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章

    王春婷累的眼神发直,浑身没有力气,任由亲妈给她拍灰:“今天我清扫场地。”

    多一个字她都没力气说。

    明二妮心疼地把女儿扶着坐下,给她端来水擦脸:“哎哟,我记得三天前你才扫了场地,怎么又扫?”

    被亲妈的热毛巾擦来擦去,王春婷总算舒服一些,她动了动嘴唇,最后只摇了摇头,没说话。

    怎么说呢?

    说领导穿小鞋?难道这份工作还能不干了不成?

    多少人等着一份工作,她这记录的工作已经很好了,只是轮班扫场地的时候很累,偏偏巧大嘴每次都把别人的活推给她。

    那些人跟巧大嘴玩得好,轮到扫场地那天,不是女儿生病,就是家里有事,最后王春婷无奈成了冤大头。

    明二妮叹了口气,也坐下来:“婷啊,你别这样,妈害怕,有什么事就跟娘说说,娘又不是外人。”

    在她的劝哄下,王春婷从一开始的抗拒变成忧伤,最后还是全盘托出。

    肚子的伤口痛,弟媳哪哪都受优待,工作中的苛刻却不能离职,夫妻分床睡没了往日甜蜜。

    在王春婷的诉说下,明二妮一直心疼的看着女儿。

    她瞥了瞥门外的脚,把女儿整个人搂在怀里不断拍哄,仿佛王春婷还是小姑娘,根本没有嫁人一样。

    明二妮的声音颤抖,心疼的不行:“婷儿,要不这样,娘平时有空给你琢磨,你换个工作?”

    王春婷红肿着双眼抬头,无措地说:“不行吧娘,谁敢和我换呢?”

    她嘴上犹豫,眼神里却迫不及待。

    这份工作已经干习惯了,但是比起巧大嘴的虐待,她宁愿去适应一份新工作!

    之前她一直犹豫不决,是一孕傻三年,陷入了固定思维,认为只能忍,要不然就离职。

    可这年头离职了,怎么过日子?家里有两个娃嗷嗷待哺,上头还有三个老人要赡养,王春婷只能忍。

    可现在,她看到了另一条路!

    面对女儿闪亮亮的眼睛,明二妮笑着说:“傻孩子,你不爱这份工作,别人不一定啊,等着吧,娘给你想想办法。”

    她当年都给大女儿王春燕和吴大爷家换过一次工作了,这法子虽然老,管用就行。

    王春婷一想到不用再受气,浑身充满了干劲,她雀跃地说:“娘你最好了,我一定先好好干着!”

    整个人容光焕发,完全没了之前死气沉沉的模样。

    第129章

    周岁礼物

    门外的向立国心情复杂。

    他的下班时间比媳妇晚一些,刚好就听见了母女谈心。

    原来媳妇一直忍受着那么多的痛苦,她也想跟刚嫁过来一样恬静温柔,是太多事压在心头,人才变了。

    等母女俩已经说定了,向立国只装作不知道,推门而入去喝水。

    王春婷吓了一跳,仔细看了看丈夫的神色,没发现端倪,这才放下心来。

    母女两个默契的没在向立国面前提起这事。

    晚上的时候,向有志跟着明二妮睡一屋,向立国把睡着的女儿抱去旁边的小床,抱着媳妇安然入眠。

    王春婷知道,这就是男人服软了。

    她心里有点失落,却还是在心里安慰自己:算了,立国已经很好了,从不打人,也不抽烟喝酒,是个顾家的好丈夫好爸爸。

    有了明二妮给的换工作的希望,她凡事都能往好的方面想。

    一份工作,是从早上8点做到下午5点半,除去睡觉的时间,办公位置就是人待得最长的地方,不舒服的话人会很难受。

    两人短暂的闹了一天别扭,在丈母娘的助攻下很快就重归于好。

    换工作这事确实急不来,直到办周岁宴的前一天,都没个消息。

    王春婷既然燃起了希望,在工作中就没那么颓丧,巧大嘴作为领导,看到人这样努力表现,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顶多分一些活给王春婷,指望着把人压的受不住自己离职,现在人干得好好的,找不出茬说人啊!

    巧大嘴可惜了下,砸吧砸吧嘴,自己大侄子还在家等着上位呢,这讨人嫌的怎么还不走?

    工作中的一切烦心事在周六下班时结束了。

    王春婷想着明天是儿子周岁宴,心里火热,她回家就和香香软软的儿子贴贴!

