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向立国可不吃这套:“行了,一点钱扭扭捏捏干嘛,你要是工作了我一分钱都不给,这不还是学生嘛。”他往外不耐烦的挥挥手,把向绵绵塞来钱的手打开。
作为一家人,当然知道幺妹有小金库,可那是她自己的,这是亲哥哥的心意,能一样吗?
面对大哥的心意,在大嫂赞同的目光下,向绵绵只能把一卷钱收了装进口袋:“谢谢哥和嫂子,等我赚钱了肯定不会亏待有凤和有志~”
她能报答大哥什么?
夫妻俩都有工作,嫂子还换了个好工作,不用她操心,还是给侄子侄女安排个工作吧,让两娃感受一下工作的快乐。
向有凤没想到自己是当代激娃第一人,她还没上小学就成了小姑姑盯上的对象。
至于向有志才满2岁,跑步都不利索的年纪已经成了社畜系统的目标,要是知道姑姑的想法,肯定要说一句太难了。
王春婷听了忍不住笑:“行,那我们有凤有志就等着姑姑照顾了。”
作为父母,不就图儿女平平安安、前途有望嘛,小姑子这句话对她来说是说到心坎里去了。
两个小娃娃蒙在鼓里,还在天真无邪地各自玩耍。
一家人吃了顿饭,向绵绵就回家收拾行李。
意外的是亲爹向红旗明知道向立国给了钱,还是塞了一卷钱过来:“拿着,穷家富路,别舍不得花。”
他把钱塞到向绵绵手里,不像向立国给的都是大黑石,这卷钱的面值有大有小。
向绵绵心里很感动,摩挲着钱币:“爹,大哥给了……”
向红旗说不来那些煽情的话,直白地说:“他是他,我才是你老子,这钱你拿着花,沪市那么远没点钱怎么行?”
看着手里一卷钱花花绿绿,向绵绵眼睛湿润。
一看面值就知道这是亲爹攒的小金库了,也不知道他背着娘攒了多久,现在全拿出来多肉痛啊。
向绵绵拿着钱还想再劝,亲爹不想费口舌推来让去,把门大声关上了。
直接就是拒绝沟通。
这法子一出,向绵绵也拿亲爹没办法,难道还能去敲门还回去?
她只好收下数了数,别看这卷钱大小面值都有,居然比向立国给的50块还多一点,有60块出头。
这一百多在系统储物格的一万多面前是很少,但是载满了父兄的心意,她很开心。
第二天向绵绵准备出发去火车站买票,二姐向美美和三哥向立党不知道从哪知道的消息,也赶过来送她上火车。
两人还都商量好了似的,给她塞了50块钱,用得借口也是穷家富路。
好嘛,本来是去沪市观摩实习几天,回来还能跟娘一块没什么开销,结果摇身一变成了两百多块的富婆。
向绵绵在大庭广众之下真的没脸拉拉扯扯,只好收下。
她知道这时候扒手多,跑去厕所假装塞秋衣内里缝着的口袋,实际转移到了系统储物格里放着,这才万无一失。
要是敢放在外口袋,上趟火车的时间就成了小肥羊,保证下车前口袋空空。
谁让大家都知道,出远门的时候兜里钱最多呢?
挺着孕肚的向美美担心地摸摸幺妹的头:“去那边千万别逞强,有什么事跟老师反映,照顾自己最重要啊!”
顺手把早上加急的烙饼给塞进背包,别路上饿着。
她知道幺妹从小独立,跟个小大人一样能照顾自己,但是远赴千里之外还是让人忍不住操心交代。
又没有家人带着,老师要看着两个学生,怕一个没看好,跑丢了怎么办?
这年代又没那么太平,拍花子、采生折割屡见不鲜,幺妹一个未成年女娃出远门人生地不熟的,她作为姐姐难免牵挂。
但是她也知道,幺妹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能见识沪市重工的机器维修,多好的一个履历。
向立党在边上默不作声,把馍馍和鸡蛋给她系在包袱上。
向绵绵对家里人把她当小孩看有点无奈:“姐,哥,你们放心好了,我能照顾好自己,再说了老师在呢,没事的。”
两人看了看郭老师,维修这行业做久了一身腱子肉,这才放下一半的心。
另一半还在交代向绵绵一些注意事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
向美美忍不住说:“鸡蛋和烙饼容易坏,你先吃掉,别忘了给老师同学分享点,他们能多照顾你。”
一直说到火车开始检票,向绵绵才耳根清净,她赶紧拎了包袱和背包检票上车。
家里人沉重的爱不止她一个人享受,秦人民和郭老师,以及另一个班的师生三人也一样,被家里人各种关心投喂。
第200章
事业起步(1)
绿皮火车的速度大家懂得都懂,老式蒸汽火车散发着黑烟,哐当哐当两天一夜才到沪市。
第二天下午,太阳还挂在地平线上洒着余晖,向绵绵六人终于到了沪市。
一路上她对沪市好奇不已,因为这是传说中最开放最繁华的魔都啊,还真想看看是什么样子。
结果到了地方只想先大口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绿皮火车车厢里是什么味就不用详细描述了吧,常人根本无法忍耐,在里头一直待着还好,下车了才知道臭得不行。
哪怕距离长坐的硬卧,相对坐票好一点,那也浑身不自在。
师生六人在站台上站了一会儿,把行李点点,确认没少什么才出站。
带着行李找到不远处的招待所,在临街拐进去的小巷子里,三层楼,看着半新不旧,进去了装修还可以。
给了介绍信准备定房间休息,郭老师从领口探进去摸秋衣里头的钱:“定三间,两个标间和一个大床。”
向绵绵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女生自己住,另外三个男生住大床,两位老师也住标间。
郭老师特意把人她送到门口开门,站在门口交代:“谁来敲门都别开,记得听到我声音才能出来啊?”
