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周月想了好一会儿,心里终于是有了主意。周月跟着春燕姐春霞姐,一直忙到快中午时。
周月感觉肚子都要饿扁了,于是回到厨房开始做饭。
周月知道今天会有NPC的加入,所以心里不太着急,准备给大家弄点儿好吃的东西。
周月将那长得像鞋拔子一样的龙利鱼,弄了小半盆子。
清洗干净后,全部切成薄片备用。
然后从罐子里捞出,同志们自己泡的酸菜。
今天中午就做一道超级美味的酸菜鱼吃,这酸菜鱼是最下饭的,用它的汤汁泡饭,吃上一口简直绝了。
或者是在酸汤里面放一把细粉丝,让粉丝浸满酸菜鱼的汤汁,也是顶顶美味的。
只可惜根据地里留的米面很少,大部分都送给灾民们了。
所以如今根据地里,还是没有实现米面自由。
所以今天中午就没有再配米面了,只能吃鱼吃到饱。
大锅饭做好之后,同志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了。
每个人盛了一大碗的酸菜鱼,就直接席地而坐,捧着碗畅吃起来。
大家刚吃了没一会儿,突然看到有一群人出现在了院子门口。
“外面好像有人来了,咱们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同志们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走到院子门口,看清楚了这一群人的具体情况。
这一群人大概有三四十人,每个人的身上都穿的破破烂烂,补丁上面打补丁。
一个个面容沧桑非常疲惫,而且饿的皮包骨头,脸颊都饿的凹陷了下去。
赵大山看到这些人的模样,眼睛里都是心疼,对着面前的一个大娘说道。
“大娘,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怎么这个样子了?”
这个大娘叹了口气,抹了抹眼角的泪珠。
“唉,我们是从石头坳来的,家里边儿闹了饥荒了,饿死了不少人了,实在是没办法了,这才一路乞讨过来的,大兄弟,能不能向你们讨点儿吃食呀?”
第330章
不管咋样都饿不死人!
同志们听到这大娘的话,心里也都明白了。
这些应该是其他地方的灾民们,在家那边儿实在是没吃食了,所以一路乞讨到了这边儿。
同志们看着这些饿的面黄肌瘦的乡亲们,实在是心疼不已。
在这人群中还有一些半大孩子,身子瘦的没有二两肉滤昼,看着就让人感觉揪心。
春霞姐看着这些可怜的乡亲们,实在忍不住了,眼眶泛红偷偷地抹起了泪。
春燕姐眉头紧皱,也是满脸难过。
“唉!这些乡亲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你们看他们都瘦成啥样了!”
赵大山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唉!这世道真是艰难!大娘,那你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这大娘眼里满是凄苦,声音哽咽地说道。
“走了太久离家太远也回不去了,就这样一路乞讨下去吧,唉,要是能有个容身之所该多好呀……”
听了这大娘的话,同志们开始讨论起来。
“要不咱们把他们留下来吧?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一路乞讨多苦呀!”
“咱们这儿虽然不是多好,但空屋子还是有的,要不就留下他们吧?”
林海想了想,最后下定了决心说道。
“行!那就把他们留下来吧,反正咱们这里靠海吃海,不管咋样都饿不死人!”
就这样这三四十个灾民,在锦西根据地里留了下来。
没错,这些灾民其实就是周月设定的NPC。
之所以将NPC设定为灾民,是因为这是最容易,让他们留在根据地的方法。
周月深知根据地的同事们至善至纯,看到可怜的难民们,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这些NPC总共有38人,周月在设定的时候,是用了心思的。
因为设定这些NPC的主要目的,是来帮同志们干活,减轻负担的,所以他们的年龄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小。
如果已经六七十岁了,那就干不了什么活儿了,反而会给同志们带来一些负担。
如果年龄太小,还是襁褓中的婴儿,那也是很不方便的麻烦事。
所以周月在设定的时候,这些难民中最大的是五六十岁,最小的孩子也有十岁左右。
十岁左右的孩子,虽然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但是像晾晒鱼干这样的事情,是完全能够做好的。
在这个根据地里面,男同志比较多,女同志比较少,只有周月和春燕姐春霞姐三个人。
所以周月在设定NPC的时候,男的NPC少一些,女的NPC多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分工。
决定将这些灾民们留下来后,大家都开始忙碌了起来。
同志们看到这些灾民们的衣服,实在是太破旧太脏污了。
所以回去将自己的衣服拿了过来,让灾民们穿。
其实同志们自己也没什么衣服,也就只有两三套衣服换着穿罢了。
虽然自己也没什么衣服,但是大家愿意贡献出来。
还收拾了好多的空屋子出来,方便灾民们休息。
周月重新生上火,给这些灾民们做了一大锅的吃食。
并且还烧了好几大锅的热水,让他们能舒舒服服的洗下澡。
第331章
顿时双眼发亮!