    回到家,明二妮已经把向有志全都整舒坦了,抱给王春婷亲香。

    乖巧依偎在怀里的儿子眨着大眼睛笑,旁边是活力满满跑来跑去的大女儿,丈夫能承担家庭重任,老妈也在身边。

    王春婷看着眼前治愈的一切,再多烦心事都好多了,她笑得甜蜜。

    虽然说工作烦心,但是家庭里的爱能够治愈受伤的心灵。

    第二天,周岁宴。

    张及第在向家张罗了两桌丰盛的宴席,宾客也如约而至。

    他们是实在亲戚,来的时候不至于空手,都给向有志带来了红包和小玩意。

    小孩子满一岁就好带多了,能够站住不会轻易夭折,所以周岁宴是亲友庆贺孩子安稳度过幼年。

    两桌人就坐,并没有动筷子。

    作为奶奶,张及第并没有吝啬,她掏出来一身簇新的行头,衣服虎头帽虎头鞋,连口水兜都做了,一看就花了不少时间。

    “来,老大媳妇,这是奶奶给有志的一点心意,你收着别嫌弃。”

    她笑得和煦,把衣服给了王春婷。

    等大儿媳拿好,公公向红旗推出来一辆学步车,小朋友坐在里面脚能挨着地,底下滑轮可以随着小孩走跟着动。

    小车的前面还有块板,能在这上面喂他吃饭,旁边有几个孔,插了风车、拨浪鼓、小绣球等玩意。

    向红旗不善言辞,只简单的说:“给有志的车,让他学走路。”

    向绵绵对这工艺眼神放光彩,第一个赞叹出声:“哇,真好看!”

    车子旁边最近的正好是向丽丽,她摸了把车身:“好光滑,好舒服,这上面是涂了油漆吗?”

    向红旗摸了摸鼻子:“打磨了下,上了聚氨酯清漆。”

    他在家从来都是沉默寡言,除了交家用,有时候家里人都不太记得还有个父亲在家,因为他真的不爱说话。

    抱着孩子的王春婷眼眶红红,她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愧疚:“爹,谢谢你,有志三生有幸做你的孙儿!”

    想想之前,她为了面子非要买个金锁来掏公婆的家底。

    再看看这精美的学步车上了油漆却没有味道,这一整身衣服,明显都花了很大心思,起码几个月的工程。

    她正感动呢,旁边的向立国很是不服气,语气酸溜溜的:“爹,你当年就给我一把木剑,这算什么?”

    今天这两句话,向红旗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情商,他闭嘴了。

    张及第一个白眼给儿子:“去去去,算你倒霉!谁让你投胎成儿子不是孙子?少在这叽歪。”

    在场的人都偷笑,连王春婷都不例外。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张及第怎么可能不疼长孙,只是金银这种东西确实太显眼了,不好送这么贵重的。

    也怕小孩子压不住福气。

    大家伙笑过一阵,都开始期待的看着向立国。

    孩子的周岁宴,父母的礼物才是重头戏,虽然爷爷奶奶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要看向立国和王春婷的。

    第130章

    礼物

    向有志是自己的亲儿子,向立国和王春婷当然早有准备。

    王春婷先拿出来一份颜色各异的百家被,眼神温柔:“有志生下来身子弱,我去给他求了百家被,希望他都能百病全消。”

    那被子用的是碎布头制成,根据颜色形状一点点拼凑出来的,每块碎布头最大也才巴掌大小。

    众人看了都有些动容。

    百家被顾名思义,去一百个家庭求碎布头,然后根据大小形状等,手工一点点缝制成被子。

    传言小儿总是容易生病的话,盖了百家被就能无病无灾活到九十九。

    这年头什么都缺,连碎布头都被用来蘸浆糊糊鞋底,挨家挨户乞讨碎布头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如果被拒绝,那就只能去下一家,想成功那就得至少乞讨一百家以上。

    其中花费的心思、时间,都是肉眼可见的难度。

    王春婷确实是一副慈母心肠。

    她摸了摸向有志嫩白的小脸,自己把脸贴上去微笑着说:“不求儿子大富大贵,他平安就好。”

    大家伙看着母子依偎着笑,心头柔软。

    向立国不解风情,从裤兜里掏出一个木枪,大嗓门的说:“一个男娃那么娇气做什么,来看看我给的。”

    木枪做得非常精致,雕刻得栩栩如生,每处细节都很到位。

    就是这创意……

    他老爹向红旗都忍不住斜了他一眼,发话:“我给你木剑,你给孙子木枪?”

    尴尬一笑,向立国挠挠头,窘迫一笑:“老爹你跟我计较啥,这把木枪我做了好久呢,保证没木刺!”

    虽然涉嫌抄袭,好在这周岁礼物也不算磕碜,众人也就放过他了。

    接下来的亲友们也各自把小家伙的礼物给他看,把向有志逗的乐呵呵。

    向绵绵给的一支钢笔,祝愿小朋友跟她一样学业有成。

    其他人送的礼物也寓意很好。

    在场的都是向有志血缘最深的亲人,自然会为他花心思。

    这些礼物就由亲爸亲妈收起来,小孩子长大点能用上,就会拿出来。

    大家吃了丰盛的宴席,心满意足的各自回家。

    王春婷在这些日子里受到足够多的关爱,已经不再去计较公婆的家产怎么分配,她推着车载着儿子回家。

    向有志对车上插着的风车格外感兴趣,巴巴地伸出手想去摸上面动起来的彩色扇叶,再看看另一边的拨浪鼓,乐不可支。

    至于向立国和明二妮,都抱着收来的礼物跟她并排走。

    回钢铁厂家属院的时候,还有些亲近的邻居看他们抱着东西,顺嘴问了是周岁,转头送点糖、糕点什么的给小孩甜甜嘴。

    等到夜深,王春婷洗好了儿子抱着亲香玩乐,向立国过来掏出了个眼熟的丝绒盒子,像是金银的包装盒。

    她诧异抬头,心头已经有了猜测,还是疑惑的问:“这什么?”