别看沪市繁华,光明底下的阴司也不会少,他作为老师要把弟子安全照看好了。
另外三个男生也是一样的,不过他们仨能抱团,情况好一点。
一行人安顿下来睡了好觉,老师和学生都年轻,一觉恢复了精力,第二天聚在一起精神奕奕地赶去沪市重工。
他们坐着公交车去的,公交车是上面拖着大辫子的电车,挺新奇。
车上还有售票员,在门口挨个收他们的钱,然后撕下一张票给上车的乘客。
郭老师报了站名给了六个人的车费,售票员冷着脸给他六张票:“往后站站嗷,前面不是给你们坐的。”
向绵绵想坐下的身影顿住。
她一直以为沪市排外是网上的谣言,原来是真的啊。
无奈只好看着空位不坐,去后面站着。
观察了一阵,发现售票员对着沪市本地口音的嬢嬢就很热情,还扶着她们坐下,唯独对外地口音的人凶神恶煞。
一路不爽地到了目的地。
向绵绵观察了下,这里确实比县城繁华,房子基本都三层小楼,甚至还有六七层高楼出现,欧式风格的房子也很多。
路上车来车往,轿车和自行车区分了车道,自行车可谓是川流不息,很热闹。
人们穿着挺时髦,没有清一色的黑灰绿,基本都是亮眼的衣衫精心的搭配,有点现代的时尚了。
如果一错眼,恍惚间和现代的三线城市差不多。
向绵绵看了半天,记忆最深的还是一句话:侬不是沪市人呀?
这句话在本地人嘴里出现得太多了,想忘记都不行,只能牢牢记住。
好在师生几人进了沪市重工,这些区别对待就消失了,他们齐齐松了口气。
虽然没有真实的物理攻击,可语言的精神攻击也很让人痛苦,又不能反击,忍着的感觉难受啊。
沪市重工里面就不一样了,这里来往的大多数都是外地人,怎么可能有歧视。
不过这里挺大的,郭老师也第一次来找不到方向,只好去问路。
剩下的五人就观察着周遭情况。
可能是上班的点,工作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园区里没什么人,郭老师去了十几分钟才回来。
“找到地方了,跟我过来吧,坏了的机器在G号车间。”
他带着大家很快到了地方,一进去,车间里头一个两层楼高的机器就吸引住人的眼球,好高好宽啊!
这机器跟门一样,两侧有两根立柱,中间有一根横梁,乍一看有点像晾衣服的竹竿架子的放大版。
向绵绵越看越眼熟,突然想到了这是龙门吊啊!
这玩意本质上其实是个大型起重机,主要作用是搬运重物、港口码头造船、机械制造等,几吨的东西都能搬运。
还需要配套电动葫芦才能使用,至于其他就不太记得了。
这些知识她能知道,还是多亏抖Y刷到华国千吨级龙门吊热销海外,为华国制造感到骄傲才有点印象。
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围在龙门吊左右两侧立柱附近察看情况了,他们都是各地维修的精英,被邀请来修理。
郭老师找了半天,找到沪市重工的工作人员介绍情况。
“这个是MH型龙门吊,跨度13.5米,起升高度6米,最大起重是10吨,是咱沪市最好的龙门吊了,坏了可怎么办呐。”
工作人员愁眉苦脸的介绍,他嘴角两个大燎泡很是显眼。
厂里靠这个龙门吊做了很多项目,还有一些项目在排期,结果机器突然坏了,让人急得不行。
偏偏这时候苏国专家已经全部撤走了,关于这个机器的维修根本没有一点头绪,这可咋办?
第201章
事业起步(2)
苏国专家维修的时候会把人赶走,根本不让别人在场,没人会修啊。
即使有人偷偷看到过两眼,那也不敢让他上手,修坏了就完啦,买都没地方买。
苏华交恶已经摆在明面上了,采购已经跟沪市重工汇报过,龙门吊没有地方可以买,只能吃老本。
所以这次才把全国精英拉来,寄希望于能有个精英力挽狂澜,把这个机器修好。
他们真的下血本了,向绵绵看现场起码四五十个人,就这些报销差旅费都不得了,何况已经持续了十几天?