洗完澡后换上了同志们的衣服,这些灾民们此刻都清清爽爽,看着状态好多了。
春燕姐看着灾民们的状态好了不少,心里也跟着开心,对他们说道。
“你们先回屋去休息吧,后面的屋子都已经收拾好了,等晚上开饭的时候我叫你们哈!”
一个大娘一边将袖子挽起来,一边说道。
“现在不休息,我们帮着你们干干活吧!”
春燕姐连忙摆了摆手,说道。
“不用不用,你们快去休息会儿吧。”
春燕姐实在是舍不得让他们来帮忙,毕竟他们这一路上颠簸辛苦,每个人都瘦的可怜,实在是不忍心让他们再累着了。
这些灾民们都不愿意了,一个个搬着小板凳坐下来开始忙活。
“好丫头,我们真的不累,身上有的是劲儿呢!”
“就是!反正躺着也没啥事儿,就让我们干吧!”
“我们农村里的人就这样,不干活身上就不舒坦!”
看着大家这么热情勤快,春燕姐无奈的笑了笑。
“好吧好吧,那大伙儿干累了就去歇歇,千万别强撑着哈!”
就这样大伙儿都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开始干活儿了。
春燕姐看着旁边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满眼都是喜欢和怜爱。
“这个小丫头干活是真麻利呀,好乖的小妹妹!”
这个小丫头虽然才刚上手,但是却非常麻利,速度一点儿都不慢。
周月心里美滋滋的。那当然了,这些NPC不仅做事麻利,而且还不会累呢,就算一天干24个小时都没问题的。
有了这些NPC的帮忙,周月总算是轻松多了。
干一会儿感觉累了,还能起来走一走放松一下。
有了这些NPC的帮忙,周月的时间也没那么紧了,能够腾出更多时间,给同志们做好吃的。
周月在院子的角落处生了个火堆,在火堆上面用木棍,搭了一个简易的架子。
然后将今天捕捞到的鱿鱼,用木棍串起来,放在架子上开烤。
一边烤一边抹油,然后撒上各种调料,这味道真是越烤越香,整个院子里都是烤鱿鱼的诱人香味。
忙活了一天的同志们,此时坐在院子里,等待着周月的投喂。
烤好一批鱿鱼后,弟弟周星吃的那叫一个香。
“阿姐!这个烤鱿鱼实在是太香了!比水煮的好吃多了!”
听到弟弟的夸赞,周月心情大好,烤的更加卖力了。
这是当然了,烤鱿鱼可是夜市顶级美食呀!这味道百吃不腻实在诱人!
有了这些NPC的帮忙之后,周月他们可算是轻松多了。
今天早上周月难得没在院子里忙活,而是跟着春燕姐春霞姐,一起上山挖野菜去了。
来了这么久,这还是周月第一次上山去挖野菜呢,之前这些活儿都是男同志们去做的。
因为女同志们要干的活儿实在是太多了,分身乏术,每天光顾着在院子里和海边忙活了。
这锦西是个好地方,不仅沿海,而且附近有许多山坡。
这些山坡不怎么陡峭,在山上可以挖到不少野菜。
这年头虽然大旱,种菜种不活,但是野菜还是有的,毕竟野菜的生命力特别顽强。
光吃鱼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得多吃一些野菜,来摄入必须的维生素。
周月在摘野菜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样东西,顿时双眼发亮!
