作后把钱还给伯父。

    不是为了赌一口气,而是那种沉甸甸的感恩,虽然伯父不需要,但是受到恩情的她不能忘恩负义。

    向立党和向绵绵之间就更复杂了。

    一个工作机会,向绵绵没有犹豫就给了向立党,改变了他可能下乡的命运。

    之前家里条件差,张及第是想过牺牲向立党,来保全其他几个,向立党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他心慌,所以几乎生硬的从向绵绵手里拿走了推荐信。

    虽然这份工作,当时向家只有他年纪合适,作为龙凤胎的丽丽和立华才11岁,绵绵更小,8岁完全用不到这封信。

    但是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向立党听到妻子支持他,笑得开怀:“谢谢,悠悠你能理解我真好。”

    安悠不止理解他,身体力行的直接从礼金本旁边的礼金袋子中数出对应的200元:“你拿去给幺妹吧,给娘存着也行。”

    一个12岁的小姑娘,拥有200元巨款还是让人不太放心,放在娘手里,慢慢给零花要安全点。

    向立党接过钱,感动的抱了抱安悠,转身出门。

    他出门找了张及第,把钱交给她,言明这是给向绵绵的。

    张及第眼神复杂:“你别急着给,万一跟你媳妇闹矛盾了咋办?”

    向立党笑得很幸福:“娘你别担心,我跟安悠说过了,她也支持,这些钱给幺妹存好,到时候她要用再给她。”

    向家没有亏待过儿女,大部分时候都一视同仁,张及第属实不明白这三儿子为啥总觉得幺妹吃苦了。

    她也不深究,摆摆手让他回房:“行了,你俩整理下房间,晚上五点半记得出来吃饭,今儿炒了悠悠喜欢的虾米。”

    这钱给了,一身轻松。

    向立党笑着回房,帮安悠把嫁妆箱子里一些必需品拿出来摆放整齐,他们日后就要生活在一起了。

    两人配合默契,等晚上吃饭的时候,基本已经收拾得差不多。

    晚上是一桌新鲜的家常小炒,比平时吃得丰盛些。

    人们挨过饿,不会浪费粮食,中午酒席没吃完的饭菜亲朋好友都带回家了,自然是吃新鲜的。

    在席上,安悠果然喜欢虾米炒蒜苗,这道菜吃了很多。

    王春婷在饭桌上笑着祝贺三弟三弟妹新婚快乐,妯娌间那点小心思,总不好舞到婆婆面前。

    而且她的两个孩子都留在钢铁厂大院,让明二妮帮忙带,这会儿轻松不少。

    安悠也面上和睦:“谢谢大嫂的祝福,我刚进门不懂规矩,以后要麻烦大嫂包容理解了。”

    两妯娌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还是一团和气。

    张及第在桌上面色平淡地说:“202这个月26号正好要退租了,下个月立党和悠悠可以搬过去住。”

    王春婷的筷子一顿。

    但很快就收拾好情绪,面色如常的吃饭,只当跟自己无关。

    安悠疑惑的停下筷子:“娘,我们应该在家孝顺您,怎么好搬出去?”

    这操作,跟她家完全不一样啊。

    谁家的婆婆不是把儿子牢牢攥在手里,怎么向家等不及的往外赶呢?

    向立国一直住在向红旗名下的房子里,钢铁厂看向立国有房子住,所以一直没给向立国分房子。

    他夫妻俩又有两娃,丈母娘明二妮帮着带,不再好搬家。

    向立党只好委屈点,去套房住。

    张及第摆摆手:“你们自己过好日子就是孝顺我了。”

    她婆婆向老太就是掌控欲太强,把向红旗管得死死的,最后分家老死不相往来。

    张及第吸取教训,只管控向立国的工资,王春婷这个儿媳妇的没管,以为这样会更好。

    但是事与愿违,两夫妻钱分开管,劲不往一处使,总是为了日常小事吵架。

    第一个孙女向有凤就是早产出生的,因为她和儿媳妇王春婷争执买铁锅的钱谁出,一激动孕妇就早产住院了。

    现在长孙向有志也身体不好,还痦生,受大罪才生下来。

    两个孙子孙女接连身体有恙,虽然没大事,张及第还是悔不当初,决心不再掺和下一代的夫妻生活。

    反正儿子过的好就成,她管三个女儿都管不过来,哪有时间操心儿子。

    安悠觉得,不跟婆婆住多好。

    她心里暗喜婆婆好相处,看了看向立党面色为难:“可是不在家里住,不太像话吧,大哥在钢铁厂家属院,四弟入伍……”

    “行了,你俩好好给我多添几个孙儿,我又不是老得走不动道,现在没到你们服侍的时候。”

    提及老四向立华,张及第眼含泪花。

    这死孩子,信一封封寄回来,人却从没回来探亲,她揪心得很,生怕人有事。

    “娘,我……”

    张及第食不知味,没等安悠说完,直接站起来回房:“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她的碗里还有半碗饭,但确实吃不下。

    向红旗没说话,默默把老伴的饭用筷子拨到自己碗里吃掉。

    安悠有些慌张地看各人脸色,生怕嫁过来第一天,就把婆婆得罪了。

    最后还是她的丈夫轻声安抚:“没事,你吃吧,娘只是想四弟了,咱听娘的,收拾收拾下个月去202住。”

    第104章

    向立党搬家

    吃完饭各自回房。

    向红旗关上门,转过身果然看见张及第在看向立华寄回来的十几封信。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