已经将近一千人来看过,都没法子,给出的唯一有用建议是:拆了再看。
这是最后一个办法,拆了能不能修复都两说,要是拆了组装好直接坏了,完犊子,根本买不到第二架。
华国自建国以来,和其他国家建交十几个,能制造这种重工业的只有苏国。
买是买不到了,只能维修。
工作人员趁几人在看资料,给两位老师讲解:“不到最后一步,我们是不会同意拆机的,最好能看一下是什么问题,针对性的维修。”
他没指望向绵绵这群小孩子,尽管她是现场为数不多的女生,也没有多看两眼。
众所周知阅历随着年纪上涨,老师们见多识广可能还会修理,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最多是来长见识的,多说无益。
不过这种事大家都默许了,不培养下一代,哪来的修理师傅呢?
郭老师和万老师找到工作人员说的疑似故障点,用手电筒照亮仔细查看起来。
旁边一圈的老师傅眼睛熬的通红,也在挤着看,偶尔交谈两句。
向绵绵几个小孩根本挤不进去,只好离远了看看这个机器的外形。
庞大的机器虽然构造简单,但是能看得出来技术是顶尖的,用料很足。
也难怪他们广邀天下群雄来试水,谁舍得这么大个机器报废没用了呢。
向绵绵靠在墙壁上看这个龙门吊,尽管已经用了几年,但是保养得很好,至今仍然八成新。
人们在机器下面翻来覆去找问题,小得像矮人国里的小矮人,有种误入童话世界的错觉。
看着看着,系统小6突然上线:【滴,检测到主线任务:1-初露峥嵘,三天内修理好沪市重工的MH型龙门吊,任务奖励:县城中专教师工作一份。】
这一出实在闪了向绵绵的腰,她吐槽:【你是真的除了工作相关,其他奖励全都没有啊?】
系统小6摊手:【要我念我的全名吗?我怕你受不了啊。】
【……行,你赢了,别念别念,等我去厕所找找这个龙门吊相关的书。】
系统小6这一手太无赖了,向绵绵只好赶紧完成任务,不贫嘴了。
她借口去上厕所,在厕所里兑换了系统商城的龙门吊的相关书籍,这东西既然出世了,系统商城就有。
为了能尽快学会原理,向绵绵找了个车间角落,开始埋头学习。
她绝不是为了那份工作啊,这些年工作见多了,主线任务哎,听起来就高大上,后面会进化成啥样?
修机床?修枪炮?修飞机航母?
想想就觉得热血沸腾!
可惜这会儿才七十年代,离神zhou载人飞船系列还挺遥远,要是能做这个,那不是青史留名~
她甩了甩脑袋,赶紧看书了。
纸上谈兵这事还不止她一个,各处角落里都有捧着物理书的人,试图从书里找到答案。
还时不时隔空对着龙门吊比划比划,仿佛在测量结构好修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到的知识永远是自己的。
郭老师和万老师折腾了一上午精疲力竭,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开始收工,准备带着学生们去吃饭。
他们找了一圈,把四个学生抓到身边,一起去食堂。
对于向绵绵捧着书也没有多说什么,勤奋好学是美德,总不能叫学生不看书吧?
到了食堂,向绵绵把书塞进背包里,准备洗手吃饭。
沪市重工的食堂很大,桌子很多。
这些来观摩学习的人和员工是分两批吃饭的,由于员工很多座位也很多,来的人才百来个,在场的人坐得稀稀拉拉。
两位老师吃饭的时候还在讨论机器,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争得脸红脖子粗,恨不得上手维修给对方看看。
抽空还不忘鼓励几个学生也去看看机器找问题。
向绵绵习惯了,在两人争吵下吃得淡定自若,就是饭菜有点淡,没什么味。
坐旁边的秦人民看了看郭老师,悄悄问她:“你知道是什么问题了吗?下午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他和向绵绵说话,是因为她和妹妹秦万万是手帕交,加上来沪市只认识对方,自然会亲近些。
向绵绵摇摇头:“我是准备去试试看,实践出真知,到时候看什么时候人少吧。”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可能出现的问题,低头吃饭了。
第202章
事业起步(3)
等到下午,专家们都争累了在旁边休息的时候,向绵绵去看了看这台大机器。
其实龙门吊的工作原理挺简单的,运用最多的是杠杆原理,在场的大佬们研究得差不多了。
只是没人敢动手去修。
这台机器在华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工作人员翻来覆去给他们讲重要性,直接把自信的人都整不自信了。
再加上昨天有一位在维修界颇负盛名的季师傅维修失败,更是给众人施加了压力。
那个季师傅的维修方案是一群人讨论十来天决定的,第一次上手就失败了,吓得人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