第332章
春燕姐,这个是木薯呀!
周月在山上摘野菜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样特别眼熟的植物。
这个植物不是树,也不是草,而是类似于灌木。
有一根长长的直立的茎杆,在杆上还有许多叶子。
周月看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东西是木薯,因为在上一世奶奶家里,种的就有这种东西。
周月靠近这棵木薯,用手在地上扒拉,发现了下面的木薯根部。
这木薯应该长了有几年的时间了,下面的根茎非常大,用手完全挖不起来,得用锄头才行。
正在摘野菜的春燕姐,看到周月在这儿扒拉这东西,有些不解地问道。
“小月,你挖这个东西干啥?这玩意儿吃不得呢,会闹肚子的!”
木薯这东西确实是有毒的,必须得完全弄熟,不然的话吃了轻则闹肚子,重则危及生命。
周月的脸上露出笑容,指着暴露出来的一些木薯根茎说道。
“春燕姐,这个是木薯呀,可以吃的!”
“木薯?”
春燕姐挠了挠头,显然是不知道,这东西具体是什么的。
“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叫什么,不过这东西真的有毒,以前村里人也挖过这个回去吃,结果上吐下泻的!”
周月听见这话,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大家会不认得木薯呢?
木薯这东西虽然没有红薯那么常见,但应该也是传统作物呀。
周月心里有些疑惑,所以对着系统问道。
【统子,这木薯不是咱们国家的传统作物吗?为什么大家都认不得呢?】
系统在查阅资料之后,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月月姐,这木薯和红薯不一样,还真不是咱们国家的传统作物呢!在一九二几年的时候,从巴西那些热带地区传进来的,到现在也就十年左右的时间。】
听到这周月明白,木薯传入咱们华国还没多长时间,大家对这个东西感到陌生是很正常的。
对于不清楚木属习性的人来说,如果贸然去吃,肯定是有危险的。
这木薯如果是生的吃,100克就会中毒,如果吃了一两斤,就直接一命呜呼了。
周月还记得在上一世看过的一个新闻,有一户人家就是因为吃了木薯中毒的,一家人或死或伤十分惨重。
这木薯必须得完全煮熟,或者是用这个木薯打粉,那木薯粉不仅没毒,而且用处颇多。
周月在上一世就经常用木薯粉,来做各种甜点吃。
看到春燕姐对这木薯弃之如敝履,周月灵光一闪,赶忙说道。
“春燕姐这个东西叫木薯,这个真的能吃,是你们之前的烹饪方式不对才会中毒,用这木薯可以打粉,还能用来做成糕点吃呢!”
春燕姐听见这话,惊讶过后立马喜上心头。
“这东西真的能吃吗?那可太好!这山上有挺多的呢!咱们回去拿锄头,挖点儿回家尝尝!”
这样她们停止了采野菜,下山拿了趁手的工具后,开始挖木薯了。
拿着锄头来到刚才那棵木薯的位置,周月挥舞着锄头挖了好深,才终于把这一大窝的木薯给挖了出来。
第333章
这木薯真的可以打粉吗?
周月原本就猜到这下面的木薯不小,没想到挖出来的竟然这么多。
看着这些木薯,周月忍不住感叹道。
“哇!这些木薯长得又大又多呀!”
一棵木薯下面,会有好多块的木薯根茎,这木薯长得和红薯有几分相似,不过比红薯要更大更粗。
此时挖起来的这一窝木薯,加在一起估计有个三四十斤呢。
周月记得上一世奶奶种的木薯,一窝也就十多斤左右。
不过奶奶是种一年就挖,这里的木薯好几年都没人挖,大也很正常。
春燕姐将这些木薯放进背篓里面,就这一窝就装了半背篓了。
“哎!这年头青黄不接的,种啥都种不成,没想到这东西长得还挺好的!”
今年的天气实在是太干旱了,种什么都活不成。
别说庄稼了,就连这山上的树都枯死了一些。
可神奇的是这些木薯长的却那么好,上面的叶子绿绿的,底下的根茎又大又多。