    向立国眼神温柔:“你不是一直心心念念要金锁?我找你侄女买了,给有志藏好了别叫人知道。”

    “你买这个做什么,我就……只是顺嘴说说,你哪来的钱?”

    面对王春婷显而易见的慌张,向立国坐在她旁边,抱着媳妇的肩头说:“你想要,那就买呗,我找娘借的,她说出一半,剩下的我在厂里多加两个钟,慢慢还。”

    王春婷拿起那小小的丝绒盒子,眼神湿润,嘴角颤抖:“你,这要干多久啊,你累着怎么办?这哪行?”

    她达成了自己之前的想法,让婆婆出钱给儿子买金锁,现在却愧疚得不行。

    难道她当时鬼迷心窍了不成?非要算计自家人?

    向立国看了看怀里呵呵笑的儿子,这会儿已经长出了六颗牙:“行了,不就两个钟嘛,儿子开心最重要。”

    向有志懂什么,怎么可能为了金锁开心?这明明是为了她开心!

    王春婷抬起泪眼,摸了摸丈夫的手:“我……我也不知道前阵子怎么回事,鬼迷心窍非要这东西,是我不好,我……”

    她说得哽咽,泪不知不觉落下。

    向立国用另一只手给她擦掉眼泪:“大好日子哭什么?你给我生娃闯鬼门关,我努把力又算不了什么。”

    钢铁厂轮班转就说明忙不过来,接受员工加班,工人总有钱不凑手的时候,加班是正常的。

    可是那么累的活,王春婷想想就为丈夫揪心。

    她脑子里使劲回想:“煤炭厂排班定好了不能加班,我跟妈一起去织毛衣、做衣服,多拿些钱早点还给娘!”

    哪能让向立国一个人去干重体力活,她又不是缺手缺脚,也是能支撑起家庭的妇女,是半边天!

    向立国满足的笑,他那个中正平和的媳妇回来了。

    他把妻儿抱在怀里,女儿已经在旁边甜甜的睡着,只觉得人生美满。

    夫妻俩喁喁私语,一阵甜蜜,比新婚时更加如胶似漆。

    第131章

    毛线衣

    周岁宴的事很快过去,金锁被王春婷深深压在箱底,一旁还有向有凤的银手镯和金耳钉。

    这银手镯不是小孩的尺寸,是大人的,只等着小姑娘长大了能戴上。

    是张及第和向红旗在向有凤周岁时悄悄送的,有二十克重,第一个孙女难免偏爱。

    如今这个手镯已经有些氧化发黑,但是只要稍稍打磨,依旧好看亮眼。

    金耳钉则是王春婷给女儿买的,她想让女儿从小拥有别人没有的。

    金银保值,别的东西放坏了或者贬值,金银却是从建国前一路平稳的硬通货。

    也正是因为长孙女有了爷爷奶奶送的银手镯,王春婷才敢展望婆婆给长孙买金锁。

    讲道理,张及第确实出的起一个金锁,像向立国现在买给向有志的这个,12克多点,加工费68元。

    他家一个月收租都不止这么多。

    但是公婆愿意给是他们的事,王春婷开口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这回,张及第也说了金锁出一半,相当于给长孙6克金子,王春婷再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变了个人,巧大嘴压榨她的那段时间,跟家里人都算计来算计去。

    好在明二妮带来了很多毛衣订单,让王春婷忙碌起来,根本没时间反思。

    “也不知道咋回事,纺织厂那边突然来了好多订单,一下子全加班,就没人织了,这还是你钱婶硬塞给我的。”

    明二妮嘴上抱怨,脸上却乐开了花。

    别看这会儿才初春,离冬天还远,但是都知道毛衣快则一星期,慢则半个月,习惯了未雨绸缪的人们都会空闲时候织。

    这时候的工价也会低一些,一件1块5到1块8,时间宽裕,织得比较好。

    到深秋变天的时候,涨到2块2一件的都有,而且为了赶工,容易跳针漏针,看起来丑,多不值?

    他们这里的气候,秋天跟没有一样,经常今天还长袖单衣,直接一夜入冬,冻的哆哆嗦嗦求毛衣的时候就老实了。

    王春婷看着家里的那么多的毛线麻花条头疼。

    毛线麻花条就是毛线一圈圈顺好,头尾留出线结系住,最后拧成麻花的形状。

    相比起百货商店的毛线团,这种麻花条更便宜,但是量大才有优惠,就是有点麻烦,要卷成毛线团才方便织。

    她把麻花散开,找到线结,套在两根木棍之间,拿起一头开始卷成毛线团。

    麻木的用手掌的后四根手指卷好毛线团的心,然后抽出来再给它一圈圈裹好,王春婷欲哭无泪。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